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doc_第1页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doc_第2页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doc_第3页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doc_第4页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系列大学生品德如何教?周泳杉老师大学生品德如何教曾几何时他那个纯真的眼神不见了零岁到三岁已经学习一千天了把欲当成爱素质是学历吗?老师啊!您是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者先受教育言教者讼身教者从症状解v.s.根本解真正从内心去化解那个病根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教育就是模仿教育就是遗传只在教书而没在教人为自己的生命负百分之百的责任我们是我们周遭所有问题的答案师严:品格的实践者没有坏孩子,只有少爱的孩子教育的核心:人之初,性本善教育的兴起: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育的方法:教之道,贵以专现在的教育其实是传递知识素质在于他能想到别人礼就是把别人放在心里顺境没有贪心逆境不发脾气从内心当中把对立消除掉我们的孩子立志了吗?及格重,人格轻?转知识成智能从原因下手把骄奢淫逸拿掉从爱我们的父母开始当他的父母知止了人的心就定了无入而不自得的能力自己的问题看清楚了别人的问题也就看清楚了您认识自己吗?我们都从习性认识自他品格教育就是健全我们自己生命的教育最需要受教育的是我们自己大学生品德如何教?二一年四月十三日周泳杉老师讲于台湾景文科技大学大学生品德如何教各位老师,各位在座的朋友们,大家早安:很高兴今天能够在景文跟大家有这样的一个交流。那么刚刚我们从学务长的介绍里面,也了解到大学的学生品格教育确实大家都很关心。我自己在投入社会工作、社会教育这么多年的时间,我们也经常跟很多的学校老师在交流,跟很多的家长在交流,共同的一个心声都是现在的学生,我们以前讲说:唉啊,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对不对?可是,现在已经换了一个名词了,叫做一届不如一届。各位老师们,这个是结果,原因在哪里?大家看到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各位老师,这是结果,原因在哪里?我们要把原因找出来啊!如果我们不把原因找出来,不把原因拿掉,这个结果不但不能改善,而且会越来越恶化。各位老师,理智的人生观就是当我们遇到结果的时候,我们不在结果上吶喊,不在结果上抱怨,不在结果上高兴,也不在结果上去做任何情绪化的反应,而是回到原因去思考。当我们把原因找出来,这个结果就会扭转,这就是理智的人生。而我们要想原因在哪里的时候,通常我们就会开始往人的一生去思考。曾几何时他那个纯真的眼神不见了我相信在座很多位老师都是人家的父母,当你们第一次在婴儿房里面看到刚出生的婴儿,各位老师,我们的心态是什么?婴儿房里的一床一床的婴儿,我们会不会想说:这个婴儿以后长大一定是一个杀人犯?而这个呢?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学教授?另外那一个长大一定会不孝父母。会不会?不会。我们看到每一个新的生命都是充满希望的,都是充满着活力的。而各位老师,在这个孩子长大的过程当中,曾几何时,他那个天真的脸庞,他那个天真的笑容,他那个纯真的眼神不见了,在什么时候?我们观察我们的孩子,什么时候他那个让我们感受到纯净纯善、真诚的脸庞不见了?零岁到三岁已经学习一千天了各位老师,其实一个孩子从零岁到三岁,他已经学习了一千天了,一千天!我们以为他没有在学习,其实不然。他的眼睛就像摄影机一样,他把他所看到的东西统统印在他的大脑,他的耳朵就像录音机一样,他把他所听到的一切统统印在他的大脑。所以,这个就是什么?这个就是教育。各位老师,在我们从事教育这么多年的过程当中,我得到一个非常宝贵的结论,那就是:天底下没有坏孩子,只有少爱的孩子。当我们在抱怨这些孩子不懂礼貌,当我们在指责他们不懂人情世故的时候,我们要问:我们在他人生当中,曾经在什么时候我们教他礼貌?曾经在什么时候我们教他人情世故?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答案!如果我们能回到这个原点去看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当中不但没有气愤,不但没有指责,反而只有什么?怜悯。为什么?因为他很不幸,他成长过程当中并没有得到非常一个重要的爱的元素。他的家庭也许是一个离异的家庭;也许他的家庭里面就没有父母双方给他的爱;他在学校当中也许并没有得到老师的爱、同侪的爱;甚至他不会爱人,等到他长大之后,他认识的爱是扭曲的。把欲当成爱各位老师,现在我们的孩子从哪里认识爱?老师们,我们的学生从哪里认识爱?您的孩子从哪里认识爱?我告诉大家,他们多半从流行歌曲里面认识爱。流行歌曲里面是爱吗?其实流行歌曲里面传递的是什么?是欲望,现在的孩子把欲当成爱。各位老师,什么是爱?各位老师,从哪里学习到爱?我跟大家分享,我们都有共同的经验,我们从母亲的身上学到爱,所以我们非常有自信的,非常有把握的,了解到爱是不求回报,这叫爱。可能大家都有听过一首歌叫爱的真谛: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家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大家想想看,从这首歌的歌词当中,我们去对照一下,在我们生命的过程当中,有谁这样对过我们?那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再努力的回想,当我们得到这样一份爱的时候,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这份爱就是份非常重要的力量,支撑我们在我们人生的过程当中知道怎么去爱别人,怎么去尊重别人。