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学期高二生物小测试.doc_第1页
2014年秋学期高二生物小测试.doc_第2页
2014年秋学期高二生物小测试.doc_第3页
2014年秋学期高二生物小测试.doc_第4页
2014年秋学期高二生物小测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秋季学期高二生物小测试(4) 考试时间:2014-10-2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如右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2植物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A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 C促进细胞的分裂生长 D促进细胞的弯曲3下列对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B它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它是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 D它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4下列关于生长素和生长激素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本质相同B均由专门的腺体产生C均含量少,作用大D均能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5下列激素中,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是()A生长素类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6植物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向侧芽部位运输。但在缺氧的条件下会严重阻碍其运输。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7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的雌花分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其中最可能获得二倍体无子黄瓜的处理 ()组别甲乙丙丁处理自然状态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注:黄瓜是雌雄异花植物A乙组 B乙组和丙组 C丙组 D丙组和丁组8图1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2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1 图29右图中胚芽鞘Y发生的情况将是 ( )A向左弯曲B向右弯曲 C向下弯曲D不弯曲10要得到番茄无子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在该花的柱头上。处理该花的时期和条件是()A花蕾期,不去雄蕊 B花蕾期,去掉雄蕊 C开花后,不去雄蕊 D开花后,去掉雄蕊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是()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成熟 B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D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12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是由于苹果放出了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13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A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14大田里面的油菜,在盛花期由于一场大雨影响了正常受粉,为了防止减产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A喷施硼肥B追施氮肥C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D以上方法均不奏效1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引起茎秆加粗B细胞分裂素一般在根尖合成C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D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二.非选择题(55分)16(8分)下图表示用切取的胚芽鞘中段和琼脂块共同研究生长素在胚芽鞘内运输的实验,请据图回答:接受块接受块供应块供应块切成小块切成小块甲乙(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 。(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方向是。17(8分)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 。图中、曲线,其中代表单子叶作物的是 ,代表双子叶杂草的是 。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 左右(用字母表示)18(26分)读图回答问题:(1)用 和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光的关系。其中 装置起对照作用。(2)用 和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茎与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其中 装置起对照作用。(3)装置中的蚕豆幼芽,其茎的生长情况是 。(4)如将装置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其茎的生长情况是 。(5)装置中茎的生长情况是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引起 生长素分布不均, 侧生长素浓度高于 侧生长素浓度,而 侧生长快。19(13分)右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 mol/L,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 。(2)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3)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是 。(4)若想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浓度应为 。(5)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 作用程度不同,单独看一条曲线表明生长素具有 。2014年秋季学期高二生物小测试答题卡(4)班别: 座号: 姓名: 总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非选择题(55分)16(8分)(1) 。 。(2) 。(3)。17(8分)(1) 。 , 。 左右(用字母表示)18(26分)(1) 和 。 。(2) 和 。 。(3) 。(4) 。(5) , , , , 。19(13分) (1) mol/L,(1分) 。(2) 。(3) 。(4) 。(5) , 。2014年秋季学期高二生物小测试答题卡(4)班别: 座号: 姓名: 总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非选择题(55分)16(8分)(1) 。 。(2) 。(3)。17(8分)(1) 。 , 。 左右(用字母表示)18(26分)(1) 和 。 