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学江苏大学病理教研室钱晓彬 绪论 一 什么是病理学二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三 病理学的发展简史四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五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链球菌性咽狭炎 恢复正常 局部脓肿 风湿热 肾炎 一般 异常 炎症反应 毒素引起局部损伤 病因 病因学 etiology 发病机制 发病学 pathogenesis 病理变化 包括形态结构 代谢 功能 pathologicalchanges 转归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 病理学 pathology 病理学 pathology 是研究疾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病理学 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病理生理学 从机能代谢角度研究疾病两者相辅相成 绪言 二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总论 1 4章 普通病理学各论 5 12章 系统病理学 绪言 前者阐述各疾病的共性内容 不同疾病的共同病变 疾病发生 发展的共同规律 后者阐述各疾病的各自特点 一 我国的贡献 秦汉时期 黄帝内径 公元前700年 二 西方医学 1 体液病理学Hippocrates2 器官病理学 3 细胞病理学Virchow 1858年 4 近代病理学 三 病理学的发展简史 古代病理学中国 秦汉 黄帝内经 南宋 洗冤集录 西方 Hippocrates体液学说近代病理学Morgagni器官病理学organpathologyBernard实验病理学experimentalpathologyVirchow细胞病理学cellularpathology 现代病理学超微病理学ultrastructurepathology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分子病理学molecularpathology遗传病理学geneticpathology定量病理学quantitativepathology 四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桥梁作用实践意义 病理知识和病理诊断是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的根本与依据 病理学 基础医学学科 临床医学学科 五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体病理学 尸体解剖 autopsy 活组织检查 biopsy 细胞学检查实验病理学 动物试验 组织与细胞培养 绪言 1 尸体解剖 对死亡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意义 1 协助临床 确定诊断 查明死因2 及时发现和确诊新发生的疾病3 积累资料为防治疾病提供依据4 培养医务工作者 绪言 2 活组织检查 活检biopsy 对活体组织采用局部切除 钳取 针吸 搔刮等方法 进行取材检查 目的在于 在活体情况下对患者作出诊断 对术中患者作出诊断 协助选择术式和手术范围 随诊观察病情 判断疗效 利于采用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等方法 3 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cytology 采集病变部位自然分泌液 渗出物 排泄物或人工获取的各种脱落细胞进行染色观察 2 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1 动物实验通过复制人类疾病模型或动物自发性疾病 研究疾病的病因 发病和转归的规律 此外可进行一些不宜在人体上进行的研究 动物实验细胞培养 绪言 2 器官 组织和细胞培养将器官 组织或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 研究不同病因作用下病变发生发展的过程 1 肉眼观察 NE 2 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 LM 3 超微结构观察 EM 4 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5 其他生物学技术 流式细胞仪 聚合酶联反应 PCR 等 六 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绪言 病理学的观察方法1 大体观察大小 形态 重量 色泽 质地 表面及切面状况 大体标本观察方法 一 标本的制备用10 福尔马林固定 具有消毒 杀灭微生物及凝固蛋白质的作用 大小 体积缩小 颜色 颜色变浅 变灰 硬度 变硬出血区 多变成黑褐色 二 观察方法 1 首先观察标本为何种器官 组织或其中的一部分 如肺上叶和下叶 2 观察脏器的体积和形状 是否肿大或缩小 是否变形 3 从表面和切面观察脏器的颜色 光滑度 湿润度 透明度 硬度 有无病灶 4 观察病灶具体位置 数目 分布 弥漫 局灶或单个 大小 体积 长 宽 厚 以立方厘米表示 形状 颜色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有无包膜 