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艺术论文.doc_第1页
插花艺术论文.doc_第2页
插花艺术论文.doc_第3页
插花艺术论文.doc_第4页
插花艺术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3.标题字体:加黑;题目小二号,一级标题三号,二级标题小三号,三级标题四号。标题序号标号:一级标题用1、2、3编号;二级标题用1.1、1.2、1.3编号;浅谈中国式插花艺术摘 要:插花主要是借用花材的组合与造型而展现装饰美的一种表现形式.。插花可以分为式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插花两大流派。东方式插花以日本和中国插花为代表,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而中国式插花主张以精取胜,注重线条,追求自然典雅,手法简练,表现力非常丰富。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同时,东方插花体现一种东方人的艺术性格,不过多追求华美的外型,往往通过造型和构图来表达一种意境。关键词:插花艺术;中国;特点Abstract: The flower arrangement is mainly a combination of borrowing and shape and floral decoration to show a form of beauty. Floral oriental style can be divided into a Western-style flower arrangement flower arrangement with two schools. Oriental flower to flower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Japan and China,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iental art. The Chinese-style floral bouquets advocates fine win, focusing on lines, the pursuit of natural elegance, technique concise, expressive very rich. However, sub-type and floral requirements to the amount, but great emphasis on each floral tones, attitude and charm beauty. Meanwhile, the Oriental art of oriental floral reflect a personality, but more the pursuit of beautiful appearance, often through the shape and composition to express a mood.Keywords: floral art; China; Features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中国式插花,历史悠久。人们爱花,人们爱花,插花以自娱,继而用作佛教供花,后来才逐渐扩展到装饰领域,由此而发展成一门艺术。它与我国的哲学、文学、绘画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1.中国式插花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花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大约在5000多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就把美丽的花卉纹饰烧制在陶器上。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夏商西周时期,花卉纹饰不仅可以从陶器上看到,在青铜器上也可以看到。到了西周至春秋中期有了文字记载。成书于春秋时代的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即芍药)。”这是描写男女青年为表达相互爱慕之情;临别时折下芍药花枝相赠的诗句。插花艺术是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亲近所形成的。人们先出于爱美,折取野花装点鬓发,装饰居穴,所谓菊花须插满头归,插了梅花便过年,便是这一情景的写照。这是插花艺术的雏形。后来才渐渐发展到以鲜花和果品供神。南北朝时期南史中记有:晋安王子懋,字云昌,(齐)武帝第七子也,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这就是早期的佛教供花形式。就这样,插花在佛教仪式中沿习,在民间中逐渐发展。秦汉时期,文化艺术有了极大发展,插花艺术也不例外,记载,西汉惠帝时,孝惠皇后将四时植花罗致室内,并安排于寝榻、几案上。可想而知,这些“四时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河北望都东汉古墓墓道壁画中绘有一个陶质圆盆,盆内均匀地插着6支小红花并置于方形几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几架三位一体的形象,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早期中围插花。唐代是中国繁荣稳定的一个历史阶段,自然,插花也欣逢盛世,得以流行,不再局限于民间的采取闲花野草随便装点,也不局限于佛前的供花,插花已进入宫廷,成为宫廷喜庆不可缺少的装饰物。唐章怀太子墓出土壁画就有瓶花、石山的图象,从中可以窥见插花在唐代宫廷以成一种风气。当时文化兴盛,绘画、诗词文学已发展到一个为后世所瞩目的阶段。文人雅士喜爱作画、吟诗、赏花。文人插花便是在这时开始的。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政局动荡不稳,许多文人雅士避乱隐居,吟诗泼墨,插花艺术也变成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插花艺术风格也从庄重讲排场变成不拘一格,就地取材,名花佳卉、山花野草都可使用。插花器具也不仅是瓷或铜的瓶、盘,而且扩展到竹筒、漆器,还有吊挂和壁挂。总之,追求自然情趣,朴实简洁,清新活泼,随意洒脱。南唐后主李煜对插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锦洞天”是李后主的独创。每年春盛时节,梁栋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筒,密插杂花,挂上横幅“锦洞天”。当时还出现了能固定花材的新型器具,既能做容器,又能插花。到了宋代,插花更为流行,上至宫廷,下至平民百姓都时兴插花,如杨万里有青瓷瓶插紫薇花的诗句。这时民间已有插花盛会习俗,有了制作插花用的花瓶的专业,也有了插花养护方面的理论,如分门琐碎录中说牡丹、芍药等先烧枝断处后插瓶,若花现萎便再剪后浸于深水中,则色鲜如初。当时由于写意山水画,工笔花鸟画的影响作用。插花从构图到技法上都有了中国的绘画艺术理论作为借鉴,特别是文人插花,已从写实的技法发展到写意的技法。