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症及意外伤害_第1页
常见急症及意外伤害_第2页
常见急症及意外伤害_第3页
常见急症及意外伤害_第4页
常见急症及意外伤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脑血管意外 出血性 缺血性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脑血管意外 突 然起病的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 2 1、突然发生的脑血管破裂或阻塞 2、脑出血常在用力、激动或日常 活动中急性发病, 3、脑梗塞常在安静状态下发生,如早晨醒来手脚即不能动或不能话。 特点: 3 脑出血 4 脑出血 5 脑梗塞 6 高危人群 1、高血压:收缩压每升高 10mmHg,危险增加 49%,舒张压每升高 5mmHg,增加 46% 2、心脏病 3、糖尿病 4、吸烟、酗酒 5、血脂异常 6、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7、肥胖 7 哪些症状提示可能发生脑卒中? 1、一侧面部和肢体突感无力麻木 2、出现口角歪斜,一侧肢体不能动弹 3、眼睛突然视物模糊甚至失明 4、突然言语不清,不能说话或不能明白他 人说话的意思 8 5、出现无原因的喝水呛咳现象 6、剧烈头痛或呕吐 7、突然眩晕,站立不稳,甚至捽倒 哪些症状提示可能发生脑卒中? 9 一分钟内识别脑卒中 抬 说 笑 上述任何一项异常,中风的可能性达 72% 10 现场救护 1.使病人仰卧,头偏向一侧。取出病人口鼻中的呕吐物。 2.解开病人领口扭扣、领带、裤带等,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3.若病人是清醒的,要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持镇静,切勿慌乱或晃动病人,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 4.拨打急救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 5.若自行运送,在搬运病人时不要将病人扶直坐起,勿抱、拖、背、扛病人。 6. 切勿擅自作主给病人服药。 11 心脏示意图 二、冠心病急性发作的现场处理 12 13 冠心病 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动脉硬化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塞 血管狭窄、阻塞 粥样斑块 眼底、颈动脉B超 心脏 CT 14 心绞痛 常在饱餐、受寒、吸烟、劳累和情绪激动时,突然 感到胸骨后呈压迫性或窒息性疼痛,严重者出汗并 有 “ 濒死感 ” 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在舌下含化复方硝酸甘 油 1片,在 2分钟内即能缓解。或含服消心痛 1 2片, 5分钟内奏效 呼叫急救中心,或就近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15 心肌梗死 疼痛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持续时间较长,烦躁不安, 出汗、有濒死感,伴有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休克 心绞痛持续时间一般 1 3分钟,超过 15分钟,特别是 30分钟以上就可能心肌梗塞 16 心肌梗塞示意图 17 冠状动脉 冠心病是人类头号杀手 正 常 状 态 心 肌 梗 塞 心 绞 痛 时 18 2007年 2009年北京市户籍 25-45岁人群发生急性冠心病事件 3489例,死亡 906例,其中医院内死亡 45例,医院外 861例,占 95%左右。 25-35岁 428例,死亡 126例,36-45岁 3061例,死亡 738例。 极大部份人没到医院就死了。 19 现场救护 1.心肌梗塞急性发作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就地抢救,松解领口,不可搀扶病人走动或乱加搬动以免加重病情。有条件可立即吸氧。 2.含速效救心丸等,立即呼叫急救中心。 3.如病人发生休克,应把病人头放低,足稍抬高。暂不给吃食物,少饮水,要保暖。 4.如病人突然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应立即进行 CPR,等病情稳定后,安全转送到医院。 20 5、切忌乘公共汽车或步行去医院,以防梗塞范围扩大,发生猝死。 6、及时拨打 120急救电话 拨打 120急救电话注意点 : 1、地址一定要说清楚(小区、几幢、几室) 2、简单病情描述 3、留下电话和联系人,以防 120人员及时联系你。 21 三、猝死救护 猝死 22 我国每年猝死人数 100万以上 80%发生于家中, 15%发生于路上或公共场所。这是问题可怕之处。 11月 13日,河南栾川一高二男生跑操时死亡, 18日广州马拉松 2人死亡, 27日东华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 1000米跑后死亡, 10月 29日苏州科技学院 20岁女生 800米跑后死亡, 23日福建二年级学生在热身慢跑后死亡 23 猝死基本概念:似乎没有明显的征兆突然发生死亡。 危险因素: 1、高血压、高脂血症 2、剧烈运动。成人有 11% 17%的人发生在剧烈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 3、饮酒 4、过度疲劳和长期精神紧张 5、家族史 6、年龄 24 猝死前真的没有感觉? 