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姓名:段汉家 性别:男 职称:中学语文一级学历:大 专 单位:太湖县新仓初级中学 电话信地址:太湖县新仓初级中学 邮编:246430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2)用认读、译读、思读、悟读四种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文章的内容。(3)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并把握其词义。如:郭、夫、委、去、域、兵革、亲戚等。(4)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2)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设问题情景。(3)把握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说理方法。3、德育目标(1)强调“人和”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2)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4)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二、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三、教学难点:论证结构的把握。四、教学方法: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 导入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成语吧!这个成语是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成语吗?对,是拔苗助长,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一书。其实,有很多我们常见的成语,如成仁取义,出尔反尔,始作俑者等等都来自这本书,那这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关于“仁政”思想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的“魅力”何在。(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1)解释题目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题目的意思:“道”即“王道”,得道:施行“仁政”,助:帮助,失道:不施行仁政,也就是违背道义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学生翻译)师:这位同学翻译得很好。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2)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的思想,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行“仁政”。(三)整体感知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在学习课文之前,请全体同学先有感情地大声地来朗读一下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大意,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把你们不会读的字词画出来,待会我们一起解决,好,现在由老师来开个头,“天时不如地利”预备读,(学生朗读)。(2)好,现在请全体同学跟着老师刚才的提示,再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四)精读品味(1)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一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板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是比不上。 “人和”是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这句话很短,请个同学来给我们翻译一下(学生翻译)(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这句话,同学们有那个字词是不会翻译的吗?没有的话,老师就来考一下你们了: “三里之城”的“三里”是什么意思呢?对,三里是周围,方圆的意思;城,是指内城,郭,是个古今异词,古义:外城,今义:姓氏;那“环而攻之而不胜”的“环”又是什么意思呢,对,“环”名词作状语,是围的意思。第一个而,表顺接;第二个表转折,是“却”的意思。 (板书: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环:围;而,表顺接,表转折)好,现在请一个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3)我们再接下去看,首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学生朗读)4)好,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完后面的几句话,“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最后”, 师:读得很好,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故是所以的意思,域,本来是名词,但是,在这里却用作动词,这是词类的一种活用,域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居住,定居。(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以是凭,靠的意思。 固国,巩固国防,固,也是使动用法,使巩固。 威,也是使动用法,可以翻译为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我们再看下一句,“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以是用,拿的意思;所是指归附的力量;第二个所指的是众叛亲离者。君子是指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 必是一定的意思。(板书:以:用,拿)好,还是找一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学生翻译 请一个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好,老师想找一个同学来朗读一下文章的最后三句话,朗读完后,老师还想找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学生朗读,学生翻译)这几句话我们理解大意,那他们又都说了些什么呢?(学生回答)(5)课文的大意我们已经分析完了,现在,请全体同学们再有感情地大声地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加深对课文的了解。(五)讨论交流有句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好,现在,请同学们各自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篇课文。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 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 地利 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六)总结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糖批发市场的竞争态势考核试卷
- 煤炭加工脱硫脱铁技术考核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高三零诊历史试题含解析
- 辽源市重点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 苏州市职业大学《景观设计原理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工程造价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艺术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商学院《机器学习算法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如东县2025年初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音乐课件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DB13-T 5821-2023 预拌流态固化土回填技术规程
- 诉前调解申请书
- 内蒙古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
- DL∕T 1928-2018 火力发电厂氢气系统安全运行技术导则
- 健康养老产业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DZ∕T 0173-2022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
- 医疗服务售后服务保证协议书
- 在线网课知慧《形势与政策(吉林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样本相关系数课件
- 三年级必读书课外阅读测试(附答案)
- 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电表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