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这种经验的话,那么我们今天告诉他品格教育,可能对他来讲会非常陌生,我们要找原因!把原因找到之后,然后我们去改善这个原因。素质是学历吗?我们今天谈品格教育,各位老师,我们先来认识什么是品格教育。品格教育在大陆叫素质教育,我讲素质这两个字可能比较直接,素质。因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教出有素质的人。好,各位老师,什么是素质?有一次我们一个老师在演讲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演讲厅里面坐满了人,他就举了一个问题,问了其中的三位听讲者。第一个他问到一个坐在最前面的一个年轻人,他问他说:年轻人,如果你有一个好吃的东西,这个东西非常的好吃,你现在拥有了它,下一步你怎么做?这个年轻人说:吃下去。他毫不考虑的,吃下去呀。结果呢,我们再问另外一个妈妈,坐在中间的妈妈:这个妈妈,你有一个好吃的东西,您下一步您想要做什么呢?给孩子吃。我们再问坐在比较后面的一位长者,六十几岁的一个长者,我们问他说:请问老人家,你有一个好吃的东西,您下一步怎么做?这位长者不假思索的告诉我们:留给妈妈吃。各位老师,这个年轻人可能是这三位受访者当中学历最高的,可是他有素质吗?而那一位长者可能是受访者当中学历最低的,但是他有没有素质?我们从这里思考:素质是学历吗?素质是什么?当一孩子他有非常高的学历,可是我们却要提醒他不要丢垃圾,上课不要迟到,脚踏车不要随便乱停,请问他有素质吗?而这样的素质能利益他的一生吗?很重要哦!我们现在所传递的任何一个讯息,我们都要以一个孩子的一生来做观察的话,那么,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每一句话就会非常的谨慎。老师啊!您是孩子一生的命运!汉朝有一位学者,他叫做杨雄,他曾经说到: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说:老师啊!老师啊!你是孩子的什么?命运,您是孩子一生的命运!您的孩子一生会走向什么样的方向,完全在您一句话的传递,或者是一个动作的传递。当我们有这个高度的时候,我们就不禁就生起:哎呀,老师这个行业实在是太伟大、太了不起了。你看我们一班有多少学生?如果我们一班有四十个学生,我们的手上掌握着四十条的命运。再放大来看,如果您的学生哪天当上了市长,请问,有多少人的命运跟他连系在一起?全市的市民的命运都跟他连在一起了。而他是一个好的市长,可能他就利益整个市的市民,那这个功劳来自于哪里?这个力量来自哪里?来自于他的老师。教育者先受教育所以我们就了解什么是教? 什么又是育? 什么是教育? 教育难道就是我们英文讲的education?什么是 education?什么是教?什么是育?换句话说,我们今天做了这么多的工作,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教育的核心,那么这个工作将会事半功倍。各位老师,我们去查查说文解字,我们的老祖先告诉我们,教是上所施、下所效。什么是育?养子使作善也。换句话说,我们用现代话来讲,什么叫作上所施、下所效?教育就是什么?上行下效。换句话说,教育就是模仿。所以,我刚刚进来的时候,因为我们有送给大家一本弟子规,有一个朋友就告诉我说:这是给孩子看的。各位老师,这是给孩子看的吗?其实这本弟子规是给大人看的。当我们认识到什么是教育的时候,我们就认识到一个真理,叫作教育者先受教育,各位老师,我们说是不是?因为教育是模仿嘛,当我们表演出来的状态是什么,我们的孩子就学得很彻底。换句话说,我们从孩子身上看到谁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言教者讼身教者从有很多的妈妈跟我探讨孩子教育的问题。这个妈妈有时候就告诉我说,她说:唉啊!我那个孩子真是很头痛,我都不知道跟他讲过多少次了?还是讲不听。注意哦,各位老师,教育是不是叫作讲过多少次?不是的,这不叫做教育,教育是你做一次给他看。我们做一次给他看了没有?如果没有,我们讲过多少次,会不会产生力量?我跟大家报告,不但不会产生力量,可能还会有反作用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老祖先告诉我们,言教者讼,身教者从。我们都用讲的,我讲过多少次了,我讲过一百遍了,可是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去做的话,我们所讲的就成为孩子跟我们打官司的依据,这个讼就是打官司。我们现在常常听到人家说,现在的孩子叫作一言九顶。什么叫作一言九顶?你说他一句,他顶你九句。各位老师,为什么他一言九顶?因为我们都用言教在教他,言教!我们在家里面看电视,结果告诉孩子什么?欸!上楼!上楼去写功课!我们还在看电视,上楼写功课!孩子舍不得!舍不得上楼,为什么?因为男主角跟女主角正怎么样?缠绵悱恻,到底结果如何呢?那个孩子怎样?心里焦急!结果在我们的淫威之下,这个孩子逼不得已要离开客厅对不对?可是他要离开客厅的时候,还在客厅的门口怎么样?徘徊有没有?最后警告哦!再不上去的话,我棍子就拿出来啰!我们孩子在摄于淫威之下,上去了。好,请问,他坐在书桌前面,他在想什么?我们的孩子在想什么?在想他书本上的功课吗?不是的,他在想:男女主角怎么了?他在想:我的父母怎么这么讨厌,怎么在剧情最缠绵悱恻的时候把我赶走?各位老师,我们都在做什么?我们都在做症状的解除,可能不是在做所谓的根本的化解。症状解根本解孩子看电视、孩子打电玩,这是什么?这叫症状,就像我们生病一样。各位老师们,我们头痛,头痛大家都怎么处理?很多人告诉我说:吃止痛药啊!为什么?因为今天早上要上班,我总不能带着头痛去上班吧!吃止痛药。请问,吃止痛药解决了身体的什么?症状。头痛是不是病因?不是的,因为有超过上百种的疾病都会引发头痛,但是我们的人生都希望能快速的把症状解除:切掉!切掉就好了。