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014.5.23).ppt_第1页
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014.5.23).ppt_第2页
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014.5.23).ppt_第3页
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014.5.23).ppt_第4页
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014.5.23).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必修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1 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书法中国画 3 文学成就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的产生 考点清单 1 对于古代科技部分应该重点关注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对于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应该注意 1 认识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 2 认识科技发展与政治 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2 应注意新课标的人文理念在此部分的渗透 如 创新意识 历史意识 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时就应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 各国家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避免虚骄自大的情绪 狭隘的民族主义 3 用典型事例说明概述方法 如以四大发明作为切入点 利用图表法整理 形成古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网络结构 并了解其科技发展的多方面成就 再如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灿烂辉煌 古代文学成就包括诗 词 歌 赋 小说 戏曲等形式 古代艺术主要包括书法艺术 绘画艺术等 可采用图表法勾勒出基本脉络 结合时代背景 形成知识结构 考点一 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考点一 科技成就 一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 产生与发展 外传 地位及作用 二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 欧洲 发展的贡献 四 古代科技发展 领先世界 的原因 五 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与西欧领先的原因 六 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对当今的启示 三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一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 西汉早期 发明 东汉 改进 蔡伦 8世纪 传入阿拉伯 后传入欧洲 使信息的记录 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指南针 战国 司南 北宋 航海 12C末13C初传入阿拉伯 后传入欧洲 对军事 经济 航海意义重大 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 火药 唐末 应用于军事 宋朝 火药武器广泛运用 12 13C传入阿拉伯 后传入欧洲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 及采矿业 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 雕版印刷术 北宋 活字印刷术 毕升 由波斯传到西方 14世纪末欧洲出现木板雕印 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 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 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 二 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影响 造纸术是对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促进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 火药的使用 摧毁了欧洲封建堡垒 指南针的使用 迎来了新航路开辟的时代 为资本主义开辟世界市场 进行殖民掠夺提供了条件 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 带来无比的民族自豪感 促进了中华民族社会和经济发展 对中国的影响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最高结晶 对我国的文化事业 乃至世界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是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 东汉蔡伦加以改进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三大发明 起始远在宋代以前 但其完成和发展却在宋代 它代表着宋代自然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 四大发明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与实践精神 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四大发明对欧洲经济 政治和文化 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起了促进作用 同时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 从历史程度来看 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16世纪前 明清时期开始走向落后西方 2 从科学思想来看 1 尊重自然 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2 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3 强调实用技术 忽视科学理论的研究 制约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1 统一是历史的主流 社会相对稳定 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 中国确立封建制度 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封建国家在科技发明中起了相当重要的组织和支持作用 3 中国农业 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推动科技发展 4 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各民族互相学习 共同创建了古代文化 并能不断吸取外来先进文化提高自己 5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 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7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 四 古代科技 明清以前 高度发达的原因 五 明清时期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1 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小农经济限制了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促使科学技术缺乏动力2 政治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中央集权对科学的束缚越来越重 重农抑商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3 教育 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 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重农抑商 严格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不利于科学技术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文化专制 窒息了学术空气 