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小石潭记导学案编写时间 2017 328执行时间 4 5主备人王东海 执教者 王东海 总序第 个教案课题26 小石潭记共 2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熟练的诵读课文。2、整体把握文意;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3、理清文章脉络,用自己的话翻译原文。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文意;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2、理清文章脉络,用自己的话翻译原文。学习策略自学 群学 合作 探究教 学 活 动课前、课中反思【知识链接】文学常识积累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也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基础演练】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要求: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并注音后整理到下面空白处(要查字典)。悄怆( ) 篁( )竹 清洌 ( ) 为坻 ( ) 为屿( ) 翕( )忽 为嵁( ) 差( ) 互 寂寥( ) 幽邃( )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如:范读、齐读、速读等。【独学 群学合作探究】1、把课文抄到到小黑板上。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课文内容。3、了解有关文言词语的用法。4、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线索(写作顺序)【当堂展示】1、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翻译课文,师生随机点评。2、文言现象(附参考答案)1、文言实词与虚词归纳(1) 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 ; 小生:(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 一词多义 以: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为: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差: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3文章的写作顺序是:_,写- 。【当堂检测】1、重点句翻译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判断。“若”“似”“如”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闻水声,如鸣佩环。( ) 皆若空游无所依。( ) 似与游者相乐。 ( ) 天涯若比邻。 ( ) 3、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方面烘托 “水尤清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