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教程》PPT课件.ppt_第1页
《摄影摄像教程》PPT课件.ppt_第2页
《摄影摄像教程》PPT课件.ppt_第3页
《摄影摄像教程》PPT课件.ppt_第4页
《摄影摄像教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像基础教程 第三章基本操作 一 基本操作 1 持机方式持机方式分为固定机身方式和手持机方式两种类型 1 固定机身方式将摄像机机身固定在辅助器材上进行拍摄的方式 最常见的方式是使用三脚架 凡现场条件和时间允许 尽可能采用此方式拍摄 一 基本操作 2 手持机方式该方式在拍摄中有较大的灵活性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突破环境的限制 便于对外界变化情况作出快速反应 能在复杂条件的下拍摄 摄像画面最基本的要求是一个 稳 字 稳定手持摄像机方法 一 基本操作 稳定手持摄像机方法 气 呼吸要自然 平缓 心 心情要放松 眼 右眼取景或两眼注视LCD屏 手 右手持握摄像机 左手托底或持握LCD屏 肩 两肩自然平稳 腰 与手臂动作配合 腿 双腿分开站立 身 上身保持平直 另外 还要熟悉摄像机操作功能键的具体部位和控制方式 尽量减少长镜头和长焦距拍摄 一 基本操作 几种正确的持机姿式常用 托式 举式 坐式 蹲式 靠式 托式 举式 靠式 蹲式1 坐式 蹲式2 一 基本操作 几种正确的持机姿式特殊场合 卧姿 跪姿 提姿等 跪姿 卧姿 提姿 1 手持固定拍摄目前 摄像机种类繁多 有广播 专业级的大型机 有家用级的小型机 就其体积重量而言 一般家用级小型机 都体积小 重量轻 适宜于手持拍摄 而不适宜于肩扛拍摄 手持拍摄时 主要注意双手持机的姿势 呼吸的配合 借助支撑物来稳定摄像机等 摄像的基本技巧与要领 几种典型的手持姿势 站式 两肘内压 坐式 两腿支撑稳定 跪式 找准平衡 各种灵活方式 善于发现和利用各种环境进行支撑稳定拍摄 运动拍摄时 要注意 持机姿势与迈步的配合 2 肩扛拍摄广播 专业级大型机一般体积较大重量较重 适宜于肩扛拍摄 摄像机一般设计为右肩操作 固定拍摄时 除了要注意右肩的扛机姿势和右手持机的姿势外 也要注意腰部姿势 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呼吸配合 运动拍摄时 除了固定拍摄的基本功外 腰部的转动和双脚的迈步姿势也是不可忽视的技能 3 摄像稳定器械无论是专业机还是家用机 也无论是固定拍摄还是运动拍摄 都适宜于采用专门器械来进行摄像机的稳定 电视摄像的稳定器械主要有 三脚架 独脚架 导轨 各类托架 摄像机操作要领 电视摄像要领为了保正电视画面的效果和便于后期剪辑时镜头的组接 要求摄像人员拍摄时 必须按照 拍摄操作的四个基本要领 平 稳 准 匀 1 平所谓 平 是指无论拍摄的是静止或是运动的画面 所拍的画面必须尽可能地保持水平 在室外拍摄 可以地平线为依据 在室内拍摄 则可参照地角线和桌椅板凳边线 通过寻像器调整所摄画面的水平线 这是电视画面正常拍摄的基本要求 2 稳所谓 稳 稳是要求摄像机在摄取所有镜头时 应该平稳 尽量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 在拍摄静物画面或者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特写画面以及拍摄近景人物讲话等时最好把摄像机架在三脚架上 以保持所摄镜头的稳定性 如果拍摄者只能徒手持机拍摄 则要尽量利用桌椅 墙壁等可以依托的物体 3 准所谓 准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色温要准 准确地重现被摄景物的真实色彩 如果色温不准 电视画面就会偏色 推 拉 摇 移 跟的运动拍摄的主体 聚焦要清晰 这就要求拍摄调整焦距快速 准确 拍摄中 多运用广角镜头过渡 然后再目测被摄对象的距离调整焦距 在推 拉 摇 移 跟的运动拍摄中 它们的起 落幅画面都要准 