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能力养成与分析.doc_第1页
合作能力养成与分析.doc_第2页
合作能力养成与分析.doc_第3页
合作能力养成与分析.doc_第4页
合作能力养成与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摘要】幼儿的合作渗透在其一日生活之中,而区域活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幼儿教育契机,有助于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本文以区域活动为切入口,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区域活动,挖掘其中优势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行为,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以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关键词】 区域活动 合作能力 中班幼儿现在的家庭中,孩子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过着“众星捧月”的日子,自我意识较强,合作意识缺乏。特别是祖辈们处处维护着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唯我独尊。孩子们不仅不知道什么是合作,而且还自私自利、霸道、专横,发生矛盾时甚至会以暴力或哭泣来解决问题。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不予理睬,还一副“我凭什么帮你”的态度。这样的孩子今后又怎能与他人合作立足于社会之中呢?因此,严峻的形式促使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中班幼儿处于合作发展的初中级阶段,他们有着主动寻求合作的愿望,能较为恰当地在合作中运用语言、分工协助、完成任务,规则、互助、协商等意识和行为均有慢慢地提高。而区域活动有其既定的特点,它有宽松的氛围,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合作意识的激发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为中班幼儿升入大班升入小学乃至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幼儿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础。一、环境来说话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就像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幼儿园的区域环境创设更是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合作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认为,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而持久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首先在精神方面,我们要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让幼儿有充分的自主选择进区域的机会,不强行干扰幼儿的活动,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从而让幼儿萌发合作意识,感受到合作并成功是一种快乐。在物质方面,要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场所,各区域的布局要尽量为半开放式或者完全开放式的,提供能激发幼儿进行合作的材料。在科学探索区我们提供了各种形状的大卡片,供幼儿合作拼图;在美工区,我们提供了蛋壳,颜料,废旧的瓶罐,促使幼儿与环境、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以获得丰富的合作经验。此外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我们随时观察孩子的动向,发现有合作方面的现象,就马上用相机抓拍下来,贴在墙壁上,给幼儿合作的提示,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这样,为幼儿提供一种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即自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为幼儿进行区域游戏做好了前提,只有儿童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幼儿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教师树榜样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而且幼儿会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教师在区域游戏中能与他人默契地合作,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反,教师间的某些不合作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在表演区,幼儿正独自拿着手掌偶开心地玩着。虽然教师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木偶表演区里“与同伴合作表演”,“与同伴交流,说出角色对话”,但是幼儿由于表演经验和素材的欠缺,往往处于独自玩物的状态。于是我们就在表演区里贴上了图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故事情节,我和搭班老师选择其中的角色合作表演,引发了幼儿的表演欲望,随后,他们也能跟着图片上的角色自觉地与伙伴表演起来。另外,幼儿之间也是相互学习和观察的榜样,教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比如,在合作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奖励小红花、口头表扬等树立榜样,其他幼儿会通过观察,模仿学习榜样幼儿的行为。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三、机会还幼儿处于幼儿期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占主体地位,这样,合作行为的产生概率就比较低。如何开展区域活动,挖掘区域活动的特点和优势因素来引发幼儿的合作行为呢?1.“爸爸妈妈”亲一家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最佳途径,因为在角色游戏开始前,幼儿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中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中的角色职责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游戏进行中,幼儿更加注意他这个角色和别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在娃娃家,浩浩今天做爸爸,琪琪做了妈妈,两人又邀请了萱萱、磊磊来做姐姐、哥哥等角色。在自我介绍娃娃家的成员后只听见他们各自把自己要做的事说了一遍就急着去准备了。游戏开始了,琪琪妈妈开始整理衣服,浩浩爸爸在烧菜。这时,磊磊哥哥来到厨房也要烧菜,浩浩爸爸急了,握着勺子说:“刚才是我说烧菜的。”“不对,是我说的。”两人发生了争执。这时琪琪妈妈和萱萱姐姐走了过来,一起对磊磊哥哥说:“是爸爸来烧菜的,你是哥哥,哥哥要去打扫屋子。”在琪琪妈妈的提醒下,浩浩哥哥不再争抢烧菜,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当他们在游戏中产生“越轨”行为时,别的幼儿就会加以提醒。幼儿就是在相互监督中训练自己的合作行为,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整个游戏过程的需要。2.“叮叮咚咚”合一曲表演游戏单靠一个人是绝对不行的,从道具的制作到完成表演,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相互间的合作。