知识分子普遍脱离生产 不务实际 不利于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闭关锁国 阻碍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技术的条件 4 文化传统 科学思想 中国 重道轻器 的文化传统 轻视科技发展 强调使用性 缺乏理论探究 没有严密的体系 根本原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补充 六 近代西方技术文化领先的原因 1 经济上 2 政治上 3 思想上 4 对外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原始基础 提供了动力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浪潮 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确立 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类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对外殖民扩张 科技发展原因的规律性因素 1 政治因素 国家统一 政治清明 政策等 2 经济因素 3 开放因素 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 4 个人因素 科学家的智慧和劳动 5 历史因素 科技的继承与创新 6 教育因素等等 历史启示 1 科技的发展是由政治 经济 教育 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2 科技是生产力 科技进步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 3 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材料一 马克思在 机器 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中说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到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鲁迅在 电的利弊 中说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 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外国用鸦片医病 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1 应如何理解材料一的内容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 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2 材料二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 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3 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和生产力水平 考点二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书法中国画 考点四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的产生 一 书法之美 书法的含义 书法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 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 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书法的艺术美 1 文字的源流美 2 书法的字体美 3 书法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书法的特点 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甲骨文 表意性 篆书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 表达感情 气势和意境 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考点二之汉字的起源演变 创始于秦代 始于秦朝 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 形成于汉末 开始盛行于晋代 起源于汉初 成熟于东晋 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 富于图案美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 整齐安定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既工整清晰 又飞洒活泼 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变化丰富 奔放跃动 演变特点 由繁到简 演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字体比较 甲骨文 金文 铭文钟鼎文 籀 zh u 篆文 西周毛公鼎铭文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篆书 隶书 汉字字体的楷模 楷书 汉朝末年 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的 楷书 楷 是楷模的意思 楷书 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 字型方正 规矩严整 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 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 就是 行书 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 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 而是象云 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动着 所以 叫 行书 工整清晰 飞洒活泼 实用性很高 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 称 书圣 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的 兰亭序 丧乱帖 快速书写的字体 行书 张旭草书 怀素草书 怀素与张旭合称 颠张狂素 怀素和尚史称 草圣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简表 二 国画之美 1 中国画的特殊工具 考点二之汉字的起源演变 题材 表现技法 人物画 山水画 特点 花鸟画 工笔画 2 中国画的分类 4 中国传统书画的特征 写意画 3 中国画的独特形式 文人画 名称由来 特点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质朴与浪漫 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 二 中国画 1 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演变 内容充满珍禽异兽 神仙魔怪 色彩鲜艳 气势宏大 体现了浪漫 神秘又不失古拙的风格 汉代主要是帛画和壁画 新的特点是 由于儒学在政治上开始占支配地位 对现实的理性思考日益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 但浪漫幻想主题依然十分流行 魏晋的凸显个性 东晋顾恺之 洛神赋图 展子虔 隋 游春图 描绘了大地上的明媚春光和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神态 唐朝的雍容华贵 唐代阎立本 步辇图 政治的统一 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代的画家们创制法度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盛唐气象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局部 敦煌壁画 选 敦煌壁画 飞天 宋元的山水花鸟 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 理学的兴起使人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画家从追求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山水画成为画家寄托思绪情怀的方式 北宋范宽 溪山行旅图 北宋李成 晴峦萧寺图 清明上河图 全图 明清的怪僻清新 由于地域 理念等各种原因及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动荡 明清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 一团和气图 明宪宗朱见深 清初八大山人朱耷 安晚册 之四 郑板桥的 兰竹图 郑板桥 墨竹图 绘画发展历程 考点二之汉字的起源演变 补充 逐步平民化 世俗化 1 背景 补充1 昆曲一统的局面被打破 出现了昆曲和地方戏曲争雄的局面2 