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程.doc_第1页
大学英语教程.doc_第2页
大学英语教程.doc_第3页
大学英语教程.doc_第4页
大学英语教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英语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Basic English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基础英语是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英语专业技能主要必修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的课程,为期年,即四个学期。其目的在于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为学生学习高年级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作为基础阶段教学的主要必修课程,基础英语还应该和其他各门课程一起,力争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全国统考TEM4。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基础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 语法掌握系统的基本英语语法,并能在综合运用中作到概念清楚,形式正确。B 词汇要认知5,000 - 6,000 左右个词汇,熟练掌握其中2,000 - 2,500个最基本的搭配, 能在口语和写作中灵活正确运用。C 功能意念用英语正确表达规定的功能意念,以达到实际交流运用的目的。教学方式:课堂教授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学生课堂情景对话并课后练习。其内容包括:劝说/影响别人、情态,思想态度、交流思想、表态、感情喜恶、组织思想和语言等。D 交际能力 运用习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在规定范围内进行交际,具体的参数为:行为类型,身份和情景,语篇类型,题材范围,语篇规格,基础能力及促成技能。此六项参数互为组合而得出各项具体明确的交际行为,英语专业学生必须从中培养出交际能力。E 阅读理解阅读英语国家中等程度的各种材料和文章:新闻,电讯,特写,短文,电报,史地,传记,游记,科普文章等,阅读速度为每分钟80个词,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论点和情节,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推理和分析,领会作者的真实意图。F 写作习作不同题材的文章,如: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学习写摘要,提纲和笔记; 练习笔头回答问题,复述内容; 根据题目在一小时内写出200-250词的短文, 做到内容完整, 条理清楚, 语法基本正确, 语言通顺、流畅。G 听说收听外文广播新闻(VOA,BBC,CRI),TOEFL听力中的小型对话及其它听力材料;在课堂及课外学习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交谈; 练习在15分钟内听写200 字的英语短文。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而言,基础英语是一门最主要的课程。它是英语学习的核心,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到英语语言知识,并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综合能力。因此,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到基本功扎实,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全面得到训练和发展。讲课中注意知识的层层递进,具有连续性,语言点突出,讲解清晰准确,通过典型例句解释语言现象。课堂上,遵循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的原则,采取问答、复述、听写、讨论、讲故事、表演等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并能引发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多种课堂活动的方式,以便达到教学目的。每课都要布置具体作业,教师认真检查和批改。教学的具体要求如下:语音: 学生应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在朗读和听说中有基本的节奏感和语调感。词汇: 认知词汇5,000-6,000个,熟练掌握2,000-2,500个及其基本搭配词汇,能在会话和写作中正确运用。表达: 掌握交流时如何用不同句式表达功能意念。语法: 掌握系统的英语语法,并能在综合运用中做到概念清楚,形式正确。阅读: 掌握文章的主旨, 准确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读懂不同题材的文章,并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写作: 掌握不同体裁文章(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的写作格式, 做到语法正确,表达清晰,论点明确。三、所用教材:一年级阶段:新编大学英语第一、二册,应惠兰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二年级阶段: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四册,应惠兰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大学英语教程第三、四册,杨立民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作为辅助教材。四、教学参考书:1)胡文仲、祝钰、马元曦、李贺编,大学英语,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7。2)L.G. Alexander, He Qixin, New Concept English,Vol. 3 & 4, Longman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五、课时分配:基础英语授课四个学期,每周6学时,每学期96课时,总课时384课时。六、考核方式:基础英语第一、三学期考查,第二、四学期考试。学期考核成绩计算方法如下:平时成绩(包括出席、各类作业、期中考试、课程参与回答问题等)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考试方式为闭卷。阅读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Extensive Reading学 分:8总学时:144讲课:144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学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阅读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必修课之一,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丰富英语词汇,培养阅读技巧,也给学生提供接触各类英语文体、了解英美等国文化、国情、国内外时事的机会,配合基础英语课教学,补充阅读量。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从文学简读本、人物传记、科普读物、报刊文摘等语言较为简单通俗的读物开始,逐渐加大难度和阅读量。阅读速度达到80-120/分钟,理解的准确率达70%,掌握所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作为基础阶段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阅读应该和基础阶段其他各门课程一起,力争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全国统考TEM4。二、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和阅读技巧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包括难句理解、文章大意理解、具体细节理解等方面的能力,读物选自文学文摘、传记、报刊等。阅读技巧的培养包括快速阅读、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细读、略读查阅等。就基础阶段的各个学期而言,第一学期:a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词。b掌握初步阅读技巧,并能自如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学期:a 能读懂词汇量为2500-3000的浅易材料及简易读物,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6070词,理解正确率80%以上。