但是,当我们没有思考根本的时候,我们把症状解除之后,换句话说,那个根本一直摆在那边让它恶化,对于结果有没有帮助,不但没有帮助,而且还有伤害,伤害啊!各位老师,我们经营人生都是症状解吗?切掉就好了吗?譬如有一包垃圾在这里,这个垃圾会招苍蝇,苍蝇来了很讨厌,把苍蝇怎样,用杀虫剂这样喷一喷,死掉了。解决了吗?你就走了,很高兴,解决了,苍蝇都死掉了。过五分钟苍蝇又来了。你又很生气,又把苍蝇怎么样?继续把牠杀掉。其实我们都在做症状的解除,根本的解除是什么?把那包垃圾怎么样?丢掉,这才是根本。真正从内心去化解那个病根好,德行教育、品格教育、素质教育是不是这个?对啊!我们只是想要看到学生那些不好的症状,在我们某一些措施底下、我们某一些法令底下、我们某一些要求底下,让它暂时性的解除吗?还是真正的让他从内心当中去化解掉他那个病根?那就在于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就像一个医生一样,我们要替他诊断病情。而所有的病,我刚刚已经跟大家说过了,世界上没有坏孩子,只有少爱的孩子,所有的病都在他缺乏爱,他也不懂得去爱人,换句话说,他不懂得自爱,他不懂。因为在他成长过程当中,他没有机会,没有一本教科书是教他这个,没有。就像各位老师,我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夫妻关系重不重要?夫妻关系的经营重不重要?重要,没有人说不重要,可是我们从小到大有没有一本教科书在教我们怎么经营夫妻关系的?我告诉大家没有,没有这本书。那我们会经营夫妻关系吗?那就要碰运气啰!碰什么运气?这是真的,结了婚才开始学习怎么做一个先生,怎么做一个太太,生了孩子才开始学习怎么做父母。各位老师,来不来得及?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家长告诉我说:现在不要教孩子这个,他长大就知道了。他长大会知道吗?他从大学毕业,他从大学的校门口出去的那一个剎那,他就知道了吗?我告诉大家,没有,他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知道呢?可能他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可能他跟他的太太离婚了,他跟他的孩子的关系非常紧张了,到了派出所去,警察通知他,你的孩子在派出所了,他到派出所去,他还是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这是真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告诉大家,很多的妈妈一到派出所里面看到,警察打电话来的时候,她说什么?那个不是我的孩子,同名同姓,我的孩子不会做这个事情!真的是你的孩子,你来看就知道了!一到了警察局一看,我的孩子。第一句话蹦出来一定是什么话?都是那群坏朋友,都是那群坏朋友带坏的。各位老师们,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态度来经营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人生铁定障碍重重。人生要怎样经营才会把障碍解除?我们老祖先讲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谓行有不得,就是我们人生出现障碍了、出现危机了,这叫行有不得,我们的行为、我们的作为都遇到障碍了,向哪里找问题?向自己找问题就能解决;如果我们向环境找问题,我们向我们周围的人找问题,我们这一辈子找不到问题,而且我们的障碍越来越多,这是我们经营人生很理智的一个态度。教育就是模仿教育就是遗传所以,现在问题要拉回来了,什么是品格教育?我们希望在教跟育,刚刚讲是上所施、下所效,是模仿。我们常常问很多的家长一个问题,因为我是学遗传工程的,我是学科学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把基因从植物里面抽出来,然后把它剪一剪、换一换,再把它丢回到植物里面去,我们是在做这个事情的,所以我很清楚,人,还有植物,还有动物,都会遗传。但是我经常问很多家长们,我说各位亲爱的家长,我们认为只有基因会遗传吗?您的情绪会不会遗传?会,您的人生观会不会遗传?会,您的价值观会不会遗传?会,统统都会。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下一代,先从自己开始解决,因为教育就是什么?教育就是模仿,教育就是遗传,上所施、下所效嘛!换句话说,人生所有的境界有没有偶然?没有偶然。人生的境界都是我们经营出来的,都是我们心态经营出来的,都是我们看法、想法经营出来的,我们所遇到任何事情都没有偶然,而且没有侥幸。我举一个例子,因为我是阳明医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毕业的,我常常在跟人家在分享这个例子的时候,我都喜欢用医学的例子跟大家讲。只在教书而没在教人很多人得到癌症,都讲:Why me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这句话里面透露什么样的一个人生的讯息?我不应该这么倒霉吧?换句话说,他觉得我这么倒霉,就好像是中乐透,好像是机率的问题,好像是侥幸:那个人侥幸,他没得癌症;我很不幸,所以我得癌症。讲老实话,这些话语可能都不理智。有一个医生他得了癌症之后,他是一个开脑的医生,开脑科疾病的医生,他一开始的时候也是这个心态,Why me ?为什么是我?我为什么这么倒霉,为什么是我?可是当他在接受化疗的时候,因为他后来写一本书,这本书里面透露他在治疗过程当中一种心态的改变。他说,当他在接受化疗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想到化疗这么痛苦,他没有想过,因为他是一个二十年开脑的医生,他开过超过上万颗脑袋,这么样经验丰富的医生,他说:我从来不知道化疗这么痛苦,所以他从化疗过程中感悟到一句话,哪一句话呢?他很感慨的说:我当了二十几年的医生,今天我是一个病人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这二十几年来,对病人,我只看到病,而没有看到人。