是否压迫或破坏周围组织等 5 空腔器官注意观察其内腔是否扩大 狭窄或阻塞 腔壁是否增厚或变薄 是否内容物及其性状 特点等 6 诊断 根据上述大标本病变 结合学过的理论知识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格式为 脏器 或组织 名称 病理变化 2 组织学与细胞学观察取病变组织制成切片或细胞学涂片 经不同染色后用光镜观察 3 组织 细胞 化学与免疫组织 细胞 化学观察前者是利用某种显色剂能与不同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显示细胞结构中蛋白质 酶类 核酸 糖类 脂类等细胞化学成分 后者是利用已知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的结合 来检测组织细胞中未知的抗体或抗原 4 超微结构观察用透射和扫描电镜对细胞内部或表面亚细胞水平超微结构进行观察 5 形态计量和图像分析技术对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因素和显色反应结果进行定量研究 6 分子生物学技术 包括多聚酶链反应 PCR 原位杂交 ISH 实现对DNA RNA 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定性 定位和定量检查 Southernblot Westernblot Northernblot 七 病理学的学习方法 总论各论理论实践形态功能 代谢局部整体静态动态基础临床 联系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损伤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 器官能耐受内 外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 称为适应 adaptation 适应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损伤与修复 变性 轻度可逆性损失 坏死 重度不可逆性损伤 过程 正常 损伤 肥大心肌 正常心肌 变性 坏死 坏死 肥大 概念 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的细胞和组织为了避免损伤 可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 功能和形态结构 与之协调的过程称为适应 在形态上表现 萎缩 肥大 增生 化生 第一节适应 萎缩 肥大 增生 化生 适应 一 萎缩1 概念 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 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atrophy 组织或器官的萎缩还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2 分类 萎缩 生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 多与年龄有关 如青春期胸腺萎缩 表病理性萎缩的常见类型和举例 尿路阻塞引起肾盂积水 第一章组损 心萎缩 三 病理变化 1NE 小 轻 深 韧 包膜增厚其他 心 脑 第一章组损 2LM 细胞小 或数目少或两者兼有胞浆内有脂褐素间质伴有一定程度的增生 心肌萎缩 脂褐素 二 肥大1 概念由于功能活跃 合成代谢旺盛 使细胞 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hypertrophy 肥大的细胞内细胞器增多 2 分类代偿性肥大 如高血压病时的左心室心肌肥大内分泌性 激素性 肥大 如妊娠时子宫平滑肌肥大 高血压病心脏 正常心脏 L L R R 肥大正常萎缩 肢端肥大症 手大 鼻大 嘴唇厚 三 增生1 概念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称为增生 hyperplasia 是细胞有丝分裂活跃的结果 2 分类生理性如女性青春期乳腺病理性如乳腺增生病代偿性如低钙血症引起的甲状旁腺增生内分泌性如前列腺增生 肥大常与增生并存 在细胞分裂增殖能力活跃的组织 其肥大可以是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数量增多的共同结果 但对于细胞分裂增殖能力较低的组织 其组织器官的肥大仅因细胞肥大所致 四 化生1 概念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 metaplasia 2 分类主要发生于上皮细胞之间 也可见于间叶细胞之间鳞状上皮化生假复层柱状上皮鳞状上皮肠上皮化生胃上皮肠上皮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胃炎 结缔组织化生成纤维细胞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 骨化性肌炎 慢性支气管炎上皮细胞鳞化 纤毛上皮 为原有的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为化生的复层鳞状上皮 宫颈鳞状上皮化生 鳞状上皮化生 基底膜 柱状上皮 储备细胞 化生的鳞状上皮 机制 幼稚细胞异向分化 四 意义 对机体是有利的 防御反应 但也有其局限性 削弱防御反应 生活过程中 各种刺激因素的影响 机体细胞组织 应答反应 