b 初步学会查阅词典(如ALD,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通过词汇知识的学习,提高构词理解能力。第三学期:a掌握基本阅读技能。b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文章,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理解准确率平均80%以上。在阅读难度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2%的材料时,速度达到每分钟90词,理解准确率不低于70%。第四学期a熟练运用所学各种阅读技能。b能读懂英语国家出版的中等难度的各种材料和文章以及难度相当于The Moon Is Down的文学原著和Readers Digest等报刊。c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文章,速度达到每分钟80词,理解准确率80%以上。能在34分钟内速读1000词左右的中等难度的文章(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了解中心大意,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知识猜测和判断词义。熟练使用英英词典(如ALD,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和初步查阅参考书。三、使用教材:1.新编英语泛读教程第一、二册,王守仁等主编,1996,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大学英语 快速阅读(修订本),董亚芬主编,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四、教学参考书:1) 吕凤芳编,英语阅读技巧,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2) 施能济等编,英语阅读技巧训练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3) 吴玮翔等编,高级英语应试阅读,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4) 韩志先等主编,英语阅读教程(1-4),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5) 何兆熊选编,21世纪报英语读物精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6) 张砚秋主编,大学英语泛读(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7) 国内各主要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文学简易读物。五、课时分配:阅读授课四个学期,每周2课时,每学期32课时。六、考核方式:阅读第一、三学期为考查课,第二、四学期为考试课。均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学期考核成绩计算如下:平时成绩(包括出席、各类作业、期中考试、课程回答问题等)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英语听力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English Listening学分:14总学时:224讲课:224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一至第四学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英语听力是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复杂、多层次的思维过程,也是一种主要的交际技能,它涉及到诸多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包括语音、语调、词汇、句型、句法和背景知识等非语言方面的认识。现代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听力对其他技能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基础阶段结束时,学时应该达到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提出的四级考试(TEM4)要求,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谈话:听懂中等难度的听力材料(如TOFEL短文),理解大意,领会作者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听懂VOA正常速度和BBC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能大体辨别各种英语变体(如美国英语、英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能在15分钟内听写根据已学知识编写或选用的词数为200个左右、语速为每分钟120个单词的录音材料,错误率不超过8。作为基础阶段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英语听力应该和其他各门课程一起,力争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全国统考TEM4,并为高年级阶段的TEM8考试奠定基础。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听力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全面系统的基本听力理解训练,培养学生在实际听说交际活动中接收信息的能力,为学习高年级课程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具体应该完成以下这样几个步骤的学习任务:1快速记录数字、时间、货币等,并作简单的运算:记录地名;基础词汇拼写和缩写短句的记录:听懂间断对话并作选择:记简单笔记;回答问题等。2听懂简短对话并作选择;记简单笔记;回答问题;是非判断;搭配;排序;短文听写等。三、所用教材:(1) 张民伦等编,英语听力入门2000年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虞苏美、李慧琴主编,大学英语听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 何其莘编,英语初级听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 何其莘编,英语中级听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四、教学参考书:(1) 蔡东东主编(当代英美电影鉴赏),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2) 陈爱敏主编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技能与训练,复旦大学出版社版。(3) 何永远等编美国之音特别英语,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1987年版。(4) 邹申主编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考试TEM4语言技能训练指导,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五、课时分配:英语听力授课四个学期,每周2课时,每学期32课时,共128课时。六、考试方式:英语听力第一、三学期为考试课,第二、四学期考查课。学期考核成绩计算方法如下:平时成绩(包括出席、各类作业、期中考试、课程参与回答问题等)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考试方式为闭卷。英语口语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Oral English学 分:8总学时:128讲课:128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一至第四学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英语口语是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其目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基础阶段结束时,学生能够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交谈,表达思想,能够做到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二、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英语口语分四个阶段进行。该课程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练习,学会用英语思维,逐步掌握从简单句子到较为复杂的篇章的表达能力。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内向的性格特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和课外训练。