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语 主语表示句子主要说明的人或事物,一般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等充当。2、谓语 谓语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1、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段2、短语有五种基本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3、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句子的特点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在书面上要用句末标点符号。4、句子可以分为 单句 和 复句 两大类,单句又有 主谓句 和 非主谓句 两大类。5、单句有什么特点?只有一套主谓结构。6、复句有什么特点?1)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结构。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7、主谓句 定义: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称为主谓句。 相关概念:1.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 2.主语用=(双线)表示,谓语用(单线)表示。或者,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表示。 举例:1.火苗向手术台扑来!2.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传来阵阵厮杀声。8、非主谓句 定义:由单个词和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句子,称为非主谓句。 相关概念:1.非主谓句也是句子,所以句末也有标点符号。2.非主谓句主要有名词句、动词句、形容词句三种。 举例:1.火!(单个词组成,名词句)2.为人民服务。(偏正短语组成,动词句)9、主谓句的主语表示谁或什么。通常以名词、代词或以名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充当。有时,其它实词或短语,如果能够表示被陈述的对象,也能作为主语。仿照示例分别标出主语和谓语,并说明主语是由什么词或短语充当的。10、主谓句中的谓语表示主语是谁、是什么或干什么、怎么样等意思通常是由动词、形容词、名词或以动词、名词、形容词为中心语的短语充当,主谓短语也可以充当主谓句中的谓语。 仿照示例分别指出下列主谓句中的谓语表示什么,属于哪一种主谓句。1.他们看得入神。代词2.一个想法在他的头脑中产生了。偏正短语3.我 和 弼 时 同 志商 量 好 不 回 家。并列短语4.脚 步 声打 断 了 我 的 沉 思。偏正短语5.比 较 普 遍 的是 计 算 机 网 络。的字短语6.祖 国 统 一是 每 个 中 国 人 的 心 愿。主谓短语7.你觉 得 这 个 人 合 适 吗?代词1.营业员是一个年轻人。表示“是谁”,动词谓语句2.春天雨水多。表示“怎么样”,主谓谓语句3.我 们主 张 积 极 的 思 想 斗 争。表示“怎么样”,动词谓语句4.昨 天 晚 上雨 下 得 很 大。表示“干什么”,主谓谓语句5.正 月 十 五元 宵 节。表示“是什么”,名词谓语句6.今 天 的 作 业太 多 了。表示“怎么样”,形容词谓语句12、综合练习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格中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山村人家,常用现成的树丫叉做凳脚。有一天,一只这样的凳脚坏了,父亲叫儿子到山林里去配一只。儿子拿着斧头在山上转了一圈,空着手回来了。父亲问他:“你是怎么搞的?”儿子愁眉苦脸地回答说:“树丫叉倒是很多,可是都是向上叉,没有向下叉的。”2. 标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并指出充当主语的是什么词或短语,又是哪一种主谓句。这 个 个 体 户 办 的 小 旅 店真 小。偏正短语作主语,形容词谓语句。“ 四 人 帮 ” 终 于 下 台 了。名词作主语,动词谓语句。嗓 音清 脆 悦 耳。名词作主语,形容词谓语句。、1)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主谓句,哪些是非主谓句1.进来坐一会儿吧! 非主谓句2.我们要急着赶路。 主谓句3.这消息确实使人吃惊。 主谓句4.我们已经发现了数以亿计的恒星系。 主谓句5.可怜的人! 非主谓句6.放在门口的那张已经很旧的凳子。 非主谓句2)标出主语和谓语,并指出主语的成分1.他很 早 就 去 学 校 了。 代词作主语2.这 幅 画是 叔 叔 送 给 我 的。 偏正短语作主语3.输 给 她让 我 真 不 服 气。 动宾短语作主语4.声 音 响 亮是 回 答 问 题 的 基 本 要 求。 主谓短语作主语5.沙 漠是 人 类 最 顽 强 的 自 然 的 人 之 一。 名词作主语6.母 亲 和 宏 儿都 睡 着 了。 并列短语作主语3)主谓句根据谓语的不同,可以分为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四种。 1.雨下了三天三夜。 动词谓语句2.他身体不好。 主谓谓语句3.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 形容词谓语句4.你的头发乱蓬蓬的。 形容词谓语句5.这孩子山里人。 名词谓语句6.大家休息一下吧。 动词谓语句7.老三从家里跑出来了。 动词谓语句8.你这个看法,我认为有些片面。 主谓谓语句、4)一个短语中最核心的部分称为中心语1.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的谓语中一定有中心语。且中心语就是位于短语中最关键的动词或形容词。2.由偏正短语组成谓语的名词谓语句谓语中也有中心语。3.主谓谓语句中的谓语没有中心语。5)主语和谓语中都有可能有中心语。显然,只有先区分了主语和谓语,才能找出主语和谓语中的中心语。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如果说主语和谓语是第一层级的,中心语就是第二层级的。