适应性改变 维护细胞组织 器官以至机体生存损伤性改变 当刺激超过一定限度则可引起损伤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组织和细胞遭受不能耐受的有害因子刺激后 可引起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 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 称为损伤 injury 可耐受性 不可耐受性 影响因素 刺激的性质 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与组织类型 状态有关 缺氧复苏极限 大脑 肝 肾 肺 一 原因及发生机制损伤发生的原因即疾病发生的原因 1 外因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营养性因素2 内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年龄性别因素3 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精神行为因素医源性因素 原因 1 细胞膜破坏 不可逆损伤的关键环节 影响信息与物质交换免疫应答细胞分裂分化功能2 活性氧类物质 AOS 的损伤 细胞损伤的基本环节 自由基氧 O OH H2O2等脂质 蛋白质DNA过氧化 发生机制 3 细胞浆内高游离钙的损伤 细胞损伤的终末环节 游离钙促进胞浆内磷脂酶和内切酶等对脂质 蛋白质和核酸 ATP等降解4 缺氧氧获得或利用障碍细胞内ATP 无氧酵解增强细胞酸中毒 膜破裂活性氧类物质 5 理化性损伤直接细胞毒作用代谢产物毒性诱发过敏反应诱发遗传变异6 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 二 形态学变化 一 变性 细胞内或细胞间质 由于代谢发生障碍 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 degeneration 病理性钙化病理性色素沉着粘液样变玻璃样变脂肪变细胞水肿 变性 一 细胞肿胀 cellularswelling 1 概念 即细胞内水钠积聚过多 引起细胞体积肿大 胞浆疏松 透明淡染 细胞水肿cellularswelling 水变性hydropicdegeneration 原因 缺氧 感染 中毒 2 病变 常见于心 肝 肾等脏器的实质细胞LM 颗粒变性空泡变气球样变 病毒性肝炎 EM 内质网囊泡变NE 体积增大 包膜紧张 颜色变淡 3好发部位 心 肝 肾 肾细胞水肿 肝细胞水肿 與哦哦哦批評彭 3机制 感染 缺氧 中毒时线粒体产能机制受损ATP生成减少钠泵功能障碍细胞内水钠细胞水肿 CL H2O 死亡 K 第一章组损 K Na 二 脂肪变性 fattychange 1 概念 正常情况下 除脂肪细胞外 其他细胞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 称为脂肪变性 简称脂变主要成分 中性脂肪 也可有磷脂及胆固醇等 2 基本病变 部位 常见于心 肝 肾等器官LM HE染片脂滴呈近圆形空泡 冰冻切片苏丹 染成橘红色锇酸染成黑色 EM 内质网 脂肪小体 进而融合成脂滴 体积变大 色黄油腻感 原因 感染 酗酒 中毒 缺氧 营养不良 肥胖有关 1 肝脂变 最多见 且常较严重NE 轻度脂变 肝脏无明显改变广泛脂变 肝脏均匀性肿大 包膜紧张 边缘钝 色淡黄 切面有油腻感 弥漫性脂变 称为脂肪肝 第一章组损 1 常见脏器病变 肝脂肪变的发生机制 肝细胞浆内脂肪酸增多 甘油三酯合成过多 脂蛋白 载脂蛋白减少使脂肪输出受阻 肝脂变染色模式图 LM 空泡 早期为核周小空泡 以后逐渐增大 散布于胞浆中 严重时融合成一个大空泡 状似脂肪细胞 空泡部位与病因有关 肝淤血时 主要发生在小叶中央区中毒时 主要发生在小叶周边区 第一章组损 红 脂肪变较轻区域黄 脂肪变较重区域 2 心肌脂肪变 NE 轻度脂变一般无明显异常 严重贫血时 表现为 虎斑心 第一章组损 虎斑心 在严重贫血时 心内膜下 尤其是左心室乳头肌处出现红黄相间的条纹 如虎皮斑纹 称为 虎斑心 心肌脂肪浸润和心肌脂肪变性 三 玻璃样变性 hyalinechange 1 概念 是泛指细胞内或细胞外间质出现嗜伊红染 均质半透明 无结构的玻璃样物质 2 常见的三类 细胞内玻变 慢性肾炎近曲小管上皮内 细小A玻变 缓进行高血压病和糖尿病 结缔组织玻变 纤维瘢痕 细胞内 肾曲管 重吸收蛋白引起 肝 酒精中毒 Mallory小体 横纹心肌 Zenker变性 浆细胞 Russell氏小体 色涵体 狂犬病的Negri小体 浆细胞胞浆内可见圆形的嗜伊红小体 Russellbody 将核挤向一侧 是免疫球蛋白蓄积的结果 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胶原纤维增粗 融合 呈均质粉染的片状结构 见于瘢痕组织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萎缩的子宫和乳腺间质及各种坏死组织的机化等 细动脉壁玻璃样变细动脉壁增厚 红染 管腔狭窄 如良性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肾 脑 脾等脏器的细动脉壁 6 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性色素沉着指有色物质 色素 在细胞内 外的异常蓄集 主要包括内源性色素如含铁血黄素 脂褐素 黑色素 胆红素等和外源性色素如炭尘 煤尘等 含铁血黄素 hemosiderin 巨噬细胞吞噬降解血红蛋白所产生的Fe3 