中国的插花艺术直到现在也是以唐宋以来的插花风格为基础的。明代至清代,插花艺术更是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已从一般的娱乐性质走向学术性质,渐渐地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出现了不少造诣颇深的人物,这些人物不仅工于插花艺术,不少是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界的佼佼者,故其理论也是与诸艺术是互相渗透的,如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袁宏道的瓶史、张德谦的瓶花谱、文震亨的长物志、沈复的浮生六记等。其中袁宏道的瓶史最为后世所推崇,它代表了中国的文人插花,是现存最早的插花论著,它从选择花材、插花器皿、插法、花的养护,以及到如何评赏等都作了论述,此书在日本的一些插花刊物里也时有被引用。此外,遵生八笺、浮生六记等,对插花的造型也是论述得十分生动和详尽的。这些插花理论的问世,为中国的插花艺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的插花艺术沿习到近代,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近年来,很多大城市纷纷成立了研究插花艺术的团体,掀起了插花艺术的交流热潮,有的派员到国外去吸收外国插花艺术的精髓。城市里的花店星罗棋布,流动的摊档更是数不胜数。广州每年的迎春花市更是人如潮涌,摩肩接踵,真是花潮人潮十里长,嫣红姹紫竞登场,可见人们喜爱插花的程度。中国现代的插花艺术不但继承了传统的风格,而且吸收了国外不少新的手法,是传统的插花艺术更具现代风采。2.中国式插花的特点 我国人民崇尚自然,因此传统的中国式插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造型生动,色彩自然,与中国的园林、盆景艺术一样,是大自然的缩影。它采取自然界中优美生动的材料:花枝、草木、果实等,甚至连干枯的树头、树根、树叶、石头等都可以利用进行加工,赋予其再生的意义,使之富于画意又不露人工斧痕,富有装饰美而又不失自然风韵,它取材较为简洁,一叶一枝都具有高度概括力,使观赏者感受到一种平和、雅淡的野趣,渐渐升华到一种更高的境界。而西式的插花则以明显的几何图形造型,与浓烈的色彩结合,强调了装饰性,强调了人为地因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的插花艺术也同样地具有中国画的这一艺术特点,是以表现大自然为形式,再通过作者情意的安排,以含蓄或表露的表现手法,使之产生一种与形式统一,又超乎形式的意境。插花的意境可以引人入胜,启迪人思索,实有清聚一束而意存深远之妙。中国的插花是与插花用的器皿、几架连在一起欣赏的,所用的器具都是以古朴者为妙,无论从款式和色彩都得与插花的主题取得和谐统一。初期多用铜器,如盛就的觯、尊、觚、壶等,后来陶瓷工业发展,便开始用陶瓷器皿插花,如净瓶、梅瓶、浅水盘等。几架有酸枝、红木、树桩头、根雕座等器皿、几架与插花配合,大大丰富了欣赏内容。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温和,山河壮丽。昆仑磅礴,五岭逶迤,黄河奔腾,长江浩荡。北国风光,博大雄伟。江南景色,明媚秀丽。人民崇尚自然,善于从自然中吸取艺术精华,生发创作灵感。我国的古代建筑、古典园林、文学诗词、绘画、书法等,之所以光辉灿烂、闻名于世,以及其民族风格之形成,抑亦江河之助手。我国的插花,或浑厚而沉雄,或温馨而细腻,或热烈而含蓄,或平凡而出新奇,这些无不是我国大好河山赋予的启迪。中国的文学诗词已溶入了中国的国画,而中国的插花艺术又与国画联系密切,因此,这几方面互相融会贯通,是不可分割的。传统的插花艺术是以富有诗情画意的作品为上品,这从构图、意境、命题等都可以体现出来。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插花艺术的灵魂,自然山水的特点,国画的构图方式,是中国插花艺术的形式,中国传统的插花艺术,就是植根于这样的土壤里。3.中国式插花艺术的影响花文化无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插花艺术的兴起和发展必然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插花艺术在中国也逐步步入了人们的视野,为国人日常生活提供装饰,工作之余提供愉悦。插花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来点缀自己的居住、办公环境,使生活更增添一份美感和温馨,而且是探新访友、迎送宾客最高雅、最珍贵的礼品。学会插花,可以时常与花作伴,以花为友,体味大自然的美感,同时插花能展示你丰富内涵和情感:或热情欢乐、或典雅秀丽、或雍容华贵、或傲霜斗雪、或坚韧刚毅品质与精神风貌,能逐渐美化、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起到修身养性增进友情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因此,插花具有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既可自娱,又有娱人,能够带给我们喜悦与欢乐,象征美好的愿望,使之更加热爱生活。所以古今中外各层次的插花爱好者都视插花艺术如自己的生命与精神支柱,其作用与影响之大,是显而易见的。4.结束语插花艺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会。插花艺术品是凝固的音乐。音乐的美感富于流动性,音符的跳动旋律或缠绵、或高亢,给人以无限遐思和联想。插花作品中那飘扬的丝带,斜逸的枝叶,优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仿佛聆听到了美妙的音乐。绘画是以形象和色彩来表现主题的,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特性,但是插花的立体感和观赏性比绘画更强些,插花的制作更便捷,取材更广泛,可操作性更强。另外一点不同之处是,绘画作品一旦完成,就不便再改动,存放时间再久,画面也不能变化。而插花作品完成以后仍可依据作者的构思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调整,以表达变动的情绪和内心感受。插花作品所营造的意境或模拟植物的自然生态美,或以夸张手法表现景物或园林景观,或以事件、人物为题材进行抽象概括,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插花是一种鲜活的艺术,充满了生命的盎然生机。插花艺术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插花以其简洁的表现形式,广泛的取材与表现题材的多样化,使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插花抒发的是强烈的内心感受,它意境千变万化,韵味无穷,激发出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插花艺术有陶冶情操的作用。插花作品多以鲜花为主要制作材料。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