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与紧缩》PPT课件.ppt_第1页
《通货膨胀与紧缩》PPT课件.ppt_第2页
《通货膨胀与紧缩》PPT课件.ppt_第3页
《通货膨胀与紧缩》PPT课件.ppt_第4页
《通货膨胀与紧缩》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通货膨胀与紧缩 第一节通货膨胀概述第二节通货膨胀的后果第三节通胀成因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治理第五节通货紧缩 一 定义 第一节通货膨胀的定义 类型及度量 是一种纸币现象是一种价格现象货币购买力下降 二 度量 物价指数 表明一国或一地不同时期商品价格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p1q1 p0q1 p1 报告期商品价格p0 基期商品价格q1 报告期商品销售量 一 消费物价指数 反映零售商品市场和劳务费用涨跌 包括食品 衣着 日用品项目及房租 水电 交通 医疗 娱乐等劳务项目 特点 对商业循环较为敏感反映及时 易收集 直观反映消费者负担 范围窄 不包括国家消费 生产资料 进出口商品 二 生活费用指数 统计对象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 而且还包括所有的应纳税赋 只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活必需品 而消费物价指数则尽可能地涵盖全部种类的消费品 三 零售指数 与批发指数 零售指数 从家庭支出角度反映消费品价格和劳务价格的变化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不如 全面 不包括服务费用 批发指数 反映商品流通物价状况 涵盖面广 既包括消费品 又包括投资品 但不包括劳务费用 四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eflator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统计范围包括一切产品劳务 也包括进出口商品 能反映社会总物价水平的趋势 需收集大量资料 一年只能公布一次 统计系统不发达的国家甚至编不出该指数 五 核心物价指数 扣除能源 食品等价格后的物价指数 由于食品 能源价格变动主要由供求因素决定 受货币因素影响小 因而扣除了它们之后的核心物价指数更能反映真实的通胀状况 三 类型 隐蔽2 表现形式公开 1 程度 温和 爬行 小跑步 中度 疾驰 恶性 3 预期与否 预期到的 未预期到的 4 产生原因 需求拉上 成本推进 结构型 混合型 第二节通货膨胀的后果 一 收入分配效应收入从债权人手中转移到债务人手中收入在固定支付合同的双方之间重新分配 长期工资合同的雇员与雇主之间 领固定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在通货膨胀中 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 通货膨胀税 指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增加的收入 这被视为一种隐性的税收 当政府通过增发货币来对赤字融资时 实际上就是凭空发行钞票来支付政府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这将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 并使公众原有的货币贬值 公众因此而损失的购买力即为政府的通货膨胀税收入 二 强制储蓄效应政府的储蓄来源于两方面 增加税收的办法来筹集生产性资金 这部分储蓄是从其他两部门的储蓄中挤出来的 不增加社会储蓄总量 向中央银行借债 或政府财政出现赤字 向中央银行透支 从而造成直接或间接增发货币 由此引起通货膨胀 政府通过发行货币 获得对一部分商品或劳务的支配权 然后把这部分收入用于投资 这显然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 产生所谓的 强制储蓄 效应 三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财富分配效应 一个家庭的财富或资产由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构成 实物资产的价值大体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而相应升降 金融资产中的股票 它的行市是可变的 但绝非通货膨胀中稳妥的保值资产形式 至于价格固定或面值固定的资产如存款 债券随物价上涨而贬值 正是由于以上情况 每个家庭的财产净值 在通货膨胀之下 往往会发生很大变化 四 效率损失效应 1 皮鞋成本 SHOELEATHER 现金管理成本 菜单成本 MENUCOSTS 五 经济增长效应 一 促进论商品价格的提高一般快于工资 利息 租金厂商的利润增加私人部门的投资延长工作时间 劳动投入增加实际利率下降 有利于投资政府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扩大财政投资 则会因总投资的增加而促进经济增长 储蓄 利润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较高 促进论 实际上利用公众 货币幻觉 和 预期失误 即利用政府控制的政策变量与实际经济变量的时间差及企业与工人 错觉 而实现的 货币幻觉 monetaryillusion 当物价和货币收入以同比例提高时 实际收入不变 但消费者只注意到货币收入增加而忽略物价上升 只对货币名义价值作出反应 