与蛋白质结合而形成的铁蛋白微粒聚集体 光镜下为巨噬细胞胞浆内外棕黄色较粗大的折光颗粒 意义 陈旧性出血 红细胞逸出血管 Fe3 蛋白质含铁血黄素蓝色 普鲁氏蓝染色 巨噬细胞吞噬降解 血红蛋白 巨噬细胞溶酶体降解 含铁血黄素 脂褐素 lipofusion 细胞内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器碎片残体 光镜下为胞浆内黄褐色微细颗粒 意义 正常时 可见于附睾 睾丸间质 神经节等细胞中或老年及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心 肝细胞萎缩时 消耗性色素 黑色素 melanin 由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氧化聚合而成的黑色素颗粒 其生成受到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 和 色素细胞刺激素 的促进意义 局部性增多 色素痣 恶黑全身性增多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黑色素瘤 四 纤维素样变性 fibrinoiddegeneration 概念 为发生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的一种变性 病变部位组织结构消失 变为颗粒状 片块状无结构物质 经伊红染成深红色 磷钨酸 苏木素染成紫蓝色 第一章组损 常见于 风湿病 胃溃疡底部A壁等 纤维素样坏死 第一章组损 七 病理性钙化 pathologicalcalcification 1 概念 病理情况下 骨和牙以外的组织内有固体钙盐的沉积 称为病理性钙化 2 病变 NE 少量钙盐沉积难以辨认 仅在刀切组织时有砂粒感 量多时表现为白色石灰样颗粒或团块 质地坚硬 LM HE染色切片中 钙盐呈蓝色颗粒状 3 类型 两种 钙盐沉积于变性坏死组织或异物内 全身钙 磷代谢正常 第一章组损 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 肾小管 肺泡壁 胃粘膜等 全身钙 磷代谢障碍 血钙和 或血磷升高 1 营养不良性钙化 2 转移性钙化 主动脉瓣钙化 钙化 4 淀粉样变 amyloidosis 细胞间质中出现淀粉样蛋白质 粘多糖复合物沉淀称为淀粉样变 可用碘 刚果红等染色证实 其成分来源于免疫球蛋白 降钙素前体蛋白等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间质及皮肤 喉等处炎症 5 粘液样变 mucoiddegeneration 粘液样变是细胞间质内粘多糖和蛋白质的蓄集 见于间叶肿瘤 风湿病 AS等 细胞死亡分为坏死和凋亡两大类 是不可逆性改变 1 坏死 necrosis 细胞受到严重损伤时出现的病理性死亡过程 细胞高度肿胀 并引发急性炎症反应 1 坏死时细胞核的变化坏死时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 依序 表现为 核固缩 pyknosis 核染色质的浓聚 核碎裂 karyorrhexis 核膜破裂和染色质崩解 核溶解 karyolysis 核染色质DNA和核蛋白水解等 正常细胞和坏死细胞模式图 第一章组损 细胞坏死模式图 正常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间质的改变 基质崩解 胶原纤维肿胀 断裂 继而崩解 液化 细胞浆的改变 细胞浆红染 嗜酸小体 2 坏死的基本类型 凝固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 纤维素样坏死 坏死 干酪样坏死 坏疽 2 坏死的类型 凝固性坏死 概念 组织坏死后 蛋白质变性 凝固 变为灰白色比较干燥坚实的凝固体 但组织的结构轮廓仍可保留一段时间 常见于心 肾 脾等器官的缺血性坏死 常因缺血 细菌毒素 化学腐蚀剂引起 灰白 干燥 界限清楚 新鲜 隆起周边充血出血带 是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 镜下坏死组织分解比较彻底 原有组织轮廓消失 呈现为一片红染 无定形的颗粒状物质 肉眼淡黄 松软 似干酪 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 第一章组损 2 干酪样坏死 caseousnecrosis 湿性坏疽 表三类坏疽的特点 3 液化性坏死 组织坏死后分解 液化而呈液体状 有时形成含有液体的腔 如 脑软化 化脓菌感染 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的 肝脓肿 脂肪坏死也属液化性坏死 如急性胰腺炎 乳腺创伤等 四 纤维素样坏死 fibrinoidnecrosis 概念 为发生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的一种坏死 病变部位组织结构消失 变为颗粒状 片块状无结构物质 染色性状似纤维素 经伊红染成深红色 磷钨酸 苏木素染成紫蓝色 第一章组损 常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 风湿病 胃溃疡底部A壁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高血压等 纤维素样坏死 第一章组损 三 坏死的结局 1 溶解吸收 溶解 由溶蛋白酶吸收 经淋巴管 血管吸收或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2 分离排出 