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2014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doc_第1页
襄阳市2014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doc_第2页
襄阳市2014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doc_第3页
襄阳市2014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doc_第4页
襄阳市2014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阳市2014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王问洋 周华 王光艮一、命题指导思想按照襄阳市教育局文件要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坚持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选拔合格新生。命题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的目标层次要求,考试内容不超出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下册)(2012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13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试题做到“五体现”:体现课标(中考说明)要求、体现教材内容(覆盖教材内容的6080知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试题材料的公平性)、体现试题标高(优秀率1520,及格率4050,低分率10以下)、体现试题的创新性(试题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通过创新、变换试题形式)。二、试题结构中考物理试题共四个大题,即:一、单项选择题(12分);二、填空题(17分);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9分);四、应用与创新(12分),共24个小题。2014年中考物理双向细目表知 识 点小题号小题分题 型课 程 目 标单选填空作图与实验应用与创新知道理解应用力学24分40%摩擦力3011力、惯性2922机械能2822功的含义122运动的描述522机械效率38532力的示意图、力臂332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35211压强和浮力3966电磁学23分38%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633电与磁6211电功率及焦耳定律的应用2522探究欧姆定律的应用40624安全用电2422探究欧姆定律37431通电螺线管3422电功率的计算27211热学6分10%物态变化222分子的热运动、内能改变方式2322热量计算 热机26211光学5分8%平面镜成像322透镜的应用3122凸透镜对光线作用3211声学2分4%声音的产生与声音的利用422合 计603618660%30%10%中考物理试题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在有限的分值限定内尽可能地考查到了大部分知识点,同时重点知识重点加以考查。其中,力学24分(40)、电磁学23分(38.3)、热学6分(10)、光学5分(8.33)、声学2分(3.3)。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试题比例符合中考说明的要求。三、试题的亮点1、优先考察新实验项目。今年是我市初中物理实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使用改编“人教版”教科书(2012年版)两年时间,首次进行的学业水平考试,“2012年版”教科书内容在实验方面有新的项目,本次考试优先保证了对新的实验项目内容的考察。比如,第38题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所考查四个实验探究题中分值最大,考察最全面。2、“真情景”与“真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试题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今年的试题努力让“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考生实际”的理念成为贯穿整个命题的思路。通过真实的生产生活情景,提出有价值的、真实的学科问题,不仅关注了学生学科专业素养的发展,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学科教育的应用价值。比如,第4题“广场舞”的争议,其实质就是物理中的“声问题”,题目通过目前非常关注的社会问题,让学生根据物理知识进行科学判断,得出结论。第25题“襄阳谷城县一位25岁农民自建屋顶发电站,房顶安装发电设备”,要求计算电功率。既体现了目前一种新的发电的模式,也让学生感受到这项新的发电方式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如果题目进一步引申,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将更能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题目分步设问,难度“梯度”设置。今年试题难度有所降低,题目采用分步设问、难度“梯度”设置的方式,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有了更好的区分和辨识,能更好地实现选拔功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第38题计算题分成三个小问题,第39题计算题分成四个小问题。