这句话重不重要?重要啊!换句话说,因为我个人是做教育的,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受到非常大的震荡,为什么呢?因为我不希望有一天,我做了二十几年的老师,我才恍然悟到我都在教书,而没有在教人,真的,受到很大的震撼。如果有一天我发现我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都在教书,而没有在教人的时候,我没有办法原谅我自己,我有办法从那个只在教书而没有教人的那一种过失当中,去健全我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允许这样的错误。这个体悟多么的重要,于是乎他逃离了西医癌症治疗的一个非常 routine(常规)的那一种过程,他逃走了,他不接受化疗了。因为他开始觉悟到,他的生命没有偶然,生命没有侥幸。我得癌症,癌症是结果,原因是我没有好好经营我的生命,对啊,要找原因啊!找原因这个人就觉悟了,这个人就理智了。为自己的生命负百分之百的责任于是乎他开始找,因为他是得大肠癌,为什么我会得癌症,他把原因一条一条找出来,第一个我暴饮暴食,我吃的肉太多,我应酬太多。再来,我的情绪非常的紧绷,因为我都在看到病,没有看到人,所以我非常的紧绷,我的压力很大。我跟我太太的关系很紧张,我跟我孩子的关系也不好,虽然我赚了很多的钱。所以他从当初为什么是我,到了他觉悟之后,他就说了一句话,我非常的感动,他说:为什么不是我?我就应该得癌症,因为我具备了所有得癌症的因素。各位老师您看,人觉悟之后,他的生命就找到答案了,你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向自己找问题的时候,他就开始找到化解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嘛,你得癌症的原因你都找到了,把那些原因统统拿掉。他开始吃素,他开始不要应酬,他开始不要赚那么多的钱,减轻他工作的负担。再来,改善他跟他太太的关系,改善他跟他孩子的关系,亲子的关系,正常的睡眠、正常的饮食、正常的运动。结果他从末期的癌症,一个被宣判三个月寿命的一个癌末的病人,到现在三年过去了,他写了这本书,叫做感谢老天,我得了癌症,许达夫先生,大家上网可以查到这个人,真人真事。我跟大家说明的是,什么是品格教育?这个是不是品格教育?什么叫作素质?这是不是素质?当我们在从事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让孩子了解,他应该为自己的生命负百分之百的责任的时候,当他理解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换句话说,他的生命就得到了答案。我们是我们周遭所有问题的答案然而各位老师们,教育者先受教育。什么样的人能够传递这样的讯息呢?只有真正把这个信念变成他人生态度的人,他就能在他处世待人接物、言语交谈当中传递这样的讯息给他的孩子,我们要先改变自己。我们是我们周遭所有问题的答案,统统在我们身上可以找到,迷惑的、解不开的,统统反求诸己就能找到答案。为什么我不幸?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为什么我这么痛苦?为什么我这么贫穷?为什么我这么的,都可以在自己的身上,从自己的个性,从自己的性格,从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当中找到答案。然后我们会得到一个结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的人他得到的回馈就是人家爱他、尊重他;敬人的人得到的回馈就是人家尊敬他、人家赞叹他。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受到污辱呢?因为我们自取其辱,这个就是答案,因为首先我们没有尊重自己。师严:品格的实践者所以在中国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教育哲学叫做礼记学记,在学记里面讲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什么是师严?老师要很严吗?老师要每天拿着棍子吗?那我们还在往外找答案,我们的人生观要转过来,要往自己的身上找答案。什么是师严呢?老师自己尊重自己,有尊严,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从哪里看得出来呢?教育者先受教育。我们是品格的实践者,我们是素质的实践者,我们是一个以身作则的人,我们是一个正己然后化人的人,然后我们才成为一个有尊严的老师。而当老师自己尊重自己的时候,道尊,我们所教出来的、我们所传递出来的,就被学生给尊敬了。而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人民就知道尊敬学问,这个叫什么?这个叫师道。没有坏孩子只有少爱的孩子各位老师,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换句话说,这一个人他人生幸福圆满的原点在哪里?我们刚刚说没有坏孩子,只有少爱的孩子。那么,他那个爱的原点在哪里?在亲子、在父子身上,一个孩子他从哪里学到爱?从他父母身上学到爱。再来,换句话说,我们这一生如果没有办法爱人,我们要回到我们跟父母的关系上去思考:我对我父母是不是没有尽到爱?你看这个孝就是父子之间的爱、母子之间的爱,就是这个孝道。悌呢,这个孝悌,我们给大家的弟子规,第一篇就是首孝悌,悌是什么呢?悌就是兄弟之间的爱、姐妹之间的爱,这叫悌。换句话说,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他的核心点在哪里?在家庭。而家庭的关系、家庭的爱,才能够健全我们人际关系的爱,这个非常的重要。我们在监狱里面,很多的老师在监狱里面上课,我们跟狱方在沟通,在交流过程当中,我们得到一个非常让我们惊讶的数字,那就是犯罪者很多都来自于非常不幸的家庭,你看,从这一点我们了解到他为什么犯罪。