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诗词谈到语文素养的培养 靖边四中 李红 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其实就是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对于语文教学,教师的职责不仅是答疑解惑,重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可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因此我认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应从点滴做起,而诵读诗歌,是捷径。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落实到诗歌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对文本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对诗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训练他们的个性化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因此,我认为,诗歌教学的课堂,重要的是诗意的回归。下面我就从诗歌教学中谈谈对学生诗词语文素养的培养:一 创设音乐情境,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画面比如教读关雎,在课前放一首邓丽君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把学生带入关雎的意境。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确立自己课程的吸引力,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节课的内容,学生都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理渴望着,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入课文,能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古诗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 多角度朗读 ,品味诗歌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 古诗教学重点在朗读指导上,朗读既是加深学生对诗意理解的一种手段,又是检查学生对诗句理解深浅的一种方法。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采取范读,学生领读,学生讲读,指名朗读,或小组读等形式,先让学生大声朗读,先是“不求甚解”地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当学生领悟到古诗的意思时,学生自然就会入情入境地有感情朗读,进入诗歌中的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三、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小学生生活阅历少,这就要求教师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诗的意境美。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寻隐者来去过程,与童子会晤时的问话一字末提,童子答问很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语言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 诗言志。诗人往往运用寄物于情的写法,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标上说:“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一个具有强烈生活意识,善于体验、感悟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他必然会建构属于自己的文本意义。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运用联想,感悟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是否含蕴涵着意义。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文章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在“断肠人”眼中,老树、昏鸦等都带上了悲凉的气氛。一番联想后,学生会觉得诗歌中别有情趣。在教学次北固山下(王湾)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景象,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使学生运用再造想象领会诗人的感情。又如,在教学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家乡的春天,再联系诗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比较体验初春美不胜收的景象。或者,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诗人笔下的景象,这样诗歌就可以很好地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诗歌学“活”。四 通过对比,把握诗歌的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诗歌语言是最典型的情感性语言形式。情感语言总是吸引人们注意于它独特的语言形式,从而去感受他分泌出来的意味,一种真切的生命体验,以期引起人们的共鸣朱光潜先生说过做过这样比较。 (原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诗)从前我走的时候,杨柳还在春风中摇曳;现在我回来,天已经下起了大雪了。 对于原诗和译诗的区别,他说“意义随大致还在,他的情致就不知去向了。”可见诗的情致依托于他的形式、韵律,而不是他的内容事实、思想。犹如一团泥巴与一尊泥塑,泥塑备受青睐,泥巴却遭尽白眼。”以上权威的说法,也证实了我们教学古诗要体现它不同于现代文阅读的教学,作为诗歌独有组合形式,独有的韵律也是要让学生体会的。这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修养渗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在学生基本了解了诗意之后,学生再读原诗,问学生是更喜欢原诗还是更喜欢译诗?由此问题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原诗的特点,比如韵律、平仄等特点学生都会有所发现,有所感受,同时使学生在感性上对诗歌产生新的认识,从而感受到诗歌的魅力。五 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见培养学生自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先让学生预习,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和感情基调。古诗语言精炼、含蓄、优美,首先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借助课文中的注释或查字典,读准字音,了解字义,从而理解诗句的意思。课上,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的情况,试着讲一讲古诗的意思,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老师帮助学生理解。“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试读、质疑。读后,学生提出:生字“逾”应读什么音?我就立即引导他们借助字典认识生字。于是,学生采用部首查字法查出“逾”。为加强学生对“逾”的理解和记忆,又进一步引导:“逾”字与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字读音相同、字形相近、意思相通?学生借助字典比较与“愉”读音相同,和“愈”的意思相通,是“更加”的意思。把“逾”放在“江碧鸟逾白”中,又如何理解这句诗的意思呢?通过朗读思考,有同学回答出:这句诗的大意是:碧绿的江上飞翔着白色的小鸟。碧绿的江水更加衬托出鸟儿的洁白。肌睜中“欲”是“将要”?还是“好像”的意思。到底该取哪种意思呢?联系诗句,引导学生讨论后,某生回答:盛开的花儿好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红。“花欲燃”中的“欲”是“好像”的意思。这样学生就初步了解古诗的内容了。 六 讲究品味、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古诗的语言精确、凝炼。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终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计算机四级常考点试卷【名校卷】附答案详解
- 国有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 2023年度电信职业技能鉴定过关检测试卷【满分必刷】附答案详解
- 水质净化厂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4-2025学年度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模考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4-2025学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检测卷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电工高频难、易错点题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甘肃省甘南州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完整答案详解
- 2023年度自考公共课经典例题带答案详解(综合卷)
- 设计思维教案
- 2023年浙江黄龙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储罐施工方案(电动葫芦)
- CMA全套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格)
- 数控机床(超全)课件
- 医院信息安全与保密承诺书2篇
- SJG 01-2010 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高清现行
- 康复护理学-康复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 最全的食物相克表(打印版)
- 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方案
- QC课题衬衣小扣外观解析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