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历史.doc_第1页
试卷分析历史.doc_第2页
试卷分析历史.doc_第3页
试卷分析历史.doc_第4页
试卷分析历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分析 2010年景泰县中考历史试卷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 1、题型与题量:2010年中考历史试题,总共有四种基本题型:单项选择题,读图学史题,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满分40分,初步统计数据见下表: 一、单项选择二、读图学史题三、材料解析题 四,综合探究题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 比例8%182%1820%2、试题的分布和分值的比例:各种题型和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符合新课程标准,安排合理。试题涉及初中各学期所学内容,并“由远及近”逐渐加重,体现了历史考查“厚今薄古”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详情见下表:选择题读图学史题材料解析题 综合探究题合计内容分值比例%分值比例%分值比例% 分值 比例分值比例%中国古代史8分20%0分0%0分0% 0 o%8分20%中国近现代史4分10%0分0%8分20% 0 0%12分30%世界古代史2分5%0分0%0分0% 0 0%2分5%世界近现代史2分5%8分20%0分0% 8 20%18分45%合计16分40%8分20%8分20% 8 20%40分100%、试题特点本次中考试题以考纲为指导,新课标为准绳,结构严谨,题量适中,题的难易程度适中,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考查的内容仍是学科基本知识,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原则,其特色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古今结合,用当今的热点话题引出所要考查的历史知识,从而反映出考生对历史的感悟与认识,凸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比如选择题的第5小题就用今年的上海世博会引出了南京条约这个知识点,还有第8小题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考查罗斯福新政,这种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的试卷风格,会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绝不是过去的简单再现或复述,而是一面镜子,对现实有着借鉴作用。这种强烈的时代色彩必将对中学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良性影响。(2)基础知识、基本重点依然是今年考查的重点,主要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如选择题第2题考查秦始皇,第6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等。(3)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运用的综合能力,侧重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突出表现在读图学史题和材料分析题中,看图题注重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历史知识和提炼历史知识的能力,材料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运用的综合能力。从这不难看出,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已提上初中历史教学的日程,这不能不引起中学历史教师的反思。二、成绩统计1、150份试卷抽样分数统计:优秀率及格率不及格率24分以下(不含24分)2432分(不含32分)32分以上(含32分)人数%人数%人数%44.7 %80.7%19.3%29人19.3%54人36%67人44.7 %其中最低分2分,最高分40分,净差38 分。从150份抽样试卷统计情况来看,今年学生的历史中考成绩比2009年相对较高。2、各题得分人数及占抽样总人数的百分比(样本人数150 份)(1)选择题:选择题优秀率及格率不及格率9分以下1012分1315分16分(最高分)41.3%86 %14%人数%人数%人数%人数%21人14%67人 44.7%45人30%17人11.3%从抽样统计调查情况可以看出,选择题的成绩比去年较低,只有17个学生该题得了满分。该 题错 的最多的是第7小题,其次是第3和第8小题。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某些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容易混淆。 (2)读图学史题:读图学史题优秀率及格率不及格率4分以下56分7分8分(最高分)62%84 %16%人数%人数%人数%人数%24人16%33人22%51人34%42人28%从抽样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这道题学生答的非常好,78分的学生有93人,优秀率达到了62%。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也可以看出,学生对一战和二战的历史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3)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优秀率及格率不及格率4分以下56分7分8分(最高分)27.3%72%28%人数%人数%人数%人数%42人28%67人44.7%32人21.3%9人6%此题满分8分,概括性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难度稍大,得满分的学生9人,得0分者有3人,4分以下的有42人。失分较多的是10小题第(2)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哪次?”,其次是问“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首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还有第(1)问“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会议和条约这些基本知识点掌握的不够清楚,有些混淆。(4)综合探究题:综合探究题优秀率及格率不及格率4分以下56分7分8分(最高分)31.4%66.7%33.3%人数%人数%人数%人数%50人33.3%53人35.3%33人22%14人9.4%此题满分8分,难度一般,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得满分者14人,得0分者9人。失分较多的是11小题第(4)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任务是什么?”,其次是第(1)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哪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还有第(2)问“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三、关于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首先还是基本知识问题。有一些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以致对相关知识混淆,混乱甚至是无知;也导致分析比较能力与概括能力不强。比如有学生把选择题第5小题南京条约选成其它的条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的王朝是斯图亚特王朝,但学生答的是波旁王朝;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人权宣言,而学生答的却是权利法案;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中共七大,但学生答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等。究其原因,某些学生对历史知识重视和掌握不够;更多的是对历史学科不重视,是某些学生历史基本知识薄弱或欠缺的重要原因。 (2)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以至出现不应该的错误。比如材料分析题第10题第(2)问“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有的学生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明显审题马虎,答题不认真仔细。 (3)对世界近代史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凌乱,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突出表现在综合探究题。比如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到底属于那个国家的,有些学生就搞不清楚,往往是张冠李戴。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复习时要对各个国家的历史进行整理和总结,这样学生才能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4)语言表达中逻辑混乱,同样是不少学生的突出问题。这也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1、中考试题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很多,但重点考查的是基础知识,所以历史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重点的教学,要对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基础线索,阶段特征、基础观点等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应理解到位。 2、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容易混淆,甚至有点混乱,所以老师应教给学生一些简单而有效的记忆方法,便于学生记忆。3、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识点,复习时教师要梳理教材将考点条理化线索化,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