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柴动力 创造美好未来 D6114B型机的装配及技术参数与要求 一 气缸套的装配 1 1检查 1 1 1气缸套 定位圆的上部 定位圆的下部 1 1 2机体与气缸套配合的孔 机体孔 上 机体孔 下 机体沉孔深度为 mm机体沉孔直径为 137 0 010mm 1 1 3机体顶面平面度 机体整个平面度 0 06mm极限 0 10mm50mm内的局部范围 0 012mm极限 0 025mm1 1 4气缸套和机体应无飞边 毛刺 裂缝等缺陷 否则应修配或更换 1 2气缸套为上置式高磷铸铁缸套 离心浇铸 内表面再经磷化处理 黑色 有三道水封 O 型凹槽 1 3水封圈沾上清洁的15W 40机油后装在气缸套水封 O 型凹槽内 使无分模披缝的光滑表面均匀沿着缸套周向贴紧 不得扭曲 1 4封水圈表面和机体缸套孔的表面涂上清洁的15W 40机油 利用二只缸盖螺栓及压装工具 施加68 3N M把缸套压入 支撑面无调整和密封垫片 气缸套与机体孔为间隙配合 配合间隙 气缸套的定位圆的上部与机体孔的间隙 0 014 0 079mm 气缸套的定位圆的下部与机体孔的间隙 0 043 0 123mm1 5测量 1 5 1缸套在无压紧的自由状态下 每隔90 测量四点凸出量 即机体顶平面至缸套法兰平面的距离 为0 03 0 08mm 允差为 0 04mm 相邻缸套凸出量之差 0 04mm 1 5 2圆度 分上 中 下测量X Y向 0 022 0 0125 0 022 如图所示 极限值 0 08mm 圆柱度 0 0125mm 气缸套内径 mm 二 转子式机油泵2 1应在曲轴未装入机体时先装机油泵 2 2先检查转子齿轮 应转动自如 无滞止现象 2 2 1机油泵外转子与泵体孔的径向间隙0 10 0 16 2 2 2机油泵内外转子与泵体的端面间隙0 04 0 114 2 2 3机油泵转子齿尖间隙0 04 0 187 2 2 4机油泵齿轮与过渡齿轮的齿隙0 072 0 207 2 3机油泵底板与机体上机油泵座孔底面接触 安装好后泵体法兰平面与机体前端面应的接触间隙0 75 1 25 2 4机油泵四只紧固螺栓分二次对角交叉拧紧 力矩 5N M 25 3N M2 5检查 装好后应轻松自如 无卡滞现象 三 曲轴部总装3 1检查 整体式模锻 大圆弧转角 主轴颈和连杆轴颈进行表面经过精加工 然后淬火渗碳氮化抛光处理 有八个平衡块 一 三 四 六边杆轴颈两侧有平衡块 经过精密动平衡 第四档轴颈径向跳动不得超过0 08 其它各档轴颈径向跳动不得超过0 05 推力面宽度43 0 062 开档 允许修磨两次 每次0 25 修磨后应配用法兰厚度加厚相同尺寸的加厚法兰推力轴承 其它各主轴颈开档为mm 3 2曲轴前轴颈上圆柱销 6 高出轴颈表面高度为 圆柱销起定位作用 3 3主齿轮加热至180 240 后套入曲轴前轴颈 定时记号应朝外 另一端应紧帖轴颈肩胛 主齿轮与前轴颈为过盈配合 过盈度为 0 045 0 094 3 4拆下机体上主轴承盖 按1 7档顺序放好 装上机体上的六只活塞冷却喷油咀在主油道上 M10 力矩35N M注意 喷嘴装配钢球 涂乐泰680 检查喷孔是否畅通 3 5用清洁机油润滑后 将12只挺柱装入机体中 必须上下灵活 不得有滞止现象 机体挺柱孔直径 挺柱外圆直径 间隙 0 020 0 054 机体挺柱孔极限配合间隙 0 17 或挺柱直径磨损极限为 27 915 挺柱底平面磨损极限 0 025 3 6机体主轴孔 105 0 011mm 同轴度为0 02mm 装轴承瓦时 瓦背不得涂机油 有定位唇 装配时压配合上瓦 有油孔油槽的6片 第1 2 3 5 6 7档 第四档推力轴承装在第四档机体轴承座上 