层层深入的“梯度”设置,有劲能让学生使得出来,有想法能让学生表达出来,有能力能让学生发挥出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从命题素材来讲,命题注重教材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引导教学回归,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放平心态,形成扎实学习、踏实为人的优良品质。4、命题体现了“少算多想,突出思维”的特点。今年的试题简化了计算,减少题目。往年的试题计算点多,学生感觉做不完,影响了考试信度和效度。今年的试题在计算量上大大减少。第一大题选择题6道小题,只有2道题有简单的计算。第二大题填空题有9道小题,17个填空,只有4个填空需要简单的计算。试卷总的题目数量比往年减少2个。四、数据分析1、客观(选择题)试题答题情况统计题目选A选B选C选D空选平均分得分率12911846593569140327121.40 70.22%2454631019343022026541.46 72.88%31310310127788657226901.34 67.01%4682338256761211426461.24 61.92%52538855546061146229951.22 61.22%627442163836611061927941.04 52.18%2、一分一段统计分数人数累计人数分数人数累计人数分数人数累计人数602092094076816874206573068859345554397961767019611312995849010443874618416186223192157633167737758191741760932530567292406367151988916575331055580432103572720616155633366854870408034740213561455234220538694949337042206013565347855294158903270722767125203530551984687431681234481149135796509617835307052415310455362514999188262970024853948536736481010983628691255448440371764795610792276582620273793755546922117142664526847640837963459171263125620274675233381964491513546246472811442693846543839143852365528769314138606428341521922641294102171387774188716106216213003114038817076388933、试卷整体情况参考人数人均分难度高分人数高分率优秀人数优秀率3889334.384130.57 983625.29%408010.49%及格人数及格率低分人数低分率满分人数0分人数1988951.14%410810.56%209764、2014年襄阳市各市(县、区)中考成绩统计表单位中考实考人数物理(满分60)高分G(48)及格J(36)低分G(12)人数比率 人数比率 人数比率 襄州507410200.201 20660.407 9230.182 枣阳735018600.253 36780.500 6400.087 宜城336810610.315 19770.587 2220.066 南漳29665270.178 13590.458 3860.130 谷城36725890.160 16670.454 7230.197 保康10932330.213 6710.614 330.030 河口38068540.224 17440.458 7520.198 襄城22846000.263 10720.469 2640.116 樊城568215650.275 30570.538 3440.061 高新8892220.250 4200.472 700.079 东津5361530.285 2580.481 810.151 市直333611530.346 19200.576 3280.098 合计4005698370.246 198890.497 47660.119 五、阅卷情况分析:本次阅卷将试题分成七个切块,对应七个阅卷小组,各阅卷小组阅卷小结如下:第23-27题23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以及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该题联系生活紧密,学生容易理解,得分率较高。24题:本题考查了三孔插座的连接方法,难度较小,得分率较高。25题:本题从生活实际出发,考查了度和千瓦时之间的换算,难度较小,得分率高。26题:本题考查了热量公式的计算以及热机有那几个冲程,其中由于学生审题不够仔细,忽略了一个标准大气压这个前提条件,很多学生算出了101摄氏度,失分现象非常严重。27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计算功率的相关公式的应用能力,题目总体难度不大,得分率也较高。第28-31题第28题:考查学生对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因素的掌握情况,学生能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水平、匀速”得到运动速度的大小方向不变,而未进一步分析洒水车洒水时质量变小这一因素,导致得出动能、势能、机械能都不变的错误结论,此题失分较多。另外注意:此题是选项填空,应强调用给定的字词句填写,有不少学生未按要求,如:应填“变小”,却填成“减小”,此次虽未扣分,应引起重视。 第29题:答案较客观,学生答题较好。但错别字居多,如:“惯性”写成“贯行”,错的是关键字,出现扣分。 第30题: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不理解,将“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填成“增大接触面积”,或语言表述不清填成“增加粗糙面积”等,另外,不会写“粗糙程度”四字,此题扣分比第29题略多。 第31题:此题失分最多,第一空是教材科学世界窗中的内容,也是2014年中考说明与往年中考说明的细微差别之一,可能我们教学中遗漏或未引起重视,致此题失分严重,得分率极低。第二空失分较多,一类是对照相机的原理不理解,一类是审题不仔细,错将此空填成物距范围或将像距符号写成焦距符号,另一类不会表述区间范围,如:大于100mm,小于50mm等。