当然,从他是加害者的角度,他那个犯罪的行为是很可恶的;可是如果从这个犯罪者的一生我们去看,我们才发现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他也是受害者。当我们把这个心胸拓开的时候,我们一个教育工作者这个心胸拓开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也是受害者,那种不舍的心境就出来了,这就是教育的泉源。教育的核心: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教育的兴起是什么呢?教育的兴起就是三字经前面的几句话。三字经大家都很熟,前面的几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是教育的,我们说核心。换句话说,人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这个善是超越善恶的纯净纯善,它是绝对的,它不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具备本性本善的这个特质,他具备了。如果他不具备这个特质,换句话说,要不要从事教育?那就不要教了。如果他没有纯净纯善的本质,我怎么教,他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人,那为什么要教他?换句话说,我们从事教育的人,一定要先承认这个事实:来到我面前的任何一个孩子,他都能变好,都能经过好的教育而变好,我们首先要承认这个事实。如果我们不承认,换句话说,我举个例子给大家听。大家每天去煮饭,在电饭锅里面放下去的是什么?是米对不对?对吧!因为我们相信米可以煮成饭。好,那问题来了,有没有人会把沙子拿到饭锅里去蒸?不可能嘛,因为蒸一千年、蒸一百年,那个蒸出来的东西会不会成为饭?不会,那个叫做热沙,它不可能成为饭。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做教育?因为我们承认每一个人都可以变好,对啊!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是第一个信念,是教育工作者第一个没有办法动摇的信念,否则我们做教育就是自欺,我欺骗我自己。好,这是第一个,人之初,性本善。教育的兴起: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育的方法:教之道,贵以专第二个,那他为什么不善呢?对啊!你不是说他本善?他本性是善良的,那他为什么不善?第二句话,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就是他本性,每一个人都差不多,都是本善的,可是习性不善。不善的是什么?是习性。本性呢?不善不恶,它超越了善恶。可是习性就有善恶了,习性有善有恶。讲老实话,习相远就是所有的人的生活背景都不一样,生活的环境都不一样,所以他长成的、被养成的那个状态就不一样,相远嘛!习性就相远了,不是他本性的问题,而是他习性出现了问题,这个就是教育的兴起。所以下一句话讲什么?苟不教,性乃迁,如果没有教育他的话,他的本性就会慢慢的受到习性的污染而变坏,那是他习性的问题,不是他本性的问题。然后教育这样兴起了对不对?教之道,贵以专,那就是教育的方法。教育的道理在哪里?在专,不在杂。问题来了,这个就切入到我们品格教育的核心。现在的教育其实是传递知识大家要晓得,现在的教育我们在教什么?我们要从这个点去思考,找原因嘛,学生呈现的是这个结果,一定有原因,我们来找,我们教给他的是什么?我在马来西亚有一次在演讲的时候面对的是一群校长,结果我们讲完这个品格教育之后,我们下来跟大家用餐的时候,有一个校长就告诉我,他说,人类在一百年前,懂得什么叫做智慧;一百年后,到我们现在,智慧没有了,我们现在只剩下什么呢?他告诉我,只剩下知识。然后这位校长再继续跟我讲,他说:我相信在一百年后连知识都没有了。各位老师,剩下什么?这位校长给我的答案让我很震撼,他说剩下资料,连知识都没有了,剩下资料。各位老师,从这位校长给我讲的这番话当中,我们了解到一个事实的真相,请问我们的教育在传递什么?这是真的,这是很残酷的事实: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其实都在传递知识。素质在于他能想到别人各位老师们,我们仔细的去反思一下,这些知识带给我们生命什么样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灌输了这么多的知识,这么多复杂的知识,请问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或者在我们生命里面,它起了什么变化?它给我们生命带来什么样的作用?我告诉大家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让我们获得金钱的回馈。对啊!我们经常听到人家说:你一个月赚多少?各位老师们,我们统统把教育引导到这条路去了,我们学习知识就是想要证明我一个月可以赚多少,这是品格教育吗?这样的引导能引导出品格教育吗?请问这个知识对他的人生,存款簿里面的那个数字对他的人生有起到根本上幸福的作用吗?不一定啊!而个人幸不幸福,它最大的关键点在哪里?在智能,不在知识。就像我们刚刚跟大家说明的,个人的素质不在他的学历,你看那位老先生他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他拿到一个好吃的东西,他先想到谁想到父母,他不是想到自己,他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想到的是他的父母。换句话说,当他可以想到父母的时候,他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他在处世待人接物的当中,他就能想到别人。礼就是把别人放在心里那么我们再跟大家分享,我们在想说孩子没有礼貌,我们的孩子没有教养,各位老师们,什么叫做礼貌?什么叫做礼?我最近在法务部有场政风人员培训演讲的过程当中,我跟他们谈到这个问题。什么是礼?