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苏东坡——也谈苏东坡《水调歌头》的主题思想_第1页
矛盾的苏东坡——也谈苏东坡《水调歌头》的主题思想_第2页
矛盾的苏东坡——也谈苏东坡《水调歌头》的主题思想_第3页
矛盾的苏东坡——也谈苏东坡《水调歌头》的主题思想_第4页
矛盾的苏东坡——也谈苏东坡《水调歌头》的主题思想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矛盾的苏东坡 也谈苏东坡水调歌头的主题思想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以其奇逸的笔调,健朗的风格成为了文学史上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宋代文学评论家胡仔说: “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 评价甚高。这首词是他乞得外调,在密州任官时写的。关于词的主题思想,历来颇有争论。词中表达了苏东坡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和怀念子由的思想,在这一点上似乎是没有争议的。争论的焦点是:词中是否表达了苏东坡渴望回朝的思想。有的认为词中没有表达渴望回朝的思想,表达的是欲超然物外的情怀,有的则持相反的观点。这两种观点 的依据不是充分的。笔者翻阅诸多资料,发现:超然物外与回朝施展抱负两种思想看似是不可调和的,但恰恰正是调和在苏东坡的身上并在词中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苏东坡是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宋仁宗赵祯时,他曾上书皇上,要求对当时的政治作一番改革。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法以后,他站在保守派一边,上书反对王的变法。王安石的变法推行以后,朝中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的都相继离开朝廷而另寻去处,而苏东坡几乎是最后一个离开朝廷的。他在朝中徘徊多时,是希望皇上能回心转意,不搞王安石那一套。我们姑且不论他是保守派还是改革 派,我们知道了他是有着2 / 5 执着的政治信念的。他一直想施展才华,辅佐皇上治国安邦,这是他渴望回朝的思想基础。 1701 年,因为所持的政见与王安石的不同,朝廷实在是不能呆下去了,所以他便机智地乞求外调。虽然外调任职杭州,但他并不忘记朝君。熙宁四年( 1071 年)七月,他携眷离京往富有湖山之美的杭州上任,路上曾与弟弟子由共住好长一段时间。苏东坡在开船出发的前夜,兄弟二人又在颖州的一条船上共度一夜。这一夜他们吟诗论政,彻夜不眠。他们两人论政的结论,后来他写在给子由的一首诗里。其中有两句: “ 眼看时事力难任,贪恋君 恩退未能。 ” 这是他思恋朝君的最好的佐证。 苏东坡在密州时依然思恋朝君,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他另一首诗里找到依据。在密州任知州时,他曾写过一首词江城子 密州出猎。此词题为出猎,但真正的用意不是写打猎,而是借打猎抒发保家卫国之壮志。词的下阕是这样写的: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会挽雕弓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他以冯唐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希望早日又再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他真的是想回朝施展一番的。 水调歌头中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 “ 归 ” 意为朝中政局险恶,官场复杂,容不得他。苏东坡借对月宫的向往含蓄地表达了他想回朝廷但又无3 / 5 可奈何的矛盾心理。 词中表达了渴望回朝的思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宦海浮沉的沉思和对仕途某种程度的厌倦,表达了他欲超然物外的思想。这点我们可以从他的生平和一些诗句中找到充分的依据。 从朝廷乞求外调,这事情本身就不值得庆贺,他不得不离开朝廷,内心是有一定程度的失落的。他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比较深,这也是事实。每当失意无聊的时候,常以佛老思想自我排遣,产生一种 超然物外的思想,对人生采取一种躲避的消极态度,这是中国古代失意文人共有的一种心态。 苏东坡是有颇为浓厚的老庄思想的。在密州时期,是他最沮丧的一段时光。在此期间,他的愤怒与苛酷的火气似乎已不再锋芒毕露,而只有安详和平与顺时知命的心境,甚至对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生活中的乐事的享受,也比以前洒脱而不执着。显然和他在杭州时之富有火气大为不同了。他对陶渊明越来越爱好。在密州的时候,他曾写了一首诗叫西齐。此诗的风格与陶诗的风格极为相似,简直可以当作陶诗。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真正的满足,还有与自然的浑然 一体,对大自然本身的声音色彩显出的静谧的喜悦。原诗如下: 西齐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 4 / 5 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 寒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 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 榴花开一枝,桑叶沃也光。 鸣鸠的美阴,因立忘飞翔。 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 杖黎观物化,亦以观我生。 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 在密州时,他又写了一首史隐亭,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 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 。昨日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 ” 这样的诗句,诗人只有在达到了西齐里那种与自然深融为一体时,才有可能写出。此时他写的望江楼写到: “ 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出本无心旧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 ” 就他的诗句看来,他的确忘了官场的纷繁争斗,而沉浸在大自然的自由自在之中,精神上已得到了解脱,这种解脱正仿佛白云漂浮于山峰之间。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苏东坡在仕途失意的密州时期,的确有以佛老思想自我排遣的情况,而且不是偶然的。这一点,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借对月宫的幻想式的向往含蓄地表达出来了。苏东 坡本来就有远大政治抱负,又感激皇恩浩荡,故此希望能回朝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