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及考前模拟.doc_第1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及考前模拟.doc_第2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及考前模拟.doc_第3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及考前模拟.doc_第4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及考前模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及考前模拟必修二第一专题复习一、字词。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轮廓(ku)翌(y)日孩稚(zh)虔诚(qin)恬静(tin)禁锢(g)憧憬(chng jng)绚(xun)丽如醉如痴(ch)毋(w)宁瞥(pi)一眼 粗糙(co)曙(sh)光蓓(bi)蕾奢侈(sh ch)祈祷(qdo)铿锵(kng qing)亘(gn)古不变坍圮(tn p)熨贴(yti)捋(l)着触须撅(ju)步履(l)隽(jun)永昵(n)称人寰(hun)突兀(w)摇曳(y)仓猝(c)一幢(zhung)凛冽(ln li)拯救(zhng)创痛(chung)田凫(f) 椋鸟(ling)潺潺(chn)攫住(ju) 昊天(ho) 时髦(mo) 攫(ju)隐遁(dn)骇(hi)人 丰饶(ro) 跌宕(dng)2、正确书写下面的字。翌日 虔诚 恬静 禁锢 憧憬 绚丽 毋宁 攫住 瞥一眼坍圮 熨帖 捋着触须 撅 步履 隽永 昵称 人寰 余暇突兀 摇曳 仓猝 凛冽 拯救 田凫 椋鸟 潺潺 昊天曙光 蓓蕾 奢侈 祈祷 铿锵 缘分 坐落 亘古不变3、解释下列词语。瞥:很快地看一下。 翌日:次日,第二天。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禁锢:关押,监禁;束缚,强力限制。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如醉如痴:形容做事情非常着迷。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变幻莫测:变化难于琢磨。测,预测。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好像活的一样。栩栩,生动的样子。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没有改变。熨帖:贴切,妥帖。坍圮:毁坏、倒塌。灼烈:火烧、火烫般的。古色古香:形容器物、艺术作品或室内陈列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蹑手蹑脚:形容行动小心轻捷。扶弱济困:扶持弱小的人,救济困苦的人。明目张胆:原形容很有胆识,敢作敢为。后形容无所顾忌,胆大妄为。一筹莫展:比喻束手无策。昂首阔步:抬起头,大踏步向前。形容精神振奋,勇往直前。 莫名其妙:不能说出其中的奥妙。无法解释或不合常理。疑神疑鬼:形容疑虑重重。凄风苦雨:原形容天气恶劣。后也比喻处境悲惨凄凉。幸灾乐祸: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人寰:人间。寰,广大的地域。突兀:高耸。兀,高高地突起。峥嵘:高峻。摇曳:摇荡。曳:拖,拉,牵引。仓猝:匆忙。猝,猝然。凛冽:刺骨的寒冷。创痛:因受创伤而感到的疼痛;痛苦。创,创伤。攫住:抓住。昊天:广大无边的天。二、作家作品:1、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作品有我生命的故事,被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此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2、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3、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4、屠格涅夫,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父与子是他的代表作。5、劳伦斯,英国作家。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分析与对社会矛盾的揭示纠缠在一起,是劳伦斯创作的突出特点。他的作品还有虹、袋鼠、恋爱中的女人等。三、中心内容及写作技巧。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天的活动,其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对人类生活的全面考察。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活的高度赞美,而且,作者还以自己的痛苦精力和美好渴望,劝诫世人要珍惜光明,珍惜光阴。写作技巧:鉴赏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和情真意切的语言表达,揣摩意味深长的语句。2、我与地坛:实际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这篇散文凝聚着作者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体验传达给读者,他用他的苦难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写作技巧:言辞恳切、准确,感情真挚、深沉,立意新颖独到。3、最后的常春藤叶:在这篇小说中,作家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特别是老艺术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写作技巧: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欧亨利式的语言。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4、呱呱:叙述了作者早年因崇拜拜伦笔下的曼弗雷德而试图自杀时,忽然传来的婴儿的啼哭声使他警醒而放弃了自杀念头的故事。写作技巧:细腻而传神的心理描写;深刻而严肃的情感主题。5、鸟鸣:文章通过描写严冬消逝、春天来临之际鸟儿的啼鸣,表达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鸟儿啭鸣的目的指向是生命的欲望:创造新生而不是沉湎于死亡,鸟鸣这一动物的本能行为由此获得了意义上的升华。写作技巧:运用拟人、象征、对比等手法。