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语文第六册29课乞巧【教材分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它想象丰富、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本课以校本教材古诗接龙篇为依托,以一句首带动多句诗的学习,以一首诗带动一组跟节日有关的诗的学习,在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利用神话故事等方式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想象,使品读层层递进。教学中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让学生和作者的心灵得到碰撞。在教学中主要通过读、思、悟、说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进入古诗境界,在体验感悟、入境动情的品味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体现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1、会写“乞”等四个生字。2、能字正腔圆地诵读乞巧,感受古诗的韵律,并会背诵。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渗透古诗学法,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品味追求幸福的情感。4、初步了解乞巧节的民俗民风,感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5、将古诗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品味传统文化的丰富、灿烂,在荡漾激情的字里行间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教学重点】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想象的情境和画面,有滋有味地朗读。【教学难点】感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拉开节日的话匣1、谈话: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个传统的节日大国,有很多传统习俗,比如,农历的正月十五,人们吃元宵,赏花灯,那是什么节?(元宵节),五月初五人们吃粽子,赛龙舟,那是?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有什么习俗?七月初七的夜晚,人们遥望星空,穿红丝线,你知道这是什么节吗?这是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2、唐代诗人林杰,写的古诗乞巧讲的就是这个节日(课件出示)。板书乞巧诗题,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写这个“乞”字你要提醒大家什么?3、读题质疑:把课题读一读。师提示学生注意“乞”字的字音变调。生齐读。师简介诗人。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板书疑问:什么叫“乞巧”?古人怎样过乞巧节?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乞巧节是古代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乞巧节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吧。二、多种形式读古诗,整体感知一读:读准确自由读古诗、指名读。读后学生评议是否字正腔圆。二读:读得有节奏。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合理停顿。师生合作读出节奏。三读:读出味道。(整体感知)三、品读涵咏,渐入古诗意境一月下同吟“七夕今宵看碧霄”1、理解宵霄(通过“望文联系诗句,生义体会意思。”感受这两个字的意思。)师:同学们,在这首诗中有两个字特别容易混淆,谁能当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你怎么记住它们?“今宵”是什么意思呢?一首歌难忘今宵,就是难忘今(晚)?那么今宵就是指今天(晚上),“碧霄”是指?浩瀚无际的天空。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黑板条出示:借助注释,学古诗)课件出示:宵霄把这两个字放回诗句中再细细品味。齐读:七夕今宵看碧霄2、引读二走进神话意境“牵牛织女渡河桥”1、你们看,这就是夜晚的天空(出示星空图)群星闪烁,犹如颗颗宝石。在这点点繁星中,有两颗星星尤为耀眼,知道它的名字吗?(牵牛星和织女星)课件放大两颗星2、简介牵牛星和织女星。3、入情入境说神话故事: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这是千古流传、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利用插图,配乐慢慢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淳朴的牛郎和善良的织女被这无情的天河阻隔在天地两头,然而却阻隔不了他们追求人间真爱的决心,王母见此情此景,也被他们所感动,最终便同意让牛郎织女在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渡河桥。喜鹊们在七月初七这一天纷纷从天上飞来给牛郎和织女搭桥,好让他们相会。)齐读:牵牛织女渡河桥。4、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把感受带进诗句读。(个别指导齐读)5、诗词剪辑牛郎织女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七夕也成了一个温馨美丽而又凄婉惆怅的节日,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提咏,寄情抒怀,留下了许多诗篇。许多诗人以“牵牛织女”为题,寄托情思,写出了浪漫、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逐句出示:历代诗人吟咏“牵牛织女”的诗句。(引读,让学生读出相应诗句。)(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唐)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宋)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问:你最喜欢哪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想象到了什么画面?(指名说)三吟咏千古乞巧“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那么,在这样一个新月当空的夜晚,人们又是怎样过乞巧节的呢?1、齐读这两行诗: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试着读读三、四行,边读边想象画面。(学生读)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让学生说说地上的人们在做什么:向织女乞巧2、乞巧节的由来(1)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为什么把这一天叫做乞巧节呢?课后资料袋告诉了我们,请自由读读。