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doc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doc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doc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doc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主 备 人窦念水课时数1课时审 核 人吕理美、杨清泉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教学重点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浓硫酸的腐蚀性教学难点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浓硫酸的腐蚀性教法学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讨论交流,拓展探究,实验展示,自主评价。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教学改进措施一、情境导入:由问同学们熟知的哪些食物是酸、碱入手,切入酸和碱的知识。食醋、大多数水果(有酸味)中含酸;有些没熟透的水果(有涩味)如青柿子,还有皮蛋有涩味等。提出新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其他的酸也能使石蕊变红?”“碱又使石蕊变成什么颜色?”二、自主学习:1.实验探究指示剂变色规律游戏:部分学生分别扮演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并分别戴上写有相应名称的帽子,手执一支试管。另一部分学生扮演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手执相应滴瓶,并将药品滴入前面四种物质扮演者手中试管,让同学们观看颜色的变化。2.小结:指示剂的作用:三、合作探究:1.分析讨论: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并讨论出以上四种物质,哪种是酸,哪种是碱。2.自来水,食盐水溶液的酸碱性。3.合作探究:第一组物质:盐酸、硫酸、硝酸。 第二组物质:食醋、苹果、柠檬、橘子、山楂片、泡菜等。 酸的特性:4.探究盐酸和硫酸的性质酸在工农业生活中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讲解浓硫酸伤人故事。教师做游戏实验:用一支新毛笔蘸浓硫酸在宣纸上写“浓硫酸的吸水性”。请同学们帮助讲解这一游戏的原理。突出强调了“原来浓硫酸的腐蚀的原因就是它的脱水性造成的”。浓硫酸稀释实验:展示稀释浓硫酸方法不当导致危害的画面;规范操作稀释浓硫酸的步骤画面。四、归纳整理:1.石蕊和酚酞是酸碱指示剂: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2.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3.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化学性质) 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若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在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的稀释: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目的:加快溶解、散热)。五、检测训练:板书设计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1、 酸碱指示剂1. 酸碱指示剂2. 变色规律3. 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教学反思 课 题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主 备 人窦念水课时数1课时审 核 人吕理美、杨清泉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浓盐酸的性质,了解酸的通性及原理,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酸物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同时提高实验过程中的“规则意识”。教学重点酸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酸的化学性质教法学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讨论交流,拓展探究,实验展示,自主评价。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教学改进措施一、情境导入:除了硫酸之外,常见的还有盐酸,硝酸,它们有怎么样的性质?酸的共性又是什么呢?二、自主学习:1.盐酸观察物理性质;打开瓶盖,观察有白雾;硫酸具有 性;稀释时,一定要: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怎么办?三、合作探究:1.教师: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后给它们贴上标签,注意实验安全。学生:(探究活动1)滴加石蕊溶液;将紫甘蓝剪成细丝浸泡;放入洁净小铁钉观察实验现象。问:能否用酚酞溶液来区分?2.思考稀盐酸中的什么成分使石蕊溶液变红?学生:石蕊溶液本身含有水,因此不是水的作用;NaCl溶液中有Cl-,而NaCl溶液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那么也不是Cl-的作用;应该是酸中的H+使石蕊溶液变红。3. 教师:(设置游戏场景,有四个金属王国的“潜水运动员”要比赛潜水时间)学生分别装稀盐酸、稀硫酸设置“游泳池”。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情、声音等表现比赛的过程,同组学生在纸上写出“运动员姓名”(金属名称)和潜水时的变化(化学方程式)。4.除铁锈(教师演示实验,用稀盐酸的量掌握合适,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其中的原理。(强调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来说明)5. 造“铜锈”和除铜锈。粗铜丝加热,实际生成氧化铜,也能与酸反应。四、归纳整理:1.酸: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2.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3.酸+活泼金属 盐+氢气(置换反应)Fe+2HCl=FeCl2+H2 【现象】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2+的盐溶液呈浅绿色)。4.酸+金属氧化物 盐+水(复分解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Fe3+的盐溶液呈黄色)。 CuO+2HCl=CuCl2+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Cu2+的盐溶液呈蓝色)五、检测训练:板书设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2、 几种常见的酸1. 浓盐酸、浓硫酸2. 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H2O教学反思 课 题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主 备 人窦念水课时数1课时审 核 人吕理美、杨清泉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教学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教法学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讨论交流,拓展探究,实验展示,自主评价。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教学改进措施一、情境导入:清水变“牛奶”:吹入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问题:大家想一想,这些神奇的现象存在的反应原理是什么?