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 从而平均消费倾向增加 二 促退论反复无常的通货膨胀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 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加大 价格信号确切性降低 增大生产性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 打击投资信心 使生产萎缩 通货膨胀会降低投资成本 诱发过度的投资需求 从而迫使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配额 降低金融体系的效率 持续的通货膨胀最终可能迫使政府采用全面的价格管制措施 降低竞争性和经济活力 弗里德曼指出 菲利普斯曲线有一个重要漏洞 即忽视通货膨胀预期心理的存在和工人们对真实工资的关心 从长期看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直线 它表明通货膨胀可以因预期而加速上升 却无法使失业率长久被压在一定的水平之下 自然失业率 即通货膨胀无助于就业与产量的增加 三 中性论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最终会中和它对经济的各种效应 正负效应会相互抵消 六 恶性通货膨胀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 产品销售收入往往不足以补进必要的原材料 地区之间上涨幅度极不均衡会造成原有商路的破坏 流通秩序的紊乱 迅速上涨的物价 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 正常信用关系会极度萎缩 价格信号机制被破坏 损害了人们对一个稳定的计量单位的信心投机盛行 而投机是经济机体的严重腐蚀剂 危及货币流通自身 纸币流通制度不能维持 贵金属会重新成为流通 支付的手段 经济不发达地区则会迅速向经济的实物化倒退 社会不安定和政局动荡 第三节通胀成因 一 需求拉上 DEMANDPULL 型通货膨胀过多的货币支出追逐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可生产出来的有限的商品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引起通货膨胀的是 货币数量的增长 引起需求拉上的因素 实际因素 投资增加消费加强商品劳务净出口的增加政府支出货币因素 货币当局为追求某种最终目标而持续采取放松银根的政策国外资金的流入持续的财政赤字 并增发货币 向央行借款或发行公债 二 成本推进 COSTPUSH 当成本即使在资源就业不足的时期也推动价格上升工资推进型 工会力量要求提高工资利润推进型 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垄断价格 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 三 混合型通货膨胀 supply demandmixedpush 通货膨胀从过度需求开始 物价上涨会促使工会要求提高工资 因而转化为成本 工资 推进的因素 通货膨胀从成本方面开始 加之需求和货币收入的增加 对通货膨胀推波助燃 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四 结构性通货膨胀说总需求不过多 但只要需求在各部门间移动 也会引起通货膨胀 经济中存在两大部门 需求增加部门 需求减少部门 先进部门 保守部门 开放部门 非开放部门由于工资刚性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低的部门的工资 物价并没有下降 两个部门工人的工资以同一比例上升 结果引起物价总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 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一 树立正确宏观经济政策多重目标 单一目标大政府 干预过度 小政府 适当干预 二 紧缩货币政策 Contractionarypolicies 是有效办法 弗里德曼认为 正因为过多地增加货币量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 所以 减少通货增长率是医治通货膨胀的唯一方法 紧缩中的 3C 战略可靠性 Credibility 坚定性 Consistensy 连续性 Continiuty 三 供给政策 增加有效商品供给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 四 收入政策 硬性冻结工资 物价政府指导 工资 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 幅度工会 企业自愿达成协定 共同遵守限度 政府以税收手段作为奖惩 五 收入指数化Indexation 1981年美国会将个人所得税部分指数化 P上升1 个档次所得税下降10 把意外的通货膨胀变成意料中的通货膨胀 六 结构调整 总量不变 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调整利率结构 信贷结构的货币政策调整支出项目及各项目数额的财政政策 第五节通货紧缩 一 定义 一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根据价格总水平的下降来定义 不只是价格下降 还包括货币数量减少 二 国内学者的争论单一要素论 物价持续 二要素论 物价持续 货币供应 三要素论 物价持续 MS 经济增长率 二 特征 一 物价 价格指数出现负值 并持续半年以上 美1929 1933CPI分别下降2 7 17 