经坏死周围的炎症反应将坏死组织分离排出分离排出后形成 溃疡 空洞 位于皮肤 粘膜的坏死组织分离后脱落 留下的局部缺损 肾和肺脏的坏死组织分离后经自然管道排出 留下的空腔 溃疡 空洞 3 机化 由肉芽组织长入 取代坏死组织 或其他异物 血凝块 血栓及渗出物等 最后形成瘢痕的过程 钙化 第一章组损 营养不良性钙化 4 纤维包裹和钙化 坏死灶周边部增生的肉芽组织将坏死灶包围 尔后肉芽组织转变为纤维组织 称为纤维包裹 二 细胞凋亡 apoptosis 概念 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灶性细胞的死亡 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 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多为生理性也可是病理性 形态特征 细胞变圆 胞质浓缩 核染色质凝聚于核膜下 进而形成凋亡小体 凋亡与坏死的比较 淋巴细胞凋亡扫描电镜图 凋亡小体由胞膜包裹的 表面光滑的小体 小体内可含有核碎片 胞质或细胞器 第一章组损 与DNA内切酶的激活有关 从而切割核小体间DNA 发生机制 意义 涉及到生命活动中的许多领域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修复 repair 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 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 缺损由邻近健康的同种细胞增生填补的过程 称为再生 第一章修复 缺损由纤维结缔组织替代原有细胞组织 最后局部纤维化形成瘢痕 称为纤维性修复 修复通常通过细胞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来完成 再生 纤维性修复 第一节再生 再生可分为生理性再生和病理性再生 生理性再生 生理过程中 细胞 组织老化 消耗 由新生的同种细胞不断补充 保持原有结构和功能 病理性再生 病理状态下细胞 组织缺损后发生的再生 可为完全再生 也可为不完全再生 一 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S期 DNA合成期 G2期 分裂前期 G1期 DNA合成前期 M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 S G1 G2 M 细胞周期与细胞再生潜能 不稳定细胞 永久性细胞 G0 死亡细胞 G0 稳定细胞 按再生能力的强弱 可将人体细胞分为三类 不稳定细胞 labilecells 能不断从G0进入G1期 再生能力相当强 如表皮细胞 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等 稳定细胞 stablecells 正常时长期处于G0期 受到损伤时 则进入G1期 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 包括各种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 如肝 胰等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 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还包括间叶细胞及其分化出的各种细胞 永久性细胞 permanentcells 持久处于G0期 包括神经细胞 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 1 不稳定细胞 2 稳定细胞 3 永久性细胞 第一章修复 上皮细胞 淋巴造血细胞 腺体及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 间叶细胞及其衍生的各种细胞 神经细胞 心肌和骨骼肌细胞有微弱的再生能力 一 组织的再生能力 二 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上皮组织的再生 被覆上皮再生由创缘或底部的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 缺损中心 单层上皮 复层上皮 腺上皮再生腺上皮缺损 基底膜未破坏 残存细胞分裂完全恢复 腺体完全破坏 难以再生 肝细胞再生 肝部分切除后 肝细胞分裂增生 完全恢复 肝细胞坏死 肝小叶网状支架完整 恢复正常结构 肝细胞广泛坏死 肝小叶网状支架塌陷 结节状再生 纤维组织再生纤维细胞 间叶细胞 成纤维细胞分裂增生 合成分泌前胶原蛋白 胶原纤维 纤维细胞 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软骨组织 起始于软骨膜的增生 增生的幼稚细胞 软骨母细胞 软骨基质 软骨组织 骨组织 见第三节 血管的再生 毛细血管的再生 angiogenesis 内皮细胞分裂增生 幼芽 细胞索 出现管腔 新生的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网 大血管的修复两侧内皮细胞分裂增生 恢复原来内膜结构 离断的肌层由结缔组织增生连接 毛细血管的再生 肌组织的再生横纹肌 损伤不太重 肌膜未破坏残存部分肌细胞分裂 产生肌浆 分化出肌原纤维恢复正常的结构 肌纤维完全断裂纤维瘢痕愈合肌纤维仍可收缩 整个肌纤维均被破坏瘢痕修复 平滑肌有一定再生能力 如小动脉平滑肌 心肌再生能力极弱 瘢痕修复 神经组织的再生演示脑及脊髓内的神经细胞 胶质瘢痕外周神经损伤 近侧 远侧的髓鞘和轴突崩解 