兰亭集序教案设计.doc_第1页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doc_第2页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新华中学 沈洪贞设计思路文章抒发的人生哲理,发表的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对我们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比较难理解,基于此,在教学时采取诵读法和讨论法,逐步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并得出自己的生命感悟。教法展示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3、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renda/gonggao/node2524/node4305/node4306/node4307/node4309/userobject1ai57554.html/imagematerial/view.asp?id=18904他的书法有“飘若浮云 、 矫若惊龙”之美誉,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称 。而他的散文兰亭集序亦是千古名篇,文中阐述的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如天籁之音,扣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千古名篇。(二)、明确学习目标(展示图片)(三)、听录音/repaste/40886570_2637653693.html(四)、自由读(读的过程中于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情感) 然后明确:乐 痛 悲(多媒体展示)知识点:/view/bf9a5fbec77da26925c5b05b.html(五)、赏析第一段 1、 大家齐读,考虑作者缘何而“乐” /question/79776653.html 学生讨论,然后明确:(多媒体展示)/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C0%BC%CD%A4%C3%C0%BE%B0(1)景美: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环境优美,天气融和。(2)事美:诗人名流齐集兰亭,流觞曲水,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何等快哉!乐哉!(3)情美:此时此地,风景秀丽,作者仰观俯察,景情宜人,感宇宙博大。欢愉之情,溢于言表。 (以上问题亦可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2、 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view/401868.htm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同是写江南三月暮春风光,兰亭集序与与陈伯之书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读到作者怎样的情怀? 学生讨论,然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丘迟之景生机勃勃,活泼热烈,意在唤起身处北方的陈伯之的思乡之情 王羲之之景清俊高雅,生机盎然,有超凡脱俗之韵,清澈明朗,生机盎然,让人神清气爽。(摒弃香艳只写山、水、林、竹、天、风而已,营造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正是作者高雅情怀的体现) 作者发出的由衷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3、再读第一段,读出“乐”的情感(六)、赏析第二段(二、三段的译文/news/16963.htm)1、齐读第二段,(男生读) 思考作者“痛”在何处 学生思考作答,然后明确:(多媒体展示)痛: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在之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无常之痛(总:人生苦短 乐景易逝 感慨万千)(在这一环节中,重申下列词语的意思 俯仰 情随事迁 陈迹 修短 期)2、作者的“痛”可用下列哪个词概括(痛惜 痛苦 痛心 悲痛)(展示图片)3、再读(七)、赏析第三自然段。 1、读课文,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s/blog_4e141f0d0100gnpf.html2、在本段中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意思?(展示图片) 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理解“一”“齐”“虚诞”“妄作”的意思)3、对于作者的人生观,还有哪些人与之相同?(展示图片)明确:古人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时人 以作者为代表的一类文人雅士后人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4、这一段作者慷慨生悲,你能了解王羲之“悲”的情感吗?这样的感慨是否消极呢?(展示图片)(这是本文的难点,教师应适当点拨,学生言之成理即可)明确:佛教徒、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淡,他们“一死生、齐彭殇”,但作者却把这种思想否定了,在否定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作者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何其相似,而后人也有此感,也会和我一样发出悲叹,这里的“悲”是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读出对人生的热爱。他所体验的和我们所体验的是一样的。既然人生短暂,作为有生命的我们就得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才不枉来世一遭。不沉溺于乐事,要调整自己的状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遇到和风细雨还是遇到狂风暴雨,都能泰然处之,稳掌生命的航舵。5、 作者感叹人生,却没有悲观,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就是他执着追求的厚报。而历史上留下叹声的人也往往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谁能举个例子?(展示图片)如:苏轼抒“人生如梦,一樽还泪江月”的悲叹,却留下了无数美妙篇章(李白、曹操等亦可)/view/2517.htm 总: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既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应该追求真正的人生之乐。6、 再读第三段(读“悲夫”时,要在“悲”和“夫”之间停顿一下,并且用低沉的语气。)(八)、齐背全文,进一步领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情感(九)、教师寄语:同学们,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关于生死的悲叹,他的悲叹不是悲观,而是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对人生的热爱。是啊!生死是一个重大问题,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我们就该规划自己的人生,让有限的生命焕发无限的光彩。同学们,好好珍惜生活,珍惜生命!(展示图片) (十)布置作业:赏析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情感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