四、重点语句分析(例)1、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活,才是最好的原则。(强调珍爱生命,珍惜今天,我们每天都应该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去生活,活出生命的价值。)2、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出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表达了对自己启蒙老师深深的爱,是老师使作者获得了新生,同时也展示了老师的人性之美和人类之爱。)3、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也早与“我”融为一体。)4、一种隐秘的恐惧使我全身冰冷,可是我还在想象中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伟大的人!(寂灭的环境给“我”强烈的震撼,“我”本能地产生了对死的恐惧;但“我”内心深处怀着对世俗社会的极端失望,“我”的孤傲仍然十分强烈。)5、我们耳中充塞的,是新生的造物清明而生动的号音,那造物从身后追赶上来,我们听到了鸟儿们发出的轻柔而欢快的隆隆鼓声。(这里的描写融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轻柔而欢快”是鸟叫的客观特点,“隆隆鼓声”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比喻,在作者心中,这初春的鸟叫便是春天向残冬宣战的战鼓。)6、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勇敢地面对死亡的威胁,经历了死的考验而获得生命的新生。)必修二第二专题复习一、字词。1、读准下面的字。狙(j)击瓦砾(l)一撮(cu)盐粘(zhn)住翘(qio)尾巴胡诌(zhu)窒(zh)闷模(m)样衣襟(jn)泥泞(nng)梗(gng)概嗜(sh)好吝啬(ln s)颤(chn)动甲胄(zhu)威风凛凛(ln)颠簸(b)径(jng)自吞噬(sh)瞳(tng)孔无济(j)于事襁褓(qing bo)胡子茬(ch)惊骇(hi)万状烟熏火燎(lio)愕()然 褪色(tu shi)器械(xi)肃穆(m)粗犷(gung)闪烁(shu)啐(cu)烟头瞭(lio)望霎(sh)时间揪(ji)紧冥冥(mng)跛(b)脚欢呼雀(qu)跃肆(s)虐匮(ku)乏2、正确书写下面的字。狙击 瓦砾 一撮盐 粘住 翘尾巴 胡诌 窒闷 模样衣襟 泥泞 梗概 嗜好 吝啬 颤动 甲胄 威风凛凛颠簸 径自 吞噬 瞳孔 无济于事 襁褓 胡子茬 惊骇万状愕然 褪色 器械 肃穆 粗犷 闪烁 冥冥 烟熏火燎瞭望 揪紧 肆虐 跛脚 匮乏 霎时间 啐烟头 欢呼雀跃3、解释下列词语。狙击:埋伏在隐秘地点伺机袭击敌人。窒闷:因呼吸困难或氧气不足而导致的心胸不透气感。胡诌:随口瞎编、胡说。震荡:振动、动荡。多指社会、声音等。颤悠:颤抖摇晃。肃穆:严肃、安静;严肃和睦。吞噬:吞食;并吞。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粗犷:粗野,粗鲁;粗豪,豪放。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济,有益,帮助。惊骇:惊慌害怕。欢呼雀跃:欢乐地呼唤,高兴得像雀儿一样的跳跃。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瞭望:登高望远;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人。冥冥:黑夜,黑暗。二、作家作品。1、肖洛霍夫,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获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2、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获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等。3、安妮弗兰克,犹太少女。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是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三、中心内容及写作技巧。1、一个人的遭遇:小说节选部分写的是索科洛夫从俘虏营逃回后的经历。从俘虏营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在战争胜利前夕,儿子却倒在最后的枪弹下,收养凡尼亚后刚刚有点安宁的生活,却又出了事故等,突出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不幸。写作技巧: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叙述语言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在叙述中,穿插抒情、议论,这些抒情和议论往往直抒胸臆,袒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的闪烁着口语的智慧。2、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已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在这个伤兵身上,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整个被战争败坏了的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在当时的各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品的基调灰暗、沉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3、安妮日记: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4、图片两组:第一组的四幅照片,都是摄影者捕捉的战争中人们的生活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他们告诉人们,在战争中,人的命运如此悲惨,这些人本来可以有正常的生活,有幸福的家,有对美好明天的追求,然而战争夺走了一切。第二组的两幅照片,摄影者通过人群场面来表现主题。画面上人们的笑容是摄影者着重表现的内容。四、重点语句赏析。(例)1、现在我终于认出他来了原来是比尔格勒!