两侧的神经鞘细胞增生 带状合体细胞 近端轴突生长 到达末端鞘细胞 正常神经纤维 神经轴突到达末梢 细胞外基质 ECM 在细胞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概念 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matrixc ECM 是由动物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胞外 分布在细胞表面或细胞之间的大分子构成的网络 成分 主要是一些多糖和蛋白 或蛋白聚糖 细胞外基质是组织的一部分 不属于任何细胞 它决定结缔组织的特性 对于一些动物组织的细胞具有重要作用 是人体最丰富的蛋白 占蛋白总量的30 以上 参与形成结缔组织 如骨 韧带 基膜 皮肤 组成 由原胶原交联而成 类型 已知至少19种 由不同基因编码 I II III V XI型为有横纹的纤维结构 ECM的主要成分有 一 胶原Collagen 合成 由成纤维细胞 软骨细胞 成骨细胞 上皮细胞分泌 在核糖体上合成 形成三股螺旋之前于Pro及Lys残基上进行羟基化修饰 羟化反应由脯氨酰4 脯氨酰3羟化酶催化 Vc是酶的辅助因子 Vc缺乏导致坏血病 Structuresofthecollagen TEMimageofcollagen 二 弹性蛋白elastin 各种组织 血管 皮肤 子宫 肺在结构上需要弹性发挥作用 构成弹性纤维 由2类短肽交替排列构成 一种是疏水短肽 赋予分子以弹性 另一种为富Ala及Lys残基的 螺旋 负责在相邻分子间交联 形成网状结构 老年组织中弹性蛋白的生成减少 降解增强 以致组织失去弹性 Elastin 三 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 FN 含糖4 5 9 5 有5 7个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域 类型 血浆FN V字形二聚体 可溶 存在于血浆 体液 细胞FN 多聚体 不溶 存在于ECM及细胞表面 功能 连接细胞到ECM上 FN上的RGD Arg Gly Asp 序列可与细胞表面的整合素结合 人工RGD三肽可抑制细胞在FN基质上粘附 四 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 结构 由3条肽链借二硫键交联成十字形分子 已知7种LN 8种亚单位 由不同基因编码 含糖15 28 有50条左右N 连接的糖链 功能 组成基膜 是胚胎发育中最早出现的ECM LamininStructure Basallamina 基底膜蛋白聚糖 五 氨基聚糖及蛋白聚糖 构成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素 硫酸皮肤素 硫酸乙酰肝素 肝素 硫酸角质素 调控结缔组织的结构和通透性 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 1 连接细胞 支撑和维持组织结构 生理功能2 影响细胞的存活 死亡 调节细胞的增殖 如上皮细胞脱离ECM则发生anoikis 失巢凋亡 称定着依赖性 3 决定细胞的形状 不同细胞具有不同的ECM 介导的细胞骨架组装的状况不同 表现出不同的形状 4 控制细胞的分化 如 成肌细胞在纤粘连蛋白上增殖并保持未分化的表型 而在层粘连蛋白上则停止增殖 进行分化 融合为肌管 5 参与细胞的迁移 细胞的迁移依赖于细胞的粘附与细胞骨架的组装 ECM影响细胞的形态 分化 迁移 增殖等生物学功能 调控胚胎发育 组织重建与修复 创伤愈合 纤维化和肿瘤的侵袭 不稳定细胞和稳定细胞都有完全的再生能力 但它能否重建为正常结构尚依赖ECM 二 与再生有关的几种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s PDGF 源于血小板 颗粒 能引起成纤维细胞 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增生和游走 促进胶质细胞增生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ibroblastgrowthfactor FGF 在毛细血管的新生过程中 能使内皮细胞分裂并诱导其产生蛋白溶解酶 溶解基底膜便于内皮细胞穿越生芽 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factor EGF 对上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胶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低浓度诱导PDGF合成 分泌 高浓度抑制PDGF受体表达 生长受抑制 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TGF TGF 有与EGF相同的作用 T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 促进血管的形成 增加血管的通透性 仅内皮细胞存在其受体 细胞因子 cytokines 如白介素I IL 1 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能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 GF R 细胞分裂 促进 cyclin CDK 促进 complex complex 二 抑素与接触抑制 表皮细胞 表皮抑素 分化成熟 基底细胞增殖 抑制 表皮抑素增加 受损 促进 增生分化 