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 构成史.doc_第1页
总结(2) 构成史.doc_第2页
总结(2) 构成史.doc_第3页
总结(2) 构成史.doc_第4页
总结(2) 构成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结(2) 构成史 构成艺术Constitution Art基础理论1.1内涵研究在艺术设计中,如何创造性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态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新形态,从而培养设计师的审美能力,并提高其创造“抽象形态”和构成的能力。 1.2最终目的寻求结构的形式美。 1.3造型中的美是在变化和统一的矛盾中寻求“既不单调又不混乱的某种紧张而调和的世界”。 1.4形式结构美对称与均衡(视觉上的均衡,而非力学上的平衡)平移,反射,旋转,扩大等。 对比与协调对比是打破单调造成重点与高潮;协调是由统一而生成美好的形态。 形体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实体的对比与调和。 节奏与韵律节奏是一种机械的律动(节奏形式重复、渐变、交替);韵律是一种和谐美感的规律,包括重复、渐变、交错、起伏、特异。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在形体之间谋求统 一、均衡的数量秩序;尺度是人对形体进行相应的衡量,不仅是对形体的绝对大小,还包括所有组成部分的划分、模数、表面处理和色彩,是形体及其局部的大小同它本身用途相适应的程度,以及其大小与周围环境特点相适应的程度。 1.5构成的含义“组装”之意,广义为“造型”,狭义为“组合”,而构成更强调造型的过程而非结果。 1.6纯粹形态含义只有表象,只能被视觉清晰和直接的把握的事物。 创造过程的三种方式模仿的心理依据是人们对空间的信赖;变形的心理依据是人们对空间的不满足感;构成的心理依据是人对空间的恐惧,为消除某种困惑和苦恼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法则来获得该现象,并从表现中得到安定的喜悦。 1.7历史发展起源19世纪下半叶,光学原理促使画家对外光表面进行新探索,克洛德莫奈日出印象。 探索演变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具体形象向抽象形象转化,塞尚将所有形体解析为主体、圆球、方体、锥形等 4、5个基本形体,克洛德莫奈干草堆系列、塞尚松林群岩巨松静物。 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几何抽象艺术的感性表现,开创包豪斯时期,阿列克赛甘构成主义(书)。 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几何抽象艺术的综合性表现,马克斯彼尔具体艺术(1935年)由一个主图形和从这个主图形所发展出来的15种不同变化的图形变化方法。 1.8构成的分类(纯粹构成是不带有功能性、社会性和地方性等因素的造型活动。 )按造型要素分为视觉性构成空间的构成平面构成图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实体构成空虚构成时间的构成静的构成动的构成机能性构成1.9构成教育的目标开拓构思,启发独创性。 培养空间感觉和直观创造判断力。 核心探求形态本质力象的表现。 提高方法理性的指导,建立三种造型意识,图像意识(图形、图识和图理)、实体意识(立体的多面性、虚实性和量感)、空虚意识(空间的场性、渗透性和序列);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赏析优秀作品,大量的练习强化比较。 发展表现艺术由材料、工艺、构造启发构思。 现代设计师的知识结构2.1具备熟练地外语能力及时了解国际间的最新商情,设计出和国际同步的商品。 2.2具备熟练地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初级软件AutoCAD、3dsMAX、Rihno3D。 常用软件Pro/E、Ideas、Solidworks、Microstation。 2.3具备深厚而广泛的艺术修养艺术类都具有相通的艺术规律。 全方位关怀工程科技、制造技术、材料发展、自然环境、人文社会、文化艺术、市场行销、消费心理、生活资讯、竞争策略、经营管理等各个范围的新知识。 全方位参与产品企划、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购买使用、售后服务。 2.4具备专业的精深创意能力全方位的设计充实非设计类的相关知识,在设计或艺术领域尽可能涉及设计以外的其他专业,如计算机、雕塑、广告设计、影片制作等。 独立的专业理念要有清晰的中心思想,才不至于迷失自我或被同化,要经过长久的经验积累和理论知识的研究,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专业理念体系。 2.5动手能力和对材料学、机械加工及力学等加工方面知识的了解设计人员亲自动手才能更好的体现出设计构思的原意,在动手过程中,也会激发灵感、发现问题。 