“牛奶,”我喃喃地说(门房里“我”“喝牛奶”、“抽烟”,这些鲜明的生活印象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头脑中,比尔格勒就是“牛奶”,一看到比尔格勒,条件反射,昏沉的记忆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三个月前日常生活场景石破天惊地苏生。这“牛奶”既是对自己参战而成为残疾事实的确认,也是“我”对往日和平生活的留恋和向往。词简意丰。)2、凡尼亚用一双短小的腿连跳带蹦地跑了几步,忽然向我回过头来,挥动一只粉红色的小手。(一支粉红色的小手仿佛是一柄燃烧的火炬,象征了人类对和平的永远的追求,也像一面旗帜,指示着人们为和平而斗争。)必修二第三专题复习一、字词。1、读准下面的字注音。厥(ju) 弥(m)殆(di)洎(j)嫱(qing)辇(nin)票(pio)铛(chng)逦迤(l y)锱铢(z zh)庾(y)涡(w)骊(l) 鬟(hun)霁(j) 椽(chun)纶(gun)酹(li)榭(xi) 舷(xin)梯簇(c)新 挪(nu)动 拾(sh)阶而上 翘(qio)首半晌(shng)虔(qin)诚 湔(jin)雪 顷(qng)刻海风轻拂(f)寒风凛(ln)冽 归咎(ji) 饶(ro)恕亚裔(y)2、正确书写下面的字。厥 弥 殆 洎 嫱 辇 票 铛 逦迤 锱铢庾 涡 骊 鬟 霁 椽 纶 酹 榭 舷梯簇新 挪动 拾阶而上 翘首 半晌 虔诚 湔雪 海风轻拂寒风凛冽 归咎 饶恕3、解释下列词语。蜀山兀:形象词用如动词,这里指树林被砍光了。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从骊山。“北”的用法与此相同。四海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盘盘焉: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样子。”气候不齐:一样。梳晓鬢也: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型。雷霆乍惊:突然。燕赵之收藏:动词用如名词,收藏的金玉珍宝。下句的“经营”用法同此。秦爱纷奢:豪华。直栏横槛:栏杆。可怜:可惜。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词用作意动,以之为鉴。千古:从古到今,极言时间长。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才的人,文中指英雄。国:地方。华:花白的。顾:回望。堪:能够。赢:落得。舷梯:上下轮船、飞机等用的梯子。翘首:抬起头来望。成仁:为正义或崇高的理想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湔雪:洗雪。归咎:归罪。4、文言文字词。(1)通假字(例)暴霜露(“暴”通“曝”,冒着。)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如果。)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勿”,不要。) (2)一词多义(例)必修二第四专题复习一、字词。1、读准下面的字。踱(du)步 梵(fn)婀玲 霎(sh)时 淅沥(x l)仓颉(ji) 薄(b)荷 苔藓(ti xin)舐(sh)犊惊悸(j)夹(ji)克抛掷(zh)呢(n)帽沾(zhn)染 脖颈(gng) 释鳏(gun)瞑(mng)目机杼(zh)粜(tio)卖 麂(j)皮 汜(s)抻(chn)钝(dn)响 蹒跚(pn shn)芒(mng)刺踌蹰(chu ch)寒暄(xun)尘芥(ji)羁绊(j bn)牛犊(d)欺侮(w)歇憩(q)落(lu)空擂(li)鼓 敕(ch)造纨绔(wn k) 錾(zn)银条褥(r) 嗔(chn)视 内帷(wi) 斟(zhn)茶两靥(y)盥(gun)洗 翠幄(w)懵懂 (mng)蹙眉(c) 怔怔(zhng)氤氲(yn yn)岑(cn)寂擎(qng)天 蓊(wng)郁2、正确书写下面的字。踱步 梵婀玲 霎时 仓颉 苔藓 舐犊惊悸 抛掷 呢帽 沾染 释鳏 瞑目机杼 粜卖 麂皮 汜 抻 钝响蹒跚 芒刺 踌蹰 寒暄 尘芥 羁绊牛犊 欺侮 歇憩 擂鼓 敕造 纨绔錾银 条褥 嗔视 内帷 斟茶 两靥盥洗 翠幄 懵懂 蹙眉 怔怔 斑驳氤氲 岑寂 擎天 蓊郁3、解释下列词语。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幽僻:深远,僻静。袅娜:柔美的样子。倩影:美丽的影子。倩,美丽,美好。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岑寂:寂静。濑:湍急的水。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呆着,很少出门。花枝招展: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寒暄:问寒问暖。指见面时谈些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不更事:经历世事不多。更,经历。怨府:怨恨集中的地方。这里指埋怨的对象。淡然:漠不关心的样子。俨然:文中指摆出庄重的样子。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出格:与众不同。讪讪:难为情的样子。怔怔:因吃惊而失神愣住的样子。悲悯:悲天悯人,形容富有同情心。涎皮:嬉皮笑脸。莞尔:微笑。忖度:推测,揣度。内帷:内室,女子的居处。二、作家作品。1、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2、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3、汪曾祺,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浦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大淖记事。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4、孙犁,原名孙树勋。早期作品收入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50年初出版反映抗战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1959年出版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因自成风格而被称为“荷花淀派”的开创者。荷花淀、吴召儿、嘱咐等流传不衰。5、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6、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等。7、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代表作长篇小说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三、中心内容及写作技巧。