起幅时能准确地表现拍摄场景内的主体和环境特点 表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落幅时能让观看者看清画面内场景所处的地理位置 面貌特征和主体状态 拍摄时机和构图把握准确 光圈调整要准 镜头的拍摄长度要准 每一个镜头的拍摄长度 是根据电视节目的内容需要 以及画面的景别大小来决定的 一般来说 每个镜头的有效长度不会少于8s 如果是远景 全景画面的拍摄 镜头长度要超过12s 中景画面的拍摄 镜头长度要超过10s 近景 特写画面的拍摄 镜头长度要超过8s 另外 在实际拍摄时 还要考虑到后期编辑 一般来说 开始镜头的余量要多留5s以上 用于电子编辑 结尾时的镜头余量不能少于2s 拍摄每一镜头时 开机都要提前3s 5s 至少拍摄8s有效长度的画面后 再推迟2s 4s关机 此外 在一个镜头的起幅 运动 落幅三部分的时间安排上 需要考虑到所拍摄的素材镜头要为后期编辑留有足够的选择余地 因此 起幅画面要留足3S后镜头才开始运动 再加上提前3s开机每一个镜头的起幅画面要拍6s 8s 落幅画面也要在运动镜头停止后再留3s 4s 总之 必须牢记一点 拍摄每一个镜头 宁长匆短 4 匀所谓 匀 是指运动拍摄时的速度和节奏要均匀合拍 用电动变焦时 镜头的推拉速度容易控制 用手动变焦 则要反复练习 用力要均匀 在运动拍摄时 要注意摄像机镜头的移动速度不能太快 否则会使电视画面模糊 当然 摇摄速度太慢视觉感觉也会不舒服 一般情况下 镜头在起幅和落幅时的速度应该慢一些 中间的运动状态变速要均匀 用三脚架摇摄时 云台要有良好的阻尼特性 便于均匀操作摄像机 如果是摄像师肩扛摇摄 就很难控制速度均匀 这就要靠拍摄者经过长期实践摸索 才能逐渐掌握其中的规律 产生画面抖动的主要原因有 持机拍摄中 没有掌握好均匀呼吸 上身有起伏 引起摄像机机身上下起伏 晃动 造成拍摄画面的抖动 手持摄像机操作时 机身的支撑力点不理想 手臂的轻微抖动引起拍摄画面抖动 为了减少拍摄者走动引起的垂直震动 双膝应略弯曲些 并以身体的转动来代替脚步的移动 在行进中的车船上拍摄 三脚架反而令操作不方便 采用身体的灵括性来控制稳定是较好的方式 千万不能以车船上的任何物体作支撑 只能利用自身与车船的同步运动 身体可起减震 缓冲作用 来减轻晃动 求得较为稳定的电视画面 拍摄注意点 1 多录5秒 2 避免 拉风箱 3 平 4 录前预练与预演 摄像机的操作使用 1 摄前准备 1 电源和磁带 2 话筒 3 摄像机电缆 4 三脚架 5 彩色监视器 6 照明设备 一 基本操作 2 摄像机的机位机位为摄像机的拍摄位置 确定了机位就是确定了视点 视点的定位包括 距离 方向 和 高度 三个要素 距离 方向 高度 拍摄距离 1 远景 2 全景 3 中景 4 近景 5 特写 一 基本操作 1 拍摄距离根据画面拍摄要求和现场具体情况确定机位 拍摄的距离或远 或中 或近 远 中 近 远景及其效果示意 全景及其效果示意 中景及其效果示意 近景及其效果示意 特写及其效果示意 拍摄方向 1 正面拍摄 2 正侧面拍摄 3 侧面拍摄 4 背面拍摄 一 基本操作 2 拍摄方向拍摄方向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 正面拍摄表现脸部神态 正面特征 横线条 显示庄重稳定 易与观众交流 侧面拍摄 斜侧面 表现轮廓竖线条 人物交流 运动 冲突 对抗 立体感强 背面拍摄产生 主观 效果 正面拍摄及其效果示意 正侧面拍摄及其效果示意 侧面拍摄及其效果示意 背面拍摄及其效果示意 拍摄高度 1 平摄 2 仰摄 3 俯摄 4 顶摄 一 基本操作 3 拍摄高度不同的拍摄高度会产生平视 仰视 俯视等不同角度的构图变化及视觉效果 平视拍摄平稳 不变形 仰视拍摄高大 挺拔 俯视拍摄规模 平面位置 平摄及其效果示意 仰摄及其效果示意 俯摄及其效果示意 顶摄及其效果示意 轴线规则 轴线是指拍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或者两个 含两个以上 被摄体之间所形成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