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的设计及在教学中的使用.docx_第1页
单元的设计及在教学中的使用.docx_第2页
单元的设计及在教学中的使用.docx_第3页
单元的设计及在教学中的使用.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的设计及在教学中的使用有些教师对主题单元的设计很不理解,他们只教主体课文,把“语文天地”当成练习,对字词部分还做一做,对拓展阅读、语文活动,有时间就做,时间一紧就不做,考试内容也只限于主体课文所涉及的内容。也就是说,他们仍然被以往的“课文”和“课后练习”的教材结构和习惯的教学模式束缚着。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否则就没有真正进入课改。 第一、要明确“语文天地”与主体课文是同等重要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主题单元。在开放单元中,没有主体课文,主题单元就是由“语文天地”构成。主体课文与“语文天地”不是以往教材的“课文”与“课后练习”的关系。主体课文提供两篇意义相关又不完全是一个角度的文质兼美的课文,两篇课文包含着这个年级的孩子可以感受的文化道德思想内容和应该学习的语言文字等工具性知识。每篇课文后面有两个思考题,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出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两个方面。“语文天地”则是从语文活动的角度设计的,更突出新课标强调的从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的理念,体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要求。“语文天地”在各学段的栏目有所变化,但主要内容没有变,它是从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方面对主体课文内容的拓展、丰富,对前后知识的联贯,对阅读兴趣的激发,对思维发展的训练,对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会学习的引导。也就是说“语文天地”活动,是这个主题单元不可或缺的,它要和主体课文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在一个又一个的这种主题单元教学过程中,实现小学语文为孩子未来发展奠下文化之基、工具之基、思维发展之基、学会学习之基的总体目标。因此,对“语文天地”必须重视,这是必须引起每个教师注意的。 第二、如何理解“主题单元”的“主题” 我们在听课回访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老是问,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那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教学中,不论对两篇主体课文的讲解,还是对“语文天地”中的拓展阅读篇目的指导,都往他所理解的这个单元的“主题”来靠,有些靠的十分勉强,甚至为了靠“主题”牺牲了文中十分有意义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受以往对“主题”理解的束缚。我们以往一说“主题”,就是说这篇课文表现的主要的思想。主题又叫“主题思想”,这种主题思想是教参已经给归纳好了的,是从孩子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角度做的归纳,这种归纳往往并不能真正地表达课文的主要意义,甚至跟孩子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相差甚远,影响孩子主动地个性化的学习。因为有不少文章并不是为了表现思想的,特别是文学作品主要是要传达某种情感、某种态度,如果硬要挖掘它的思想,就会发现它内在蕴含的思想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复杂的有时还是有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硬要给它归纳一个思想主题,实际上是对作品生命的阉割,而这种强加给学生的“主题思想”,还要让学生背下来,作为考试的重要部分,这是孩子讨厌学语文的重要原因之一。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所说的“主题”不是单纯的思想主题,它的“主题单元”不是像有的教材那样的什么“爱国主义”、“环境保护”等思想教育单元,它是以一个核心词语组建的文化单元。比如第一册的“家”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是写实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在温暖的家中,我快乐的长大”。第二篇是拓展的想象的“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有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在“语文天地”中的儿歌是“给小鸟安家”则是渗透对自然的热爱,与自然和谐、爱心、环保意识的。围绕“家”这个核心词语,选择它的本意,联想意、引伸意,组织主体课文和阅读课文,并以“语文天地”设计的语文活动与之有机配合,构成主题单元,这三篇课文,如果按思想主题来说并不一致,但它们都和“家”有联系。这样“家”这个词语就具有文化主题的意义。再比如在后面有一个主题单元叫“眼睛”,主体课文第一篇是“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是写希望工程标志照片的一篇散文,反映的是农村的问题。第二篇是一首歌颂抗击非典医务工作者的诗歌“我只见到你的眼睛”,而在“语文天地”拓展阅读中则是一篇科普文章“谁的眼睛最好”,写各种动物眼睛特点,语文活动中还有爱护眼睛保护眼睛的内容。三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并不一致,但都与“眼睛”这一核心词语有关联,从而围绕这个核心词语构成了有丰富文化内含的单元。这个核心词语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是个短句。这样围绕核心词语组成文化单元的好处在于:第一,它符合词语表意的规律。一个词语,往往有本意、联想意、引申意从而构成其整个的文化含义,比如“家”,本意是人的家庭,但可联想动物也有家,也可引申为祖国是大家庭,这个词语的各种意义在生活中同时都在使用。因此,如果你单独建构一个本意、或引申义的主题单元,思想主题倒是很确定了,但你给孩子这个词语就缺少丰富的文化含义了,而把它的联想义、引申义思想与本意同时编入教材,孩子对“祖国是我们家”才会有更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