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绝密.doc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绝密.doc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绝密.doc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绝密.doc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绝密.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渠口九年制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复习历史试卷一、 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1、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这些内容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C.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4、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A. B.C.D.5、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个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 )A.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B.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 D.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6、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观点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7、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A.揭开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8、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求富 变法维新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A.B.C.D.9、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A.誓死争回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10、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1、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2、在一次专题学习中,李军同学将该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地位概述为: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决心;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如果需要你再补充内容,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是( ).它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它是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它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13、有学者认为:“随着这些城市起义(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接连失败,毛泽东在农村的活动开始呈现出重要性。”此时,毛泽东在农村进行的“重要性”活动之一是( )A.参加中共一大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召开遵义会议D.参加重庆谈判14、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 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15、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6、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中华民国的成立 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同胞的暴行中共“七大”的召开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B.C.D.17、下列图片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战争,其中图片与意义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是局部抗战的开始 B.图二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C.图三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D.图四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18、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A.红军长征胜利 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20、右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日战争后作的一副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这幅画揭穿了( )A.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 B.法西斯集团吞并中国的企图 C.蒋介石对日本的姑息纵容 D.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危险21、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A.解放战争的打响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C.战略决战的开始D.人民解放军彻底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22、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打倒列强,除军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A. B. C. D.23、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24、人民解放军“关门打狗”,与国民党军队决战的东北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25、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A.三大战役 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双十协定的签订26、右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标志着战略反攻的全面展开B.为战略决战的胜利奠定基础C.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实现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27、为了庆祝国庆节,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出了一期历史特色小报。其中,他们把不同时期的四幅历史图片组合,构成了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所反映出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史B.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史C.旧民主主义革命史D.新中国的成长史28、19世纪末,张謇提出并积极倡导“实业救国”,结果却行不通。“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C.经营管理不善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29、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是在(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30、中国近代有一部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的书籍,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而作。”此书是( )A.中外纪闻 B.天演论 C.四洲志 D.海国图志二、非选择题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20分)材料一 21世纪教育网图一:签订南京条约 图二:签订辛丑条约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历史十五讲 (1) 材料一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8分)(2) “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7分)(3)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5分)2、“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10分)(1)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广。”这里的“文武制度”指什么?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写出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3分)(2)梦想要成真,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这里,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在1912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3分)(3)梦想要成真,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毛泽东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19341936年,他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考验?(4分)3、(10分)材料一、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辛亥革命(1)根据材料指出 “东方小国”对中国发动了哪场侵略战争?(1分)战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