对英语专业本科而言,会话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以外教授课为主,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参与性强,因此,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会话也是操作性,模仿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还要求尽可能采用辅助教学设备,如录相带、VCD光盘,英语网站浏览等教学设施和手段,精选一些好的背景资料,场景设置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创新意识。除课堂授课外,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英语活动,如校园英语角,英语演讲赛,班级辩论赛等。平时布置一些主题讨论,戏剧角色扮演等,加强课堂交际氛围。考试要求每学期一次,方式采取学生与外教单独面试形式。三、所用教材:英语口语教材不很固定。目前使用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英国Longman出版社合作出版的“Look Ahead”。此外,教师在上课时还需要补充一些其他材料。四、教学参考书:(略)(1)走遍美国(American Album);(2)走向未来(Look Ahead)。五、课时分配:英语口语授课时间为4学期,每周2课时,共128课时。六、考试方式:英语口语为考查课,学期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60%,考查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及学期内几次主要测试的成绩组成;期末考试方法较为灵活,基本上由任课教师(一般为外籍教师)经与专业负责人商量后决定,在期末采用讲话、口语交谈等方式完成一定的口语作业进行考察。英语语音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English Pronunciation学分:1总学时:32讲课:32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的必修课,英语语音课的目的是向学生系统介绍英语语音和语调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英语的发音、语流的规律、语调的功能,基本上能正确使用英语语音、语调朗读、表达思想并进行交际。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要求突出以下几方面:(a)英语音素的正确发音方法、辨音能力、模仿能力综合训练;(b)英语的单词重音及语句重音的基本规律、表现形式、表意功能的讲授与训练;(c)英语语流的节奏规律、基本特征、基本要素、强/弱读式的训练;(d)英语所特有的语音、语调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交际中的运用。本课程要求以学生练习为主、从听辨音、调能力的培养入手,将听力、发音与口头表达三方面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既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又注意活用练习。具体要求为:(1) 能掌握基本的语音理论,了解发音原理,能说出发各个音素时发音器官的活动情况。(2) 能在语流中清楚准确、流畅自然地发出各个音素,并能辨别正常速度语流中的英语各音素。(3) 能读准一般单词的重音并掌握元音和辅音在单词中不同情况下长度的变化。(4) 能掌握语音在连贯语言中连读、失爆、同化、弱读、语句重音及节奏的规律。(5) 能掌握基本语调的运用,并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与中学课文难度相当的材料和进行一般的交流。三、所用教材张冠林主编,大学一年级英语语音练习手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四、教学参考书国际音标与快速突破语音,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英语语音进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五、课时分配:英语语音授课一学期,每周2学时,总课时数为32课时。六、考核方式英语语音为考查课。期末考察成绩有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阶段性测试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含到课率、课堂参与、课外作业表现以及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情况,占学期考核总成绩的15%;阶段性测试也即形成性考核,在整个学期内将进行3次,占学期考核总成绩的45%,期末考试占学期考核总成绩的40%。英语语法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English Grammar学分:2总学时:32讲课:32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三学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英语语法是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系统的英语语法知识,养成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保证他们使用英语语言时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作为英语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一,英语语法应该和其他专业各门课程一起,力争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英语专业全国统考TEM4和TEM8。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主谓一致关系、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等句型,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用法,动词不定式和分词的用法,各种时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的用法以及构词法,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倒装句和各种条件从句,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例如照应、省略、替代等。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语法作业,逐渐把语法知识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三、所用教材:新编英语语法语法教程,章振邦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版。四、教学参考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章振邦主编,2000年2月第3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五、课时分配: 英语语法授课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共32学时。六、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学期考查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60%,考查成绩占4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设计的题目。英语写作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English Writing学 分:8总学时:128讲课:128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二、三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三至第六学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英语写作是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其目的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基础阶段教学结束时,能写故事梗概、读书报告、课程论文以及正式的书信等。要求语言正确,表达得体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写作速度为30分钟完成250-300个单词。在高年级阶段结束时要求能写各类体裁的文章,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写作速度为30分钟完成300-400个单词。