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环节,引发幼儿的合作行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在三只蝴蝶的表演中,从选择游戏伙伴、组成表演小组、分配角色、参与道具的制作到分组表演,教师都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做,必要时进行恰当的指导。洁洁、琦琦、兰兰和瑶瑶在表演前开始围绕“谁来当组长”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当无法决定时,兰兰建议道:“那你们猜拳吧,谁赢了谁就坐组长。”同伴们接受了这样的建议,选出来的洁洁组长很快就分配好了角色,然后又开启了音乐。音乐开始,四位小朋友表演起来,时而飞舞,时而互动对话。很快故事表演完了,组长又开始下达指令了:“这次,我们换一下角色吧。”四个朋友又重新认领了角色表演起来。3.“噼噼啪啪”共建楼中班幼儿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比较自主。因此在建构区他们常常出现各执己见、游戏迟迟不能开展的情况,对此,教师不应该直接加以直接干预,而是让孩子们在游戏结束后自己寻找游戏失败的原因,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建造“我们的幼儿园”主题时,文文早早来到了幼儿园,开始自己的工作,她寻找了许多的长方形木块,这样摆摆那样比比,最后她决定用这个制作围墙。只见她耐心地将盒子一个个叠整齐,然后找来了透明胶,想把这些粘和在一起,可是木块总也粘不住。这时在一旁的甜甜主动过来帮助:“我来帮助你吧。”“这个是我想出来的,我自己做,才不要你帮助呢?”文文显得有点得意。甜甜一声不吭的站到一边了。粘了好长时间,文文的额头上都开始有汗了,满脸地焦急,可她还没有完全制作好,而且粘得零零落落的不美观。她偷偷地看看甜甜,有种话到嘴边又咽下的感觉。这时看的心里痒痒的甜甜也忍不住了:“文文,我们一起粘吧,我来拿,你来做,好吗?”文文连连点头。事后,我们就专门请两位小朋友将自己的合作经历讲述给大家听,使得大家得到经验的共享。当幼儿出现遇到难题或争执时,教师不要急于干涉,让幼儿在争执或者遇挫的过程中逐步获得主动与他人协商的经验,逐步明白要调节自己的行为,协商与别人的关系,这样才能使活动顺利开展下去,也利于他们以后的合作。但在适当的时候也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明辨是非,使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真正体验到合作的需要,而这也能把形式上的合作上升为实质上的合作。4.“寻寻觅觅”齐发现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同伴之间一起发现、学习、探索的机会是很多的,老师可以利用多种办法为幼儿创造合作交流的环境、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探索活动的实践中学会合作在建构区有一个小实验“让蛋宝宝站起来”,鑫鑫和文文正在操作,一个扶着鸡蛋,一个利用提供的材料塞到蛋宝宝的旁边,孩子们愉快地合作着,将许多材料强加于“蛋宝宝”身上。结果不仅没有使“蛋宝宝”站起来,反而一次又一次的倒下。幼儿疑惑:我们合作的很好,为什么没有成功?于是他们开始找寻更好的办法,首先两人开始讨论、协商,商量着哪样材料可以塞,哪个不能塞?在探讨、商量、合作中,他们终于成功的竖起了“蛋宝宝”。在幼儿一次又一次发现问题,不断尝试操作实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促使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幼儿在与这些感兴趣的内容和材料的互动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动手实验、记录信息、讨论交流,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获得有效的合作能力的发展。 5.“涂涂画画”获成功在美工区中,可以为幼儿制定一个创作主题,请幼儿一起完成大作品。在创设“我眼中的秋天”这一主题,让幼儿主动参与进来,在一个大背景中进行作品的创作。幼儿先讨论自己眼中的秋天是怎么样的,有哪些景物,人们会穿什么衣服接着,幼儿开始分工,谁来做什么,用什么做?他们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我在美工区提供的材料是一张很大的纸,请一组幼儿在这张大纸上画秋天的景物,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自主地进行合作游戏,商量谁画什么景物,谁装饰哪棵树。主题作品完成后,孩子们会从中获得成功感,初步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四、方法授幼儿中班幼儿已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主要是要掌握合作技能。合作是双向的、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协调一致的言行才能完成。因此,帮助幼儿学习合作技能、提高合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合作的方法及形式是十分多样的包括分工与合作、交流与分享、冲突与协调、互助与支持、轮流与协商、请求与接纳、谦让与等待等。1.语言交流是幼儿合作的基础.在幼儿的游戏中,矛盾是避免不了的。因此,教给幼儿一些交往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如,教幼儿如何倾听别人的说话,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观点,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等等。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孩子们学到了同伴的好的合作经验,从而提高了合作技能。例如:当幼儿想参加某个活动时,要引导幼儿说:“我们一起玩,好吗?”当幼儿发生分歧时,要引导幼儿说:“我的意见是”或“你能听听我的想法吗?”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要引导幼儿说:“你能帮帮我吗?”“谢谢!”等等。同时还要教给幼儿与同伴商量的办法。当幼儿在为分工发生争执时,引导幼儿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当操作材料不够发生争抢时,引导幼儿通过轮流使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幼儿找小伙伴协助自己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场景,帮助幼儿逐渐学会合作的方法,在合作中学会合作。2.经验积累是幼儿合作的保障幼儿合作的最初阶段往往并没有具体的分工。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常常是你玩你的、我搭我的,到大家都搭得差不多时再一看,有点像房子,或是像桥,然后再七拼八凑组合一下,就变成是大家合作的作品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工与合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通过组织幼儿参观,帮助幼儿了解成人劳动中的分工合作,并在活动之前,引导幼儿围绕活动主题展开讨论,怎样分工、合作才能更好地开展活动,让幼儿在讨论中学习怎样与人协商、怎样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明确分工的意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3.有效评价是幼儿合作的动力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功感和愉快,就会继续产生合作的想法,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因此,教师在活动后要进行有效评价,让幼儿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情绪。(1)情绪渲染。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有好的合作玩耍,或协商,或请求,或等待,或分享,或给予帮助时,可以在评价时讨论讲述进行这些活动时的心情,让幼儿明白帮助、分享、合作是开心的,及时对幼儿进行情感渲染。(2)场景再现。在幼儿活动时,教师可以把一些合作或者不合作的情景记录或者拍摄下来,用图文、动画的方式让幼儿感受这些情景,将合作带来的成功与不合作带来的不愉快进行比较,引导幼儿从中发现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