6)动宾短语中动词支配的对象称为宾语。7)谓语并非动宾短语,因此无宾语8)名词前面的修饰语称为定语。9)现在一般已经忽略了主语中心语的提法,今后所指的中心语,都是谓语中心语。10)动词、形容词前面的修饰语称为状语。1.陈述句:主+谓+宾 例:小明打碎了玻璃。2.反问句:“难道”+主+否定+宾+疑问助词例:难道小明没有打碎玻璃吗?3.双重否定句:主+否定+否定+谓+宾例:小明不可能没有打碎玻璃。4.祈使句:主谓宾的结构不能改成祈使句。主谓结构才可以。例:门开了去把门打开5.疑问句:主+谓+宾+疑问助词例:小明打碎玻璃了吗?6.感叹句:主+表示语气的副词+谓+宾+叹号例:小明居然打碎了玻璃!1.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 他不可以不去补习.2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 你明天不来上学。 3他要去看书。(双重否定句) 他不得不去看书。 4陈述句:你吃过饭了 反问句:难道你没吃过饭? 设问句:你吃过饭了吗?一定吃过了. 疑问句:你吃过饭了吗? 被字句:饭被你吃了. 把字句:你把饭吃了. 否定句:你没吃饭.1.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们不得不遵守纪律 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们能不遵守纪律吗?2.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露出了头。 改为拟人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伸了个懒腰,从地里钻了出来。 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反问改陈述) 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 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 他要去看书。(双重否定句) 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 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 他要去看电影。(双重否定句) 爸爸说:“我明天不去上班了。”(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陈述句改成反问句:1、加“难道”或“怎么”2、结尾加“吗”或“呢”划分句子成分一、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二、句子成分说明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2)树叶黄了。(3)小王今年十六岁。(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5)明天星期日。(6)什么书他都看。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2)(三杯)美酒敬亲人。(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1)他已经走了。(2)咱们北京见。(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3)他生于1918年。(4)他坐在桌子旁。(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7、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例如:(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8、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例如:(1)先生自己也要书。(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状修饰全句的+(定)主+状谓+(定)宾+。 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天津人总是眉飞色舞地谈(天津的)小吃 区分参考: 其一,细推敲两种概念,从回答问题入手。 宾语是动词中心语的支配对象,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词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根据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知道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之间是被涉及与涉及的关系,回答的是“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而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形容词之间是补充和被补充,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回答的“怎么样”的问题。例如:(1)他打球。(2)他打输了。 例(1)中,“球”是“打”涉及的对象,回答“什么”的问题,所以是宾语:例(2)中“输”是补充说明“打”的结果,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是补语。 从概念和回答不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是区分宾语和补语的最基本方法。 其二,依词性类别判定,细辨认数量结构。 用分辨词性的办法进行对比也是判定句子成份的方法之一。宾语作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经常用名词、代词或其他名词性短语来充当;而补语则经常用形容词、动词、介词结构或其他动词、形容词性的词语来充当。例如:(1)他看书。(2)他看完了。(3)他看什么?(4)他看得很认真。(5)他去新华书店。(6)他来自南方。 