能撰写长度为3,000-5,000单词的毕业论文,要求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作为英语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一,英语写作应该和其他专业各门课程一起,力争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英语专业全国统考TEM4和TEM8,尤其是较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英语写作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主要技能之一,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年级笔译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将来工作中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该课程主要是按照教材体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地练习,逐步学会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写作是一个人的知识面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拓宽知识面:养成严谨的学术作风,认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写作作业,并养成自我修改的能力。三、所用教材:英语写作手册(英文版),丁往道等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计出版。四、教学参考书:(略)五、课时分配:英语写作授课时间为4学期,每周2学时,共128学时。六、考试方式:英语写作为考查课,学期考查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60%,考查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主要有几次学期内的大作文的成绩构成,还包括平时课堂的参与情况等;期末考试采用开卷或闭卷方式,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所设计的写作题目。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学 分: 4总学时:64讲课和练习:64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五、第六学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翻译理论与实践是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适应工作需要,有能力完成政治、经贸、科技、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翻译任务。该课程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踏实认真严谨的翻译作风,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翻译为汉语,或将中文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速度为每小时250-300单词。而且要求译文忠实原意,语言流畅。教学任务分为课堂学习和翻译实践练习,后者主要是在课外完成。作为高年级阶段教学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一,翻译理论与实践还应该配合其他各门课程,力争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全国统考TEM8。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翻译理论与实践授课内容包括介绍英汉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主要包括这样一些内容:翻译学基本知识,翻译学基本理论文化对比,语言对比,主语的确定,谓语的举择,增词法,省略法,转换法,句序调整,肯定与否定,主动与被动,句内关系分析与再现,名词从句的翻译,定语从句的翻译,状语从句的翻译,指称意义的翻译,言内意义的翻译,语用意义的翻译,习语的翻译等。翻译是一个人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和知识面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拓宽知识面:养成严谨的学术作风,认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翻译作业,并养成自我修改的能力,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同学作业的互相批阅。该课程需要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三、所用教材:汉英翻译基础,陈宏薇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等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四、课时分配:翻译理论与实践授课时间为2学期,每周2学时,共64学时。五、考试方式:该课程为考查课,学期考查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50%,考查成绩占50%。平时成绩主要由学期内老师所布置的几次翻译习作的成绩组成;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和开卷结合的考试方式,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英译汉和汉译英若干段文字材料。六、教学参考书:(1)翻译的技巧,钱歌川编著,商务印书馆。(2)汉译英实用技能训练,孙海晨著,外文出版社。(3)汉英互译实践与技巧,许建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4)汉英语篇翻译,居祖纯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5)教你怎么掌握汉译英技巧,陈文伯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6)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7)实用翻译教程,刘季春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8)现代汉英翻译技巧,王大伟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9)英汉翻译基础,古今明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0)英汉科技琵译教程,韩其顺王学铭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1)中国翻译(12)中国科技翻译高级英语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English学分:8总学时:128 讲课和练习:128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五、六学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作事实性、批判性、鉴赏性阅读的能力。作为高年级阶段教学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一,高级英语阅读还应该和其他各门课程一起,力争保证学生通过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全国统考TEM8。二、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能够读懂一般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能理解字面意义及隐含意义,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通篇布局,语言技巧及修辞手法等。阅读速度为30分钟内完成2500词左右的文章,略读和查读(文章目录,词典条目,索引等)长度不一的文章数篇,阅读速度为10分钟内完成月3000i司左右的短文。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养成自我修改(主要是课后写作作业)、自我提高的习惯。三、所用教材:应惠兰主编,新编大学英语第五、六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第一、二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四、教学参考书:新编大学英语(教师用书)第五、六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五、课时分配:高级英语授课时间为2学期,周4学时,共128学时。