12 平均每年下降8 33年与29年相比 下降24 6 我国CPI1997年10月开始下降 至99 11持续20个月负增长 零售价格指数持续26个月负增长 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持续29个月负增长 二 MS持续 或 MS GDP 美国1929 1933货币供应量减少1 3我国 M1增长率1998 1月14 6 6月8 7 M2M1M0 26 4821 9627 17 1983 1993 1995 34 426 824 3 1998 11 311 910 1 三 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失业增加 美国29 33GDP5年中 24 失业率最高24 9 我国1978年到2004年26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是9 36 而截止2001年底 中国城市登记失业人口总数为680万 失业率为3 6 但是 这个数字中没有包括 下岗人员 在内 1996到2000年的4年间下岗人员达4600万 其中约有3600万人找到了再就业场所 如果把剩下的1000万下岗人口也算作失业人员的话 中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超过了8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9 78 87 87 68 07 38 0 20世纪90年代日本GDP增长率 失业和消费物价指数 三 影响 一 消极影响1 对财富分配的影响高的实际利率有利于债权人 却加重债务人负担 使财富从借入者手里转移到借出者手里金融资产的投资者在通货紧缩中获利最受打击的是 先预支货币 事后才能收回投资 的企业工薪阶层失业 2 通货紧缩抑制投资实际利率提高 投资的实际成本增加 投资的预期收益下降 金融资产价格持续下降 降低资产的抵押或担保价值 银行被迫要求客户尽快偿还贷款或余额 企业融资面临更大困难 抑制扩大再生产 加速破产 3 使社会消费总量趋于下降价格效应 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商品收入效应 就业预期和工资收入因经济增幅下降而趋于下降 使消费缩减两者相抵 通货紧缩对消费的影响是消极的 3 引发银行业的危机实际利率上升 从而增加债务人的负担 债务人若因经营困难不能按时还贷 将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比率上升 通货紧缩会降低资产抵押和担保的价值 银行被迫要求客户尽快偿还贷款 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 借款者净资产的进一步减少 银行不良资产的比率进一步上升借款者不愿借款 银行惜贷 信贷供给和需求的萎缩 4 形成经济衰退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加速器 投资和需求的不足最终造成经济衰退 一旦经济中形成预期 通货紧缩具有内生性和自我实施并不断加强的效应其最大危害是造成系列企业破产关门进而容易导致经济陷于萧条 极难处理 美30年代大萧条 前后逾10年之久 日本金融泡沫破灭后 通缩带来的萧条也已持续近10年 至今难于自拨 二 积极影响在新技术条件下 由技术进步 设备更新而造成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商品价格的持续下降 使成本降低 有利于消费者 有利于经济增长 消除生产能力过剩 商业周期的低潮大大降低了企业组织在市场环境里存活的临界值 客观上将把经济高潮滥竽充数的企业淘汰出局 导致企业重组和创新 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四 成因 一 货币金融原因 债务 通货紧缩论 经济中过度负债 大量资金被用于支付利息 要求清算债务的压力加大 被迫销售 P 企业净值 破产 产出 就业 贸易量 消费 贮币行为 V 通缩 信贷扩张和货币的注入推动繁荣局面的同时 也引起生产结构的失调 导致通货紧缩 2 信贷过度扩张论 3 货币供应收缩论 弗里德曼认为 美国1920 1921年的通货紧缩完全是货币紧缩的结果 对于当时经济发生的变化 美联储负有重大责任 美联储一直执行货币紧缩政策 只采取了很有限的措施来缓解货币供应的减少 大萧条期间M1的变化 4 本币对外升值论 麦金农 Mckinnon 等对上世纪90年代日本通货紧缩的研究表明 日本出现长期的通货紧缩 是由于日元汇率长期的升值引发的 5 资产缩水论 资产泡沫的破裂 资产价格下降会引起私人部门总财富的减少 从而对总需求有着直接的影响 导致通货紧缩 二 非货币金融因素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技术进步 开放市场和引入竞争 重复建设 生产能力过剩 投资消费预期变化 五 对策 一 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扩大基础货币投放 降低存贷款利率水平 刺激投资与消费 放宽和增加消费信贷 刺激消费 通货再膨胀 reflation 政策保持适当的货币供给增长率 单一规则防止繁荣的过度发展 中国积极的货币政策 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 增加对中小企业的再贷款 放松利率管制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适当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制度 扩大消费信贷业务 居民消费 住房等 二 扩张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