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红蛋白》PPT课件.ppt_第1页
《肌红蛋白》PPT课件.ppt_第2页
《肌红蛋白》PPT课件.ppt_第3页
《肌红蛋白》PPT课件.ppt_第4页
《肌红蛋白》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肌红蛋白检测与临床吴静福建省老年医院ICU 肌红蛋白基础临床检验临床意义 肌红蛋白的本质和功能 肌红蛋白 myoglobinMb 肌肉中运载氧的蛋白质 由1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含有血红素 和血红蛋白同源 与氧的结合能力介于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之间 可帮助肌细胞将氧转运到线粒体本质 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结合蛋白 分子量 16 7KD形状 呈紧密球形 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上的疏水侧链大都在分子内部 亲水侧链多位于分子表面 因此其水溶性较好 分布 广泛存在于人及哺乳动物心肌和横纹肌 在胸腺及甲状腺也有少量存在 占肌肉总蛋白的2 产生和代谢 心肌或骨骼肌损伤时Mb可以从肌肉组织迅速地释放入周围血管间隙 不经淋巴循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中去大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 小部分与血清蛋白结合 并且结合能力很弱 血Mb半衰期仅为1 3小时 主要经肾脏排泄 少量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 生理功能 能可逆地与氧结合 是一种氧合结合蛋白 参与葡萄糖氧化 在细胞内主要具有运输氧和储氧功能 与氧的亲和力比Hb强 在极低的氧张力情况下 肌肉缺氧时 可以放出氧供肌肉收缩的急需 还能缓冲细胞内氧浓度 使细胞内氧浓度相对稳定Mb对于维持正常的肌肉发育和功能是必需的 结合并清除NO 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 清除活性氧 CardiovascRes 2010 87 1 22 29AdvExpMedBiol 2007618 181 193 病理状态下的肌红蛋白 Mb与危重病发病机制的关系 1 Mb在体循环中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 过量的Mb具有产生氧化应激损伤的能力 催化机体产生病理性小分子细胞毒产物 2 氧化状态下的Mb被亚酰基化 能调节细胞中NO水平及其生物活性 清除循环中内源性氮氧化合物 而病理状态下Mb不能诱导清除内源性氮氧化合物 从而增加了重要脏器血液循环的阻力 加重了低血容量性休克组织的失代偿和血管炎症反应 Shock 2003 19 1 79 84BiochimBiophysActa 2009 1792 8 796 803 肌红蛋白引起肾损伤机制 临床检验 目前 最灵敏的血清Mb测定方法是放射免疫法 利用Mb同125I标记Mb竞争有限的抗体 最低测定范围为2ng ml的水平 免疫比浊法操作简便 快速 仅需15分钟 不需特殊仪器 但敏感性低 最低测定范围为10ng ml 测定血中Mb含量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乳胶凝集法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放射免疫分析 免疫比浊法等 临床检验 Mb早上9时最高 下午6至12时最低Mb含量因性别 年龄 种族而有变化 通常男性高于女性 黑人男性明显高于白人男性 而女性不存在这种种族差异 除黑人外 其他种族高年龄者Mb都较高 临床应用 心血管疾病 急性心梗骨骼肌疾病横纹肌溶解症其他 AMI 动态变化 发病后0 5 1小时即可升高 升高幅度超过150ng ml或增幅大于25 4 8小时升高可达900ng ml以上 8 12小时升至峰值 峰值为参考值10 30倍 24 48小时恢复正常 诊断价值 AMI诊断敏感性为83 3 特异性为88 6 阴性预测率为99 5 AmJCardiol200494 7 864 7 估测心梗范围 可根据其动态变化曲线早期估计 Mb峰值小于参考值上限10倍 高峰期持续时间短的患者 心梗范围较小 而Mb峰值大于参考值上限10倍 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或呈双峰 多峰的患者 心梗范围较大疗效判断 溶栓再通的判断 准确性可达95 以上 用Mb判断冠脉再通的指标是 溶栓开始后2小时内 Mb增加的数值超过150ng ml 小时 溶栓后第一次Mb和2小时后Mb相比 增加4 6倍 Mb到达峰值时间 6小时 梗死范围扩大 如峰值期持续时间较长 超过24小时 恢复正常缓慢 超过4天以上 或下降过程再度升高形成双峰 多峰 则提示可能发生心梗延展或新的部位又发生心梗预测预后 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与心梗预后密切相关 其中峰值升高显著 在血液中持续72 96小时的患者预后不良 死亡率较高 而峰值低 发病24小时即恢复正常的 预后良好 心血管病实验诊断学215 227 其他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升高幅度为正常上限的2 4倍心肌炎 升高幅度为参考值上限的4 10倍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骨骼肌疾病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 以及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 升高程度可为参考值上限3 30倍升高随病情和病程不同而有显著差别 横纹肌溶解 定义肌细胞坏死并释放肌细胞内容物进入血循环 引起血中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增加病因肌肉损伤 缺血代谢紊乱感染中毒 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 高龄 尤其大于80岁 患者 女性多见 体型瘦小 虚弱者 多系统疾病 如慢性肾功能不全尤以糖尿病性肾功能不全多见 多种药物合用 特殊状态如感染 创伤 围手术期 强体力劳动 合用特殊药物或饮食 如酗酒 他汀的治疗剂量 特殊人群ACC AHA NHLBI NLA建议临床处理 其他疾病 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脑梗塞 慢性支气管炎 不足及对策 AMI诊断存在的不足Mb 碳酸肝酶 CA 和Mb 脂肪酸结合蛋白 FABP 比值为提高诊断效率可根据血清Mb上升速度和程度进行鉴别诊断 如AMI发病每小时升高超过20ng ml 或发病初期1小时内升高超过参考值上限40ng ml 均可有助于AMI明确诊断连续测定 不足及对策 Mb与心肌特异性标志物联合使用 小结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