1片 低锡铝基合金 下瓦 无油槽的装在轴瓦盖上 7片 3 7把曲轴抬入机体轴承座中 装上主轴承盖 主轴承盖两侧面与机体为过渡配合 0 052mm 0 013mm 名义尺寸为160mm 主轴承盖有标记的箭头 朝向前端 数字与机体上数字一一对应 不得换装和倒装 按1 7档顺序 用铜棒轻敲入座 然后主轴承螺栓头部及轴承盖面涂入少许机油 从中间交叉向两边分三次拧紧 转角法 50N M 90 5N M 90 5 约260 280N M 注意 每拧紧一档 转动曲轴一圈 3 8安装好后 曲轴的回转力矩为 24N M 转动自如 轴向间隙 0 10 0 274mm 即推力间隙 磨损极限 0 774mm 3 9曲轴与主轴承配合间隙主轴颈直径 98 0 013 主轴承孔直径 径向间隙 0 076 0 144 曲轴允许修磨四次 每次0 25 指直径量 修磨后应进行选配以保证径向间隙 圆度 0 05 锥度 0 013 七个主轴承座同轴度 0 02 曲轴推力轴承法兰厚度 3 54 0 025 磨损极限0 50 四 齿轮室的装配4 1将齿轮室垫片对准二只直径 12 定位销 涂上510密封胶 将齿轮室油道孔用4只螺钉拧紧 扭矩25 3N M 螺纹涂上乐泰271密封胶 4 2齿轮室垫片下端面高出机体部分应用铲刀铲平 胶水擦干净 如有前支撑 应装好前支撑后再进行此步操作 4 3注意不同型号的泵 其齿轮室进油道有区别 齿轮室有铸铁和铸铝之分 五 凸轮轴的部总装5 1安装凸轮轴轴承时先将外表面擦清 然后用专用工具装轴承 轴承上弧形缺口朝向机体后端 并保证轴承外圆直径 10 的孔与机体直径 8 的斜孔对准 用直径 4 圆棒能同时通过两孔即可 5 2第1 6档轴承均不得凸出机体轴承孔两侧面 第七档一侧可向内凸出 另一侧不准凸出直径 70mm孔中 必须沉入直径 64mm座孔0 0 5 5 3凸轮轴齿轮加热至180 240 对准定位销套入凸轮轴轴颈 定时记号朝向外端 另一侧紧贴轴颈肩胛 齿轮内孔与轴颈为过盈配合 5 4将凸轮轴涂上机油 慢慢推入凸轮轴承孔中 凸轮轴齿轮定时标记必须对准主动齿轮标记 5 5将凸轮轴推力板卡入凸轮轴前端槽中 然后用二只螺栓拧紧于机体前端面上 力矩25N M 长孔朝下 推力板厚度 9 6 0 01 磨损极限 9 34 凸轮轴的推力间隙 0 10 0 20 磨损极限 0 42 5 6凸轮轴与轴承孔轴承孔直径 轴颈直径 60 0 0095mm 径向间隙 0 0755 0 1645 允许磨损极限间隙 0 20 轴承孔的不同轴度为 0 02 凸轮轴凸轮高度 进气凸轮高 52 4495 0 16mm磨损极限 52 13 排气凸轮高 45 8307 0 16mm磨损极限 45 51 偏心轮高度 41 50 0 10mm磨损极限 41 30mm备注 凸轮高度指基圆至凸轮峰的最大距离 5 7第七档直径 70 的闷头 涂上乐泰660 然后由中间往两边用锒头四周敲击 不得高于机体后端面 六 活塞连杆组件的装配6 1同一台车活塞连杆组质量允差20g 其中 活塞允差10g 连杆允差20g 重量记号相差1 则重量相差10g 连杆100 进行荧光探伤检查 6 2将活塞加热至50 70 装入活塞销与小头孔连接 卡上两边锁环 并转动一下 确保入座 6 2 1活塞顶部有箭头朝向前端 连杆有字的面朝向前端 6 2 2活塞零件号在小面 活塞配重号在大面 活塞顶面零件号应与连杆瓦座定位槽缺口为同侧 6 2 3活塞裙部有凹槽 在大面侧旁 防冷却活塞喷嘴与活塞相碰 6 2 4连杆轴承盖与连杆上的配对号与定位裙异侧 连杆活塞组件的配重号在配对号之间 印于接合处 6 3环 环槽 活塞6 3 1第一道气环为梯形桶面环 环槽为镍基耐磨铁槽 优点 线接触 封气性能好 梯形状能防碳 侧向运动的结果 