昆曲脱离群众 日趋衰落 地方戏曲受欢迎3 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戏曲舞台活跃4 清朝统治者爱好和重视5 早期京剧演员的努力 三 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1 京剧的形成 乾隆为庆祝80大寿 调四大徽班进京演出 受到欢迎 道光时湖北汉剧加入徽班演出 在徽汉两剧种交融的基础上 又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 逐渐形成新剧种 京剧 2 成熟 同治 光绪间 京剧成熟 出现程长庚 谭鑫培等号称 同光十三绝 的著名艺人 3 发展 清朝时 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 成为全国流行的剧种 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 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和高度赞扬 2 形成过程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诗经 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1 时间 西周初年至中叶 约500年 共计305首诗歌 2 内容 风 是 诗经 精粹 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也揭露阶级压迫和剥削 名篇 伐檀 等 雅 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 分为 和 两部分 名篇 公刘 等 颂 是国王和诸侯用于和的乐歌 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功德的歌颂 分为 鲁颂 三部分 春秋 相鼠 硕鼠 小雅 大雅 生民 绵 祭祀 重大典礼 周颂 商颂 3 特点 句式 语言 丰富多彩 音节和谐 艺才感染力极强 创作风格 4 地位 奠定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基础 被后世列为 现实主义 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 现实主义 儒家经典 诗经 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的魅力 产生 继 后 在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创造 特点 的创作手法 感情奔放 句中使用方言 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经 楚 屈原 浪漫主义 楚国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地位 战国时期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品 政治抒情长诗 组诗 想象丰富 文辞清婉 大胆怀疑精神 描绘流放经历 政治抱负 追求 即修明法度 举贤授能 变法图强 富国强兵 离骚 的地位 人们称楚辞体为 文学史上常以 诗经 并称 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楚国 离骚 九歌 九章 天问 美政 骚体 风 骚 两汉 汉赋的风采 1 特点 赋是从诗演变而来的和并用的文体 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 2 西汉时期的赋 西汉早期 贾谊的 等都借物抒怀 意境深沉 汉武帝时 赋的创作走向全盛阶段 艺术特征 以气势恢弘 为主要特征 主要代表 司马相如的 和 等 西汉后期 最著名的赋作家是 3 东汉时期的赋 主要作家 风格变化 东汉后期赋渐少 各种赋兴起 摆脱了长篇赋文辞铺张的弊病 意境清新活泼 骚体 散文 韵文 吊屈原赋 鵩鸟赋 辞藻华美 子虚赋 上林赋 扬雄 班固 张衡 大 唐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 1 繁荣原因 政经基础 国家统一 国力强盛 文化政策 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科举制度的实行 以诗取仕 的推动 交流加强 民族之间的交流 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各民族间的融合和南北文化交流中外之间的交流 开放的对外政策 4 个人因素 唐诗的繁荣也是诗歌本身不断发展变革和大量诗人勇于创新的结果 2 代表人物 盛唐时期 李白 诗人 抒发了他的怀才不遇的愤懑 等透射出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 由盛转衰 杜甫 其诗被称为 诗人 笼罩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 七律 登高 五律 月夜 凝重工整 堪为律诗典范 唐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 诗仙 行路难 多歧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诗圣 诗史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三吏 三别 秋兴八首 春望 宋代词苑 1 产生 由民间流行的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朝在民间已产生 朝辉煌 2 发展 唐朝五代 唐朝白居易 晚唐五代 花间派 词人韦庄 南唐李煜 北宋时期 词发展走向辉煌 是宋代文学的标志 主要词牌 主要词人 婉约派代表 其词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 豪放派代表 对词发展贡献巨大 打破诗词界限 使词走向广阔社会人生 南宋时期 婉约派代表 其词蕴含对国家兴亡沉痛感慨 豪放派代表 张元干 贺新郎 张孝祥 六州歌头 豪放词派集大成者 长短句 唐 宋 菩萨蛮 蝶恋花 念奴娇 柳永 苏轼 李清照 梦绕神州路 长淮望断 辛弃疾 3 宋词兴盛原因 经济 城市手工业 商业经济的繁荣 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宋代词苑 阶级 市民阶层扩大 要求丰富娱乐生活 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政治 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2 元杂剧 含义 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它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的 因此又称北曲或北杂剧 代表人物 表演场所 兴盛原因 早期市民阶层的壮大 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 元曲 关汉卿 感天动地窦娥冤 瓦肆 勾栏 明清小说 1 元末明初 古典小说产生 原因 在宋元基础上 产生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 小说是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代表 罗贯中的 施耐庵的 意义 为后来小说和小说的创作树立楷模 2 明朝时期 古典小说黄金时代 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 明代中叶后 原因 手工业和商业繁盛 商品流通扩大 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和文化心理需求 代表 冯梦龙的 神魔小说 尤吴承恩的 西游记 意义 表现出要求 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话本 章回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历史演义 英雄传奇 东周列国志 封神演义 个性解放 章回 短篇白话小说 内容 描写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 代表 冯梦龙的 三言 凌濛初的 二拍 意义 真实生动反映明代社会生活 3 清朝时期 描摹人生世情方面更为成功 前清小说 内容 描摹人生世情 比以前更为成功 代表 吴敬梓的 曹雪芹的 蒲松龄的 明清小说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儒林外史 红楼梦 聊斋志异 晚清小说 原因 的影响 内容 反映近代社会生活 代表 四大谴责小说 经济 大批工商业城市的兴起 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通俗文学在这种环境中获得蓬勃发展 政治 政治黑暗 官场腐败 社会矛盾逐渐加深 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 官场现形记 改良主义 明清小说 探究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孽海花 老残游记 明清小说主要代表 一 东周列国志 明清小说主要代表 二 理解古代各阶段文学的特点 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 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句子参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