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中2013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doc_第1页
佛山一中2013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doc_第2页
佛山一中2013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doc_第3页
佛山一中2013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doc_第4页
佛山一中2013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山一中2013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少选或选错皆不给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2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各项中,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是“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助,惠则足以使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A B C D3右图是一位艺术爱好者塑的孔子泥塑像,上传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原因是孔子被塑成愁眉苦脸、老泪纵横的样子。这说明该泥塑的主题是表达A网络恶搞孔子,反映了人们的变态心理B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甚至与其精华背道而驰C先进的明终要取代落后的文明D艺术表达的内涵不是人们所能正确理解的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52008年残奥会会徽(右图)的图形部分是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字形。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3种颜色的3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过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主张在处理天与人关系时,人应采取积极态度的是A墨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董仲舒6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7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儒学之外的其他学说被禁绝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8胡适认为“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子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对社会变化与思想状况之间关系的分析是A正确的 B根本错误的 C片面的 D表面的 9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10四位学生在讨论穿衣服的问题。甲生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季节变化,天气冷穿多一点,天气热穿少一些。”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与地位而定,有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穿得破烂也没什么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统一由上级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不就好了吗?”这四人的想法,恰可代表儒、道、法、墨四家思想。请按照甲、乙、丙、丁排列,选出正确选项 A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B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C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D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11“夫仁义礼制者,制之本也;法令刑法者,制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家、法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外儒内法12黄老思想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的时期是A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 B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即位C从汉高祖到汉武帝以后 D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以后1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指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使其成为正统思想“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其中“政”的核心是中央集权“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大一统A B CD14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的统治者A重征赋税 B无为而治 C实现仁政 D独尊儒术15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 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 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A B C D16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 D君主的地位是可动摇的17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18隋唐时期儒学家们针对当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A天人感应学说 B三教合一主张 C经世致用主张 D重农抑商思想19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周敦颐)、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请问这位古人是A李贽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20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21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儒家思想具有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书院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BCD22原明朝大臣,后降清的洪承畴,在“谷雨”那天与人下棋时,对了一副对联的上联:“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对弈人对下联为:“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谷雨和清明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重要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清明既是我国传统节令又是国家法定节日清明即指节气也寓指明清两朝和士人的气节下联作者的思想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A. B. C. D. 23“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适,虽伯夷叔齐同为淫辟。不知为己,惟务为人,虽尧舜同为尘垢秕糠”。李贽这段言论的核心思想是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B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 C主张男女平等 D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24李贽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主要表现在A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 B痛恨道学的虚伪与贪婪C认为每个人都可顺应“自然之性” D提出人类社会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25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26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正确的评价是A都是进步思想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C都具有民主色彩 D都有利于专制主义统治2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A先秦儒学的不合时代潮流 B汉代经学的宗教迷信色彩C隋唐佛学的欺骗色彩 D宋明理学的脱离实践28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上书汉武帝,所写材料需两人抬进宫,后来这种情况得到极大改变,其首先得益于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29若由你负责导演武则天时期的著名官员狄仁杰的电视剧狄仁杰,你可以选择狄仁杰用楷书在纸上抄写史记 墙壁上挂着宝剑、火炮、火箭和突火枪书架上摆放着论语、孟子及四书章句集注等书A B C D302009年10月29日下午四时许,温家宝在费县一中高二(8)班听取了文言文张衡传这堂课。他说:讲这篇传记文应该抓住张衡的贡献这个重点。“这个重点”应该是A最早的天文学专著甘石星经 B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C主持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D领先1700多年的地动仪31将“神六”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运用反冲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宋史32齐民要术序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段话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反映了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3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四洲志34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是A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B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35中医是中国文明的瑰宝,而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是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 本草纲目36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石氏星表 B汜胜之书 C夏小正 D九章算术37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38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A由大到小 B由繁到简 C由象形到会意 D由图画到符号39下列关于书艺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秦小篆和汉隶已经是自觉的书法艺术 B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C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明代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40.“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41(共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欲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材料四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材料五: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 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境遇及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结合所学分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不同点。(6分)(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6分) (4)根据材料五,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4分)42.(共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说:“(7-9世纪)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在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但他也指出:“欧洲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似的现代科学。”材料二: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件%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16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上占绝对领先地位,特别是隋唐和宋元时期,出现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科技成果。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