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依恋类型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依恋类型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符翠茹摘要随着依恋理论的发展,对于依恋的研究已经逐渐地由婴幼儿的研究焦点发展到成人依恋的研究,与他人的依恋关系影响到个体成长中心理的发展。 文章通过综述我国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发现,在我国,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有着较强的相关,而在心理健康的某些具体症状上,如抑郁、孤独感等更是与成人依恋的不安全类型关系显著。 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希望了解大学生孤独感状况,并进而研究大学生孤独感和依恋方式的关系。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相关分析方法统计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学生的依恋方式和孤独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未达到显著水平; 二、不同依恋方式的个体在孤独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三、依恋方式和孤独感存在相关。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依恋关系;孤独感;关系;心理健康;抑郁;社交焦虑第1章成人依恋概念国外许多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结果认为,依恋类型的不同会带来不同性质的行为和社会认知,它也将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状况。 Bowlby就曾指出,儿时的经历和亲密关系会影响到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水平。 文章通过综述我国以大学生为被试的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结果,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其焦虑、抑郁以及其它的负性情绪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于依恋的研究最初是对婴幼儿与主要抚养者如母亲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最早提出依恋的感念。 他在依恋的定义中的描述是“导致一个人对其他人产生一定程度亲密感得任何行为模式都有个体差异,这可能会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保留、去除及更新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 11987年,Hazan和Shaver将Bowlby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拓展到成人阶段,认为即使再去爱成人阶段,也会表现出如儿童依恋一样的个体差异。 自此以后,成人依恋逐步地成为依恋研究的焦点。 他们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2。 Berman和Sperling认为成人依恋是寻求和保持生理上和心理上能提供稳定安全感得依恋对象的一种个体倾向3。 我国吴薇莉定义为“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4。 第2章成人依恋的类型Hazan与Sperling提出,成人依恋的类型与在婴儿中发现的依恋类型相一致,即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Bartholomew和Horowitz (1991)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恐惧-回避类型,提出一个两维的依恋模型,分别是自我他人和积极消极,概括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由此区分和定义了个体的四种依恋风格(Bartholomew,1990,1991),分别是安全型(secure)、迷恋型(preoupied)(也有译为先占型、卷入型、专注型、矛盾型的)、冷漠型(dismissing)(也有译为拒绝型、忽视型、排斥型、回避型的)、恐惧型(fearful)(也有译为害怕型、混乱型的),后三者属于不安全型依恋5。 安全型表现为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感到舒适,对早期关系的看法恰当,能较好的评价依恋关系。 认为关系有价值,既有亲近感,又有自主性(对自我和他人都是积极的观点);而不安全依恋类型中的成人不能整合评估过去的经历及其意义。 迷恋类型具有焦虑和情绪化的特征,表现出对过去经历理解的混乱,对人际关系过度沉溺和依赖(人际关系对自我是消极的,对他人是积极的);拒绝类型的特征是崇尚独立(对自我是积极的),他们回顾特殊事件有困难,否认渴望亲近((对他人是消极的);恐惧的个体是焦虑、不信任和害怕拒绝(对自我和他人都是消极的)6。 第3章成人依恋的测量国外成人依恋的测量开始于1985年由George,Kaplan和Main创建AAI测量工具,而关于成人依恋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量工具的开发和研究,在对成人依恋的描述上,各测量工具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会谈、问卷分类评估和量表。 会谈类测量工具主要有成人依恋访谈(AAI)、当前关系访谈(CRI)以及依恋访谈(AI)。 问卷分类评估包括成人依恋Q分类(Adult AttachmentQsort)和婚姻Q分类(Marital Qsort)。 成人依恋测量量表包括成人依恋问卷(AAQ)、成人依恋类型(AAS)、交互依恋问卷(RAQ)、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体验修订版(ECRR)、10条目依恋量表(10AS)和成人依恋量(AAS)。 在我国,成人依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大部分的理论构建都是基于国外成人依恋的研究成果。 