还有一类是单位换算错误。第32-34题32题、根据图中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该题答题出错类型主要有: 1、粗心大意,忘记标出箭头。2、错把光线用虚线表示。3、错把折射后过焦点光线看成过二倍焦点光线来画入射光线。33题、画出杠杆上此时最小压力的示意图和重力的力臂。该题答题出错类型主要有:重力力臂作图错误类型A、 力臂用实线表示但不标双箭头。B、 力臂用虚线表示但无箭头和大括号。C、 只用大括号表示力臂。D、 找错了力臂的位置或起点和终点位置。最小压力作图错误类型A、 弄错了力的方向,错把垂直杠杆向下画成了向上。B、 找错了压力的作用点位置。C、 没有画出力臂或力臂方向而直接画出了力。D、 最小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画成了与地面垂直。E、 力的示意图画法不规范,用虚线表示或不带箭头,不标字母。34题、标出通电螺线管磁感线的方向和条形磁铁B端磁极极性。该题答题出错类型主要有:1、 审题不仔细,错把画磁感线方向画成了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2、 使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极错误导致磁感线和B端磁极标错。3、 磁感线方向画错,五条磁感线中既有向左也有向右。4、图中磁感线提示相对磁极为异名磁极,错记为同名磁极而导致磁极标错。第35-36题整体来看这两题共5空(5分)学生答题情况不如预期,反映出学生审题及揣摩题意的能力不足,所考物理知识点不难学生失分很多都是表达不清,答题用语不规范。基本功较差,出现较多错别字,如竖直的竖写成“坚”,横截面的截不会写。35题第一空得分率较高,失分主要因为读错分度值及读数方向错误。35题第二空学生容易产生理解偏差,若题目中加上“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等字眼则更加严密。答题中出现近一半的“未调零弹簧测力计”答案。另有较多的学生回答“杠杆不平衡”“考虑测力计自重”“指针与外壳间的摩擦”“勾码生锈”。说明学生做题时不善于揣摩出题人的本意,只按照字面意思回答,不考虑题目尤其是图像所给的信息。36题第一空体现学生答题不规范。题目中所给“通过观察_”应该填写“灯泡亮度或电流表示数”,很多学生填“灯泡或电流表”36题第二空应填写“长度和横截面积”,很多学生填成“粗细和长短”。另有填写“温度、电压、电流”,没有了解实验所给器材只有一根电阻丝。第37-38题这两题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此两题均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实验。可以考查出教师和学生有没有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同时给以后的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要重视教材,不能闭门造车。两题的具体答题情况如下:37题第(1)问“改正连线错误”答题情况较好,但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此实验的目的,把连线改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还有一部分学生只在错误的线上打,而忘记连接正确的线了。而“不改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答题情况不好。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此实验,不知道控制变量,瞎填。或是没有认真分析电路,写成“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为零。”要不然则是语言叙述能力太差,写成“控制电压不变”。第(2)问情况较好,少不分学生写成“多次实验,找到普遍规律”这一滑动变阻器常见的作用,没有写出在此实验中的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没有真正明白此实验的关键点。第(3)问较差,学生没有理解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不会通过分得的电压来计算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还有少部分学生没有认真看选项,填成了“50欧,2A”。38题第(1)问情况较好,少不分学生没有看清题目,让填数据填成了“第2次”。第(2)问较好,有少不分学生写成了“不变”,我个人认为如果在空后写上百分号,情况会更好。第(3)问绕线情况还好,但是学生绕线很不规范。第(4)问考查了学生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情况不好。一部分学生不会分析答成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有关”,可以看出学生在死背实验结论。一部分学生答成了“物体上升的高度与机械效率无关”因果颠倒。一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分析数据答成了“机械效率与物体移动的距离有关”。第39题优点:文字描述简洁,情景明确,将浮力和压强、质量等知识点进行拼接、组合成的题, 从而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组能力、对物理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题难度低于过程复杂 综合性强的试题,似曾相识又面貌全新,无法从题海中找到原样,这对物理教学起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缺点:第三问解题方法较多,而且过程分析要极其的清晰,否则会凌乱,如果之前曾经做过类似题的话,学生也要考虑周全,但是如果从来没练过类似题,那么这问几乎就无法得分了,并且会让学生考试时间流失。第40题第40题是一道串联电路中带有滑动变阻器,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