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周考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高二周考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高二周考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高二周考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高二周考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周考练语文试题 命题教师:师东斌一、语言基础知识 (每题4分,共42分)123466789101112131.选择注音和解释都对的一组( )A 寥落(稀疏) 黯然(昏黑)攒射(聚,凑集)喋血( 血流出来的样子)B 浸渍( 浸) 噩耗( 惊人的) 不惮( 怕) 立仆( 倒下)C 菲薄( 微、薄) 踌躇( 犹豫) 血痕( 痕迹) 赁屋( 买) D 长歌当哭( 当作) 殒身不恤( 畏惧) 桀骜( 性情暴烈) 屠戮(合力)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散文钞(cho) 一椽(chun) 嘶(s)叫 耗(ho)子 B.潭柘(zh)寺 落蕊(ru) 橄榄(ln) 落寞(m)C.普陀(tu)山 房檩(ln) 陪衬(chn) 夹袄(o)D.廿(nin)四桥 着(zhu)衣 混沌(dn) 椭(tu)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炽热(ch)蹊跷(ro) 为虎作怅(chng) B 发酵(xio)骈体(pin)风餐露宿(s)C 间隔(jin) 劲旅(jn)动辄得咎(z) D 圆寂(j) 倒溯(s)牝鸡司晨(pn)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牡蛎m 郁结y 自诩x 田园荒芜w B 虔诚qin 颔首h 砧板zhn 罪孽深重ni C 祈祷do 分泌m 琦君q 冥顽不灵mngD 笨拙zhuo鞭笞ch 耶稣s 芸芸众生yn5.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圆寂 歆羡 优柔寡断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B.凛冽 卑微 枉废心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C.蹊跷 尴尬 针砭时弊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D.委曲 婀娜 委屈求全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对偶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对比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对比)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对比拟人)7.下列句子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林冲回头望了望火光冲天的草料场,大踏步朝前走去,朔风凛冽,那雪下得更紧了。 B.余秋雨的道士塔,生动深刻,才华横溢,是其“文化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C.柳永与红颜知己难分难舍,雨淋零。寒蝉凄切中表现的依依惜别的深情,令人叹惋不已。D.玄奘不远万里前往印度取经,其间风餐露宿,长途跋涉,历尽磨难。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_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的作品来的。 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_ .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味 赞叹 D.聚集 品味 赞扬难。二、现代文选择题。 生命 巴金 我接到一个不认识的朋友的来信,他说愿意跟我去死。这样的信我已经接过好几封了,都是一些不认识的年轻人寄来的。现在我住在一个朋友的家里,是一个很安静的地方。我的窗前种了不少的龙头花和五色杜鹃,在自己搭架的竹篱上缠绕着牵牛花和美国豆的长藤。在七月的大清早,空气清新,花开得正繁,露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对屋脊上站着许多麻雀,它们正吵闹地欢迎新生的太阳。到处都充满着生命。我的心也因为这生命的繁荣而快活地颤动了。 然而这封信使我想起了另一些事情。我的心渐渐地忧郁起来。眼前生命的繁荣仿佛成了一个幻景,不再像是真实的东西了。我似乎看见了另一些景象。 我应该比谁都更了解自己罢。那么为什么我会叫人生出跟我去死的念头呢?难道我就不曾给谁展示过生命的美丽么?为什么在这个充满了生命的夏天的早晨我会读到这样的信呢? 我的心里怀着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揩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 然而这一切到了我的笔下都变成另一种意义了。我的美丽的愿望都给现实生活摧毁干净了。同时另一种思想慢慢地在我的脑子里生长起来,甚至违背了我的意志。 我能够做什么呢? “我就是真理,我就是大道,我就是生命。”能够说这样话的人是有福的了。 “我要给你们以晨星!”能够说这样话的人也是有福的了。 但是我,什么时候才能够说一句这样的话呢? 一九三四年七月在北平 9.根据文意对标题“生命”的正确理解是( ) A.批评“不认识的朋友”对生命的轻视。 B.赞美生命的可贵。 C.作品使人轻生,作者对此感到后悔。 D.赞美生命,揭露黑暗的社会使普通人的生命难以维持。 10.第3自然有无反问句?如果有,是哪个? ( )A B C 11.对“然而这一切到了我的笔下都变成另一种意义了。我的美丽的愿望都给现实生活摧毁干净了。”的正确理解应是( )。 A.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最终作品表现出来的主题毫不相干。 B.丑恶的现实生活将我美好的愿望摧残了,所以生活只能以它悲惨的真实面目出现在作品中。 C.丑恶的现实生活摧毁了我的美好的愿望,所以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是虚假的。 D.我的美丽的愿望都给现实生活摧毁了,所以我只能写一些看了令人想去自杀的作品。 12.文中朋友家自然环境的描写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反衬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 B.表现了朋友家环境的优越 C.表现作者喜爱这种环境 D.在极力渲染社会的黑暗13.根据巴金的创作道路,理解全文的最后一句话。选用理解正确的一项。答( )A.为自己不能向别人许愿而惭愧。 B.表示自己要做一个可以向别人许愿的人的决心。 C.作者的确不知自己何时能成为一个向别人许愿的人。 D.作者不会许愿,但他以自己的作品,揭露社会,使人们认清它的黑暗、腐朽,从而起来推翻它。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共30分)。闲 读 梧 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处,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扣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 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眼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如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扣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阕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14.从上文看,我们可以看出梧桐的外形特征是: _(不超过10个字);内在精神特征是:_。(每空3分,共6分)15.第三段中,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这种契合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们的不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6分) 16.最后一段中,写每一片叶子似乎在为红衣女孩的“青春的步履伴奏”,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17.怎样理解文章最后“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这句话?(6分)18.下列对文选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6分 ) A、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寞,也不为风暴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是感到寂寞。 B、母亲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增加了主题的厚度。 C、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 D、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联想,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淡泊名利、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 E、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解读,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四、现代诗歌欣赏(8分)结合下面这首小诗,根据你对“泪珠”与“珍珠”之间关系的领悟和思考,充分发挥您的想象力,说说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珠 贝 不要求一线非分的阳光, 不希冀一滴额外的雨露; 没有说一句浮华的话语,悄悄在水下孕育着珍珠。答:五、按原文填空(每空一分,共20分)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_,_。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2、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_,_。(屈原离骚)3、越陌度阡,枉用相存。_,_。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4、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_,_。(李商隐琵琶行)6、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_,_。(陆游书愤)7、元嘉草草_,_。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_,_。(苏洵六国论)9、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_,_,而其见愈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0、_,_。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参考答案一、1B 2A 3D 4B 5B 二、 6B 7B 8B 9A 10D 11 B 12A 13D 三、14.高大挺拔,枝繁叶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