六、考核方式:该课程为考试课,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席与参与、课外作业(读书报告)和实践的成绩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A Brief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学分:2总学时:32讲课:32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六学期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对象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对语言(特别是英语)系统的各个层次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为今后掌握语篇分析理论以及语用理论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的对象是本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1 语言的基本同题2 语音学3 音系学4 词法5 句法6 语义学7 文字8 语言变化9 语体与方言10 比较语言学11 语言、思维与文化12 语言与社会13 语用学14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1)识记能力:要求记住并掌握现代语言学有关概念和术语参考教材索引,如语音部分中的英语音标、英语元音与辅音的发音部位和方法、音位、词法、句法、语义学、语用学等。(2)判断能力: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对关于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3)理解能力;要求理解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同时了解语言学领域中各种学派的观点,如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以及转换生成语法等。(4)应用能力:将理论结合于实际,用所学的基本理论来解析汉语、英语等不同语言中得一些现象并能解决语言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三、所用教材胡壮麟编写,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四、教学参考书1) Poole,Stuart C,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2) 戴炜栋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五、课时分配:语言学概论授课一个学期,每周2课时,共32学时。六、考核方式语言学概论为考查课,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席与参与、课外作业(读书报告)和实践的成绩等,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主要考查内容为语言学基本知识重现和应用能力相结合。应用语言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Linguistics学分:2总学时:32讲课:32授课对象:英语专业四年级英语语言文学方向选修模块的学生开课学期:第七学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应用语言学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英语语言文学方向选修模块的专业选修课,通过该课程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该对语言教学、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对比分析、语篇分析、词汇学、语言规划等有关领域的主要理论有所了解,为以后从事外语教学打下一定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主要讲授语言教学、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对比分析、语篇分析、词汇学、语言规划等有关领域的主要理论,侧重于外语教学的有关基本理论和方法学的介绍。三、所用教材桂诗春编著,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四、教学参考书(1) 王初明编著,应用心理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 桂诗春编著,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五、课时分配:应用语言学授课一个学期,每周2课时,共32学时。六、考核方式应用语言学为考查课,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席与参与、课外作业(读书报告)和实践的成绩等。英语教学法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英文名称::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学分::6总学时:108讲课:108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五和第六学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高年级阶段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育)选修方向的专业限选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教学的最新理论和主要方法。本课程在适当介绍语言教学理论的同时,将侧重点放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实际课堂教学上,同时不受某一家理论的限制,但求实用有效。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外语教学理论素养,为将来从事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为将来从业进行一些基本的业务教育。本课程介绍的各种方法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因此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不断要求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所学的内容深入思考,做到活学活用。二、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单元:导论教学内容: (1) 对中国的英语教学作一简单回顾;(2)英语教学法回顾;(3)课程设计类型及学生需求分析;(4)学员发展-自我反思与今后计划 。教学目的:l 对自己为什么教英语和如何教进行反思。l 对学员为什么学英语和如何学进行反思。l 了解英语教学的一些主要动向。l 了解英语教学法的一些理论背景。l 制订学习计划。第二单元:交际法教学内容:(1) 交际能力剖析; (2) 语言理解与表达;(3)交际法基本要素 ; (4)交际活动基本要素 。教学目的:l 对什么是交际能力有明确的认识。l 更清楚地看到背景知识与语言技能学习之间的关系。l 掌握交际法的一些基本原则。l 能针对教学需要设计一些交际活动。第三单元:阅读教学教学内容:(1) 阅读剖析 ;(2)阅读技巧分析 ;(3)阅读教学的三个步骤。教学目的:l 对阅读作为一个意义生成过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l 熟悉阅读技巧及其教学方法。l 能够按阅读的三个步骤设计和安排教学。第四单元:听力教学教学内容:(1) 现实生活中的听力活动剖析;(2)听力技巧分析;(3)听力学习任务设计 ;(4)听力材料的筛选;(5)听力课实践操作 。教学目的:l 对现实生活中的听力活动有清楚的认识。l 熟悉主要听力技巧。l 能够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l 能够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l 能够按听力的三个步骤设计和安排教学。第五单元:口语教学教学内容:(1) 口语能力剖析;(2) 口语教学技巧剖析 ;(3)口语教学活动设计;(4)学生口语操练评估 。教学目的:l 熟悉口语交际的要素。l 熟悉口语教学技巧。l 能够根据不同要求设计口语教学活动。l 能够对学生的口语操练作出较妥贴的评估。第七单元:语音教学教学内容:(1) 语音、口音剖析 ; (2)语音教学剖析 ; (3)语音教学法介绍。教学目的:熟悉中国学生学英语语音应该注意的主要参数;掌握英语语音课堂教学的基本技巧。第六单元:写作教学教学内容: (1)学会识别好的作文;(2)写作前的准备工作;(3)文章的起草和修改(4)设计有指导的写作练习;(5)设计自由写作练习。教学目的:l 学会区分为学语言而写和为了真实的交际目的而写。l 学会识别一篇好的英文作文应该具有哪些特点。l 对写作过程有较清楚的认识。l 能够设计各种写作练习。l 能够根据写作目的恰当地批改作文。第七单元:语法教学教学内容:(1) 学会区分两种语法学习方法:演绎法和归纳法;(2) 语法教学三段法;(3) 三段法 1 - 介绍语法现象(4) 三段法 2 - 帮助学员操练语法;(5) 三段法 3 让学员正确使用语法;(6) 语法复习和测试。教学目的:l 对教语法、学语法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反思。