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一框: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课程标准:2-2-1 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胳2-2-2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2-2-3 知道从秦代到清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趋势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主要史实并掌握其历史作用; 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负的原因;正确评价三国鼎立局面。2.过程与方法:通过年代尺梳理历史事件和用历史地图描述两场战役,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从历史学习中借鉴经验教训的能力;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三国故事,提高学生辨别不同历史记载可靠性的能力,提高史料实证素养;通过评价三国鼎立局面,培养学生在特定的背景和条件下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的能力,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通过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这段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看到历史大趋势的能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素养。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 重、难点: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中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前播放动画: 草船借箭提问:刚才课前看的动画片的名字是什么?这个故事你是从哪里看来的?提问: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 你还知道哪些,这一时期英雄和历史故事?过渡:同学们知道的挺多的。但是他们是否真实呢?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立场一起来学习这段战火连天、群雄逐鹿的历史。出示: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资料,说一下当时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出示:东汉末年割据地图。提问:我们再次来到东汉末年,了解一下这样的局面是怎样造成的呢? 提问:这些军阀中,哪些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小结:他们之间长期混战,生产遭到破坏,民不聊生。当时的中国就一个字“乱”。过渡: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出示史料:1.曹操: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2.袁绍: 绍曰:“吾南据河,南向以争天下。” 三国志魏略武帝纪3.刘备: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河南方向),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三国志隆中对4.孙权:刚即位不久,孙权当时有一个宏伟的计划对魏进行围攻。 据讲谈社: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提问:根据史料,请说一说面对这样的局势,当时的英雄人物又有怎样的抱负呢? 小结:实现统一不仅是当时老百姓的愿望,也是当时各路英雄豪杰的梦想。出示标题:所以我们今天的标题就是:分裂时代的统一梦 生:草船借箭生:三国演义多数学生都看过三国演义。并列举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关羽等。列举历史故事: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生:民不聊生、生不如死、水生火热的生活。生: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统治黑暗,各地爆发农民起义。中央朝廷无力征讨,便放任各地募兵镇压。在镇压的过程中,一些州郡长官和地方豪强乘机扩充武装,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军阀。生:曹操、袁绍、孙策生:和平,结束这种纷争,实现国家统一。生:称霸天下,实现国家统一。学生虽然没有学习“三国”这段历史,但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拼音读物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从课堂小调查入手,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而且可以为后面史证意识的培养埋下伏笔。通过对史料的研读,让学生明白统一是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通过对史料的研读,让学生明白统一是各路英雄豪杰的梦想。同时为后面“群雄逐鹿梦一统”的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认识到三国时代英雄割据是表、追求统一是里,从而渗透维护国家统一的家国情怀。一、群雄逐鹿梦一统提问:我们要了解历史的因果,变化的规律,首先得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先后顺序。而我们要整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先后顺序,最方便的工具是什么?谁敢来挑战:请学生在黑板上完成年尺。过渡: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战争就不可避免了。当时大大小小的战争非常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出示:官渡之战的战争形势图提问:请同学来简述一下这场战争。提问:为什么要火烧粮草?哪位同学有补充?提问:所以我们描述一场战争,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在表格中出示)出示:赤壁之战示意图提问:请同学来描述一下赤壁之战。同时出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信息表格。请同学对比一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有哪些?提问:对曹操来说,官渡之战胜的光彩,赤壁之战败的悲惨!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同一个人、同样是火,我就纳闷了,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请同学们帮助我解开这个疑团。活动:小小史学家答疑会疑问一:官渡之战,曹操为何能以少胜多战胜袁绍? (可参考课本P74页阅读卡、75页资料)疑问二: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为何能以少胜多战胜曹操? (可参考P75页正文和导学单)要求:1、小组合作讨论。 2、每组选出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的结果。 还需选出一名发言人,代表全组发言。发表观点时,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提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什么叫,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补充?提问:“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这两场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启示呢?第一个“学史之要”:要善于从历史学习中借鉴经验教训。讲述:三国是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大家知道很多的故事,比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些精彩的历史故事都是历史事实吗?现在,我们以著名的草船借箭为例进行研究。出示:三国演义三国志中对草船借箭的描述。提问:课前大家看到的草船借箭是根据三国演义为蓝本进行制作的。老师这里呢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大家觉得哪一个更真实呢?学史之要之二: 要辨别不同类型的历史记载的可靠性。