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急救知识培训.ppt_第1页
b1急救知识培训.ppt_第2页
b1急救知识培训.ppt_第3页
b1急救知识培训.ppt_第4页
b1急救知识培训.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生命支持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人脑组织只占体重的2 需氧量却占全身需氧量的25 葡萄糖消耗量占65 脑组织代谢率高 氧耗量大 但能量储备非常有限 如果心跳先停止 呼吸可持续20 30秒 不超过60秒 如果呼吸先停止 心跳可持续10分钟左右 心跳停止4秒 人就会出现黑蒙 停止5 10秒 出现昏厥或抽搐 停止10 15秒 脑组织的氧储备即完全耗尽 出现意识丧失 停止20秒后 自发和诱发脑脑电活动停止 1分钟后 脑干活动消失 呼吸几乎停止 瞳孔散大 大小便失禁 停止4 5分钟内 脑组织的葡萄糖及糖原储备和ATP即被耗竭 开始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 随后经过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 为什么要学心肺复苏 80 以上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 40 以上死于发病后15分钟 急救部门到达现场的时间难保障 4 6分钟急救黄金段 Timeislife 抢救时间早1分钟 成功率将上升10 CPR实施时间与成功率 心搏骤停4 内 抢救成功率约50 心搏骤停6 内 抢救成功率约10 超过6 后 成功率仅为4 超过10 以上 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 院前急救 第一目击者 院前急救 指发生在任何地点的急 危 重伤病员在进入医院前由第一目击者在第一时间里进行的救护 第一目击者 第一个呼救和救护者 可以是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人 复苏存活的预测因素 目前专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有五点 1 心搏骤停是否被目击 2 开始CPR的时间 3 开始除颤的时间 4 开始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时间 5 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原发性室颤预后较好 心室停顿 心电 机械分离预后极差 院前急救任务 第一目击者 1 建立早期通路 呼救寻求帮助2 初步识别伤 病情 清除伤病员身上有碍急救的物品 如头盔 衣服等 3 进行早期CPR 现场心肺复苏 在寻求帮助或报警后 对意识丧失的伤病员进行早期CPR 保证早期的 初级的生命支持 4 进行有效的止血 包扎 固定 对意识清楚 但存在着出血 骨折的伤病员进行有效的止血包扎 和骨折的固定 5 维持急救现场的秩序 实施伤病员的转运或等待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 AHA用一个四环节的链 所谓 生存链 来描述复苏时间的重要性 生存链具体如下 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系统 早期由旁观者进行CPR 早期进行电击除颤 CPR加3 5分钟内的电击除颤可使生存率增加49 75 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 抢救成功的决定因素 早期除颤 早期ACLS 早期CPR 早期通路 生命链第一环早期通路 1 识别伤情清醒程度 呼吸状况 脉搏情况 有无出血 2 启示EMS 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何打急救电话 急救电话 120并确定对方是医疗救护中心 注意事项 位置 一定要详尽 最好告诉明显的标志 目前能联系的电话号码 发生什么事情 所需急救的人数 患者情况和已经给予的急救措施 其他任何被询问的信息 确保医疗急救人员无任何疑问 挂断电话后 最好在住宅门口或交叉路口等候 引导救护车的出入 准备好随病人带走的药品 带上可疑的药品或者离断的肢体等 疏通搬运病人的过道 强调 只能在调度员允许后才能挂断电话 先打后挂 不会打电话怎么办 可以让120调度员询问 逐一回答 国内外CPR情况 2000年10月 发布了由110个国家历时8年编写的 200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 2005年修订了指南 美国大约有1 3的人学会CPR 欧美国家 应用CPR 每天约有100多人幸免于死 我国目前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 1 学会CPR的人数 相关解剖知识 呼吸系统 肺和呼吸道两大部分组成 功能 进行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吸入氧气 排出二氧化碳 胸廓 相关解剖知识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以心脏为中心的密闭管道系统 