以上(1)(3)(5)句子分别以名词、代词和名词短语来充当宾语,而(2)(4)(6)句则以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结构充当补语。 数量结构在句子中既可以充当宾语,也可以充当补语,这时我们就要从词的意义上去区分。 例如:他写了三篇;他唱了三遍。 前者中“三篇”指文章之类的东西,是以定语代替中心词,故而是宾语;而后者中“三遍”是指唱的次数,是补充说明“唱”这个动词的,故而是补语。 又如:他浪费了三天,他休息了三天。 以上两个句子都出现了“三天”这个“数词时间名词”的结构,“三天”后面显然都省去了“时间”这个中心词。 这时我们要看谓语动词能否跟省略去的“时间”一词进行搭配。能搭配成为动宾结构的,说明动词后面的是宾语;如果不能,则是补语。在前一句中“浪费”可与中心词“时间”构成动宾关系,所以“三天时间”的“三天”是定语代替中心词充当宾语。在后一句中,“休息”虽然可与“时间”搭配,但构成了偏正关系,而不是动宾关系,不合句意,故而这里的“三天”是表示时段的补语。 再如:他买了二米,线长二米。 前者“二米”是“买”的对象,自然是宾语。后者“二米”是补充说明形容词“长”的,形容词具有不带宾语的特点,故而这“二米”只能是补语。此外,非动作动词“有、等于、变成”等后面所带的数量结构都是这些词所涉及的对象,所以不是补语,而是宾语。 例如:我有十个;一个变成了二个;三个加三个等于六个。这些句子中的数量结构都是宾语。 其三,用“得”、“这”二字检验,从“顺序”“结构”分析。 我们知道,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他笑得非常天真; 这花香得很; 他说得怎么样? 但是,如果“得”字不作为结构助词而作为独立词素出现时,我们就不能混为一谈。如: 他懂得这事。 你值得学习。 这些句子中“得”字与其它词素结合而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词,故而不是补语的标志,它后面的成份是宾语。 用代词“这”可以判定“个”字的宾语和补语。“个”字是最常见的量词,通常用在名词前头。例如:(1)吃个西瓜。(2)吃个痛快。 第(1)句中“西瓜”是“吃”对象,是宾语,且可以在“个”字前面加“这”字;第(2)句中“痛快”是补充说明“吃”的,不可能在“个”字前边加“这”字。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个”字前边能加“这”字的是宾语,否则即为补语。 一般说,动词后边同时有宾语或补语时,是补在前、宾在后,所以宾语和补语在动词后的位置有时也可以做为判定依据。如: 他打了三次球。 我织成一件毛衣。 但也有些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宾在前、补在后。例:(1)他每天上山两趟。 当补语是量词结构时,这种顺序较为常见。例:(2)你拿杯水来吧!他撕下一张纸来。 这两个句子中前者补语是趋向动词,置于宾语之后;后者补语是合成趋向动词,两个部份分别置于宾语前头和后头。有些介词结构也可以放置在宾语之后作补语,如:这件事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另外,有些形式相同的短语可以通过分析结构的方法来对比判定。 例如:他跑下大堤。他摘下眼镜。这两个句子中都有带“下”字的词组,前一句“下”与“大堤”构成动宾关系,做“跑”的补语,补充说明跑的结果是下了大堤,而不是“大堤”被“跑下”;后一句的“下”与“摘”搭配成词,做谓语,“眼镜”做“摘下”一词的宾语“眼镜”是被“摘下”;再如:我希望去一次;我去一次。这两个句子中也都有形式相同的“去一次”,但根据结构分析,它在句子中充当的成份显然不同。 总之,虽然宾语和补语有难以分辨的一面,但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对待,多做对比、总结,经过反复训练,总还是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三、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符号:主语 = 谓语 宾语 定语 ( ) 状语 补语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定 语、状语、补语。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句子成分划分口诀(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二)看全句、抓中心,缩句先找主谓宾。主干原句有歧义,恰当带上状补定。谓语前有状形容,定语修饰主和宾。“的”“地”“得”要分清,定状补、它标明。划分句子的口诀:(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 (6)宾语只受谓支配。四、(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写人 格式:“谁” “干 什么”(主语) (谓语)( 宾语)例: 杨亚 写 字主 谓 宾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车车辆自然课件
- 出租培训课件
- 出国留学安全培训中心课件
- 2025租房合同模板示例
- 腾讯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大一政治闭卷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酒店租赁合同范本
- 冲压车间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全面代码购销合同
- 2025货物采购代理合同样本范文
- 报名表的模板
- 工程力学专业就业能力展示
- 专升本英语高频词汇完全版
- 2025年杭州市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自考《01685动漫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肺癌的饮食护理
- 医院安防监控系统维保方案
- GB/T 44570-2024塑料制品聚碳酸酯板材
- GB/T 16288-2024塑料制品的标志
-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 某部营房零星改造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