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3-会计学PPT课件.ppt_第1页
ch03-会计学PPT课件.ppt_第2页
ch03-会计学PPT课件.ppt_第3页
ch03-会计学PPT课件.ppt_第4页
ch03-会计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会计学概论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复式记账 2 提要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 3 会计科目 对会计对象按其反映的具体经济内容所作的分类项目名称 基本的归纳工具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具体项目每一个科目明确反映特定的经济内容 营业费用 4 会计科目的分类 按照反映的经济内容划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 收入 费用 成本类 5 会计科目的分类 按照隶属关系划分为总账科目 一级科目 明细科目 子目 二级科目 细目 三级科目 6 会计科目的分类 总账科目一般由财政部通过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统一规定 明细科目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企业核算需要设置 7 会计科目设置原则 完整统一适用清晰 8 会计账户 账户的概念设置依据 根据会计科目设置 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格式 主要作用 分类 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 重要地位 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9 会计账户 账户的基本结构会计要素的增加 减少和结余 T形账 10 会计账户 11 会计账户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 总账科目 一级科目 总分类账 一级账户 明细科目 二级以下科目 明细分类账 二级以下账户 12 资产类账户 13 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14 收入 费用和利润类账户 净收入结转 净支出结转 15 会计账户 平行登记 总账与明细账每一项经济业务 一方面在有关总账中进行总括登记 另一方面在有关明细账中进行明细登记 16 平行登记 17 平行登记 18 平行登记 平行登记的要点登记的内容相同登记的方向一致登记的金额相等 19 平行登记 总账和明细账是平行登记的 平行登记的资料来源相同 但记账程序不同 因此经常需要互相核对双方的记录 及时纠正一方登记的可能错误 保持账账相符 使双方的金额保持平衡关系 平行登记的目的就是让不同的人以不同方式处理同样的业务 然后进行核对 以减少出错的概率 20 练习 P 68 21 复式记账 所有者权益 资产 负债 收入 费用 利润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原理 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相互联系的进行登记 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理论依据 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数量平衡 22 复式记账 23 复式记账 基本特征需要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 对所有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需要全面 系统的反映 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在起码两个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可以对一定时期会计账户的记录进行综合试算 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与否 24 复式记账 理论依据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 即各种业务的发生 起码会引起两个会计要素 或同一要素中的两个项目 发生增减变化 每次资本运动 都有一定量的价值 表现为不同来源或不同资产 从某处来 到另一处去 运用会计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记录下来 即复式记账 25 复式记账 经济业务影响会计等式的类型可归纳为以下两大类 如果影响到等式双方要素 必定同增或同减 如果只影响等式单方要素 必定是有增有减 26 会计等式变化对应的经济业务 资本的投入 当资产同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时 资产是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中来 到资产中去 反映了资本从外部流入了 27 会计等式变化对应的经济业务 资本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与周转 当两个资产一减一增时 资本是从减少的 资产 来 到增加的 资产 去 反映资本在企业内部变换停留地点 转变占用形态 28 会计等式变化对应的经济业务 不同资本来源的相互转换 当两个资产来源 负债或所有者权益 一减一增时 资本从增加的资产来源来 到减少的资产来源去 反映一部分资本转变了来源 29 会计等式变化对应的经济业务 资本退出企业 当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与资产同时减少时 资本是从 资产 中来 返回 负债或所有者权益 中去 反映资本从企业退出到外部 30 复式记账 能够全面 系统地在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 