血管分为动脉 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生命链第二环早期徒手心肺复苏 何谓复苏 小尔雅 广明 里讲 死而复生谓之苏 复苏就是对濒临死亡患者的拯救 它是人类医学科学中最有意义 最重要的行动 只有复苏才有可能使患者起死回生 现场心肺复苏的ABC 基础生命支持 BLS ABC三阶段 A Airway开放气道B Breathing建立人工呼吸C Circulation建立人工循环 基础生命支持的顺序 ABC三阶段八个步骤1 判断意识2 立即呼唤3 翻转体位4 开放气道5 检查呼吸6 人工通气7 检查脉搏 8 胸外按压 第一阶段开放气道 A 包括四个步骤 1 判断意识2 立即呼唤3 翻转体位4 开放气道 1 判断意识首先 确保现场安全 并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 然后在伤病员耳边大声呼唤 喂 您怎么了 再轻拍伤病员的肩部 要做到轻拍重唤 婴儿拍击足跟 如果对呼唤 轻拍无反应 婴儿不能哭泣 可判断其无意识 2 立即呼唤当判断意识丧失后 应该求助他人帮助 在原地高声呼救 快来人 救命啊 为是救护员 请这位先生 女士 快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 有会救护的请起我一起来救护 3 翻转体位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 复苏体位 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去枕平卧 如果没意识但有呼吸和循环 应将其置于侧卧位 复原体位 每30分钟翻一次身 有颈部外伤者需要翻身时 为防止颈髓损伤 另一人应保持伤病员头颈部与身体在同一轴线翻转 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伤病员 以免造成伤害 如果患者面朝下时 应把患者整体翻转 即头 肩 躯干同时转动 避免躯干扭曲 头 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线上 救护员的体位救护员在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时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 选择位于伤病员一侧 将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贴于 或立于 伤病员的肩 胸部 有利于实施操作 4 开放气道用最短的时间 先将伤病员的衣领 领带 围巾等解开 带上手套迅速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污泥 土块 痰 呕吐物 假牙等异物 以利于呼吸道通畅 然后再将气道打开 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救护员用一手的小鱼际肌部位置于伤病员的前额 另一手示指 中指置于下颏将下颔骨上提 使下颔角与耳垂的连线和地面垂直 鼻孔朝天 救护员手指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 以免阻塞气道 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 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 病人在意识丧失后 舌肌松弛后坠而造成呼吸道的堵塞 打开呼吸道并清除口腔 咽部的异物 呕吐物 假牙 泥土等 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 用一手食指将异物彻底清除 以利于呼吸道通畅 05指南不再向公众救护员推荐使用托颌法开放气道 无论有无颈部损伤都使用仰额举颏法来打开气道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清除异物检查气道包括口腔 如有明显异物 松脱的假牙 食物或呕吐物等 可用手指钩出 开放气道 图 仰头举颏法 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 用手掌用力把额头向后推 另一只手的食指 中指将下颏向上抬 使头部向后仰 注 勿压迫颈部气管 否则有可能造成气道梗阻 并避免用拇指抬下颌 成人头后仰90度 儿童头后仰60度 婴儿头后仰30度 第二阶段人工呼吸 B 包括二个步骤 检查呼吸 5 人工通气 6 5 检查呼吸救护员利用10秒钟的时间 判断伤病员有无呼吸 耳与伤病员的口鼻距离3厘米 一听 侧头用耳听伤病员口鼻的呼吸音 二看 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随呼吸而上下起伏 三感觉 用面颊感觉呼吸气流 用四位数计数时间 1001 1002 1003 1010 10秒钟 如果胸廓没有起伏 并且没有气体呼出 伤病员即不存在呼吸 要立即进行2次吹气 对于非专业的公众救护员 如果不愿意吹气 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检查呼吸 图 判断及评价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 