我就请大家举手,有的学员跟我讲说,礼就是鞠躬,鞠躬就是礼啊!各位老师们,鞠躬是礼吗?打招呼是礼吗?我跟他们说这个不是礼,这个是仪,见到人鞠躬,九十度鞠躬这叫仪,这不是礼。那么礼是什么?礼是仪加上敬,这就是礼!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敬,那个仪给人家的压力很大,给自己的压力也很大,所以孔子讲恭而无礼则劳,个人恭,恭敬的恭,他的外表很恭敬,可是他的内心怎么样,没有恭敬心。这样的人恭而无礼则劳,很疲劳啊,别人疲劳自己也疲劳啊!所以大家到百货公司去的时候看到电梯小姐,她很疲劳,你也很疲劳,为什么?因为从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没有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什么?恭敬。那我们要讲,什么是敬?难道有敬就不要仪了吗?很多人就讲,我对他有恭敬心就好了啊,我为什么还要跟他鞠躬?我为什么还要跟他问好?各位老师,是这样的吗?其实仪也能引发我们内心当中的敬。大家不信的话做个实验,大家两只手借给我,你们把这两只手插在胸前,拜托配合一下,再把这两只手合掌,请问,哪一个动作带给你身心恭敬?所以外表能不能改变人恭敬心?可以啊!那到底什么是敬呢?我告诉大家,敬就是心里真正有别人。这容易懂啦!我们的心真正把别人放在心里,这叫恭敬。所以礼怎么学?礼就是把别人放在心里。而真正把别人放在心里,我们所做出来的动作就是礼,所以我们把礼称做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优美啊!为什么?它美在哪里?美在你心里有别人,那个距离就变成是人与人之间最美的、最优美的、最值得让人回味的那种相处。顺境没有贪心我们想一想,把别人放在心里容不容易?我们现在做一个实验,大家拿到一个大合照,譬如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合照,拍一张照片,拿到照片的时候先找谁?百个人哦,一定先找自己站在哪里有没有?找到了之后呢?还在那里照片里面生起七情五欲有没有?对啊!我那天状态怎么那么不好,怎么那么差?或者是我那天状态真好,唉啊!怎么把我拍得这么漂亮?我们人生所有的罩门都在这里,所以我们练功夫的人最怕有罩门。各位老师,您的罩门在哪里?你怎么经营您的人生,让您的人生没有罩门?我们从这个看照片的动作就发觉我们的罩门了。我们的罩门就是我们的喜怒哀乐爱恶欲。换句话说,您怎么掌握人生的命运?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如果连我们自己的情绪都没有办法掌握,那么换句话说,我们的未来就很不稳定,非常的不稳定,那么我们又如何说,要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呢?理智啊!所以在生活的过程当中都在什么?都在学习。学习什么?学习调伏我们的七情五欲,在顺境的过程当中调伏我们的心,让我们不要起贪心。你看,你没有贪心,诈骗集团找到你,你都很安全,因为你没有罩门,你没有欲望,无欲则刚啊!逆境不发脾气再来,在逆境的时候,学习什么?学习不要发脾气。请问,各位老师,这是不是素质?这是啊!这是不是品格教育?这是啊!由谁来传递?由父母、由老师来传递,由教育者来传递,所以我们说教育者先受教育。我们借一句宗教家的说法,这样的情绪管理就是什么呢?就是修行。所以我们很肯定宗教家讲的修行是什么呢?修正错误的行为,修正错误的人生观,修正错误的价值观,修正错误的起心动念,就对了。从谁找根源?从自己。从消除自己内心与他人的冲突开始。从内心当中把对立消除掉所以品格教育从谁开始呢?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哪里开始?从自己内心当中真正的把别人、把跟环境的对立给消除掉,对立,把这个对立消除掉。我们才能真正体会什么叫做智慧?我们所学的才不是只有知识而已,那也就是礼记学记告诉我们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什么叫记问之学?知识,知识就是记问之学。换句话说,这个学习对我们的生命没有产生根本的变化。我们告诉这个孩子这门知识,结果对他的生命没有起变化,对他生命的质量没有起变化。换句话说,我举个例子,大家有没有听过中国人讲的一句话叫做仁心仁术?这是给医生的一句话,仁心仁术。什么叫做仁术?仁术从哪里来的?仁术就是他的医术,他的那个技能、他所学的知识,已经开始转变成智慧了。也就是说他能力不是用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舒服一点,不仅仅如此,因为他的技术上面加了一个仁字。也就是说他所学的任何知识,已经在他学习的过程当中,因为他有那份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爱,他有把别人放在心里,所以他所学的知识都转化成智能。因此我们要很清楚的了解一点,我们所传递的任何知识,有没有在学生的内心当中起一个变化,就是让学生愿意拿这个知识来造福社会、来造福人群、来服务他所影响的范围,我们叫影响力,发挥他的影响力?而这个影响力不仅仅是让自己出名,不仅仅是让自己有一份比较的薪水,或者是不仅仅是让自己的家庭温饱而已。各位老师,这叫什么?这叫立志。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啊!我们的孩子立志了吗?各位老师,我们的孩子立志了吗?如果我们孩子立的志都是:我要怎么赚到我人生中第一个一百万?我要怎么样在我三十岁以前发达?我要怎么样在四十岁以前成为大富翁?那么,对不起,他所立的叫做卑志。他这个志向让他所学的术变成不是仁术,叫做害术。换句话说,他如果没有知识也就算了,可是当他的知识越高,他对这个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我跟大家讲的都是真的。我在中国大陆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所以我对于生活受到的冲击可能比各位大一点。