。(2) 和 。 。(3) 。(4) 。(5) , , , , 。19(13分) (1) mol/L,(1分) 。(2) 。(3) 。(4) 。(5) , 。2014年秋季学期高二生物小测试答案(4)1D 2B 3D 4C 5D 6C 7C 8A 9D 10B 11A 12A 13B 14D 15A16(1)弯向左侧生长 生长素能由胚芽鞘的上部运输到下部,促进生长 (2)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的下部运输到上部 (3)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 17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具有两重性,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 18.(1) (2) (3)弯向光源生长(或向小孔,向右生长)(4)弯向小孔一侧生长(5)背地生长重力(地心引力)近地远地近地19.(1)10-4;抑制生长(2)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3)茎、芽、根(4)10-4 (5)不同器官的; 双重性2014年秋季学期高二生物小测试答案(4)1D 2B 3D 4C 5D 6C 7C 8A 9D 10B 11A 12A 13B 14D 15A16(1)弯向左侧生长 生长素能由胚芽鞘的上部运输到下部,促进生长 (2)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的下部运输到上部 (3)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 17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具有两重性,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 18.(1) (2) (3)弯向光源生长(或向小孔,向右生长)(4)弯向小孔一侧生长(5)背地生长重力(地心引力)近地远地近地19.(1)10-4;抑制生长(2)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3)茎、芽、根(4)10-4 (5)不同器官的; 双重性2014年秋季学期高二生物小测试答案(4)1D 2B 3D 4C 5D 6C 7C 8A 9D 10B 11A 12A 13B 14D 15A16(1)弯向左侧生长 生长素能由胚芽鞘的上部运输到下部,促进生长 (2)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的下部运输到上部 (3)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 17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具有两重性,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 18.(1) (2) (3)弯向光源生长(或向小孔,向右生长)(4)弯向小孔一侧生长(5)背地生长重力(地心引力)近地远地近地19.(1)10-4;抑制生长(2)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3)茎、芽、根(4)10-4 (5)不同器官的; 双重性2014年秋季学期高二生物小测试答案(4)1D 2B 3D 4C 5D 6C 7C 8A 9D 10B 11A 12A 13B 14D 15A16(1)弯向左侧生长 生长素能由胚芽鞘的上部运输到下部,促进生长 (2)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的下部运输到上部 (3)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 17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具有两重性,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 18.(1) (2) (3)弯向光源生长(或向小孔,向右生长)(4)弯向小孔一侧生长(5)背地生长重力(地心引力)近地远地近地19.(1)10-4;抑制生长(2)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3)茎、芽、根(4)10-4 (5)不同器官的; 双重性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 试卷分析: 本次试题(既是考学生,也是考老师)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内容涵盖生物必修一的内容。客观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非选择题考察了学生识图、识表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本次考试,对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调整以后的教学方法,并可在复习中针对学生的情况而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试题共100分,其中选择题60分,非选择题40分。试题难度偏难。二、 学生情况分析:一些同学出现了眼高手低的现象,认为生物不难,好歹一学就会,可是实际并非如此。生物是起始学科,同学们初高中知识衔接较差,本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一般,一些同学概念模棱两可,主要知识没有学透,死学课本,现学现用,一对一还行,知识面加宽后,专题性强的就不会了。有的同学上课回答问题还可以,一做题就不会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不会知识的迁移。没有认真地踏实的审题,比如问题中不正确的看成正确的,不显色的看成先色的,间期的染色体变化看成整体的染色体变化从而导致选择题、非选择题失分较多。选择题中,以考察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试题十分较多,其次是知识综合试题,学生对已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并且涉及到不同章节的综合试题,学生多数都不能正确得出结论。在非选择题中,暴露出学生识图能力不强,尤其是概念图,并且审题能力也不强的缺点。同时存在学生答题态度不认真,考试态度不端正等现象。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反应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不重视,学生错题情况无明显规律,同一知识点内容,在多题中出现,比如根尖的分生区的液泡问题,同一学生对错见半。学生答题态度极其不好,很多学生只答选择题,而非选题只是应付,或是回答不全面。比如,两个答案只答一个。三、建议及措施: 教学中继续狠抓基础,在基础知识掌握良好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尤其是实验要加强。这次考试根尖的知识点出题率高。由于本节知识在考后的位置,又加上逼近考试,教师在教学中有些匆忙,没能及时跟进,这是以后改进的。课堂上,加大随堂练习的量,让学生及时训练,对所学知识及时梳理。提高课堂实效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训练。并结合理科班特点,以后是面向高考,做好必修二学习工作。 首先应该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的认识,帮助学生分析情况,教师让学生写了反思。正确认识优异成绩的取得是重视学科的结果。同时,继续采用以兴趣促学习,加大时间的跟进,以基础为主的生物教学方式,狠抓学生基础知识,针对考试的要求开展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以生活中的生物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经过一年多对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步掌握了生物学科的学习方法,形成了基本技能,但是总有部分学生比较粗心,表现为看题不准或者对某些知识点的学习有疏漏,掌握不够全面等。