听看感觉 6 人工通气 口对口人工呼吸 保持气道开放 连续进行2次吹气 救护员用放在病人前额上那只手的食 中指捏住病人的鼻子 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吸一口气 用自己的口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四周 将气体缓慢持续吹入 吹气时间持续1秒钟 同时观察其胸廓隆起 口对口鼻 口对鼻等 吹气后 抢救者松开捏鼻孔的手 以使病人呼出气体 同时转开头吸入新鲜空气 并观察病人有无气流呼出 胸廓有无下降 准备进行下次吹气 如无起伏则可能是气道未通畅或有异物堵塞 这时应重新打开气道或迅速去除异物 口对口人工呼吸简单原理 吸入空气时 一般海拔的O2 进入抢救者肺部含20 O2 口对口人工呼吸吹入500 600ml 进入猝死者肺部含18 O2 只要呼吸道通畅 CO2可自然弥散 口对口人工呼吸动作要领 吹气时不能漏气 捏紧两侧鼻翼 堵住鼻孔 抢救者的嘴巴要尽量张大 包住病人的嘴吹气 连吹两口气 但两次吹气之间要松开鼻翼 离开嘴唇 让病人出气 两次吹气的间隔为3 4秒 人工通气的频率为每分钟10 12次 口对口人工呼吸动作要领 每次吹气量500 600ml 以能够看见胸廓起伏为适度 每次吹气1秒钟 然后 正常 吸气 不是深吸气 进行正常的吸气较深吸气能够防止救助者的头晕发生 要匀速而缓缓地吹气 避免过度通气 频率过快 潮气量过大 避免迅速而强力的人工呼吸 如伤病员只需人工呼吸 吹气约为5 6秒钟一次 第三阶段人工循环 C 包括2个步骤 检查脉搏 7 胸外按压 8 7 检查脉搏 国际复苏指南 对非专业急救人员 在行CPR前不再要求检查颈动脉搏动 如果意识丧失的患者没有呼吸 就可以假定为心脏停搏 无反应 无呼吸就是心脏骤停 公众救护员 专业急救人员 检查颈动脉所需时间应在10秒钟以内 四位数字计数时间 如1001 1002 1010 8 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 胸部正中乳头连续水平 胸骨下1 2处 成人 按压深度 4 5厘米按压频率 100次 分按压与吹气之比 30 2强烈建议在CPR过程中不应该搬动患者 除非患者处于危险环境 或者其创伤需要外科处理 复苏开始后 CPR应在患者被发现的地点进行 尽量减少中断 胸外按压定位 图 正确的按压位置 在伤病员胸骨下二分之一处 即两乳头连线中点 胸外按压定位 图 胸外按压动作要领 用掌跟部按压 一只手的掌根置于按压点上 使掌根的横轴与胸骨的长轴重合 另一只手放于其手背上 双手掌根重叠 十指相扣 掌心翘起 手指离开胸壁 救护员上半身前倾 腕 肘 肩关节伸直 上肢呈一直线 以髋关节为轴 垂直向下用力 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正常形体的患者 按压深度为4 5cm 每次按压后 完全放松使胸壁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 放松时掌跟不要离开胸部 按压与放松时间要相等 按压用力要均匀 不可过猛 按压要有节律性 不可忽快 忽慢 保持准确的按压位置 按压时要密切观察伤病员的反应及面色的改变 如果有两位急救者 应每2分钟互相轮换胸外按压 轮换在5秒钟内完成 采用两位数计数时间 如01 02 03 30 每按压30次 然后吹气2次 按压放松图示 按压的要点 部位要准确姿势要正确速度要均匀力度要适当 儿童的定位和操作 1 8岁 部位 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用一只手的掌根的横轴和胸骨的长轴重合 单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挤压 深度 胸廓前后径的1 3 1 2频率 100次 分按压与通气比 30 2儿童也可用双手掌根按压 但力量要减小 儿童的定位和操作 图 婴儿的心脏按压 年龄小于1岁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正中下一横指食指翘起用中指和无名指同时用力下压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 3 1 2放松时手指不离开胸壁频率100次 分按压与通气比为30 2 婴儿的心脏按压 图 儿童开放气道注意事项 打开气道注意不要过度后仰小孩气管软骨环发育不好 韧带很松驰 颈后仰 气管就压瘪了 气道阻力增加 让气道平直不是突后仰 重新评价 每做30次按压 2次人工吹气为一个复苏周期 儿童与婴儿需要重新定位才能进行下一个周期 成人不需要 连续做五个周期 约2分钟 后 重新评估伤病员的呼吸 循环体征 检查的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钟 如果有呼吸脉搏 将伤病员置于复原体位 侧卧位 如果没有呼吸脉搏 则继续以30 2的按压通气比例实施心肺复苏 现场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面色 口唇 由苍白 紫绀转为红润 颈动脉搏动 自主呼吸出现 瞳孔由大变小 对光反应恢复 眼球活动 手脚抽动 呻吟等 特别提醒 复苏后仍须密切观察 并到医院做进一步观察治疗 现场终止心肺复苏条件 伤病员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 