1、荷塘月色:文中描写荷塘(月下的荷塘)、月色(荷塘上的月色)的美景,表达了渴望自由、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心境。第一部分:点明心境,交代缘由;第二部分:小径漫步,抒发感受;第三部分:荷塘月色,景语情语;第四部分:江南采莲,向往憧憬。写作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用词精当,又运用了叠词,博喻和通感,描写形象,十分传神。2、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他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体味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3、金岳霖先生: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全文以恬淡作底蕴,克制而有神采,内敛而不宣泄,“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活灵活现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文中时有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的“闲笔”,这些闲笔,增添了文章的意趣,体现了散文自然洒脱的“散”之美。4、亡人逸事:作者精心选择了亡妻一生中四个重要的横断面“缘定”、“初识”、“持家”、“临别”,由序号自然分成四个部分。作者悼念亡妻,从对真实的生活细节的回忆着笔,熔写人记事抒情于一炉,朴实的笔调中饱含对亡妻的深情。5、祝福: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写作技巧: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以祥林嫂的“半生事迹”为纵线展开情节,揭示了旧社会劳动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遭遇。其中,“两次微笑”、“三写眼睛”、“四场飞雪”和“五处写钱”等精彩细节,对刻画人物、描摹环境、渲染气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全文朴实冷峻的叙述语言中,蕴涵着不可遏抑的躁动、激愤的情感潜流。6、边城:本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六章。第三章叙述了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第四章追述了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第五章回到现在,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第六章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写作技巧:采用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对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作了理想化的表现。语言文白杂糅,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7、林黛玉进贾府:本文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展示了贾府豪华的环境、奢侈的生活、森严的等级礼法;传神地描绘了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征。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见面,互相爱慕,暗示了以后情节的发展。写作技巧:全文以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把写环境与写人物交错起来,使笔势有变化,情节有波澜。写环境有详有略,写人物有虚有实,这些都可看出作者的巧妙构思。四、重点语句鉴赏(例)1、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丽的本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把“清香”比作“歌声”属通感(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同属美好事物,有好多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等。运用比喻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3、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4、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升”仅是由低向高移动,而“浮”字写出了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状,以动景写静景,描绘出物的轻飘状态。)6、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洗”承“泻”,“笼”承“浮”,以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月色朦胧柔和。)7、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若换成“映”,是月光照射,影子显现在荷叶上,表述一半,“画”赋予主动意识,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8、在日式的古屋里,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世界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抒发出作者对雨的独特感受。雨的缠绵悱恻,情味十足,使那流浪他乡的游子心也潮润起来。)9、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将这样四个近义词连用,萧萧冷雨,潮潮湿湿,简直是可触可摸可感。将愁情与雨景交融,传达出作者那“秋雨潇潇”般的离愁和伤感。)10、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既是软弱的自责,又是激愤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恨。)