本次考试中最高分为99,还没有出现满分,说明我们对尖子生的培养还是不够,对各班的部分需帮生的指导还是不够。四: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事实)的讲解,帮助学生在基础、常规问题上不丢分 2、要重记忆、重过程、重分析,努力使学生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3、有效的安排每节课的技能训练,平时给学生的练习不宜过多、过难、。精心设计练习,及时反馈讲评,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应用,从而达到对主干知识的真正掌握。 4、加强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从试题给定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5、进一步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从本次测试看,学生审题不清、语言表达不准确方面失分较多,这些方面需要通过平时教学和学生练习逐步加以纠正和解决。 6、进一步强化教学,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要在认真研究考试目标与考试要求及学情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平时新课教学中及时做好双基和实验的复习巩固工作,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对错题的复分析和讲评。引导和督促差生,落实对尖子生的培养,期中考试后对一部分学生进行生物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成绩。 7,要使学生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维方法和技巧,必须结合新课讲解例题,指导解题方法,学生更要多做训练。 8,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的教研活动,互相促进,发挥集体智慧。 9,加强实验设计方面的教学挖掘教学内容相关的探究性案例,启发学生对知识和结论的自主生成。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2011-7-11 一.试卷分析 1.题量:选择题共55分,1-20题,每题2分,2125题,每题3分,共55分;2633题,为简答题,共65分,每空1分,个别题目每空2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题量适中。 2.试题难易程度:基础题占多数,少数为能力题. 3.考察目的试卷注重考察学生对必修二模块所学内容的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情况能够从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中反映出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二.成绩分析 1.四个班级虽属于属于平行班,但成绩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从各班成绩来看体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很大的差异 2.全年级最高分为86分,最低分为17分,反映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3.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卷面得分情况反映出考分在80分以上的学生无论基础题还是能力题都掌握的较好得分较高考分在60-80之间的学生,能力题得分较少,考分在60分以下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能力题无从下手甚至不做. 三暴露的问题 1.学生由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中等程度的题没有耐心,不细心,高等程度的题不会分析,无从下手知识不成系统. 2.有的学生长期积累的问题过多,失去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对不懂的问题,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最终导致厌学,考试成绩过低. 3.学生对一些讲过的练过的知识仍出错,说明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对所学的知识不及时复习与巩固. 4.学生盲目做题,审题不清,不严谨,导致判断失误不得分. 四.需采取的措施 1.针对各班个别考分过低的学生,加强管理、多关注,多帮助,使他们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在课堂、课后作业、辅导工作中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3从课堂教学中抓效率、抓质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会学生点石成金的指头,使他们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生物组 渠涛一、总体情况分析1 试卷特点:主干知识突出,强调基础知识2成绩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由于自校命题,试卷难度适中,均分54.5,但高分段人数还不够多,还有部分希望生生物成绩未达到B。.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分析学生选择题的答题情况可以发现,学生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如选择题第15题,部分学生对内环境的成分还不够清楚,第19题,反映出这些学生对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不够。2审题能力不足学生不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审题能力不足,也一个较为是普遍的问题。其中以选择题的第18题、第25题,非选择题第33题最为典型。审题能力不足还表现在学生读图、绘图和图文信息转换的能力较差,第41题图示内容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他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图中所画内容,也不明白激素A、B、C分别代表什么。3知识应用能力欠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综合应用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如第30题第(4)问学生失分较多。4解题速度较慢,时间应用不合理许多学生前面花的时间过多,以至于后面题目来不及做,该能得到的分数没有得到。三、教学改进措施1落实双基,把握主干,强化知识的加工和提炼,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双基是高考取胜的保证。复习教学需在加强生物学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训练的同时,着重训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原理和规律,准确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注意对生物概念、原理的规范理解、准确把握定位,扫除知识上的遗漏和盲点。抓好重点知识、重点章节的复习,这是备考的重中之重。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点,做到主干知识清晰,枝节明了,重点难点心中有数。