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2016-2017-2-国际商法10-3解析.ppt_第1页
KJ-2016-2017-2-国际商法10-3解析.ppt_第2页
KJ-2016-2017-2-国际商法10-3解析.ppt_第3页
KJ-2016-2017-2-国际商法10-3解析.ppt_第4页
KJ-2016-2017-2-国际商法10-3解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商法 第十章国际商事仲裁法 第四节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一 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国际公约为了解决各国在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中的问题 国际上 曾先后缔结了三个有关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 第一个是1923年的 仲裁条款议定书 第二个是1927年的 关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 第三个是1958年 联合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 又称 纽约公约 现在 纽约公约 实际上已取代了前两个公约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网站报道 截止2010年1月7日 已有14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 纽约公约 包括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及主要发展中国家 我国也已于1987年1月22日加入 纽约公约 公约于1987年4月22日对我国生效 该公约共16条 其主要内容规定如下 一 公约明确规定 各缔约国相互承认仲裁裁决具有约束力 并应依照执行地的程序规则予以执行 在承认和执行其他缔约国的仲裁裁决时 不应该在实质上比承认和执行本国的仲裁裁决规定有更繁的条件和更高的费用 二 公约规定 申请承认和执行裁决的一方当事人 应该提供原裁决的正本和经过证明的副本 以及仲裁协议的正本或通过适当证明的副本 必要时应附具译本 三 公约第5条规定了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条件 根据该条第1款的规定 凡外国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被请求执行的国家的法院可以依被诉人的请求 拒绝予以承认和执行 1 原订仲裁协议的当事人 根据对他们适用的法律 存在某种无行为能力的情况 或根据仲裁协议所选定的准据法 证明该仲裁协议无效 2 被诉人未接到关于指派仲裁员或关于进行仲裁程序的适当通知 或者由于其他情况未能对案件进行申辩 3 裁决所处理的事项 作为交付仲裁的事项 或不包括在仲裁协议规定之内 或者超出仲裁协议范围之外 4 仲裁庭的组成或仲裁程序同当事人间的协议不符 或者当事人没有这种协议时 同进行仲裁的国家的法律不符 5 裁决对当事人还没有拘束力 或者裁决已经由作出裁决的国家或据其法律作出裁决的国家的管辖当局撤销或停止执行 按照该条第2款规定 如果被请求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国家的管辖当局查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也可以拒绝承认和执行 1 争执的事项 依照这个国家的法律 不可以仲裁方法解决者 2 承认或执行该项裁决将和这个国家的公共程序抵触者 二 一国仲裁裁决在国内的执行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仲裁裁决仅作形式审查 形式审查一般包括 1 仲裁协议是否有效 2 仲裁程序是否合法 3 仲裁庭组成是否合法 4 仲裁是否依法定形式作出等 对我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 如果败诉一方是我国的公司或外国公司在我国境内有财产 但不自动履行裁决的 根据我国仲裁规则和 民事诉讼法 的规定 胜诉一方当事人可以向被申请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根据我国 仲裁法 第260条及其他条款 如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涉外仲裁机构裁决有以下情况之一的 经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 裁定不予执行 1 合同中未订有仲裁条款或无仲裁协议的 2 被申请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 或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的 3 仲裁庭的组成或仲裁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的 4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5 此外 如法院认为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裁定不予执行 三 一国仲裁裁决在外国的承认和执行 根据我国 民事诉讼法 和涉外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的规定 我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 当事人请求执行的 如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我国领域内 可根据1958年 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 或者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其他国际条约的规定 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国外仲裁机构的裁决 需要我国法院承认和执行的 应由当事人直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其财产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 