因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大陆目前讲老实话,食品业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什么意思呢?黑心食品太多了。大家了解到他们有一种做法,是从下水道里面,他们叫地沟,把下水道的油抽出来,提炼成食用油然后再卖给人。我常常说这些事情谁干的?没有知识的人能干吗?能干这种事吗?不能干,干这种事的人都是化学专家啊!都是化学博士啊!他如果没有良知、他心里没有别人,请问他那些知识拿来做什么?害术啊!请问害了谁?我们都觉得害了别人对不对?他自己有没有受害?他自己的受害最大啊!我们想想看,他的孩子受到什么样的传递?对啊,我们要了解这一点耶!及格重,人格轻?曾经有一个团体对我们的中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让我们很惊讶,他得到一个数字是什么呢?有三分之二的中学生赞成、或者是非常赞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是我们现在当前的状况。换句话说,各位老师们,等我们老了,这个国家交给谁?交在他们的手上耶,他们有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耶!你敢把国家交给他吗?再来,我听过一个顺口溜,这是大学里面流传出来,大概不是景文科大,可能是其它大学,他说考试不作弊,明年当学弟,考试不作弊,明年要当学弟,要不要作弊?要啊!再来,宁可没人格,不可不及格,我听到这个顺口溜的时候呢,各位老师,我的脑海里面就出现了一个画面,这个画面我画给大家看。就一个天平,然后在天平的这一端摆着人格,另一端摆着及格。各位老师,哪一个重?这个在训练我们的教育敏感度哦!各位老师,我跟大家报告,这两个东西是不能放在天平两端秤的啦!可是现在不但被我们的下一代把这两个东西放在天平的两端了,而且他还毫不犹豫的告诉你,这个(及格)比较重,这个(人格)比较轻。问题来了,他在学校里面,他觉得及格比较重,等到他出了学校的大门,这个及格可以变成什么?就是及格的那个盘子可以变成什么?可以变成一百块,可以变成一千块,可以变成一个手表,可以变成一个地位,我跟大家报告这叫品格教育,这叫素质教育,这不是开玩笑的。我们的未来耶!我们这一代老了之后,这个国家是要交给他们的耶。我们能不能操一辈子的心啊?不可能啊,我们想也不可能,你不放也不行。转知识成智能问题来了,怎么办?下一步怎么办?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把知识转化成智能,我们铁定走这条不归路。怎么把知识转成智能?儒家的学说,大学里面讲到,大学里面讲得很清楚,四书里面的大学,它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各位老师,就走这条路啊!什么叫知止呢?这个知止就是个人有志向,他那个志向就是我们说的,他不愿意再糟蹋自己,他愿意自爱了。个愿意自爱的人,他也愿意尊重别人,因为尊重别人就是自爱,爱护别人就是爱护自己,利益别人就是利益自己,损害别人就是损害自己,所以他不会觉得损人能够利己,不可能,这个事情不会发生,利人才是真正的利己。他要先了解这件事情,这叫立志,这叫知止,他的人生有方向了。个人人生有方向从哪里看得出来?这个知止有两种讲法,个是他有目标、他有方向了。而真正有目标、有方向的人呢,他的生活定有节制,这个止就是节制,那么跟节制相反的是什么?骄、奢、淫、逸。我们检视一下,如果我们的教育是引导骄奢淫逸这个方向的话,那么我告诉大家,最后的结果一定就是宁可没人格,不可不及格,定是这个方向的,而最后倒霉的是我们大家,我们大家都倒霉,这个社会不会有我们好的期望出现,因为原因没有解除,结果直在恶化,可是原因没有解除。从原因下手把骄奢淫逸拿掉那我们直在结果吶喊,直抱怨,有没有用?没有用,反而让我们的情绪很不好,反而让我们没有办法管理我们的情绪,没有办法掌握我们的未来,这都是没有智慧的做法。所以骂有没有用?没有用,批评有没有用?没有用,沮丧有没有用?没有用,统统没有用。怎么办呢?从原因下手,把骄奢淫逸拿掉,把它拿掉啊!这个是最重要的,最必须要去做的。那为什么拿不掉?因为这个人没有人生方向,他没有人生目标,我跟大家报告这是真的。我在大学的时候,说老实话,我们那个年代大学的时候,其实也不是很久的时间,我们在学生身上,我们在学生的眼睛里面看到光芒啊!大家想想看,现在的孩子眼睛里面有光芒吗?他只有看到什么的时候眼睛会亮起来?看到欲望的时候啊!我跟大家报告都是真的啊!现在的学生只有看到欲望的时候眼睛才会亮啊!要不然他的眼睛是黯淡的,黯的。为什么?骄奢淫逸,我们在引导的骄奢淫逸,让他从获取知识当中去谋取他人生的骄奢淫逸,然后我们还鼓励,结果我们在这边跳脚说代不如代,届不如一届!说老实话,那叫什么?那是扬汤止沸,有没有釜底抽薪?没有。因此这个东西骄奢淫逸)要把它拿掉。从爱我们的父母开始好,问题来了,从谁身上拿掉?教育者先受教育,还是这句话。找到根了,从谁做?从我做嘛!别人做不做跟我没关系,我不管天底下有多少好人,就是不能少我个;我不管天底下有多少坏人,就是不能多我个,你看,理智了嘛!这个人就理智了嘛!这个人就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找原因,他就幸福了嘛,他所传递出来的行为、他所传递出来的言语就是教育,就是品格教育,没有其它办法了,没有了。对立只会引发对立,批评只会引发批评、只会引发反弹。什么才能够引发智慧?智慧才能引发智慧,包容才能引发关怀,爱啊!还是那个爱啊!所以我们是不是个充满爱的人呢?一样的道理,回到我们父母身上去思考,我们爱不爱我们的父母?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个人不爱他的父母,他说我会去爱别人,我要去做慈善事业,这种人怎么样?悖德,没有道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这个人他的父母他都不恭敬了,他说我会去恭敬别人,请问他在恭敬什么?他在恭敬人家口袋里面的钞票啊!悖礼嘛,不可能,这个事情不可能发生的。从爱我们的父母开始,告诉我们的学生,也请我们的学生从爱他的父母开始。