2.6具备优秀的文化和较强的社交能力建立优良的企业形象,尽其社会责任。 构成史6.1探索演变期具体形象像抽象形象的转化。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国际艺术运动风起云涌,艺术观念处于大变革时期。 从法国的印象主义、立体主义、野兽派到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的艺术家们,他们的创作致力于改变作品主题性、叙述性、社会从属性的传统观念,追求艺术的纯粹性与独立性。 绘画从热衷于再现自然的外表,进入主动造型的阶段,开始从描绘自然界具体形象,向抽象形象转化。 法国后印象主义。 塞尚(Sezan1839-1906)。 功绩以自然的生命作为出发点,探求物体,色彩等的和谐关系;对传统的复制、摹仿自然的绘画形式进行根本上的解体。 立体主义。 毕加索(Pablo RuizY Picasso1881-1973)与勃拉克(Georaque Braque1882-1963)。 分析立体主义时期(1910-1912),核心是描绘事物被知觉到的结构在绘画中引入连续视觉和同时并置的概念,专注于对眼前事物的分析与分解,画面的构成元素被画家按照主观意愿重新组织编排,显得过于冷静和艰涩,松散平淡;综合立体主义时期(1912年以后),最显著特征是实物的引入,知觉表现的新形势转化为画面构成的抽象手法,更多的是对画面整体结构的考虑,色彩对比更加鲜明。 立体派的功绩典型的知觉写实主义,发展出一种绘画技术来再现被知觉到的现实;把体积分解成暗示几何形立体的平面;运用移动的透视法或把同一物体的不同视点结合起来;把实物引入绘画;根据美的原则重新组织绘画的平面空间。 意大利未来主义。 杜桑(Marcel Duchamp1887-1968)、巴拉(Giao Balla1871-1958)、波丘尼(Umberto Boioni1882-1916)。 功绩反对传统艺术的保守作风,否定了形式与色彩的传统再现意义,主张以动感的线条、造型与色彩去表现发展一日千里的现代科技,以及瞬息万变的文明都市新生活,在技法上,进一步发展了立体主义对于形象时空的观念,对运动中的物体给予主观想象中的分解。 法国的新印象主义。 修拉(Seurat1859-1891)。 功绩又称点彩派,在印象主义和光学现象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把色彩从自然形体中解放出来,理性的分析各种色光因素;纯色相的视觉混合关系;色彩的同时对比规律、明暗规律、辐射规律;以并列互补色关系的小色点组成画面,形成新的色感表现性。 法国的野兽派。 马蒂斯(Matisse1869-1954)。 功绩直接继承和发展了后印象主义的画风,同时吸取了东方绘画的精髓,自由的运用色彩,建立一种抽象的色块与线条的结构。 拒绝模仿自然色彩,认为画面表现的关键并非明暗光影关系,而是色彩关系。 直接使用高纯色,以明亮的大色块大面积平涂手法及单纯的线条,构成夸张变形的平面形象,取的简练明快的装饰效果。 渴望在单纯的形态色彩中,求的精神世界的平衡与纯净。 法国的奥弗斯主义。 德洛奈(Delaunay1885-1941)。 特点运用抽象的形与色,组成律动的感觉,在音乐的韵律与色彩的构成中,表现速度感与运动现象。 功绩注重语言的特性,凭借现代色彩学原理,发展修拉对色彩规律认识的观念,认为色彩具有独特的感染力。 把色彩并列对比的手法视为创造色彩运动感和绘画结构的重要手段;以色相的明度关系、色块间并置的相互作用,表现色彩的动力感,让形式服从于色彩表现的需要,充分发挥色彩的魅力。 认为只要能创造美的形式意味,任何表现手段均能体现审美价值。 6.2发现期几何抽象艺术的感觉性表现。 20、30年代,倡导创造与开拓的精神,彻底扬弃从具象形态中提取造型的主题,发现非再现自然形象的几何抽象造型的表现力;从造型的关系出发,探索纯粹几何形态的构成性;以感觉性、自由性、均衡性的方法创作作品。 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 马列维奇(Kasimir Malevich1878-1935)、李西茨基(Lissitsky1890-1940)、塔特林(Vladimir Tatilin1885-1953)、波波娃(Liubov Popova1889-1924)、罗德琴柯(Roduchenko1891-1956)、嘉博(Gabo1890-1977)、佩夫斯纳(Pevsner1886-1962)。 揭示规律视觉艺术的某一要素,都具有其自身的表现力从而独立于世界表象的任何关系之外。 功绩代表了秩序和结构,代表了艺术中的实用主义和群体主义,提倡用普通的材料达到艺术的目的,反对个人主义,提倡大众化的风格。 荷兰“风格派”新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Mondrian1872-1944)、凡杜斯堡(Van Doesburg1883-1931)。 特点探索对宇宙的数学结构和自然中普遍和谐的表达。 