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二 定都天京 三 天京陷落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1 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遭到如此的劫难 主观原因是什么 清政府的腐败 一再妥协退让 中国的落后 2 人民做出了什么反应 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端不满 人民纷纷起义 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反击外国的侵略势力 想一想 一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 创立教会 1 创立 1843年 洪秀全创立了 拜上帝会 2 发展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展会众两千多人 2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建号 起义军称 太平军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 永安分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3 永安封王 二 定都天京 1 定都天京 1853年3月 太平军攻占南京 改名天京 定为都城 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保暖 的理想社会 3 北伐和西征 1 目的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2 结果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金田 永安 长沙 武昌 安庆 天京 连镇 天津 北京 湖口 武昌 扬州 冯官屯 太平军北伐 太平军西征 军事全盛 定都天京 永安封王 金田起义 太平军鼎盛期军事形势图 天王府模型 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 三 天京陷落 1 天京事变 洪 杨 韦 石 灭 逼 疑 杀 责 走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到衰 2 挽救危机 任命为干王 总理朝政 干王写成 提出向西方学习 改革内政等主张 结果 提拔 等一批青年将领 虽先后取得大捷 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政治上 军事上 洪仁玕 资政新篇 未付诸实践 陈玉成 李秀成 3 天京陷落 1 1860年湘军湘军包围安庆 安庆陷落 2 1862年 湘军围困天京 3 1864年 天京陷落 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曾国藩 1811 1872 湖南湘乡人 1852年创建湘军 1854年始与太平天国军作战 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 次年节制苏 皖 赣 浙四省军务 派李鸿章 左宗棠分两路 他居一方指挥 分三路围攻天京 1864年7月陷天京 太平天国亡 后从事洋务运动 举办军事工业 1870年任直隶总督 返回 1 失败的主要原因 思考 请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其启示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 启示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3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 转战大半个中国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 金田起义在今 A 广东省B 广西省C 云南省D 福建省 B 2 1853年 太平军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该政权定都于 A 永安B 金田C 天京D 安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贷款公司借款合同模板
- 2025 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同书
-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的作文(13篇)
- 企业园区智能物业服务协议
- 人才招聘表-公司类型一
- 红楼梦第32回课件
- 红楼梦填空课件
- 诗歌的演变历程
- 2025年互联网广告精准投放算法在智能安防行业的应用效果研究报告
- 2025征兵政策试题及答案
- 导医课件培训
- 供方准入管理制度
-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 CJ/T 22-1999动物园动物管理技术规程
- 2025年交通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华为人力资源流程体系解析
- T∕DZJN80-2022数据中心用锂离子电池设备产品技术标准
- 高空外墙维修合同协议
- 粉尘定期清扫制度
- 踢毽子社团活动方案
- DBJ33-T 1152-2025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和竣工综合测量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