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章已完成.ppt_第1页
习题课章已完成.ppt_第2页
习题课章已完成.ppt_第3页
习题课章已完成.ppt_第4页
习题课章已完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1名词解释 1 弗伦克尔缺陷与肖特基缺陷 2 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1 当晶体热振动时 一些能量足够大的原子离开平衡位置而挤到晶格点的间隙中 形成间隙原子 而原来位置上形成空位 这种缺陷称为弗伦克尔缺陷 如果正常格点上原子 热起伏后获得能量离开平衡位置 跃迁到晶体的表面 在原正常格点上留下空位 这种缺陷称为肖特基缺陷 2 滑移方向与位错线垂直的位错称为刃型位错 位错线与滑移方向相互平行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4 2试述晶体结构中点缺陷的类型 以通用的表示法写出晶体中各种点缺陷的表示符号 试举例写出CaCl2中Ca2 置换KCl中K 或进入到KCl间隙中去的两种点缺陷反应表示式 解 晶体结构中的点缺陷类型 间隙原子 空位和杂质原子等三种 在MX晶体中 间隙原子的表示符号为Mi或Xi 空位缺陷的表示符号为 VM或VX 杂质缺陷的表示符号为 AM或AX 取代式 以及Ai 间隙式 当CaCl2中Ca2 进入到KCl间隙而出现点缺陷 其缺陷反应式如下 当CaCl2中Ca2 置换KCl而出现点缺陷 其缺陷反应式如下 4 4 a 在MgO晶体中 肖特基缺陷的生成能为6ev 计算在25 和1600 时热缺陷的浓度 b 如果MgO晶体中 含有百万分之一mol的Al2O3杂质 则在1600 时 MgO晶体中是热缺陷占优势还是杂质缺陷占优势 说明原因 解 a 根据热缺陷浓度公式 G 6ev 6 1 602 10 19 9 612 10 19 J k 1 38 10 23 J K T1 25 273 298 K T2 1600 273 1873 K 25oC1600 b 在MgO中加入百万分之一的Al2O3杂质 缺陷反应方程为 x x 此时产生的缺陷为 杂质缺陷 当加入10 6Al2O3时 杂质缺陷的浓度为 10 6由 a 计算结果可知 在1873K 热缺陷浓度 8 4 10 9显然 杂质缺陷浓度 热缺陷浓度 所以在1873K时杂质缺陷占优势 4 6试写出在下列二种情况 生成什么缺陷 缺陷浓度是多少 1 在Al2O3中 添加0 01mol 的Cr2O3 生成淡红宝石 2 在Al2O3中 添加0 5mol 的NiO 生成黄宝石 1 生成淡红宝石的缺陷反应式为 2 生成黄宝石的缺陷反应式为 缺陷浓度为 2X0 01 0 02 mol 缺陷浓度为 1 2 X0 5 0 025 mol 4 7非化学计量缺陷的浓度与周围气氛的性质 压力大小相关 如果增大周围氧气的分压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Fe1 xO及Zn1 xO的密度将发生怎样变化 增大 减少 为什么 铁空位的浓度和氧分压的1 6次方成正比 故当周围分压增大时 铁空位浓度增加 晶体质量减小 则Fe1 xO的密度也将减小 间隙离子的浓度与氧分压的1 6次方成反比 故增大周围氧分压 间隙离子浓度减小 晶体质量减小 则Zn1 xO的密度也将减小 OO 1 4 9非化学计量氧化物TiO2 x的制备强烈依赖于氧分压和温度 1 试列出其缺陷反应式 2 求其缺陷浓度表达式 2 缺陷浓度表达式 1 试列出其缺陷反应式 4 10试比较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异同点 解 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异同点见下表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异同点 第五章固溶体第一节固熔体的分类第二节置换型固溶体第三节间隙型固溶体第四节固溶体的性质第五节固溶体的研究方法 5 1试述影响置换型固溶体的固溶体的条件 从晶体稳定性考虑 相互替代的离子尺寸愈相近 则固溶体愈稳定 若以r1和r2分别代表半径大和半径小的两种离子的半径 当它们半径差 r1 r2 30 时 不能形成固溶体 形成连续固溶体的两个组分必须具有完全相同的晶体结构 结构不同最多只能生成有限固溶体 只有离子价相同或复合替代离子价总和相同时 才可能形成连续置换型固溶体 电负性相近 有利于固溶体的生成 解 1 离子尺寸因素 2 晶体的结构类型 3 离子的电价因素 4 电负性因素 5 2从化学组成 相组成考虑 试比较固溶体与化合物 机械混合物的差别 固溶体 化合物和机械混合物比较 5 3试阐明固溶体 晶格缺陷和非化学计量化合物三者之间的异同点 列出简明表格比较 1 形成原因2 形成条件3 缺陷反应 举例 4 固溶式5 溶解度 5 4试写出少量MgO掺杂到Al2O3中和少量YF3掺杂到CaF2中的缺陷方程 a 判断方程的合理性 b 写出每一方程对应的固溶式 判断缺陷方程的合理性 在这两组方程中 从结晶化学的晶体稳定性考虑 在离子晶体中除萤石型晶体结构可以产生间隙型固溶体外 由于离子晶体中阴离子紧密堆积 间隙阴离子或阳离子都会破坏晶体的稳定性 因而间隙型缺陷在离子晶体中 除萤石型 较少见 上述四个方程以 和 较合理 