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乡 有 感范文.doc_第1页
回 乡 有 感范文.doc_第2页
回 乡 有 感范文.doc_第3页
回 乡 有 感范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 乡 有 感范文 回乡有感我的家乡南滨巢湖,是个风景秀美的山村。 虽然距城里不远,可我还是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回去了。 这个周未,妻子提议回老家看望父亲,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二天,我们就带着小女踏上了回家路程。 走完那弯弯曲曲的小路,又见到了村口那熟悉的土井,在门前的老槐树下,父亲见到我们一家人,显得格外高兴。 小女甜甜地叫一声“爷爷好”,父亲微微一楞,原来巢南习惯称“爹爹”,爷爷是城市人的叫法,这一愣却暗示着祖孙之间原本看不见的代差。 只有我这个由父亲培养长大的儿子,能够理解此时此刻父亲的微妙心理。 下午,我得闲一个人来到村东的塘埂上溜达,一条土埂,三面青山,围着一潭碧绿。 听父亲说这水库是1958年修建的,主要用于畜水灌溉。 我村就座落在塘埂的下边,所以又叫塘埂村。 塘埂上生满了密茸茸的爬根滕草,这草生命力极强,是防水护堤的好屏障,春天站在村口看塘埂就像一道绿色的屏风。 埂上点缀着一朵朵调皮的蒲公英,撑开一把把小伞,疵护着脚下的纤纤小草。 在这里,我尽管看不到“小草依依,脚下留情”的警示牌,但却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 岸边绿水轻轻地吻着塘埂,生怕毁坏了保护自己的堤防,一切都显得那样自然、那样和谐。 这潭绿水偎依在群山怀抱中,好像在翡翠园里又镶嵌了一枚钻石。 我边走边思索,在后工业化时代,在我的家乡,还保留着这么一快山青水绿的宁静世界,实在是值得庆幸。 塘埂的尽头就连着小山。 小时候,我常到山上砍柴,耙草,挖地皮。 那时,山上除了集体所有的几棵马尾松外,几乎是光秃秃的。 有时村民的柴草不够烧,就到山冈上挖地皮。 挖地皮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劳动,先选择好蓬松的沙地,用铁耙将草连根挖起,抖落泥土,晒干后,放到灶堂里一烧“噼哩叭啦”地乱叫,好似节日的编炮。 挖的人多了,有时半个山冈都裸露了。 如今,山上松树成荫,野腾缠着稿草连人都上不去,小山看上去也比从前增高了一圈。 现在农民做饭都用上了煤炭、煤气、或电。 柴草就被丢在山冈上了,农民不再搜刮小山,小山也就富起来了。 然而,煤电资源是有限的,我总担心有一天资源枯竭,村民们又要回到山冈上挖地皮。 但愿,我这份担心是多余的。 从远处看,这座小山的形状酷似一只乌龟,所以,村民就称它为乌龟山。 小山的东侧有一条开采了几十年的粘土矿,粘土的主要成份是流酸铝,是炼钢必用的耐火材料。 传说这粘土是乌龟身上的一条白筋。 这矿曾给贫脊的山村一度带来昔日的荣耀,二十前,我村就与省内外钢铁公司联系密切,运粘土的贷车绎络不绝,给山村带来了不少实惠。 如今,粘土资源已开采将尽,乌龟身上留下的却是累累伤痕。 原靠采矿为生的村民,渐渐转到城里打工,使本来人口就不多的山村更加冷寂。 故乡啊,要想重新繁荣,还有相当长的一段历程。 但我相信,只要青山绿水常在,故乡就一定有兴旺的希望,我等着这一天。 “人事有代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