在气缸内压力作用下向外的张力变大 增加密封性 油契作用 更易形成油膜且质量好 磨合性能好 摩擦阻力小 6 3 2第二道气环为内切锥面环 又称扭曲环 由环的外侧拉应力与内侧压应力之间有一力臂引起的 优点 线接触 封气性好 对磨损自动补偿作用 隔油作用 泵油作用 油契作用 6 3 3第三道为弹性胀圈油环 弹性胀圈增加了油环的径向压力 使环能与气缸壁均匀稳定地贴合 并补偿活塞环磨损后的弹性下降 6 3 4活塞为双挤压涡流燃烧室 油气混合好 涡流强度大 硅铝合金 压力浇铸 表面涂有石墨 自润作用 左右两侧有回油凹面 回油作用 活塞头部略呈椭圆形且锥形 原因有二 是运动时 活塞前后面被挤压 使Y X 是活塞销座受热膨胀大 造成X 的幅度比Y 的幅度大 是活塞头部受热最大 膨胀比也大 现在有些活塞的裙部边缘有很微量的凸出裙部表面的肩胛 它主要起储油作用 改善活塞裙部的润滑 活塞环的作用既要阻止高温高压燃气窜入曲轴箱中 又要在充分刮下润滑油的同时保证必要的润滑 6 3 5 活塞环闭口间隙 第一 二道气环0 40 0 60 极限1 4 第三道油环0 30 0 50 极限1 4 活塞环与环槽侧隙 第一道气环用专用工具量0 09 0 135 极限0 25 第二道气环用专用工具量0 03 0 092 极限0 16 第三道气环用专用工具量0 03 0 062 极限0 12 活塞销孔直径 注 活塞销孔加温增0 013 5 活塞销外径直径 活塞销与活塞销孔配合间隙 0 003 0 017 磨损极限 0 05 附 活塞销外圆 圆柱度0 002 表面粗造度Ra0 16 圆度0 0025 圆度超过0 03 即更换 连杆小头孔直径 连杆小头轴承孔直径 连杆小头轴承孔与活塞销配合间隙 0 025 0 048 径向 磨损极限 0 08 连杆轴颈 76 0 013 连杆大头轴承孔直径 配合间隙 0 046 0 114 径向 连杆轴颈的圆度 0 05 锥度 0 013 连杆大头孔直径 连杆轴承厚度 磨损极限为2 43mm 连杆大小轴承孔中心线不平行度和扭曲度 不平行度 100 内0 03 扭曲度 100 内0 06 6 4活塞装入缸套前 先将活塞环套入环槽内 第一道气环无方向 第二道气环内切口朝上 TOP 字母朝上 第三道油环弹性胀圈接头与环开口应成180 装入环槽后应转动灵活 闭口成120 均分布 并避开前后受力面 活塞销孔处 回油孔处 在活塞销 环 裙部 连杆瓦上 缸套内表面涂上清洁的机油6 5用引套将活塞连杆组件装入缸套内 注意 相应缸应在下死点时方可装入活塞连杆组件 活塞顶面的小面对准油泵侧 6 6装连杆大头盖时 先在螺纹处涂上少许清洁机油 螺母精加工平面与连杆大头端面相贴合 连杆大头盖按配对记号装配 上下瓦定位槽缺口方向相吻合 同侧 6 7分三次拧紧 连杆螺母M12 螺栓中间部分起定位作用 55 5N M 转60 3 复紧一次 约130N M 注意 拧紧一档 并转动一圈 无阻滞现象 6 8塞连杆组装好后 检查连杆大头侧隙为 0 25 0 51 曲轴回转扭矩 未装缸盖 为 100N M 6 9从活塞裙下部向上23 6 处 直径为 113 87 0 007 从活塞销中心线向下14 4 处 直径为 113 82 0 010 极限间隙为0 70 注意 是Y向直径 即两受力面间距离 6 10存气间隙 七 装后盖板7 1用定位套定位 7 2后盖板底端面与机体底面同在一平面 7 3用铲刀把高出机体底平面部分铲平 擦清 八 吸油管8 1特别注意 垫片有方向 拧紧二只内六角螺钉9N M8 2拈上二只支架镙钉 松一松管夹螺钉 8 3拧紧支架螺钉 再拧紧管夹螺钉 九 装油底壳注意 垫片 纸质垫片防漏 钢垫片起压紧和让整个平面受力均匀的作用 十 装飞轮壳 飞轮 支架10 1飞轮壳M1277N