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成人依恋还未进行过具体的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修订的成人依恋量表有成人依恋问卷(AAQ)、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的两个版本等。 而在大学生成人依恋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测量工具有Mary Main等人的成人依恋访谈(AAI),7它是一种儿童期依恋关系和意义的半结构访谈。 这个访谈要求被试描述他们的父母,用一些具体事例来解释和支持这些描述,描述父母对痛苦的典型的反应,讨论目前他们与父母的关系。 该访谈在国内使用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Bartholomew和Horowitz编制的关系问卷(RQ),8该量表包括四段对成人依恋原型的描述,要求受测者在7点量表上,判断每段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自己的亲密人际关系,最后从四种类型中挑选出最合适的一种作为自己的依恋类型。 该问卷在国内使用时也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Brennan,Clark和Shaver编制的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9原量表于1998年编制,共有36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 包括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分量表,分别由18个项目组成。 该量表在中国修订后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第4章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孤独感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时,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距离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 国外已将孤独感作为评定个体心理健康的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国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孤独感得研究显示安全型的大学生,其孤独感较低,在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就越不感到孤独;而回避型或者是矛盾型的大学生,其孤独感较高,在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就越容易感到孤独。 其中矛盾型的大学生其孤独感要略高于回避型的大学生。 因此可以得知回避型和矛盾型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倾向于隐藏自己,锁闭自己,这是不利于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的,特别是矛盾型的大学生,他们渴望接近他人,但是又很担心被拒绝,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他们更敏感地体验到渴望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这使他们感到十分的孤独。 “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 第5章大学生成人依恋和孤独感的关系现代社会高速的生活节奏以及剧烈的竞争都使人们的人际关系日益紧张,继而疏离淡化,有关研究表明,孤独感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 孤独感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尽管各学者理解不一致,但是都有三个共同的特征(Peplau和Penmen1982)第一,孤独感源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能产生;第二,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以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以在众人环绕中深感孤独;第三,孤独感体验是令人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 现有的孤独感得研究多倾向于儿童、老年人以及特殊群体,对于大学生的研究比较笼统概括,因而本文希望能够加以完善。 此外,现有研究已证明了自尊、人际信任等与孤独感的关系,而依恋方式的划分也正是基于对自己的评价(自尊)和对他人的评价(人际信任)划分的,我们国内目前较少有从依恋这方面考察孤独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仅是做一尝试。 研究假设在校大学生的孤独感存在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依恋方式的个体在孤独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依恋方式和孤独感存在相关。 、5.1对象与方法5.1.1研究对象5.1对象与方法5.1.1研究对象选取赣州市赣南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9份,有效率为79.5%。 被试年龄范围1926,平均年龄22.4岁。 被试分布如下表1在校大学生被试情况统计结果变量组别人数百分比表1在校大学生被试情况统计结果变量组别人数百分比性别男4729.6性别男4729.6女11270.4独生子女是6238.9独生子女是6238.9否9761.1专业文科9358.5专业文科9358.5理科6641.5依恋类型安全型8855.3依恋类型安全型8855.3害怕回避型2415.1害怕回避型2415.1专注型3421.4放弃型138.25.1.2研究工具关系问卷5.1.2研究工具关系问卷关系问卷(Relationship Ouestionaire,QG.Bartholomew&Horowitz,1991),有四个简短的段落组成的单项量表,每一段落描述了一种成人同伴关系的依恋原型,要求被试按照7个等级对每一个原型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价自己,最后选出最符合自己的一项。 