生:年代尺学生到黑板上完成年代尺。生:公元200年,袁绍带着10万人马挥兵南下。曹操率2万人与袁绍在官渡展开激战。曹操派兵偷袭袁绍屯粮处乌巢,火烧全部粮草。袁绍打败,曹操获胜。生:因为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了粮草,这个仗就没有办法打了。生:时间、交战双方、简要经过、结果、影响等。生:公元208年,曹操率军20万举兵南征。寄居在荆州的刘备与江东孙权结盟,共同抵抗曹操。曹操率军沿江而下,与孙刘联军相遇与赤壁。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只得将战船首位相连,联军采用火攻的方法,一举击溃曹军。生:都有曹操参与、都有火攻、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争。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展示。官渡之战:曹操: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谋略 高明; 为人:重视人才、虚心听取意见;能宽容人。军事:奇袭粮草,战术正确袁绍:不听别人意见;自恃兵多粮足, 骄傲轻敌;指挥失当。赤壁之战:曹操: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轻敌; 战术失误。孙刘联军:组成联军,战略得当;采取火攻,战术正确1、要谦虚谨慎,骄兵必败 2、事在人为,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生:三国志的描述更为真实。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分真,七分虚。三国志是史书,更为可靠。用年代尺梳理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时空,念。利用年代尺,可以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历史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历史学习的素养。让学生根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历史地图,描述战争,更加准确、形象、清晰。提高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用表格的形式进一步归纳2场战争的信息。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学会了用表格归纳历史事件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战争胜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利用教材中有关于官渡之战的三则资料和补充的史料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得出探究,既符合“用教材教”这一理念的,也体现了论从史出的理念。以史为鉴是历史学习的传统功能。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总结其经验教训是有价值的。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由于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三国历史中传说、演义与历史事实之间的落差尤其明显,再加上学生有三国演义的阅读经历,这两者都是培养史证意识的重要资源,因此,提供两则对比性的材料让学生开展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二、三国鼎立待一统提问:“曹操赤壁之战遭到惨败,为什么孙刘联军不乘胜追击,直接消灭曹操,实现他们一统天下的梦想?”归纳总结:“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所以后来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活动:展示三国鼎立形成的示意图课前预习作业要求大家制作一份三国鼎立的示意图。谁愿意来展示并讲述三国鼎立的过程。提问:你为什么这么设计呢?出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全班一起讲述过程。提问:曹操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历史上的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进步还是退步,至今史学界都看法不一。同学们,你们的观点时什么呢?请根据学习单所给材料,说说你的理由。小结:对三国鼎立要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一方面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因为它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分裂局面的出现,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又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进步,因为它结束了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实现了魏、蜀、吴三地的局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口有所恢复,人民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并为以后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第三个“学史之要”是:要放在特定的背景和条件下全面评价历史。生:思考、回答。生:展示自己的示意图,并描述三国鼎立的过程。生:魏国主要位于长江以北。蜀国主要占据了我国的西南地区。吴国是东南地区。生:不是。三国开始的时候,曹操已经去世了。他应该是东汉末年的人,是东汉的丞相。生:阅读学习单给出的材料,并小组讨论。组长发言。让学生画“三国鼎立”的简要示意图,并在黑板上展示。这一“画”、一“展”,学生学到的知识便有“死”变“活”,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机械的“死”学变为有意义的“活”学。让学生针对两个观点开展讨论。通过对比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地图,阅读关于三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变化的一些史料,帮助学生学会有理有据地说明观点,学会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和评价三国,引导学生认识到“三国鼎立”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三、天下大势归一统提问:英雄为统一而争斗,后来最终哪个政权完成统一大业呢?提问:西晋是由谁建立的?师述:最后三国尽归司马氏。实现了统一全国的梦想。这再一次印证了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本节历史课要学会的第四个“学史之要”:要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看到历史的大趋势。生:西晋生:司马炎西晋灭吴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6523-2: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tructur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zations and organization parts - Part 2: Registration of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
- 课件模板老师说课
- 旅行的蜗牛课件
- 拖鞋创意画课件
- 技能培训助理面试
- 电影《找到你》解析课件
- 中班课堂游戏课件
- 历年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关于自考试题及答案
- 老年自考试题及答案
- 变电站建设重点与风险控制措施
- 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汕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卷(含答案)
- 第十三章 内能(新课预习 培优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 燃气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 安全生产责任制(模板)
- 2025至2030中国无针注射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感染性休克护理
- 别克汽车dcc管理制度
- 儿童过敏性紫癜饮食护理讲课件
- 中医视网膜静脉阻塞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