M10 1 1测量飞轮壳定位孔的水平同心度方法 分四个小点 a点千分表读数调至零 测量b c d点读数 该为b c1 d 其中c1定为负值 值有正负 然后复核a点位置下的读数是否为零 总的水平不同心度数值 d点读数 b点读数 绝对值 10 1 2测量飞轮壳定位孔的垂直同心度 方法 分四个小点 c点千分表读数调至零 用撬棒将曲轴的后法兰向上撬起 记录表读数 记为c2 恒为正 总的水平不同的度数值 C2 C1 绝对值 注意 千分表调至零位后 探头压紧时读数为正 外伸时读数为负 千分表安装在曲轴上 连接千分表 顺时针 的接杆刚度要好 逆时针 千分表在杆上不能有移动 c2值即为曲轴的径向间隙值 总的水平不同心度数值和总的水平不同心度数值应分别小于相应的规定值 10 1 3测量飞轮壳孔与曲轴法兰配合的径向间隙和飞轮壳与后盖板的轴向间隙都 0 30 10 2飞轮10 2 1分二次扳紧 70 5N M 转角25 3 约150N M 10 2 2飞轮平面跳动的测量 测量四点 测量时用力将飞轮朝自由端推 使曲轴紧贴推力面 测量跳动量 对照上表 10 2 3飞轮定位孔的同心度为 0 20 10 2 4离合器轴承孔径向圆跳动 0 15 10 2 5飞轮上的 0 刻度线与第一缸曲柄中心线成夹角 面向飞轮端时 起动电机在右侧时为100 5 起动电机在左侧时为166 3 10 3装支架 即发动机的支撑脚 前支撑M12需装时 112N M不装时 60N M 后支撑 十一 安装飞轮指针 检查配气相位 11 1装飞轮指针的方法 11 1 1先把曲轴盘到上死点前且接近上死点位置 11 1 2再缓慢地盘动曲轴 同时目视专用测量工具上的千分表 11 1 3当指针从顺时针方向旋转变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那一刻即为第一缸上死点 同时把指针对准飞轮零刻度线 拧紧螺钉 11 2检查配气相位 11 2 1把专用测量工具放在第六缸排气门挺柱孔内 11 2 2把曲轴从下死点盘到上死点位置 注 必须是第一缸做功 时 看测量配气相位的丝表的指针读数 应在规定范围内 备注 D6114B型机的配气相位由加工精度保证 十二 喷油泵11 1把曲轴转至第一缸压缩终了 即做功上止点 此时曲轴齿轮定时记号对准凸轮轴齿轮定时记号 1 P7泵键水平向右 2 P7改进泵 EP 9泵定时销应重直于油泵竖直中心线 在泵体内 P7100泵的定时齿应垂直于油泵竖直中心线 在调速器壳内 11 2喷油泵上的两个 O 型圈是否完好 用黄油粘位 一处在定位圆面 一处在油泵体进油孔端面 11 3喷油泵齿轮对准喷油泵上的半月键 并对准凸轮轴齿轮上的定时记号 装上弹簧垫圈和螺母 拧紧喷油泵四只螺母 力矩45N M 然后再锁螺油泵齿轮螺母 力矩105NM 力矩15N M 拧紧喷油泵上四只紧固螺母 力矩45N M 再把油泵齿轮螺母锁紧 P7改进泵M18105N MEP 90喷渍泵M18137N MP7100喷油泵M20170N M对于P7改进泵 EP 90泵 P7100泵 在定时销与槽或齿相吻合后 把轴伸进油泵齿轮孔中 油泵齿轮与凸轮轴齿轮记号相对应 装上弹簧垫圈和螺母 进行预紧 然后取出定时销或槽 旋紧螺塞 注意 P7泵在试车中要调整喷油提前角 而P7改进泵 EP 90喷油泵 P7100喷油泵则不需调整 工艺保证 11 4拧紧喷油泵支架和侧面拉紧装置的螺栓 喷油泵与托架固定螺栓M10 40N M托架与支架固定螺栓M10 77N M侧面拉紧螺栓M8 25N M11 5喷油压力21 26MPa 十三 装空压机 或其它辅助动力输出装置 13 1空压机法兰紧固螺母M12 77N M13 2安装空压机支架M10 45N M13 3空压机传动齿轮紧固螺母M16 