二、自主学习:实验引导NaOH的性质及用途取固体NaOH观察,放入表面皿上,在试管中溶解固体NaOH并感知其温度变化。问题:1.NaOH固体表面溶解的原因。2.怎样保存NaOH固体?3.它能做干燥剂吗?三、合作探究:1.演示实验:观察用20%NaOH溶液浸泡过的鸡爪。问题:鸡爪前后的变化及其原因。使用NaOH时应注意什么?NaOH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实验引导Ca(OH)2的性质及用途冬天园林工人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刷白。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装石灰水的试剂瓶用久后瓶壁上有一层白色的膜。问题: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物质和化学性质。3.分组实验活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滴加NaOH溶液,密封观察。向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4.实验引导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演示实验:分别试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上述哪些物质能导电?导电的原因是什么?酸、碱如何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四、归纳整理:1.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1)物理性质:白色块状固体,溶于水放热,有吸水性,易潮解,有腐蚀性。2.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3.碱的通性:在水中解离出OH,常见的碱还有KOH,NH3H2O4.碱的化学性质:(1)使石蕊变蓝,使酚酞变红;(2)与酸反应:NaOH+HCl=NaCl+H2O(酸碱中和);(3)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2NaOH+SO3=NaSO3+H2O(吸收工业尾气SO2)五、检测训练:板书设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3、 几中常见的碱1. 潮解2.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3. 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四、酸、碱的概念教学反思 课 题第十单元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主 备 人杨清泉课时数1课时审 核 人吕理美、窦念水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中和反应,了解酸碱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教学难点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教法学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讨论交流,拓展探究,实验展示,自主评价。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教学改进措施一、情境导入:我们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那么把它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反应呢?当你胃部因为反酸而出现不适时,你知道吃什么食物或药物来缓解或消除症状?夏季,当你被蚊虫叮咬后,你知道怎样处理吗?为什么?二、自主学习:1.NaOH+HCl=NaCl+H2O2.阅读课本,中和反应是一类什么的反应?3.如何改良酸性土壤?4.如何除硫酸厂污水中的硫酸?5.人若胃酸过多,如何治疗?三、合作探究:1.高速公路上,一辆载浓硫酸的车因发生交通事故,车上浓硫酸泄露,腐蚀路面,一时情况紧急,有关部门紧急调动三吨熟石灰来抢险。原理是什么?2.实验探究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它们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怎样证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红色刚刚褪成无色,颜色为什么会变化?如何操作才能使其恰好完全反应?若此时蒸发溶液,会得到什么溶质?3.阅读教材,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4.阅读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农业,工业,医药。试分别举例说明。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改良酸性河流。碳酸水改良碱性土壤。用含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5.被蚊虫叮咬时涂含氨水(或者是牙膏、肥皂水)的药物。四、归纳整理:1.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通常没有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2.实质:碱在水中解离出OH-,盐酸在水中解离出H+,OH-+H+H2O3.利用中和反应: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厂的废水;用于医药3HCl +Al(OH)3AlCl3+3H2O五、检测训练:板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1、 中和反应1. 中和反应2. 盐3.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教学反思 课 题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主 备 人窦念水课时数1课时审 核 人吕理美、杨清泉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pH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认识酸、碱性物质存在的广泛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教学重点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难点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教法学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讨论交流,拓展探究,实验展示,自主评价。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教学改进措施一、情境导入:我们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那么把它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反应呢?当你胃部因为反酸而出现不适时,你知道吃什么食物或药物来缓解或消除症状?夏季,当你被蚊虫叮咬后,你知道怎样处理吗?为什么?二、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溶液的酸碱度可用什么来表示?它的取值范围是多少?2.酸性溶液的pH值范围是多少?碱性溶液的pH值范围是多少?3.用什么来测定溶液的pH值?三、合作探究:1.用pH值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阅读教材,pH值范围通常在014之间。2.活动探究 用pH试纸来测定一些液体的pH值。分小组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步骤: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将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讨论:能不能把pH试纸浸在待测液体中?pH试纸能不能用水润湿?会对读数结果有何影响?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整数吗?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