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 1 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 明确考纲要求 怎么考 高考诗歌鉴赏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 鉴赏古诗作品里的形象诗中的主人公形象 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2 鉴赏古诗的语言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 比喻意义 隐含意义 暗示意义 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 表达情感 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等 3 鉴赏诗歌作品的各类表达技巧 修辞 如 比喻 比拟 对偶 借代 夸张 互文 通感 双关 对比 反语 反复等 表现手法 如 虚实相生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 映衬烘托 欲扬先抑 先声夺人 以小见大 动静结合 以动写静 渲染 象征 用典 赋比兴等 4 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 评价是对诗歌的思想 感情 内容或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简评 简析诗歌的思想意义 人生意义以及作者的生活情趣 审美情趣 价值观念等等 二 如何备考 怎么应考 1 应该了解诗词的文体知识和文化常识 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 意象意境衬托用典风格联想想象象征等等 一 注重平时的积累 2 在相关知识储备的基础上 再进一步了解重要的诗人诗作 比如 对诗歌背景和重点作家情况的了解等等 都有助于解答习题 从考题的实际看 众多诗歌鉴赏试题中 熟悉的面孔很多 中学课本中出现的作家有辛弃疾 苏轼 秦观 王维 王安石 白居易 韦庄 刘禹锡等 选考这些作家的诗词 使得广大考生心里有底 解题时不感到陌生 有利于考生发挥水平 有3份试卷考苏轼的诗词 2份试卷考王安石的诗 2份试卷考王维的诗 因此 在指导复习过程中 可重点抓住唐宋诗词中代表作家的作品进行训练 如李白 杜甫 白居易 韩愈 柳宗元 苏轼 李清照 陆游 柳永 李煜等人的诗歌 当然 先秦两汉明清的作家作品也有适当涉猎 二 诗歌鉴赏题应试对策 如何做诗歌鉴赏题 1 学会利用文中信息 如题目 作者 注释 背景等2 把握诗歌的意象 透过意象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抒发的情感3 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4 把握作者的感情5 注意诗歌表达技巧的运用6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鉴赏题 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 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 把握作者的情感 分析表现手法 推敲语言 炼字 指导学生答题时 总的原则是 读得懂 答得对 规范 1 学会利用文中信息 如关注题目 作者 注释 写作背景等 1 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诗作的主要内容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2 解释相关词句 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3 介绍作者 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 4 介绍题目的内容 暗示与答题有关的一些内容 东坡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 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荦确 山多大石貌 1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赏析 3分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 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 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 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1 重视作者及注释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东坡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 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荦确 山多大石 2 请结合全诗赏析 铿然 一词的妙用 5分 铿然 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 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 3分 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 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 乐观旷达的情怀 2分 2006年高考辽宁卷 以动衬静 行人稀少 宁静清幽 山多石多 坚守信念乐观旷达 2 重视背景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 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 问题 2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做此题时固然要学会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 但若考生不了解华清宫的有关背景 也很难透彻理解作者在诗中的感情 华清宫即中国唐代离宫 以温泉汤池著称 在今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 据文献记载 秦始皇曾在此 砌石起宇 西汉 北魏 北周 隋代亦建汤池 唐贞观十八年 644 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 赐名汤泉宫 天宝六载 747 改名华清宫 当时这里台殿环列 盛况空前 但安史之乱后皇帝很少游幸 至唐末废圮 五代成为道观 知道这一背景 再读二首诗 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比较清楚了 2 重视背景2007年高考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 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 宫内与宫外对比 统治者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 统治者游乐歌舞不理国事 荒淫误国朝代更替 分析 第一首诗通过对华清宫外 飞雪暗云 的寒冷天气与宫内 绿树碧檐 的景物形成鲜明对比 再通过 无人知道外边寒 的控诉 鞭挞无视人民疾苦 沉湎于享乐的封建统治者 答案 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 鞭挞无视人民疾苦 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2分 分析 第二首诗通过对唐明皇在华清宫游乐歌舞 不理国事 导致安史之乱的史实的吟咏 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 感叹王朝的兴衰 答案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 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 感叹王朝的兴衰 2分 2 把握诗歌的意象 要透过意象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抒发的情感 知识积累 月亮 是思乡的代名词柳絮 表送别离愁红豆 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双鲤 代书信 鸿雁亦有此意 采薇 指隐居生活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击楫 指报效国家 收复失地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 竹 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 梅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 不畏严寒 品格高洁 傲然独立 意志坚强 敢为天下先等 菊 坚强的品格 清高的气质 莲 由于 莲 与 怜 音同 借以表达爱情 梧桐 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杜鹃 凄凉 哀伤的象征 鹧鸪 鹧鸪鸣声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 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常指代这类情感 蝉 寒蝉常常是悲凉惆怅的代名词 鸿雁 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伤感 西风 往往表达伤感 不平 惆怅等情感 西路 秋天 西成 秋收 阳月 农历十月 散发 在家闲居状 九重 京城或帝宫 等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2005年高考浙江卷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1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 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 2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荷 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 荷 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并作简要分析 4分 傍晚 西风 拟人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 绿荷 有 恨 而 背西风 含有诗人之恨 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 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 荷花 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 似是 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 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基调活泼有趣 2007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 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 