11、只觉得天地众圣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揭露了神权的荒诞,表达了“我”对封建礼教吃人罪恶的愤慨。)12、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13、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对封建文化的不满和叛逆)【模拟试题】第卷(20分)一、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喧嚣(xio) 濡染(r) 蝉蜕(ru) 胡诌(zhu)B. 剥蚀(sh) 嗔怒(zhn) 隽永(jun) 矗立(ch)C. 老媪(o) 纶巾(gun) 铿锵(kng) 猝然(c)D. 充塞(si) 谗言(chn) 戍卒(sh) 嗜好(sh)2. 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震憾 费尽心机 按捺不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 抉择 历历在目 妄自菲薄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C. 萦绕 至高无尚 恪尽职守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D. 急躁 汗流浃背 废寝忘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不喜欢他。B. 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C. 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理喻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D. 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4. 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B. 2004年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温铁军倾力建造的中国第一个免费培养农民的“晏阳初级乡村建设学院”在河北定州成立。C.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刊物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能否为读者献上丰富、新鲜、优质的精神食粮。D. 能抵抗诱惑、追求更远大目标、克制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会表现得更有自信,也更能面对挫折。5. 填入下句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每逢望夜, ,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上下空蒙,一碧数顷一轮当空,月亮闪耀于碧波之上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A. B. C. D. 6. 对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与其它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C. 秦以攻取之外 D.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D.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8. 从句式特征看,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9. 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舞幽壑之潜蛟 B. 以地事秦 C. 六王毕,四海一 D. 而使后人哀之10. 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B.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C. 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D. 觉而起,起而归(睡觉)第卷(80分)二、(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1. 给下列标点的词注音。(2分)横槛 ( ) 粟粒 ( )12. 对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 (1)句的两个“之”相同,(2)句的两个“而”不同。B. (1)句的两个“之”不同,(2)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 (1)句的两个“之”相同,(2)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 (1)句的两个“之”不同,(2)句的两个“而”相同。13. 找出对文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并订正。(2分)(1)不暇:来不及 (2)南亩:泛指农田(3)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4)独夫:孤单的人答:14. 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答:15. “灭六国(1)者,六国(2)也”“使六国(3)各爱其人”,三个“六国”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3分)答:三、(18分)1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注)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孟子梁惠王下)注:“囿”,天子诸侯养禽兽的地方。(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译文: (2)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译文: (3)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译文: 17.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4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注:兜鍪:古代士兵的头盔,词中借指士兵。