人民法院依照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 或者按照互惠原则办理 对于由临时仲裁庭作出的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申请和执行问题 如作出地国属于1958年纽约公约成员国 该裁决可在我国承认和执行 如是国际民间组织和专业协会所属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 则应根据我国和作出裁决所在地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 或按互惠原则办理 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作为 纽约公约 的缔约国 我国在参加 纽约公约 时作了互惠保留声明和商事保留声明 根据 纽约公约 的规定 缔约国和非缔约国的仲裁裁决都可依公约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予以承认和执行 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加入公约时都可以声明 该公约的规定仅适用于缔约国 这就是 互惠保留 所谓 商事保留 是指我国只承认和执行对属于契约性和非契约性商事法律关系争议作成的仲裁裁决 具体来说 一 根据我国加入该公约时所作的互惠保留声明 我国仅对在另一缔约国领土内作出的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适用该公约 二 根据我国加入该公约时所作的商事保留声明 我国仅对按照我国法律属于契约性和非契约性商事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适用该公约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具体是指由于合同 侵权或者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而产生的经济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例如货物买卖 财产租赁 工程承包 加工承揽 技术转让 合资经营 合作经营 勘探开发自然资源 保险 信贷 劳务 代理 咨询服务和海上 民用航空 铁路 公路的客货运输以及产品责任 环境污染 海上事故和所有权争议等 但不包括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争端 四 国际与各国国内常设仲裁机构及其规则 一 国际商会仲裁院国际商会仲裁院成立于1923年 是附属于国际商会的一个国际性常设调解与仲裁机构 国际商会仲裁院是国际性民间组织 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该仲裁院总部设立巴黎 仲裁院成员独立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行事 设立国际商会仲裁院的目的在于通过成立国际性商事争议 促进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与发展 国际商会仲裁院对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的当事人不作限制 任何国家的当事人 不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 甚至是国家 政府及其机构本身 都可以通过仲裁协议将其争议提交仲裁 国际商会仲裁院于1988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 调解与仲裁规则 二 英国伦敦国际仲裁院1892年11月23日成立伦敦仲裁会 1903年4月2日改名为伦敦仲裁院 由一个伦敦城市和伦敦商会各派12名代表组成的联合委员会管理 1975年伦敦仲裁院与女王特许仲裁员协会合并 1981年改名为伦敦国际仲裁院 这是国际上最早成立的常设仲裁机构 现由伦敦市 伦敦商会和女王特许协会三家共同组成的联合管理委员会管理 仲裁院的日常工作由女王特许协会负责 仲裁协会的会长兼任仲裁院的主席 伦敦国际仲裁院的职能是为解决国际商事争议提供服务 它可以受理当事人依据仲裁协议提交的任何性质的国际争议 该仲裁院在组成仲裁庭方面确定了一项重要的原则 即在涉及不同国籍的双方当事人的商事争议中 独任仲裁员和首席仲裁员必须由1名中立国籍的人士担任 伦敦国际仲裁院于1985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 伦敦国际仲裁院规则 仲裁庭组成后 一般应当按照伦敦国际仲裁院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程序 但同时 该仲裁院也允许当事人约定按 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仲裁规则 规定的程序仲裁 三 美国仲裁协会 AmericanArbitrationAssociation AAA 美国仲裁协会成立于1926年 是由1922年成立的美国仲裁会和1925年成立的美国基金会合并而成的 是美国最主要的国际仲裁常设机构 该仲裁协会是独立的 非政府性的 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 其总部设在纽约 其宗旨是 进行有关仲裁的研究 完善仲裁技术和程序 进一步发展仲裁科学 提供仲裁便利 美国仲裁协会在仲裁国际性商事争议案件时 一般适用其商事仲裁规则 现行仲裁规则是1991年3月1日生效的国际仲裁规则 除此之外 仲裁协会还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 适用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 四 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成立于1917年 是斯德哥尔摩商会附设的仲裁机构 该仲裁院设有3名委员组成的委员会 委员由商会执行委员会任命 任期2年 虽然附设于斯德哥尔摩 但在职能上是独立的 其宗旨在于促进工商 航运事业的发展 设立之初 主要是从事国内仲裁 1970年 美 苏贸易合同的仲裁条款选择了该仲裁院 从此 在国际上开始承认作为中立国的瑞典的仲裁院在解决东 西方贸易方面 是一个理想的仲裁机构 目前 