接触抑制 当增生的细胞达到一定程度时 如相互接触或达到原有大小 细胞便停止生长 第二节纤维性修复 通过肉芽组织增生 溶解 吸收损伤处坏死组织及其它异物 并填补组织缺损 而后转化成瘢痕组织 一 肉芽组织 granulationtissue 1 概念 由新生的毛细血管 纤维母细胞及多少不等的炎细胞组成 在创伤表面常呈鲜红色 颗粒状 柔软湿润 似新鲜肉芽 故此得名 一 肉芽组织的成分及形态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成纤维细胞增生 炎性细胞浸润 肉芽组织 分泌 PDGF FGF TGF IL 1 TNF 促进 嗜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肉芽组织模式图 新生毛细血管 成纤维细胞 胶原纤维纤维细胞 炎细胞 第一章修复 肌成纤维细胞 二 肉芽组织的作用及结局作用 1 抗感染保护创面 2 填补创口及其它组织缺损 3 机化或包裹坏死 血栓 炎性渗出物及其它异物 炎细胞 毛细血管 成纤维细胞 炎细胞 小动静脉 纤维细胞 肉芽组织 瘢痕组织 减少并逐渐消失 部分改建为 部分闭塞消失 产生胶原纤维 逐渐转化并老化 二 瘢痕组织瘢痕 scar 组织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特点 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 纤维束往往呈玻璃样变 纤维细胞稀少 大体 局部呈收缩状态 苍白或灰白半透明 质硬韧乏弹性 对机体的影响有两方面 有利方面 它能把创口或其他缺损长期地填补并连接起来 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 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其坚固性 不利方面 瘢痕收缩 关节活动受限 幽门梗阻 瘢痕粘连 器官硬化 瘢痕组织增生过度 肥大性瘢痕 肉芽组织新生的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炎细胞 纤 维 化 器官变形腔道狭窄瘢痕疙瘩 玻璃样变收缩 瘢痕组织 二 瘢痕组织 概念 创伤后再生修复的过程 它包括再生 肉芽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形成瘢复杂过程损伤程度不同 损伤的组织种类不同 修复的过程也不同 第三节创伤愈合 一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1 创口的早期变化 伤口出血 炎症反应 充血 浆液渗出 炎症细胞浸润 局部肿 痂皮2 创口收缩 2 3天伤口缩小 14天停止 与肌成纤维母细胞有关3 肉芽组织增生及瘢痕形成 第3天开始生长 5 6天开始合成胶原 1月瘢痕形成4 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24小时表皮开始增生 肉芽组织过少 过多都影响表皮再生 伤口太大 超20cm 需要植皮 一 皮肤创伤愈合 一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伤口的早期变化 伤口组织坏死 出血炎性渗出 纤维素凝块 嗜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炎症反应 3天后 痂皮 伤口收缩伤口边缘的肌成纤维细胞牵拉作用使伤口收缩 可持续到14天左右 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司金融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工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据采集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诺丁汉大学《园林树木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项目管理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理工大学《生产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程学院《舞蹈发展史与作品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塑料挤吹中空成型机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月子中心装修设计方案
- 房屋外立面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商品房交房验收项目表格
-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7002-2015
- 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 56:《齐人攫金》
- 第十五届运动会场馆医疗保障工作方案
- 岗位风险辨识及风险辨识结果、风险控制措施培训记录
-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印染厂染色车间操作手册培训教材
- 《学弈》优质课教学课件
- 教学课件:《国际金融》
- 贵州版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