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能够清晰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便于对业务内容的了解和监督 能够运用平衡关系检验账户记录有无差错 31 记账方法 根据一定的原理 记账符号 记账规律 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 利用文字和数字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 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32 记账方法 33 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演进产生 大约在12 13世纪起源于商业经济比较发达的意大利 总结于14世纪末 并逐渐流传于全世界 演进 借 贷二字最初只表示 借主 与 贷主 之间的债权 债务关系及其增减变化 随着会计记录业务内容的丰富 逐渐演变为单纯表示各种财产物资增减变化的记账符号 34 借贷记账法 以 借 和 贷 作为记账符号 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资产 费用成本 类账户用 借方 表示增加 用 贷方 表示减少 权益 收入利润 类账户用 贷方 表示增加 用 借方 表示减少 35 借贷记账法 基本账户格式 三栏式账户 36 借贷记账法 登账方法 简化的T形账资产 费用类账户结构期末时如果将费用类账户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 则费用类账户没有期末余额 也不会有下期期初余额 37 借贷记账法 登账方法权益 收入利润类账户结构期末时如果将收入类账户的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 则收入类账户没有期末余额 也不会有下期期初余额 38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核算程序 原始凭证 填制记帐凭证 登记帐簿 过账 编制报表经济业务事项 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分录 记账凭证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准确反映账户对应关系 防止记账出现差错 39 会计分录 含义 对每项经济业务指出其应登记的账户名称 会计科目 记账方向 借 贷 和记账金额的一种记录 准确反映账户对应关系 防止记账出现差错 在实际工作中 会计分录是填写在记账凭证上的 40 会计分录编制方法 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800000元存入银行 41 会计分录编制方法 42 43 会计分录的种类 简单分录 由两个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 由两个以上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44 复合会计分录 公司购材料货款30000元 其中20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尚欠供货企业10000元 会计分录 借 原材料30000 购入材料总额 贷 银行存款20000 已支付货款 贷 应付账款10000 尚未支付款 45 复合会计分录 注意 不可以编制账户对应关系不清晰的 多借多贷 复合分录 46 平行登记与会计分录 公司从利民材料厂购入甲 乙 丙三种材料 各为12000元 40吨 40000元 100件 10000元 20箱 货款62000元尚未支付 借 原材料 甲材料12000借 原材料 乙材料40000借 原材料 丙材料10000贷 应付账款 利民材料厂62000 在分录中既要写出总分类科目 又要写出明细分类科目 以便于分别进行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 47 练习 生产领用甲 乙 丙三种材料 分别为18000元 60000元 4000元 假定生产M N两种产品各消耗41000元 借 生产成本 M产品41000借 生产成本 N产品41000贷 原材料 甲材料18000贷 原材料 乙材料60000贷 原材料 丙材料4000 成本类 资产类 账户 核算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借方登记增加数 贷方登记减少数 余额在借方 48 练习 根据会计分录描述经济业务借 固定资产20 000贷 实收资本20 000借 材料30 000贷 银行存款20 000应付账款10 000 49 练习 根据会计分录描述经济业务借 营业费用5 000贷 银行存款5 000借 应付工资14 000贷 现金14 000 50 练习 根据经济业务编写分录收到货币投资100 000元 存入银行 收到甲方作为投资的机器设备 价值50 000元 销售产品一批 获得现金收入50 000元 存入银行 借 银行存款100 000贷 实收资本100 000 借 固定资产50 000贷 实收资本50 000 借 银行存款50 000贷 主营业务收入50 000 51 练习 根据经济业务编写分录向银行借入3个月的人民币借款20万元 存入银行存款户 开具3个月期的应付票据以抵还应付账款30000元 以银行存款购买机器设备60000元及原材料40000元 机器设备能长期提供服务 是一项固定的资产 借 银行存款200000贷 短期借款200000 借 应付账款30000贷 应付票据30000 借 原材料40000借 固定资产60000贷 银行存款100000 52 练习 根据经济业务编写分录公司为客户提供服务获得收入50000 这项业务属于公司经营的一项主要业务 客户已经将50000转入公司的银行户 公司为了向客户提供服务 花费了35000元的支出 这是公司为主营业务而产生的支出 已从公司的银行户头转出 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房屋保险费5000元 这是公司为管理而产生的支出 借 银行存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