(课件打出:资料袋的内容)课件出示:因为织女心灵手巧,人间的女子希望能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2)绘声绘色说乞巧是啊,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她织的锦缎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闪光的河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还亮。人们给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瞧,织女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啊!(图)怎么样,快说说吧。从同学们的惊叹声老师体会到了你们对织女心灵手巧的羡慕。据说织女织的花,红似火,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所以人间的女子个个都羡慕,羡慕的不得了,它们羡慕什么呢?(织女的巧手)所以古时候的少女们便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引读诗句。3、图文结合想象诗句所描述的画面。课件出示:唐朝、宋朝乞巧画面交流:你从诗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是啊,每家的女子都在望着月亮,乞求心灵手巧。(1)你怎么知道人很多?读出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指学生说,在田野,在山坡,在河边,在花园)课件在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为什么啊?(他们想象织女一样心灵手巧)(2)她们穿了多少条呢?(几万条)真的是指数出了有几万条吗?(不是)那是多少条?(很多很多)什么多?(红丝多)在第四行里,还有哪个字可以看出少女们穿的红丝很多呢?(穿尽)(3)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诗人林杰发出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指名读,齐读)4、有感情地引读诗句(个别指导齐读)(1)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小河边,在所有能看到月亮的地方,人山人海,真热闹啊!谁来读。(2)男女老少,望着秋月,等着盼着,织女啊,快飞下凡来。谁来读。(3)望穿秋月,丝丝红线,纵然穿尽,也无法表达我乞巧的诚心。一起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复诵读想画面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古人多么喜欢的一个节日啊。(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表达方式)5、女孩子们向织女乞求什么?让学生填填乞巧歌大屏幕出示民间的一首乞巧歌。乞巧歌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6、体验升华,熟读成诵。(1)你发现他们仅仅是在乞巧吗?还在乞求什么?再来读读乞巧这首古诗。(2)我们吟诵古诗的声音一定穿越了浩瀚的天空,飞入了牛郎织女的耳朵里,我仿佛听见了织女在赞叹:人间的孩子真会学习呀!不过织女也在问:“难道们不想向我乞求些什么吗?”你们想吗?说说你想乞取什么?你们愿意为老师、同学和家人乞求什么呢?(3)交流:如果这些愿望都能实现,我们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美满幸福的生活)小结:对幸福的向往是历朝历代人们共有的情感,人类永恒的情感!七夕乞巧节让我们一起发出内心的乞求吧!(指名读、齐读、配乐读)四、咏叹经典,品味传统文化1、师生合作读:师:仰望清朗的夜空生:七夕今宵看碧霄师:茫茫的银河生:牵牛织女渡河桥师:仰起了头生:家家乞巧望秋月师:织出了多少美好的心愿生:穿尽红丝几万条。2、生配乐朗诵。3、诵读节日诗篇(1)泱泱中华,悠悠千年,那历史的长河里沉淀了多少我们祖祖辈辈传下的经典啊!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更是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三年来,老师与你们共同诵读了许多经典的古诗名句。在你的古诗接龙篇中,你读到了哪些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呢?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学生诵读清明、寒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日等)(2)大屏幕相机出示: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蕴含着一幅画面,有的还包含着一个故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一种传统,让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也想背一首你们听听,好吗?(3)师背元日,生齐读这首诗:这首诗写的是我国的哪个传统节日?你读懂了什么?你从中知道了春节有哪些传统风俗?(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说说写的是什么节日?有哪些传统、风俗习惯?五、用心写字1、坐端正、仔细看、认真听,教师示范书写四个字。2、学生写字。六、七夕作业点心1、诵读经典:读读、背背、抄抄古诗,注意“乞、巧、渡、霄”的书写。2、积累经典:背背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古诗。3、宣扬文化:给家人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欣赏牛郎织女的电视剧、戏剧等。附:板书乞巧(唐)林杰看碧霄智巧渡河桥幸福望秋月美满穿红丝教学反思:本课意在抓住古诗文的韵味和情味,引导学生走进与乞巧相关的一个家喻户晓神话传说“牵牛织女渡河桥”,体会它千古传颂的魅力,然后一步一步深入人们的内心,感受七夕乞巧节的盛况和风俗,品味对幸福的向往之情。在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设各种情境,使品读层层递进,让学生和作者的心灵得到碰撞。在体验感悟、入境动情的品味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课堂上,我以一句诗带动多句写“牵牛织女”诗的学习,以一首诗的学习带动一组跟节日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维修高试题及答案
- 输尿管息肉恶变鳞状细胞癌型护理查房
- 2025 年小升初广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校园国庆节爱国主题活动总结
- 学生入校军训心得2025(五篇)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收藏酒回收合同范本
- 光缆质量合同范本
- 核酸期间订餐合同范本
- 购牛协议合同范本
- 混凝土索赔协议书
- 社保返还协议书
- 2025年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变电站施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农机修理工岗位职业技能资格考试练习题库(附答案)
- 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治理典型案例与规范要求
- 《实验室用电安全》课件
- 足少阴肾经试题及答案
- 血液透析中心护士手册
- 眼科OCT基础知识课件
- 高一年级英语学法指导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