从本次考试分析可以发现,部分主干知识中的难点问题,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中的计算问题、细胞分裂中绘图问题等,学生并未真正掌握。针对这一问题,在一轮复习阶段,有意识强化训练这些主干知识中的难点。2.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高考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在复习过程中要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思想,更多地给予学生获取知识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逻辑思维、概括归纳、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在以学科主干知识为主线进行复习的同时,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全面、完整地理解所学知识,真正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这第一轮复习中,特别要重视教材重要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观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生产实践。3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在一轮复习中要加强审题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强选题,注意对于知识情景的灵活转换,在教学中加强变式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4加强解题答题的规范化训练及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在期中生物试题答卷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语言表达能力差,文字书写出现错误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要引导学生用生物学的专业术语来描述课本上和试题中的图表、图解和数据等内容,也可以通过下发试卷评分标准让学生体会标准答案分析,形成使用生物专业术语进行规范高二生物备课组201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卷质量分析 生物组:钱丽平1 试卷整体特点评价 试卷题型与高考相同,分为选择题36分非选择题54分两部分。试卷总分为90分与高考分值一样。选择题每题6分,共6个小题,非选择题4个大题里没有大分值,几乎都是1分一空,选做题部分共15分6个空2分,其他都1分。因此,试题知识点考查面较宽广,题量不是很大。 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体现的较为充分。总得来说,试题紧扣生物学的中心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规律分析题,生态系统题,物质代谢,信息传递等都是考查的重点,亦是高考考纲所要求的知识范围。第1题考察生物科学研究方法,2题考查对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理解,3题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记忆,4题对遗传定律的理解,5题考察对图表题的分析,6题考察队实验过程的记忆,29题综合考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30题考察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31题考察生态系统,32题考察信息传递。选做题我们统一选修了1,生物技术实践,侧重微生物的培养实验。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 通过抽样调查(60份)发现错误率较高(错误人数近30人)的有6题。 题号 平均分 考查的主要内容 错误的主要原因 11.5 生物科学研究方法 审题不够仔细,有思维定势 2 3.6 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理解 概念理解不清3 4.5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记忆 记忆不牢靠。 4 4.25遗传定律的理解 分析不到位 5 5 图表题的分析看图不认真6 1.5 实验过程的记忆 记忆混淆29 4.52(10分)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理解不到位30 4.58 (10分) 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时间安排不合理31 5.5(11分) 生态系统此题是图表题,主要是考查学获取信息的能力 32 5.16 (8分) 信息传递此题也属图表题,图中的的起点、拐点、终点、特殊点往往是关键信息的蕴藏处。这个判断技巧可能没有掌握。 2 非选择题第39题选做题共15分的得分率9.33。相对较好。第29题,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比较。第30题,对遗传规律实验可能性的预测,得分率很低第32题,“抗利尿激素”这是个专有名词,而有不少同学少了前面的“激素”两个字。至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虽在2005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过,可是还是有不少同学答非所问。“低血糖”是关键词,有不少同学只是说“血糖低”,写出“过低”的也不多,能写出与脑部缺能有关则更少了。3 教学建议1由于本次考试提前,再加上某些学校教学进度安排不妥,因此复习时间相当紧迫,,知识的内在含义及知识间的联系掌握不够扎实。这可能是考试成绩不十分理想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教学工作开始之初就要明确全年工作时间,重视教学计划的制订,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生物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为复杂的生命现象,高中生物学所要求的内容就涉及相当多的术语、基本事实,过程等陈述性知识,这些知识需要多次重复和运用才有可能被掌握,在高三复习应试中需指导学生进行强化记忆。特别是近几年高考试题对表达能力考查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势下,对陈述性知识进行记忆背诵更显重要性。3 从答题情况中可以看出,一碰到考查程序性知识的试题,其得分率往往不高,说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未及实质,原理、规律的含义理解不清,未能把握相关知识间的联系,知识构建程度不高。在高三下阶段的复习中,应通过专题、情境探究等多种形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有效度的知识网络。4考后有学生反映,试题好像似曾相识,但结果还是做错了。事实上,试题确有不少来自近年高考试题或以高考题为母题的拓展题,如3、31题等,这些试题平时的练习中都碰到过,而考试时还是做错了。此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可能是与教学中搞题海战术有关。高考应试离不开习题,但是不能只是讲究量,更要注重质。有了“质”才可以加“量”。据说有些学校的资料如同雪片,学生只是在疲于应付,纸张的浪费不说,复习效率相当低下。生物老师在复习中应避免这种急功近利的浮燥心理,试题选择时要“精打细算”,尽量不要出现偏题怪题,可以以近年高考题为选择标准,每次练习的量控制在18K正反面左右。完成后要精讲,对某些试题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挖掘与扩展,尽可能的做到举一反三。教师讲解结束后,要让学生对做错的试题进行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