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可以受理世界上任何国家当事人所提交的商事争议 五 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是1966年10月14日根据1965年3月在世界银行赞助下于美国华盛顿签署的 1966年10月14日生效的 解决各国和其他国家国民之间投资争端的公约 即1965年华盛顿公约 而建立的一个专门处理国际投资争议的国际性常设仲裁机构 它是复兴开发银行下属的一个独立机构 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的地址在美国华盛顿 其宗旨在于 以调解和仲裁的方式 为解决国家同外国私人投资者之间投资争议提供便利 该中心具有不同于其他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特殊法律地位 即具有完全的国际法人格 具有缔结契约 取得和处理动产和不动产及起诉的能力 在各缔约国领土内执行职务时 该中心及其工作人员享有公约所规定的豁免权和特权 六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成立于1985年 是一家按照香港公司法注册的民间性的 非营利性的担保责任有限公司 其主要职能是 为通过仲裁解决商事争议提供管理方面的服务 包括就国际或者香港区内仲裁提供一般性意见和帮助 回答应该在香港进行仲裁方面的咨询 特别是在香港进行国际仲裁方面的法律与程序问题 并就仲裁条款的适当形式提供咨询意见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受理两类仲裁案件 即国际商事仲裁案件和香港的区内仲裁案件 这两类案件分别适用不同的仲裁规则 国际商事仲裁案件适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仲裁规则 而香港的区内案件适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制定的 于1993年2月1日起实施的仲裁规则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地选择适用其他仲裁规则在香港进行仲裁 七 我国的涉外商事仲裁机构我国的仲裁机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十条 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分为主要受理国内纠纷的仲裁机构和主要受理涉外争议的仲裁机构 前者为国内的仲裁委员会 即在直辖市 省 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或者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的地方性仲裁机构 后者是指由中国国际商会组织设立专门受理涉外经济 贸易和海事中发生纠纷的仲裁机构 即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 分别成立于1956年和1959年 当时的名称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事仲裁委员会 1988年根据国务院的规定改为现名 现行的仲裁规则为1994年6月施行的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和1989年1月1日起施行的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总会设在北京 是民间性的常设仲裁机构 根据仲裁业务发展的需要 仲裁委员会分别于1989年和1990年设立了深圳分会和上海分会 如上所述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的规定 中国国际经济仲裁委员会主要受理涉外经济贸易 运输 海事中发生的争议 但依据1996年6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涉外仲裁案件当事人自愿选择国内仲裁委员会的 国内仲裁委员会可以受理涉外仲裁案件 1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该仲裁委员会设立了以下若干内部组织机构 1 委员和委员会议 仲裁委员会委员由仲裁委员会聘请经济贸易 法律等方面的专家人士担任 每届任期3年 仲裁委员会委员通过仲裁委员会委员会议来行使其职权 委员会议每年召开一次 如有需要 也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仲裁委员会每次委员会议 须有半数以上的委员出席方能进行 会议由委员会议主席或者主席授权的副主席主持召开 会议形成决议时 须由半数以上的委员通过才有效 仲裁委员会委员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审议 通过仲裁委员会秘书长提出的年度工作报告 审议 通过关于制定和修改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草案 并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核准通过 制定和修改仲裁委员会的章程 讨论有关仲裁委员会的工作方式 政策等重要事项并形成相应的决议 2 主任会议 仲裁委员会由主任1人 副主任2人至4人和委员7人至11人组成 仲裁委员会的主任 副主任和委员由法律 经济贸易专家和有实际经验的人员担任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分会的主任 副主任和秘书长分别组成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分会的主任会议 在仲裁委员会议闭会期间 分别负责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分会的工作 3 仲裁咨询委员会 在仲裁委员会内部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由仲裁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聘请5名至15名专家组成 该专家咨询委员会设主任委员 由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任 4 秘书局 处 仲裁委员会设秘书局 仲裁委员会分会设秘书处 分别负责仲裁委员会和分会的日常事务 包括受理案件的登记管理 仲裁费用的收取 仲裁程序的管理 非仲裁庭调解案件的调解等 5 秘书长会议 