上阙头两句一问一答,写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何处望神州”说的是什么意思?答: 此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即兴抒怀,借古讽今,通过历史上的什么人物暗讽什么?倾吐了作者什么情怀?答: 18. 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作者不服老决心为国效力的句子。(2分) 19. 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的句子。(2分) 20. 默写赤壁赋中描写明月的句子。(2分) 21. 师说中哪句话概括了老师的作用。(2分) 四、(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让高贵与高贵相遇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武这样的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糙的蒙古男人,和东北的车老板子仿佛。这使我对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躇。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然来临。譬如在收音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黑人音乐的旋律,令人无不思乡。想到德沃夏克这个捷克农村长大的音乐家,在纽约当音乐学院的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一有机会,他便去斯皮尔威威尔捷克人的聚居地,和同胞们一起唱歌。我的泪水也顺着这些并不曲折的旋律爬上来。譬如读乌拉圭女诗人胡安娜伊瓦沃罗的诗集清凉的水罐,诗人在做针线活时,窗外缓缓走过的满载闪光的麦秸的大车,她说:“我渴望穿过玻璃去抚摸那金色的痕迹。”她看到屋里的木制家具,想“砍伐多少树木才能有这一切呢?露、小鸟和风儿的忧伤。在光闪闪的砍刀下倒下的森林的凄哀心情。”读诗的时候,心情原本平静,但泪水会在此优美的叙述中肃穆的挤上眼帘。读安谧的新作手拉手:“透过玫瑰色暮霭的轻纱/我看到河边有个光脚的女孩/捧一尾小鱼/小心翼翼向村口走去。”这时,你想冲出门,到村口把女孩手里的鱼接过来。那么,在地上撒满白露的秋夜,在把身子喝软、内心却异常清醒的酒桌上,在照片上看到趴在土坯桌上写字的农村孩子,蓦然想起小心翼翼的小女孩,捧着小鱼向村口走去,难免心酸。那么,我想:我并不经常读书更难得读到好书,也不大懂音乐,最主要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何会常常流泪?一个在北国的风雪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当抄家的踹门而入时紧贴墙壁站着的少年,一个肩扛檩子凳木头垛被压得口喷鲜血的知青;我,不应该流泪,在苦难中也没有流过泪水。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怎么会变得“儿女沾巾”呢?如今,我的性格仍然强悍,甚至暴躁。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点,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韵、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我是一个司仪?不,我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如果是这样,我理应早早读一些真诚的好书,听朴素单纯的音乐,让高贵与高贵见面。旋律或词语,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使我想起海浪。当浪头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就在与你相拥的一瞬间,消散了。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美好,似乎我们无法盯住哪一排浪。但可以欣慰的是,远处又有浪涌来,就像使人肠热的旋律、诗和眼里的泪潮。22. 题目中提到的两个“高贵”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高贵”的?(3分)两种“高贵”分别指:_说它们“高贵”是因为_23. 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听音乐或读书时泪水悄然来临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感情使作者流泪?(每条不超过10个字)(3分)自新大陆_清凉的水罐_手拉手_24. 第四自然段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答:_25.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3分)A. 文章开头一句领起全篇,表明作者自己是一个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B. 第五自然段说“我”不是一个“司仪”,而是一个“路人”,说明距离产生美。C. 第七自然段中“海浪”的比喻意在说明作者非常希望高贵与高贵经常相遇。D. 文章最后一句,既收束全篇,又呼应开头,表达了自己的欣慰之情。E. 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细腻真切地向读者展示了自己“高贵”的情感世界。五、(10分)26. 阅读下文,用一个词概括天池村的特点。(从原文中找出,不超过4个字)(2分)天池村,倚着鄂西绵延的群山,在寒风凛冽的呼啸声中颤颤曳动着。我来到这儿的时候,冬天的手指正摇下纷纷大雪。白茫茫,大地变成一张硕大的白纸,没有折皱。我像一只小甲虫,一动不动地站在风雪中,圆睁着两只眼睛,静静等候人影的浮现。雪,不是那种鹅毛的大雪,然而却很快地占据了我的双肩。我不得不走进一座破败的院落。只见屋子很旧,里面也很空荡,我便一直走到深处。答:天池村的特点是。27. 一位读者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下面是他们的对话:(4分)读者:请问有没有现代汉语词典?营业员:卖完了。读者:还有哪一家书店可能有这本字典?营业员:不知道。读者:贵店什么时候再到货?营业员:不知道。营业员的三次回答非常明确,也是实事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