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沟通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1页
治疗性沟通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2页
治疗性沟通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3页
治疗性沟通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4页
治疗性沟通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治疗性沟通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综合医学论文 治疗性沟通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综合医学论文治疗性沟通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劳雁劳龙燕李冬梅【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方法选取76例白内障择期手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 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及一般性沟通,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分别于干预前(入院当天)、干预后(手术前1天下午)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试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得分(p0.01或0.05)。 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有效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前的疾病不确定感。 【关键词】治疗性沟通白内障疾病不确定感【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the effectof therapeutic munication onthe illness uncertainty in pre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ataract.Methods Totally76preoperative patientswith cataractwere dividedinto two groups inadmission order.The patientsin the control groupreceived routinecare andgeneral munication.In addition,therapeutiommunicationwas implementedin thetest group.The effectswere evaluatedwith theMishel uncertaintyin illnessscale(MUIS).Results Comparedthe scoresof MUISand fourfactor beforeintervention intwogroups,the differencewas not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However,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sin thetest groupwere significantlylower thanthose inthecontrolgroup(p0.01or0.05).ConclusionTherapeutic municationcan effectivelyreduce theillnessuncertaintyinpreoperativepatientswithcataract.【Key words】Therapeutic munication,Cataract,The illnessuncertainty【Authors address】The CenterPeoples Hospitalof ZhanjiangCity,Zhanjiang,Guangdong524037,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xx.12.041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科疾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法1。 由于手术治疗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患者在术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从而对其心理状态及手术治疗产生不利的影响。 治疗性沟通指医护人员以针对性的沟通为治疗手段来解决患者现存的健康问题2。 为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前的疾病不确定感,笔者对38例白内障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治疗性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xx年18月在我科接受白内障择期手术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白内障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时间2d,语言沟通和意识正常,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存在意识及沟通障碍,患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 入选病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组,其中xx年14月为对照组,xx年58月为试验组,每组38例。 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小学9例,中学及以上29例;年龄4977岁,平均(63.777.84)岁;单眼白内障29例,双眼白内障9例。 试验组男23例,女15例;小学11例,中学及以上27例;年龄4776岁,平均(63.417.50)岁;单眼白内障31例,双眼白内障7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白内障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及一般性沟通,如入院介绍、术前健康宣教、解答患者的疑问、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的沟通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以一对一交流的方式实施治疗性沟通,分为准备阶段和干预阶段,具体如下。 1.2.1准备阶段患者入院当天,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性治疗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与患者交流,简单介绍疾病不确定感的概念及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手术治疗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说明治疗性沟通的大致内容及目的,着重了解和评估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及性格特点等;患者对白内障及手术治疗的认知程度和信息需求;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想法、存在的顾虑及应对情况。 交流后结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的测评结果,评估、分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及影响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性沟通主题和内容。 1.2.2干预阶段该阶段从患者入院的第2天开始,到手术前1d的下午结束,沟通23次,3040min/次,沟通的次数和时长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及干预效果来调整,沟通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信息支持根据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信息需求等给予针对性的信息支持,如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特点,术前准备的内容,术中配合的要点和方法,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视功能的恢复过程等,使患者对手术治疗及康复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利用文献等相关数据资料来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纠正患者存在的如年纪大则手术危险性高、复明效果不理想等认知偏差,减轻患者对手术危险性及治疗效果的担心;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病例及术者的技术经验水平和威信,增强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信心。 心理干预引导患者表达其对手术治疗的想法和顾虑,对患者存在的恐惧、紧张、焦虑、担忧等情绪给予安慰和疏导;指导患者采取放松训练、与亲友交流等方法进行心理调节和放松,手术时则采取深呼吸、臆想美好事物、心中数数字或反复默念“放松些,一切都会好的”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应对方法指导鼓励患者用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手术,保持心境平和,尽量减少对手术治疗过程及结果的想象和思量;指导患者采取听音乐、自我暗示等方法来分散对疾病不确定感的注意力。 此外,为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沟通时应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及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沟通结束后应进行效果评价及总结,为下一次沟通做好准备。 1.3评价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后(入院当天、手术前1d下午)使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3(Mishel Uncertaintyin IllnessScale,MUIS)评价干预效果。 该量表被广泛运用于评价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共有32个条目,包括不明确性(13个条目)、复杂性(7个条目)、信息缺乏(7个条目)、不可预测性(5个条目)4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赋值15分,总分32160分,得分越高表示疾病不确定感越高,按得分情况分为3个等级32.074.7分为低水平,74.8117.4分为中水平,117.5160.0分为高水平。 1.4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17.0中文版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试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说明治疗性沟通能有效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前的疾病不确定感,见表1。 3讨论3.1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的必要性疾病不确定感属于认知范畴,指患者由于缺乏判定与疾病有关事物的能力,无法准确预测疾病的结果4,当患者对疾病的治疗、预后等不明确或不能准确进行认知分类时,就产生疾病不确定感。 有研究认为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护理能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均存在中等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这可能与患者对术前检查、麻醉效果、手术过程、手术风险、恢复过程、预后等不了解、不明确及缺乏相关应对方法等有关。 疾病不确定感可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及睡眠质量,导致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6,对手术治疗和康复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干预措施来降低患者术前的疾病不确定感。 3.2治疗性沟通能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前的疾病不确定感治疗性沟通是一种有计划、有意识地影响患者而进行的针对性沟通,以解决患者现存的问题、帮助患者应对和适应患者不能改变的现状为目的,相比于一般性沟通,它更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及指向性7。 目前,治疗性沟通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模式日益得到重视,应用于改善患者的情绪、应对能力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8-9。 本研究在建立信任性治疗关系的基础上,围绕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及影响因素向其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性沟通后,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得分(p0.01或0.05),提示治疗性沟通能有效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前的疾病不确定感,这可能因为在干预的准备阶段及实施过程注重做好相关评估,使治疗性沟通的内容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患者接受干预的积极性及获得良好的干预效果;根据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信息需求等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支持及认知指导,一方面可满足患者的信息需求,提高患者对白内障手术治疗的认知,有利于消除患者因缺乏知识和信息而产生的疾病不确定感,另一方面可纠正患者的认知偏差,减少患者因不当认知而产生的疾病不确定感;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可减轻其疾病不确定感10,这在干预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中也得到了重视和贯彻;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心理调节及适应能力,有利于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法指导能增强患者管理和应对疾病不确定感的能力和信心,有助于减轻其疾病不确定感。 汪苗等11研究表明治疗性沟通可降低大肠癌术前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 4小结治疗性沟通作为一种认知行为干预手段,拓宽了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途径,其操作简单、规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治疗性沟通的工具是语言,我们不仅要掌握医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还需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性沟通效果。 参考文献1陈小燕,陈莉雅,陈进芬,等.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J.现代医院,xx,10 (2)98-99.2王维利.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315-316.3许淑莲,黄秀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之中文版测试J.护理研究(台湾),1996,4 (1)59-68.4樊少磊,单岩.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及其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J.全科护理,xx,10(12B)3339-3341.5樊少磊,单岩,苗金红,等.尿毒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xx,29 (3)491-493.6汪苗,王维利.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在肿瘤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xx,8(1B)167-168.7李惠萍,宋江艳,王维利.护理健康教育与治疗性沟通的比较和思考J.医学与哲学,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