6 仲裁研究所 根据2000年9月5日中国国际商会修订并通过的 2000年10月11日施行的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第2条的规定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仲裁的方式 独立 公正地解决契约性或非契约性的经济贸易等争议 具体包括下列争议 1 国际的或涉外的争议 2 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或台湾地区的争议 3 外商投资企业相互之间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与中国其他法人 自然人及 或经济组织之间的争议 4 涉及中国法人 自然人及 或其他经济组织利用外国的 国际组织的或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地区的资金 技术或服务进行项目融资 招标投标 工程建筑等活动的争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行政法特别规定的或特别授权由仲裁委员会受理的争议 6 当事人协议由仲裁委员会仲裁的其他国内案件 仲裁委员会不受理下列争议 1 婚姻 收养 监护 抚养 继承争议 2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 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争议 2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促进委员会聘请海上运输 保险等方面的专家人士担任仲裁委员会委员 每届任期3年 海事仲裁委员会设主任1人 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 其中 主任 副主任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促进委员会提名 由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委员会议通过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设秘书处 在秘书长的领导下负责处理仲裁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根据1995年9月4日修订 并于同年10月1日施行的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第2条规定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海事争议案件 1 关于海上船舶救助 海上船舶和内河船舶救助的报酬争议 2 关于海上船舶碰撞 海上船舶和内河船舶碰撞或者海上船舶损坏港口建筑物或设备所发生的争议 3 关于海上船舶租赁 代理 拖航 打捞 买卖 修理 建造业务以及根据运输合同 提单或者其他运输文件办理的海上运输业和海上保险所发生的争议 4 关于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争议 5 双方当事人协议要求仲裁的其他海事争议 案例一 甲公司为一中国公司 乙公司为一新加坡公司 两公司于1999年6月签订了合作经营企业合同 在湖南长沙设立了双方合作经营的丙公司 该合同规定 与本合同履行有关的争议事项的解决应该在北京进行仲裁 2000年4月两公司由于在公司利润的分配上产生了争议 乙公司将争议提交北京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甲公司在第一次开庭前对仲裁委员会的管辖权提出了异议 理由是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中国法院对于由于在中国境内的合作经营企业合同引起的争议具有专属管辖权 请回答 甲公司的管辖权异议是否有理 为什么 案例二 案件当事人 原告 帕克里托投资公司 PaklitoInvestmentLimited 被告 克劳纳远东公司 KlocknerEastAsiaLimited 仲裁机构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CIETAC 审判机构 香港高法院 基本案情 原告于1988年8月17日与被告签订一项买卖合同 约定由被告向原告出售2500公吨盘装电镀钢材 合同价格为194 4万美元 合同约定的交货条件为C F 成本加运费 此贸易术语现在已经改写为CFR 1988年11月交货 装运港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港 目的港为中国黄埔港 在原被告的合同中约定有一项仲裁条款 凡因合同引起的任何争议事项均提交CIETAC仲裁解决 在1988年10月10日至同年11月19日这段时间内 货物由Vitsan S A 在制造商的工厂进行了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货物的状况良好 1988年12月20日 盘装钢材在伊斯坦布尔港装船 载货船舶为 Kornat 号商船 1989年1月19日 轮船抵达中国黄埔港 随后货物转运至中国海口 离开黄埔港的时间是1月25日 1989年2月2日 货物在海口卸离船舶 货物到达海口后的1989年2月14日 海南商品进出口检验局对这批货物进行了检验 随即把它们堆放于海口一仓库的外面 商检证书表明 合同项下的钢材存有瑕疵 3月20日作出的重量检验证书表明钢材重量短缺9 190公吨 4月14日作出的质量检验证书也危害了关于货物与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不符的描述 货物的表层已经出现了白锈 而且相当部分的盘装钢材并未按合同约定进行电镀 1989年4月19日 一系列转购人及原告就瑕疵货物向被告提出了索赔请求 1989年8月10日 原告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 CIETAC 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CIETAC的仲裁程序 1 1990年4月25日 仲裁庭对本案进行了口头审理 原被告对该次审理的性质产生了严重分歧 原告认为 由于双方当事人在证据和争议的事实方面都向仲裁庭作出了详尽的陈述 因而是一个全面的审理 被告则认为 他们在庭审中曾要求仲裁庭就白锈形成的原因作进一步的口头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