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 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1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分 2 请结合全诗 评析第三联中 穿 数 二字的艺术效果 4分 表现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 用落日和月亮这两个意象 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 2 请结合全诗 评析第三联中 穿 数 二字的艺术效果 4分 2 独行穿落叶 闲坐数流萤 句中 穿 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 而无人相伴的孤独 一人独坐而无聊 一个 数 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 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另外 可以通过辨析意象的色彩来鉴赏诗歌 诗歌中意象色彩 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 积极向上 意气风发 冷色代表冷漠低沉 消极颓废 孤寂凄凉 暖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冷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雨霖铃 3 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 叙事诗 叙述事情 塑造人物 抒情诗 描写景物 描绘形象 说理诗 咏叹史实 阐发见解 常见题型 1 描述诗歌的画面 即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画面概括地描绘出来 2 感悟诗歌的内涵根据诗歌的素材 结合诗人的感情 读出诗词的言下之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 阳关 泪未干 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 几千般 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 别有人间行路难 1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 这首词以 送人 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1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翘首远望 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路途艰难 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 山高水长 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 阳关 泪未干 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 几千般 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 别有人间行路难 2 这首词以 送人 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是说不应把离别 相聚 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 欢乐 的事 是说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4 把握作者的感情 1 整体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所谓整体把握情感 往往要结合全诗 词 进行分析评价 从而理出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 这比理解某个句子中作者的情感的难度要大 要求考生必须全面地分析材料 尽可能多地解读出其中的内涵 2007年高考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宋 谢枋得 十年 无梦得还家 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 谢枋得 宋末信州 今属江西 人 曾力抗元军 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 绝食而死 十年 宋德祐元年 1275 诗人抗元失败 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 家破人亡 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问题 1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分析 此题要求考生不但要结合全诗分析 还要结合注释中的背景资料来答题 从注释 中可知 一 二句中的 无梦还家 独立青峰 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的孤寂 痛苦之情 三 四句写到梅花的意象 结合注释 可知 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 坚贞自励的情怀 2007年高考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宋 谢枋得 十年 无梦得还家 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 谢枋得 宋末信州 今属江西 人 曾力抗元军 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 绝食而死 十年 宋德祐元年 1275 诗人抗元失败 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 家破人亡 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国破家亡的孤寂 痛苦之情 问题 1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1 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 并借梅花的意象 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 坚贞自励的情怀 由此可见 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时 除了把握诗句的内容外 还要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 做到知人论诗 2 天地寂寥山雨歇 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分 2 这句诗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2008年高考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小孤山 宋 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 海眼 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 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 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 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 四无依傍 地势险要 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 宋弋阳 今属江西 人 以忠义自任 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 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 绝食而死 海眼 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 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 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 身处末世 也要勇猛坚毅 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 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 夺取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 简析 危似孤臣末世难 中 孤 字的妙处 2008年高考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小孤山 宋 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 海眼 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 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 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 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 四无依傍 地势险要 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 宋弋阳 今属江西 人 以忠义自任 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 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 绝食而死 海眼 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小孤山的 孤 与孤臣的 孤 字面相应 联想自然 地理特征 壮士情怀 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 托物而言志 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 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 比喻贴切 2 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所谓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 即抽取诗歌中某一句 要求考生分析这句诗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 2007年高考全国卷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超然台 作苏轼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 后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注 超然台 在密州 今山东诸城 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 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 