把传统艺术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成为元素;用这些元素做结构的组合,但在组合当中元素依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对于非对称性的研究和运用;非常有特性的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社会涵义坚持艺术和设计的社会作用;认为普遍化和特殊化、集体与个人之间有一种平衡;对于改变机械主义、新技术风格含有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精神;坚信艺术与设计具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具有改变个人生活方式的力量。 宗旨实现集体与个人、统一与分散、机械与唯美的统一。 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 康定斯基(Kandinsky1866-1944)。 灵感的三个外在世界的直接印象,称为印象;对内在的特性、非物质世界的表现、很大程度是无意识的自发的,称为即兴;对逐渐形成的内在感情的表现,经过反复的甚至吹毛求疵的检验、加工,称之为构成。 理智、意识和目的在这里起主导作用。 他的艺术的四个阶段青年风格与表现主义(1896-1910);抒情抽象主义(1911-1914);包豪斯几何抽象时期(1922-1931);有机形体的抽象(1932-1944)。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基础教育(1919-1933)。 伊顿(Itten1888-1967)、艾伯斯(Albers1888-1976)、那基(Nagy1895-1946)。 核心基础课程。 观察,自然与材料的研究;绘画,几何形态研究、结构练习、制图学、模型制作;构成,体积、色彩与设计的研究。 特点具有普通教育的特征;实施启发式教育;具有设计基础教育及现代艺术创作双重意义。 6.3开发期几何抽象艺术的数理性表现。 1931年,法国成立“抽象创作”的艺术团体,推动了与自然完全断绝关系的几何造型艺术的发展。 并在1936年,把几何造型表现的艺术命名为“具体艺术”。 具体艺术家们认为“美感根基所在的平衡构造,与数学美感意识是一脉相通的”,“数理成为艺术的重要元素和骨架”。 他们应用数理的规则性、法则性,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创作观念,启发造型创意,使感觉性表现的几何抽象艺术走向数理表现阶段。 具体艺术家们借助数理结构,运用逻辑程序,开发新的构成形式,使几何抽象艺术产生新的生命力。 马克斯彼尔(Max Bill)、理查洛斯(Richard Lohse)。 追求目标建立数学公式般的规律节奏,具有优美整齐构造的造型。 6.4成熟期几何抽象艺术特殊造形性表现。 60至70年代,是几何抽象艺术的成熟期。 艺术家们在欧普艺术和活动艺术中发现了一种更为精确严谨的几何抽象主义的形式,他们立足于纯粹视觉形式的创造,寻求视觉艺术表现的刺激性、新奇性、运动性。 现代科技的导入,是几何抽象艺术的发展具备了新的语言。 他们以新的理念,超越自然,超越时空,开拓新的视觉艺术领域,开创新的造型与形式,给世人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法国欧普艺术(1960-)。 维多瓦萨雷(Victor Vasarely1908-)、布瑞杰特赖利(Riley1931-)、杰弗利斯蒂尔(Jeffrey Steele1931-)、安妮斯克韦茨(Anuszkiewicz)。 基本规律必须是抽象形态;避免表面趣味性;使用几何硬边的外形。 特点运动、时间因素;光效应空间(模糊空间);直接的感染力;观众的参与;倍增性。 光艺术与活动艺术。 嘉博、那基、杜桑(Duchamp Marcel1887-1968)、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ier)、JR索托(Jesus RefaelSoto)、耶维科埃格(Agam1928-)、尼古拉修佛(Nicolas Schoffer)、让丁格列(Jean Tingueley)、波尔布利(Pol Bury)、乔治里基(George Rickey)、塔基斯(Takis1925-)、朱里奥勒帕克(Julio LeParc)。 本质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特点将光和运动作为造型要素直接应用于造型的艺术形式。 类型移动构成;活动装置;机动艺术造形;光动综合造形。 极少主义艺术。 肯尼斯诺兰(Kenh Noland1924-)、莫里斯路易士(Morrislouis1912-)、阿德莱因哈特(Ad ReinHardt)、唐诺贾德(Donald Judd1928-)、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1906-)、托尼史密斯(Tonx Smith1912)、佛兰克斯特朗(Frank Stella1935-)。 特点纯粹的形式主义判断,通常采用一种预先构想的理智方式,根据数学体系、几何图形、工业原料和工厂产品等“现成品”来进行艺术创作,推动抽象的“形式主义”的发展。 集合艺术(70-80年代)。 也称规则抽象艺术。 日本物体派李禹焕、松原成夫、崔再银、松冢正宽、安迪格德沃、草间弥生。 特点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