但正确的判断必须用固溶体密度测定法来决定 5 5一块金黄色的人造刚玉 化学分析结果认为 是在Al2O3中添加了0 5mol NiO和0 02mol Cr2O3 试写出缺陷反应方程 置换型 及化学式 解 缺陷反应式为 2 2 10 5 0 5 0 25 1 20 02 0 04 固溶体的化学式为 Al2 0 5 0 04 Ni0 5 Cr0 04 O3 0 25 即Al1 9946Ni0 005Cr0 0004O2 9975 5 9用0 2molYF3加入CaF2中形成固溶体 实验测得固溶体的晶胞参数a 0 55nm 测得固溶体密度 3 64g cm3 试计算说明固溶体的类型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Y 88 90 Ca 40 08 F 19 00 将x 0 2代入上述固溶式得 置换型固溶体分子式为Ca0 7Y0 2F2间隙型固溶体分子式为Ca0 8Y0 2F2 2 由 1与 2计算值与实测密度 3 64g cm3比较 2值接近3 64g cm3 因此0 2molYF3加入CaF2中形成间隙型固溶体 3 66 3 35 1 2 第六章熔体和非晶态固体第一节熔体的结构第二节熔体的性质第三节玻璃的通性第四节非晶态固体形成第五节玻璃的结构第六节玻璃实例 6 1说明熔体中聚合物形成的过程 解 聚合物的形成是以硅氧四面体为基础单位 组成大小不同的聚合体 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 熔融石英的分化 解聚 过程 架状 SiO4 的断裂 中期 聚合物的变形和缩聚 后期 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温度下 聚合和解聚 达到平衡 缩聚平衡 6 2简述影响熔体黏度的因素 答 影响熔体黏度的主要因素 温度和熔体的组成 1 温度的影响 随温度降低 熔体黏度按指数关系递增 2 组成的影响 a O Si比b 氧化物 一价 二价 三价 四价 6 3名词解释 并比较其异同 晶子学说和无规则网络学说 单键强 分化和缩聚 网络形成剂和网络变性剂 比较 上述两种假说的观点正在逐步靠近 比较统一的看法是 玻璃是具有近程有序 远程无序结构特点的无定形物质 目前双方对于无序与有序区大小 比例和结构等仍有分歧 晶子学说和无规则网络学说 晶子学说 玻璃内是由无数 晶子 组成 微晶子是带有晶格变形的有序区域 它们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 晶子向无定形部分过渡是逐渐完成的 二者没有明显界限 无规则网络学说 凡是称为玻璃态的物质与相应的晶体结构一样 也是由一个三度空间网络所构成 这种网络是离子多面体构筑起来的 晶体结构网是由多面体无数次有规律重复而构成 而玻璃中结构多面体重复没有规律性 网络形成剂 正离子为网络形成离子 对应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 即凡氧化物单键强度 335kJ mol称为网络形成剂 网络变性剂 正离子称为网络变性离子 其单键强度 250kJ mol称为网络变性剂 这类氧化物不能形成玻璃 但能改变网络结构 从而使玻璃性质改变 单键强 单键强 化合物分解能 化合物配位数 分化和缩聚 分化过程 架状 SiO4 的断裂过程 缩聚过程 分化过程产生的低聚物化合物相互发生作用 形成级次较高的聚合物的过程 网络形成剂和网络变性剂 6 6有两种不同配比的玻璃其组成如下 试用玻璃结构参数说明两种玻璃高温下粘度的大小 对1 玻璃 Na2O Al2O3 8 18 7 48 1 Al3 被视为网络形成离子 Z 4 Y 2Z 2R 2 4 2 007 3 986 对2 玻璃 Na2O Al2O3 12 1 4 87 1 Al3 被视为网络形成离子 Z 4 X 2R Z 2 2 078 4 0 156Y Z X 4 0 156 3 844 讨论 1 玻璃Y1 3 986 2 玻璃Y2 3 844即有 Y1 Y2所以在高温下1 玻璃粘度 2 玻璃粘度 6 7在SiO2中应加入多少Na2O 使玻璃的O Si 2 5 此时析晶能力是增强还是削弱 解 假定引入的Na2O的mol含量为x 则SiO2的mol含量为1 x 此时析晶能力增强 补充1SiO2熔体的粘度在1000 时为1015dpa s 在1400 时为108dpa s 玻璃粘滞的活化能是多少 解 a 对 0exp E kT 取对数得 Ln Ln 0 E kT令A Ln 0B E k则Ln A B T将 T值代入上式 解之得 A 32 88B 85828活化能 E Bk 85828 1 38 10 23 1 18 10 18 J 个 粘滞的活化能 1 18 10 18 6 02 1023 710 3kJ mol 补充2有一组二元硅酸盐熔体 其R值变化规律如下 写出熔体一系列性质的变化规律 用箭头表示 1 游离碱含量 2 O Si 3 低聚合物数量 4 熔体粘度 5 形成玻璃能力 6 析晶能力 大 小 6 10解释硼酸盐玻璃的硼反常现象 解答 硼反常现象 随着Na2O R2O 含量增加 桥氧数增大 热膨胀系数逐渐下降 当Na2O含量达到15 16 时 桥氧又开始减少 热膨胀系数重新上升 这种反常现象就是硼反常现象 硼反常现象原因 当数量不多的碱金属氧化物同B2O3一起熔融时 碱金属所提供的氧不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