本次测验中并为用到7项评定,而是仅仅要求选出最符合自己的一项。 UCLA孤独感量表由Russell等人于1978年编制,第三版的Cronbach a系数为0.94(大学生)。 量表用于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 量表分4级程度评分从不;很少;有时;一直。 我国王登峰教授于1995年对该量表的第三版进行了修订,使量表更适合中国人使用。 统计工具统计工具数据处理用spss17.0,统计方法有描述统计,t检验,F方差分析等5.2结果5.2结果5.2.1在校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表2在校大学生孤独感基本状况5.2.1在校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表2在校大学生孤独感基本状况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孤独感15918.0055.0033.32088.11493表3在人口统计数变量上孤独感的差异表3在人口统计数变量上孤独感的差异(SD M?)孤独感性别男(47人)48584.102979.35?女(112人)76903.64911.32?t*009.2专业理(66人)06953.96667.34?文(93人)26335.73656.32?t1.774独生是(62人)15414.86613.32?否(97人)10385.87423.33?t818.0?注:注:*P0.05*P0.01在校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性别、文理科专业、是否独生子女等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如表3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男生,孤独感的得分要高于女生,同时差异检验表明孤独感(t=2.009,P0.01)上男生要显著于女生;理科生的得分都高于文科学生,但差异检验显示,两者并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但差异检验也显示两者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5.2.2依恋方式与孤独感的分析依恋方式的分布情况5.2.2依恋方式与孤独感的分析依恋方式的分布情况表4依恋方式的分布情况类型A(安全型)B(害怕-回避型)C(专注型)D(放弃型)表4依恋方式的分布情况类型A(安全型)B(害怕-回避型)C(专注型)D(放弃型)N88243413%55.315.121.48.2依恋方式的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55.3%的安全型(A),15.1%的害怕回避型(B),29.6%的矛盾型(C和D)。 依恋方式在孤独感上的差异分析表5孤独感在依恋方式的差异?SD M?总体孤独感依恋方式A(88人)71322.79773.29?B(24人)36211.62917.38?C(34人)27539.62059.37?D(13人)99519.76154.36?F*103.14注*P0.05*P0.01*P0.001研究结果表示(表5),在总体孤独感上四种依恋方式的得分高低依次是B(害怕回避型36211.62917.38?),D(放弃型99519.76154.36?),C(专注型27539.62059.37?),A(安全型71322.79773.29?)。 方差分析表明四种依恋方式在总体孤独感上的差异都非常显著。 表6不同依恋方式的事后比较分析变量依恋方式(I)依恋方式(J)平均数差异(I-J)Sig.总体孤独感A B-8.31439*0.000C-7.22861*0.000D-6.63811*0.015B A8.31439*0.00C1.085780.994D1.676280.985C A7.22861*0.000B-1.085780.994D0.590501.000D A6.63811*0.015B-1.676280.985C-0.590501.000注注*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0.05事后分析表示(表6),在总体孤独感上害怕回避型、专注型、放弃型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安全型;但是害怕回避型的孤独感显著高于专注型和放弃型;专注型的孤独感显著低于害怕回避型,但显著高于安全型。 5.2.3依恋方式与孤独感得相关表7依恋方式和孤独感之间的相关总体孤独感依恋方式386*注注*P0.05*P0.01表7表明,被试总体孤独感与其依恋方式呈现正相关,并达到显著水平。 5.3讨论5.3.1在校大学生依恋方式和孤独感现状的总体分析5.3讨论5.3.1在校大学生依恋方式和孤独感现状的总体分析在样品中,88人(55.3%)的安全型(A),24(15.1%)的害怕回避型(B),34人(21.4%)的专注型,13人(8.2%)的放弃型。 相对来说,在校大学生还是比较有安全感的。 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在总体孤独感上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国内外对于孤独感性别差异的研究不一致,测量工具中含有明显的“孤独”、“孤单”等字样的测出的结果可能就是女生的孤独感高于男生的,而没有明显的“孤独”、“孤单”等字样的测出的结果男生的孤独感情况就比女生的严重。 本次调查使用的UCLA孤独问卷,没有明显的“孤独”、“孤单”等字样,测出的结果也是男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 可能是与一定的社会期望有关,即男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孤独的状况。 另外,男女生交往的模式也存在差异,女生较男生更倾向于情感类得交流,因此男生在感情上缺少分享分担。 5.3.2依恋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本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的依恋方式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 总的来说,不安全型依恋者得孤独感比安全型依恋者的孤独感程度明显高,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 安全型的依恋者体会到更少的总体孤独感,而属于非安全型的依恋者会产生更强烈的孤独体验。 