节后举火称新火 问题 1 从词中的 咨嗟 休对 且将 这些词语看 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2 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所谓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 即抽取诗歌中某一句 要求考生分析这句诗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 2007年高考全国卷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超然台 作苏轼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 后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注 超然台 在密州 今山东诸城 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 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 节后举火称新火 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 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3 联系全诗 赏析 雪 和 朱 的表达效果 4分 壬辰寒食 王安石客思似杨柳 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 欲涨冶城 潮 巾发雪争出 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 但欲老渔樵 注 寒食 清明前一天 一说前两天 冶城 古地名 在今南京市西 临长江 隐喻了白发 与雪形成色彩对比 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 3 联系全诗 赏析 雪 和 朱 的表达效果 4分 雪 隐喻了白发 1分 与 朱 相对 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 1分 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 1分 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 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 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1分 5 注意诗歌表达技巧的运用 1 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 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 千秋岁 用海来比喻愁绪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 青玉案 连用三个比喻来比闲愁 既是以景抒情 烘托气氛 渲染愁绪 又用来表现愁思之多 2006年高考安徽卷 柳梢青 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 吹梅角远 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觉几度 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注 泛菊 饮菊花酒 吹梅 吹奏 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用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用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 2008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 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 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 秧肥数顷田 床边 放一册冷淡渊明传 窗前 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 吴西逸 生平不详 曾当过小官 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趱 赶快 苫 用草覆盖 2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试作赏析 4分 2008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 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 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 秧肥数顷田 床边 放一册冷淡渊明传 窗前 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 吴西逸 生平不详 曾当过小官 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趱 赶快 苫 用草覆盖 对偶 比喻 比喻 夸张 2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试作赏析 4分 答案 对偶 如 秋月 句对 春花 句等 比喻 如将 人情 比作 云 风景 比为 箭 等 夸张 将 风景 比为 箭 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2 对表现手法的理解 借景抒情2006年高考福建卷端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端居 闲居 素秋 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 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3分 借景抒情 互文 在艺术手法上 第三 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对 青苔 红树 以及 雨 景 月 色的描写 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 营造出了冷寂 凄清的氛围 表达了悲愁 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 如互文手法 回答 言之成理也可 2007年高考全国卷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超然台 作苏轼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 后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注 超然台 在密州 今山东诸城 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 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 节后举火称新火 问题 2 请从 情 和 景 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情 的角度 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 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出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景 的角度 细风 斜柳 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 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 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 200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 回答问题 5分 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 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 处处采菱归 2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200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 回答问题 5分 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 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 处处采菱归 夕阳西下 炊烟升起 嫩竹荷花清新可爱 人们采菱而归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2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 写出了夕阳西下 炊烟升起 嫩竹荷花清新可爱 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6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1 理解作品的主旨 2 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3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 2008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木芙蓉窗前木芙蓉吕本中范成大小池南畔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 雨后霜前着意红 花心应似客心酸犹胜无言旧桃李 更凭青女 留连得 一生开落任东风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5分 2008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木芙蓉窗前木芙蓉吕本中范成大小池南畔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 雨后霜前着意红 花心应似客心酸犹胜无言旧桃李 更凭青女 留连得 一生开落任东风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 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 写的木芙蓉孤苦 心酸 处境凄凉 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 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008年高考湖北卷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8分 临江仙 宋 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 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 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 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 