当他的父母我们曾经办过大专讲座,就是幸福人生讲座,我们就是告诉他们这些道理,用些孝道的小故事教给他们。有一个学生,六天的时间,他第五天上台,十个学生当中有六个学生在台上哭,哭什么呢?忏悔他们对不起他们的父母。其中有一个孩子他说,他的爸爸是医生,他说他来参加这个讲座之前,他一直很怨恨他的爸爸,为什么呢?因为他爸爸花很少的时间陪他,因为他爸爸需要赚钱啊!虽然物质生活不虞匮乏,可是他很痛恨他的爸爸,很恨。可是当他了解人要孝顺的时候,他想到了什么?他居然告诉我们,他说:各位同学,我想到这二十年来我爸爸在医院里面,就像在蹲监狱一样。那你就晓得了,他的爸爸坐下来看诊没有停过的,名医啊!他晓不晓得?他晓得啊。所以当他那个孝心被启发的时候,他说我的爸爸这二十多年来就像在蹲监狱一样,他说他好忏悔,对他这么好的人,他居然这么恨他。我们了解到,你看百善孝为先,这个孩子的孝心一开呢,讲老实话,他的善念就开了,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他会想想谁?他会想想爸爸,他会想想妈妈,他会想啊!他会去思考这些问题。换句话说,这个孩子为什么什么都敢做呢?因为他心里面没有父母,甚至他想报复他的父母,为什么?他没有得到爱,没有一天得到爱。各位老师,当我们遇到这样的孩子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各位老师,当他的父母,当他的父母啊!弥补他生命当中那份被缺乏的爱啊!你这样才能救他,而不是去批判他,而不是去怀疑他,或者是切断他,不是的,是去爱他,这叫知止,叫节制。知止了人的心就定了我们过最简单的生活,这叫什么?知足常乐,知足,人生就快乐啦!人生解知足,烦恼时除,人生的烦恼来自哪里?来自得失,患得患失,来自于这里。把这个东西拿掉,知足、感恩,我很感恩我还活着,我很感恩我还有一份薪水,我很感恩这个单位提供我这个就业的机会,我很感恩我还有这样的影响力可以站在讲台上把人生重要的道理传递给我的学生,我很感恩他们如果能够在我这些话语当中只要哪怕一句受益了,他这一生就可以免除掉人生很多的灾难。你看,值不值得感恩?值得啊!那这样想,人生知不知足?知足啊!这叫知止,知止呢,人的心就定了,他不再攀缘了,他不再到处钻营了,为什么?知足了嘛。其它的那都是什么,那都是多的,他人就定了。人的心一定,他的智慧就显现了,知止而后有定,他的心定下来了,我们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人为什么长戚戚呢?因为到处钻营嘛,到处求嘛,对不对?到处逢迎,这个太苦了,我们不要了,把心定下来。再来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人的心一定,譬如就像一盆水,你给它摇动的时候,这个水有波浪,有波浪起起伏伏很大,它没有办法照外面的境界;可是等到这个波浪一静下来的时候,它就能照外面的境界,有照的功夫,换句话说,他的智慧会打开,他能够看清楚他人生的方向,还有人生不圆满的原因在哪里,静啊!静而后能安,他的处世待人接物,不但他自己安了,一跟他接触的人也安了。现在我们的社会最麻烦的是什么呢?浮躁,笼罩在一个非常浮躁的气息里面。我们的孩子,我告诉大家,上课能够定下来的时间十五分钟,为什么?十五分钟之后他就没有耐心了,浮躁啊!心浮气躁!他能得到学问吗?不可能。任凭他的知识再丰富,他的人生都很有可能是悲哀的。为什么?浮躁嘛!心浮气躁嘛!所以呢,他的人生到处会碰壁,为什么呢?心浮气躁!夫妻关系出问题,亲子关系出问题。这是真的啊!我跟大家讲的都是真的啊。无入而不自得的能力有一个学计算机的工程师,他还没结婚之前,因为他玩计算机玩得很多,结果结婚之后,他不会跟人相处,为什么?因为计算机都是一个指令,他会给你一个 response(响应),百分之百的就给你这个 response,所以他按那个指令之后,他一定可以期待他会得到什么结果,对吧,那一定是这样子的。可是等到他结婚之后,他跟他太太相处,他发现什么?失灵了,这个指令下去,哇!那个人没有反应,那个人没有像计算机一样可以给他这么样安全的回馈,于是乎他三个月之后就跟他太太离婚了。大家要晓得这不是灾难吗?而这种灾难,天天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角落上演,为什么?浮躁嘛!我们安不下来,一刻都安不下来。我们讲君子无入而不自得,什么叫无入而不自得呢?他处顺境的时候他不起贪心,他处逆境的时候没有脾气耶,请问他人生还有没有障碍?没有障碍了。我们想一想,我们要不要孩子有这种能力?要啊!因为人生的真相就是:人生是起起伏伏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怎么可能说我教导他什么样的知识、能力,他生就一帆风顺,不可能。甚至于如果他在这个能力当中起了骄、奢、淫、逸,只要起了其中一条,你教给他多大的能力,他这一生都注定失败,他一定失败的,他的人际关系一定困难重重、夫妻关系困难重重、儿女关系困难重重,我告诉大家,现在没有一家没有这个问题的。而最终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没有修身,修身的功夫不够。自己的问题看清楚了别人的问题也就看清楚了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是口号耶,这是事实的真相。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现在都把问题摆在哪里?摆在这里(天下平),唉哦!天下好不安定,天下好不安全哦,社会好乱哦!你看,我们都在想什么,我们都在想这个问题。可是我们老祖先早就告诉我们天下乱,乱在哪里?根源在哪里?修身,没有修身。我们人与人之间冲突,来自于我们内心之间自利跟利他的冲突,习性跟本性的冲突,就来自于这里。我们没有办法克服我们的习性,换句话说,我们没有办法知止,我们就没有办法修身。我们没有办法修身,我们就没有办法齐家,这两个人遇到了,最后一定怎么?定离婚,一定打打闹闹,一定是这个收场。结果反到最后我们来看都是什么问题?都是修身出了问题,都是习性、欲望跟本性、本善的冲突发生问题,都是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