安全型的依恋者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并且期望与他人交往并信任他人。 非安全型有三种,第一类是害怕回避型依恋者,他们低自尊,低人际信任,既不认可自己的价值,也不信任别人,渴望亲密关系但是觉得自己无吸引力,害怕被拒绝,害怕他人对自己造成伤害,因此与别人的交往就会减少,内心极为矛盾,易体验到更为强烈的孤独感;第二类是专注型的依恋者,他们低自尊,高人际信任,不认可自己的价值,但是信任别人并渴望亲密关系,可能很愿意与别人主动交往。 内心极为敏感,与他人分离便会感到极度的焦虑和孤独;第三类是放弃型的依恋者,他们则是高自尊,低人际关系,觉得自己应该拥有亲密关系,却又不信任别人,可能就不会很主动的与人交往,凡是以自己的力量解决,倾向于不依赖他人,也不愿别人走进。 第6章评价6.1本文的不足之处第6章评价6.1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被试的样本数量和地域有一定的限制,在年级和城市农村变量上夜没有很好的研究,因而研究结论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在问卷方面,考虑欠佳,致使某些关系(如孤独感除了总体孤独感还有社会孤独感和情感孤独感,依恋方式对孤独感得预测)未能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注意补充。 当然问卷法自身的局限性易造成本研究的误差,测验结果只表明结果而不能反映过程。 6.2结论与建议6.2.1结论6.2结论与建议6.2.1结论第一,通过差异检验分析得出,在校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性别因素上粗在显著差异,在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上,二者虽有所差异,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第二,不同依恋方式个体在孤独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害怕回避型、专注型、放弃型的总体孤独感都显著高于安全型,专注型显著低于害怕-回避型和放弃型,但显著高于安全型。 第三,依恋方式和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 6.2.2建议6.2.2建议建议在校大学生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差别很大,需要学会自主安排,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环境。 一个人的时候给自己安排一些感兴趣的事情。 其次,应该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每天应至少拿一点时间试着去接触他人。 要培养自己对他人生活或事件的兴趣,可以先从某一个人开始,这样就可以使交流更容易些,逐渐消除自己的封闭习惯。 帮助他人为他人做事会使你感到自己被人需要,这样会减轻你的孤独感。 6.3尾述6.3尾述通过综述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发现,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有着较强的相关。 尤其是在不安全的依恋类型上,与抑郁、焦虑、社交焦虑以及孤独感等方面相关显著。 不安全依恋会导致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得关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教育。 然而在我国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表现在研究方法上。 综观已有的文献资料,对此类得研究大多数采用的还是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较少,这使得研究缺乏代表性。 另外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自行尝试编制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大部分都是修订国外的量表,修订后的量表虽然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但由于各国文化差异,总不免使测验不够全面,权威。 其次,表现在研究内容上。 国外在成人依恋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而在我国,搜索了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上的50多篇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许多研究内容集中于综述国外研究的一些理论成果及实证研究成果,对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并不多见。 而对于我国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研究就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断桥门窗产品培训
- 课件模板空白高级设置
- 高级感摄影培训
- 装饰行业销售培训
- 课件框架搭建步骤图解
- 公司拓展培训结业
- 少儿超轻粘土课件
- 大班珍惜动物课件
- 展览活动电子课件
- 课件最后一页文案
- 移风易俗培训教程课件
- 直销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象棋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年保健按摩师(五级)资格理论必背考试题库(附答案)
- 抖音员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DB32/T 3636-2019车用汽油中甲缩醛含量的测定多维气相色谱法
- 2025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共4个单元含有教学计划)
- 股东出资协议书合同
- 报考纪检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生产考核奖惩管理办法
- 2025年度策划居间合作协议书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