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 夷坚志 记载 侯蒙其貌不扬 年长无成 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 侯蒙见之大笑 作 临江仙 词题其上 后一举登第 官至宰相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4分 2008年高考湖北卷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8分 临江仙 宋 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 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 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 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 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 夷坚志 记载 侯蒙其貌不扬 年长无成 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 侯蒙见之大笑 作 临江仙 词题其上 后一举登第 官至宰相 侯蒙幽默诙谐 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 良匠 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侯蒙乐观自信 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 他不自卑 而是想像成去 蟾宫 折桂 侯蒙志向高远 结句含意 等到我事业有成时 看我 怎样在 碧霄中 自由驰骋吧 三国演义 的开篇词 临江仙 上阕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与侯蒙词一样 都运用了 夕阳红 意象 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 请作简要的比较 4分 侯词的 夕阳红 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 大器晚成 三国演义 开篇词的 夕阳红 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探究重要的古典艺术手法 虚实相生 难点突破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根据提示 完成赏析 6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1 两诗都着一 望 字 李诗之 望 在首句 实写登楼 引领全篇 既表达了对国君的眷念和向往 又蕴含了对 帝京 遥不可及的感伤 柳诗之 望 在末句 虚写置身峰头 收束全篇 既表现了对故乡思念 更表现了对 京华亲故 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技巧 结构上的作用 情感 2005年高考湖南卷 2005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根据提示 完成赏析 6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2 两诗都写到了 山 李诗曰 青山留人 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 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 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 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 柳诗曰 尖山似剑 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 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 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 情感 技巧及作用 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 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 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 面对无数的象 剑芒 一样的群山愁肠欲断的无奈心情 诗人运用比喻和想象 抒发了看似 自放山泽间 的超然洒脱 实则迫切思归的强烈感情 或希望在朝旧交能够一为援手的强烈感情 200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 回答问题 5分 凉州词 其一 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 碛 q 沙漠 练 白绢 丝织品的一种 2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远景 近景 暗 明 动 静 200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 回答问题 5分 凉州词 其一 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 碛 q 沙漠 练 白绢 丝织品的一种 2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远景 近景 阴沉抑郁 昂扬有朝气 暗 明 动 静 实景 虚中有实 2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答案 5分 2 远与近 高与低 动与静 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前两句实写 后两句以虚为主 虚中有实 2008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 三 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 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 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 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 来到原为北宋腹地 现已成为宋 金国界的淮河时 感慨万端 作诗以抒怀 请从 虚实 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6分 2008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 三 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 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 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 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 来到原为北宋腹地 现已成为宋 金国界的淮河时 感慨万端 作诗以抒怀 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 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 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 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请从 虚实 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6分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 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 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 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 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诗歌中的 虚 与 实 小结在诗歌中 实 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 实事 实境 诗歌的 虚 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 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2005广东卷 春日登楼怀归寇准高楼聊引望 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 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 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 沉思忽自惊 注 此诗约作于980年 诗人时年十九 进士及第 初任巴东知县 旧业 这里指田园家业 清渭 指渭水 1 请写出这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强化训练-公务员考试《常识》专题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
- 高职单招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浦发银行贵阳市花溪区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共喀喇沁旗委员会党校“绿色通道”引进专职教师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光大银行宝鸡市金台区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民生银行新乡市红旗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兴业银行天津市武清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招商银行昆明市呈贡区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平安银行南京市玄武区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华夏银行盐城市建湖县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陪诊服务培训课件模板
- 严禁管制刀具进校园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试题库-上(单选题汇总)
- 国庆、中秋双节前安全排查记录
- 八年级上学期轴对称练习题
- 双姿培训课件
- GB/Z 41082.2-2023轮椅车第2部分:按GB/Z 18029.5测得的尺寸、质量和操作空间的典型值和推荐限制值
- 实施项目经理岗位的工作职责描述
- 中频操作评分标准
- 生活中的理财原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暨南大学
- GB/T 22588-2008闪光法测量热扩散系数或导热系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