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_第1页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_第2页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_第3页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_第4页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王维的生平和诗歌风格特点,领略王维 “ 诗中有画 ”的艺术表现手法。 2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王维诗中的闲情逸致。 教学重点:学会 “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 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王维诗中的禅意。 教学设想: 1选修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点拨设疑、学生自主感受,由 “ 扶 ” 到 “ 放 ” ,合作探究。 2根据选修教材的编排体例与特点组织教学,教本课时可以和前面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以及夜归鹿门歌课后练习三(赏析王维归嵩 山作)放在一起鉴赏,从整体上去把握一个作家或同一流派作家及其作品的形象、语言、艺术技巧和思想感情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唐朝是诗歌的天堂,天才诗人层出不穷,世有 “ 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李贺是鬼才 ” 之说;又有 “ 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豪诗佛 ” 之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2 / 7 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佛王维)。其中王维称为诗佛,可见他的诗别有一番禅意。 二、知人论世看王维(详情略) 王维( 701 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维亦官亦隐,官 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说 “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 (钱钟书称他为 “ 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 ),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唐代山水田园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孟浩然。 三、解题 积雨辋川庄作,又名秋归辋川庄作。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 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 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四、学生自读并注音解词,老师解疑。 1注音 蒸藜( l)炊黍( sh)饷( xing)东菑( z) 啭( zhun)黄鹂( l)朝槿( jn) 2疑难词语解释 3 / 7 蒸藜炊黍:藜:藜草,嫩叶可食。蒸藜炊黍,泛指粗劣的饭菜。 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本指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 漠漠:写水田情状,形容水田薄雾蒙蒙,视野苍茫。 阴阴:写夏木情状,形容夏 天树林茂密,境界幽深。 啭:鸟婉转鸣叫,动词。 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季开花,朝开暮落,故又称朝槿。 野老:诗人自称。 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庄子 杂篇寓言载:阳子居(杨朱)初到旅舍,面露骄矜之色,旅舍主人对他很恭敬,其他客人也纷纷为他让座。后来老子教他去掉矜持,他再到旅舍,就显得很随和,人们也就不再给他让座,而和他争席而坐,相处就很随便了。 海鸥:列子 黄帝篇载:海上有人好鸥,每日与鸥鸟游玩,数以百计的鸥鸟聚 集在他身边。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他捉鸥鸟。第二天他来到海边,鸥鸟就盘旋不下了,因为他有了机心。此处以海鸥比喻淳朴而无机心的农民。 更相疑:又怀疑我猜忌我。相,偏指一方,这里指诗人自己。 4 / 7 3学生齐读这首诗歌。 五、学生翻译诗歌,老师评点翻译 1翻译时,要求学生注意借助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做到信达雅。 2点名学生宣读自己的翻译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翻译适时点评。 附翻译: 初夏时节,雨水绵绵,积久不停,静谧 的山林潮湿阴暗,野村炊烟缓缓升腾;女人家烧藜菜煮黄黍,把这粗劣饭菜送给东面田头干活人。看吧,垅中水田薄雾蒙蒙,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听吧,幽静清凉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动听的啼声。我独处空山之中,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参悟人生短暂;幽栖松林之下,采露葵品味清斋素食。我早已去尘心,绝俗念,随遇而安,于人无碍,与世无争,和村里的那些淳朴村民相处得亲近随和,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 六、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通过反复的诵读,紧紧抓住诗歌所描绘的特定景物,细致地品赏诗歌中饱含诗人情感的关键词句,进而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提问思考: 1哪些诗句体现了王维 “ 诗中有画(绘画美) ” 的艺术特点? 5 / 7 前四句写山村田园景色,准确把握物象的特征和基调。抓住物象的色彩,细腻传神,鲜明地体现了王维 “ 诗中有画(绘画美) ” 的艺术特点。 2指名赏析并归纳全诗层次意蕴。 主旨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田园生活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 层次意蕴 前四句写山村田园景色;后四句抒写幽居山林的生活乐趣。 A首联写田家生活。 先写空林烟火,一个 “ 迟 ” 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 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佛家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跃然纸上。 B颔联写自然景色。 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两种景象,动静结合,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 “ 诗中有画 ” ,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6 / 7 c颈联写闲适恬静的禅寂生活 诗人独处空山之中,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世俗人看来,未免 过分孤寂寡淡了,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之差别。充满了闲情逸致。 D尾联写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 诗人自谓自己是野老,运用了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抒写自己澹泊自然的心境:一是庄子 寓言的杨朱,前往老子处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 “ 争席 ” ,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二是列子 黄帝篇的典故: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 3指名归纳诗歌的艺术手法 情景交融、寓禅理(脱离尘俗、幽居山林的闲情逸致)于写景叙事中、用典明志。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把握物象的特征,抓住物象的色彩,细腻传 神地描写景物。 7 / 7 七、布置作业 1书面练习 诗歌中的那些词句最工整(对偶)? 答: “ 中 ” 与 “ 下 ” , “ 观 ” 与 “ 折 ” , “ 朝槿 ” 与 “ 露葵 ” 。 清人沈德潜说: “ 本句之妙,全在 漠漠 、 阴阴 二字,去上二字,乃死句也。 ” 怎样领会他说的 “ 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