由他人或专业人员到现场接替抢救工作 有医生到场 确定伤病者死亡 救护员精疲力尽不能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1 现场救护不要犹豫 一旦确定有指征的 应该立即进行 2 不能只等专业救护人员的到达而错过最佳救护时机 3 不要把时间消耗在反复检查的过程中 4 不要做不必要的全身检查 5 不随意搬动病人 注意保护脊柱 6 在救护中要确保现场安全 做好自我防护 关心体贴伤病员 7 严禁在正常人身上进行操作训练 可用心肺复苏模拟人进行训练 8 救护人员最好能定期参加心肺复苏的培训 以巩固现场救护的知识 电除颤 资料显示心脏停搏最常见的心电类型是室颤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早期电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提出将除颤作为基础生命支持 BLS 的一部分自动体外除颤器 automaticexternaldefibrillation AED 资料显示 1分钟内行电除颤 存活率 90 每延迟1分钟 复苏成功率下降7 10 室颤处理 电除颤效果最好 最没有副作用除颤时间 愈早愈好院外应 分钟院内应 分钟 室颤除颤时间与预后 现场 除颤时间5 成功率 9870 8030 5010 早1分钟除颤成功率增加10 D defibrillation 除颤 心前区捶击 在心搏骤停后的1分30秒内 心脏应激性最高 此时拳击心前区 所产生的5 15J电能可使心肌兴奋并产生电综合波 促使心脏复跳 方法右手松握空心拳 小鱼际肌侧朝向病人胸壁 以距胸壁20 30cm高度 垂直向下捶击心前区 即胸骨下段 捶击1 2次 每次1 2秒 力量中等 观察心电图变化 如无变化 应立即改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注意事项1 捶击不宜反复进行 捶击次数最多不宜超过两下 2 捶击时用力不宜过猛 小儿禁用 以防肋骨骨折 气道异物梗阻 原因 食物 玩具 义齿 溺水 呕吐物等 高发人群 小孩和老人 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 气道异物不完全性阻塞强烈的刺激性咳嗽 病人神志可保持清醒 咳嗽的间隙出现喘息 此时不要影响患者的自主咳嗽和用力呼吸 气道异物完全性阻塞病人不能说话 不能呼吸 不能咳嗽 并用拇指和食指抓压颈部 很快面色 口唇青紫 意识丧失 小儿不能哭出声 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 图 患者的 窒息痛苦样表情 询问 是窒息吗 严重梗阻时 患者只能点头 不能说话 气道异物梗阻的排除 1974年美国医生海曼发明的海氏手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解除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方法 又称 腹部冲击法 方法原理 在上腹部猛推 以抬高隔肌而使得空气由肺内压出 如此产生人工咳嗽 将阻塞气道的异物排出 腹部冲击法 救助者站在病人的背后 用双臂围抱病人的腰部 一只手握拳 拳头的拇指一侧对着病人的上腹部 即剑突与脐之中点的位置 脐上3 4横指 另一只手抓住拳头 突然向后 向上快速猛推 压入病人上腹部 重复连续推击 直到异物从气道排出或病人意识丧失 注意 实施每一个新的猛推动作 应该是不连贯的 顿击的动作 以使异物排出来 腹部冲击法 图 卧式腹部冲击法 图 患者意识不清 可采用卧式腹部冲击法 胸骨冲击法 图 肥胖者 孕妇可冲击胸骨中段 或拍背法 肩胛连线中部 椅角自救法 图 患者将上腹部迅速倾压于椅背 桌角 铁杆和其他硬物上 然后做迅猛向前倾压的动作 以造成人工咳嗽 驱出呼吸道异物 小儿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 对儿童推荐使用减小的腹部冲击法 对婴儿完全性气道异物阻塞推荐使用胸部推击法和背部拍击法 婴幼儿背部拍击法 图 1 婴儿俯卧位 面朝下 骑跨在救助人员的前臂上 支持住头颈部 使之低于躯干 救助者前臂支在大腿上 以支持婴儿 2 用手掌根部在婴儿双肩之间拍击背部 次 婴幼儿胸部冲击法 图 1 婴儿仰卧位或在拍背后 仔细地托住婴儿头颈部 旋转成仰卧位 放在救助者大腿上 头部低于身体 2 在两个乳头连线 胸骨下部一半的位置或在剑突上大约一指的地方 进行5次快速胸部推压 创伤止血 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可将出血分为 1 动脉出血 血色鲜花 血液搏动样涌出 危险性大 2 静脉出血 血色暗红 血液流出稍缓 有一定危险 3 毛细血管出血 血色鲜红 血液断断续续由整个创面渗出 危险小 出血量达到1000ml时可引起休克 大量出血时必须迅速给予止血 止血的方法有指压动脉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和手术止血等方法 重点介绍指压止血法 指压动脉止血法关键是要掌握指压止血的部位 分以下几个部位介绍 出血部位被压迫的动脉压迫方法面部颔外动脉下颔角前1 2cm凹陷内 有时需要两侧同时压迫头部颞浅动脉耳前 正对着下颔关节颈部颈动脉在颈根部 气管外侧摸到跳动的血管就是颈动脉 用大拇指放在跳动处向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