l 清楚地认识到两种语法学习方法所产生的不同的学习效果及其利弊。l 认识到教师教语法要考虑到学员学语法的方法。l 学会使用语法教学三段法。l 设计语法复习题。第八单元:词汇教学教学内容: (1)词汇学习的基本规律;(2)引入新词汇的各种方法;(3)根据情景理解生词;(4)词汇的各种意义及其搭配;(5)如何记新单词;(6)词汇复习及测试。教学目的:l 懂得词汇学习的本质及其规律。l 能够抓住词汇意义的各个方面。l 学会新单词的各种引入方法。l 能够教学生使用根据情景理解生词的各种技巧。l 能够教学生掌握记新单词的一些基本技巧。l 能够设计生动有趣的词汇练习。l 能够设计词汇练习测试题。第九单元: 备课教学内容: (1)备课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2)如何写教案;(3)如何对教材作必要的调整与补充;(4)备课实践。教学目的:l 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l 把握备课的一些基本因素。l 能够区分贝壳的各个环节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l 能够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l 能够因人、因材施教。l 能够写出好的教案,达到授课要求和目的。第十单元: 课堂管理 (上)教学内容: (1)人的管理 - 教学自身、学生和师生关系;(2)课堂用语教学目的:l 把握课堂管理的诸多方面。l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l 能够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进行教学。l 扮演好教师应该完成的各种角色。l 课堂用语做到清楚明了。l 做到建设性的纠错。课堂管理(下)教学内容:(1)课堂环境与布置;(2)教学组织;(3)教学手段与设施的利用。教学目的:l 能够采取合适的组织形式开展各种教学活动。l 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布置教学和利用有限的空间。l 对交际法的各种活动模式有较深刻的理解。l 能够恰当地把握好课堂秩序。l 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第十一单元:测试教学内容: (1)测试类型;(2)测试设计的基本原则;(3)学习进度情况测试。教学目的:l 能够区分测试类型。l 熟悉测试设计的基本原则。l 能够设计学习进度情况测试试卷。三、所用教材(1) 李庭芗,英语教学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四、教学参考书五、课时分配英语教学法授课一个学期,每周2课时,共36课时。六、考核方式英语教学法为考查课,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席与参与、课外作业和实践的成绩及其他测试的成绩等。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ies and Practice学 分:2总学时:32讲课和练习:32授课对象: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科学。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分析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各种做法,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学会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经济效益,又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们的基本做法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二、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础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四个方面:1 际贸易术语贸易术语是用来表示买卖双方所承担的风险,费用和责任划分的专门用语,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经反复长期实践,逐渐形成的一个套习惯做法。2 合同条款合同条款是交易双方人在交接货物、收付货款和解决争决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具体体现,也是交易双方履行合同的依据和调整双方经济关系的法律文件。因此,研究合同中各项条款的法律含义及其所体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乃是本课程的主要课题和最基本的内容。3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面定和履行从事贸易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合同成立的法律步骤和履行合同的基本程序,而且还应了解如何处理履约中所产生的争议,并掌握违约的补救方法,以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4 贸易方式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和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渠道日益多样化和综合化。除传统的贸易方式外,还出现了集货物、技术劳务和资本移动为一体的新型国际贸易方式。介绍和阐述这些贸易方式的性质、特点、作用、基本做法及其适用的场合,也是本课程不可缺少的内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的需要,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既懂外语又懂经贸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生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而且还应该具有洞察形势和应变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就是针对国际贸易的特点和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开设的。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本课程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涉及进出口贸易实践的各个方面,知识范围广泛。为了把学和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案例、实例的分析和操作技能的训练。课堂教学形式可多样化,通过交互式的教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若条件允许,尽量安排实习,以增加感性知识和提高运作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本课程内容广泛,并涉及多方面的国际商务知识。但由于课程课时少,学生相关知识缺乏,给授课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布置相关自学和预习内容,并提出要求和问题。同时,要求学生认真进行课后复习,教师应采用有效手段进检查。习题课和习题的要求:本课程教材均备有课后习题,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和增补。对课外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应批改和检查,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评。本课程还提供进出口业务操作练习供学生完成,以提高学主实际工作能力。三、所用教材:国际贸易实务,黎考先主编,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四、教学参考书进出口贸易实务,吴百福、沈祖楫编,北京:知识出版社五、课时分配:本课程授课一个学期,每周2课时,总课时为32学时。六、考核方式:国际贸易实务为考查课,期末考试的考试内容限定在本课程范围内。为了切实把握考试内容,学生必须认真学习本课程各章节的具体内容。考核目标包括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考核方式为笔试,闭卷。试卷题型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高级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02126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audio, lingual and conversation学分:2总学时:32上课:32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五学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高级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