猝死前征兆: 1、疲劳、胸部不适或情绪改变 2、 70%的人死前 6小时有气短、胸闷等感觉。 3、有些人可以在数天或数月前产生预感。 25 立即判断意识、呼吸、循环体征; 第一反应人进行 CPR(有条件可用除颤); 紧急呼叫; 继续 CPR,等待专业人员救治 。 猝死的应急救护原则 26 急救生命链 27 脑组织对缺氧极其敏感 28 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率 黄金急救 4分钟 29 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30 让我们的双手托起生命的希望! 31 呼吸心跳骤停! 可以导致 心肺复苏并不仅仅针对猝死病人 各类创伤 溺水 触电雷击 中毒 急病 32 所有救护人员在对伤病员实施 救护之前,首先要 观察环境,排除险情 确保安全,自我防护 33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将伤病员向救护员侧整体地翻转。 将伤病员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 解开伤病员衣领、领带、领结、腰带等 34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 并启动急救系统 拍打双肩,凑近双耳边大声呼唤: “ 喂!你怎么了? ”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 轻拍重喊 35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36 胸外按压定位 定位法 1:双侧乳头连线中点 年老女性(乳房松弛下垂)、腹部肥胖者、孕妇等不合适 按压定位 37 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 38 定位法 2 39 双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上翘,手指离开胸壁,用掌根按压; 臂肘掌成一直线用力垂直按压,深度 至少 5cm; 连续按压 30次,速度均匀,每分钟至少 100次, 01、 02、 03 11、 12、13、 30(三零);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中断,中断控制在 10秒钟内。 成人按压要点 40 41 按压和解压时间应相等 1: 1,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解按压后掌根不离胸壁; 按压应有力而快速,尽量不间断 避免冲击式按压、猛压; 按压时目光聚焦在患者颜面部,不是胸部; 按压与吹气之比为 30: 2。 成人按压要点 42 1、病人应仰卧位,相对坚硬的平面上 2、每分钟按压 100次以上 3、施救者站在右侧操作 4、按压深度至少 5cm 5、超过 30分钟以上无效,则可停止抢救 成人按压注意事项 43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头偏向一侧,先清理异物 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 44 伤病员下颏经耳垂 连线与地面呈 90度 仰头抬颏法 鼻孔朝天 开放气道方法 45 口对口人工呼吸 保持气道开放 捏紧鼻翼 用双唇包严其口唇 “ 正常 ” 吸气,缓慢吹气( 1秒以上) 吹毕即松鼻、松口, 避免过度通气 胸廓明显起伏为有效 吹气 2次 通气频率每分 10 12次 人工呼吸 46 46 每 2分钟或 5个循环 换位 47 儿童胸外心脏按压法 定位法与成人相同; 用一掌根进行按压, 力量适当减小; 按压深度至少胸廓前后径的 1/3(约 5 cm); 按压频率 :至少 100次/分钟。 48 婴儿按压位置 : 乳线下 两人或以上 ! 单人 49 成人、儿童、婴儿实施 CPR比较 成人 儿童( 1 8岁) 婴儿 (1岁内除新生儿 ) 判断意识 呼喊、轻拍双肩 拍击足底 胸外按压 部位 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胸骨下 1/2处) 胸部正中紧贴乳头连线下方一指 方式 双手掌根重叠 单掌根或双掌根重叠 中指或无名指 深度 至少 5厘米 至少为前后径1/3,约 5厘米 至少为前后径1/3约 4厘米 频率 至少 100次 /分钟 至少 100次 /分钟 至少 100次 /分钟 开放气道 头部后仰成 90度角 头部后仰成 60度角 头部后仰成 30度角 吹气 方式 口对口、口对鼻 口对口鼻 量 胸廓明显隆起 频率 10-12次 /分钟 12-20次 /分钟 12-20次 /分钟 按压与吹气比例 30: 2(单、双) 单 30: 2 双 15: 2 项目 分类 50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 51 猝死的预防: 避免过度用力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 冬季注意保暖 注意饮食和运动 学会休息和放松心情 52 晕厥,俗称昏厥、晕到,是指突然发生短暂意识丧失的一种综合症 。 四、 晕厥处理 53 晕厥的有关状况 发生的 主要机制是短暂性脑缺血。 一般数秒钟后或调整体位后可自行恢复 自觉头晕、恶心、眼前发黑,全身无力而倒下,面色苍白、肢冷、脉细 54 常见的原因: 1、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 2、反射性晕厥:咳嗽、排尿、排便、血管迷走神经兴奋(学生较多) 3、心理性 4、心源性:心脏病 55 立即平卧,头部略放低位;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解开衣领、腰带,维持呼吸道通畅; 条件时给予吸 O2,检测 R、 P、 BP; 情况不见好转时,立即呼叫 EMS。 