134N M 十四 装齿轮室盖板 前轴封 减振器 水泵 起动达14 1齿轮室盖板用专用导向套安装 乐泰5900硅油减振器 0 08 丁基橡胶减振器 0 05 螺栓 M8力矩为 25N 14 2装前轴封 用专用工具装 应平整 14 3减振器 丁基橡胶螺栓M16 分三次扳紧 50N M 100 5N M 转角30 3 约200N M 减振器内外圈上的刻线错位1 6 或橡胶圈凸出或凹进端面3 2 应更换减振器 14 4水泵 安装螺栓M825N M 水泵护叶轮锥面与泵下体 在机体上 的间隙为 0 65 2 15mm 14 5起动马达 电机 14 5 1螺栓M16 外十二角螺栓扭矩 77N M 14 5 2垫块厚度6 0 10 马达与飞轮齿圈的径向间隙为 1 5 2 0 十五 气缸盖及摇臂装配15 1进排气门座圈采用液氮冷却压入缸盖 绞削 进气门30 排气门45 凹进深度 进气门 排气门 15 2进排气门密封线360 范围内不能断 密封线的宽度 角度 表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密封线宽度 进气门密封线宽 1 5 2 0 排气门密封线宽 1 2 1 5 15 3气门导管经液氮冷却后压入气缸盖中 再装气门杆密封圈 15 3 1气门导管内径为 磨损极限直径 9 05 15 3 2气门导管高出气门弹簧下座面 23 0 30 15 4喷油器深入缸盖底平面 15 5a 气缸盖高为 134 85 135 15 不得底于133 85 即最大修磨量为1 b 气缸盖底平面的平面度 全长范围 0 08 100 范围 0 04 c 气缸孔之间及水孔之间的平面度应 0 025 气缸盖的强度和刚度及底平面度有要求 15 6摇臂座和摇臂轴加工成一体 上柴专利 装配时的定位销和定位套 摇臂轴直径 摇臂轴承孔直径 配合间隙为 0 020 0 044mm磨损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管理学原理中级自考试题及答案
- 了解中医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法律自考试题及答案
- 控制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 客舱清洁考试题及答案
- 铝电解综合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带式球团焙烧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药合剂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1套附答案详解
- 钽钠还原火法冶炼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风电场运行管理课件(改)
- 医院医用耗材SPD服务项目投标方案
- 债务重组合同协议书样本
- 杜绝“死亡游戏”(梦回大唐)学生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人教版七上《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教案
- 《妇产科学》课件-9.2产力异常
- 职工食堂服务(技术方案)
- 金融领域反腐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 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