晕厥现场救护原则 56 五、气管异物梗塞急救 人体气管示意图 57 气道梗塞: 异物可引起气道部分梗塞或完全梗塞。 气道梗塞类型 气道不完全梗塞; 气道完全梗塞。 58 气道不完全梗塞病人表现特征 “ v”形手势; 可以有咳嗽、喘气或咳嗽无力; 呼吸困难,张口吸气时,可以听 得异物冲击性的高啼声; 面色青紫、发绀。 59 气道完全梗塞病人表现特征 : “ v”形手势; 面色灰暗、青紫; 不能说话、不能咳嗽; 呼吸停止、昏迷到地; 肢体抽搐 60 气道梗阻常见原因 婴幼儿 婴幼儿喉保护机制及吞咽功能不健全,进食时又常常嬉笑、啼哭、玩耍,容易将食物、小玩具等异物吸入气管内造成呼吸道梗阻。 61 气道梗阻常见原因 青壮年 成人多因在进食时谈话大笑,抛高接食花生米等食物,或进食过快,吞咽过猛, 将食物碎块吸入气管梗阻。 62 气道梗阻常见原因 老年人 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因吞咽机能减退,容易将口中食物等吸入气管造成气道梗阻。 63 2、婴儿气道梗阻急救 婴儿进食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或剧烈呛咳时 : 不要惊慌或立即抱送医院! 高声呼救 ,同时开始急救! 支撑其头颈并翻成头低脚高俯卧位,在其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 4次 。 再托住颈部将小儿翻转成仰面头低脚高位,用食、中指冲击性按压其胸骨下端 4-6次。 反复进行拍背及压胸直至异物咯出,或用手指将异物从口内掏出。 64 儿童 “ 海式法 ” 解除气道阻塞 65 异物取出,若婴儿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高声呼救并将其放置成仰卧位,开始 CPR 66 3、成人气道梗塞急救(自救) 一手握空心拳 ,拳眼置腹脐上与剑突之间 另一手握住此拳 ; 双手快速向内、向上冲击 5次 ,每次 动作要明显分开 或将上腹抵压在椅背、桌边和栏杆等坚硬处,连续弯腰挤压腹部 5次 重复上述操作 ,直至异物排出 67 3、成人气道梗塞急救(互救) 尚清醒者: 要识别是气道梗塞还是心脏病 要问: “ 是否有异物梗? ” 68 尚清醒时 气道梗塞急救方法 站背后,双臂环绕患者腰间,可嘱其弯腰头部前倾。 一手握空心拳 ,拳眼置于其腹脐上与剑突之间 另一手握住此拳,双手快速向内、向上冲击 5次 ,每次 动作要明显分开。 重复上述操作 ,直至异物排出 。 69 海氏手法 Heimlich maneuver 意识不清时 一般骑跨在伤病员髋部两侧 用重叠双掌根放在腹脐上与剑突之间 两手合力快速向内、向上有 节奏冲击腹部,边续 5次,重复 操作若干次 检查口腔, 有异物冲出即取出。 70 71 72 扭伤急救注意: 1、不能局部按摩 伤加重。 五、 扭伤的急救 73 2、不能热敷。 热敷能消肿,但在损伤的急性期是绝对不能的,会使血管扩张,出血加重。 74 如何处理急性脚踝扭伤? 1、 制动 。将患肢放在一个稍高一点的地方,让其完全不活动。 75 2、加压包扎。 敷料 +弹性绑带 76 3、抬高患肢。 下垫柔软的东西 77 4、冷敷。 减疼痛、渗出、出血、肿胀 78 二十四小时后可以热敷 79 高温损害 中暑或热射病 热昏厥 热衰竭 热痉挛 80 中暑 定义:环境高温情况下,特别是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时,人体产热和散热调节障碍,出汗停止,体内热量积聚,从而出现系列不适称之。 热量 积聚 出汗过多 血管扩张 循环衰竭 神经损害 体温调节障碍 组织缺氧 中暑 81 中暑发病原因 环境因素: 1、高温气候 2、高温作业: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湿热环境 个体因素: 1、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2、睡眠不足、疲劳 3、气候适应性差、训练不当、衣服过多 疾病与药物: 1、慢性病:甲亢、糖尿病、心 血管病等 2、阿托品、培他乐克等 82 症状及分类 前驱症状:头晕、眼花、恶心、胸闷 先兆中暑:出汗、口渴、头晕、胸闷、四肢 无力等,体温在 37.5左右 . 轻度中暑:先兆中暑基础上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或以上: 1、体温 38.5。 2、面色 潮红、 皮肤灼热等。 3、有呼吸及循 环衰竭如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等。 83 症状及分类 重度中暑: 1、高温环境中突然的胡言乱语或昏迷。 2、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 3、体温 40 。 4、呼吸加快、脉率加快,最高达 150次 以 上。 84 现场处理 1、移送阴凉通风处 2、吹送凉风并以凉水或凉湿毛巾等裹身 3、口服解暑药物 4、必要时送医院急诊处理 85 五、 溺水的 岸上急救 据统计,溺水是我国人群意外伤害致死的第 3大死因,占意外死亡人数的 10%。 86 清理口腔异物、控水 87 控水 A: 头置于侧位时口腔中的水即能流出; B: 采用海氏腹部冲击法,给予控水; C: 倒立法,抱住溺水者双腿,向上提起; 控水时间一般不超过 1分钟 88 控水 D:伏膝法。 抢救者单腿跪地,将溺水者腹部置于自己另一条腿上,扶住其头,反复拍打背部,使其吐水。 89 然后进行心肺复苏 90 溺水急救注意点 抢救要迅速。淹溺的进程很快,一般 4-5分钟或 6-7分钟就可因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