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7 窦桂梅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 师:猜猜我从哪来? 生:您从北京来。 师:你真有礼貌,加上一个 “ 您 ” 。心字在底,把我放在你的心上。给他点掌声,也算是给我一点鼓励。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听别人说的。 师: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把获得的信息成为自己的财富,这也是一种学习。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您姓窦。叫窦桂梅老师。 师:你怎么知道? 生: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而且上面也写着。 师:不但听别人说,而且还注意观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这也是 更好的学习,再给她掌声。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是一名语文教师。我的家就在清华园里,我住的地方离一个特别的地方只有 50 米,你们猜猜是哪儿?有时候我会到那里去散散步,猜猜这是一个什么地方? 生:圆明园。 师:来,我们一起写写这三个字。(师范写,生书空) 师:看到这三个字,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画面? 2 / 37 生 1:想起了当时火烧圆明园的故事。 生 2: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 生 3:我看到了圆明园仿造的各处名胜古迹。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了不起,事先一定对这 两篇文章 师:读了这两篇文章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可长、可短、一句话也行、一个词也行。 生 1:我觉得圆明园是我们的名胜古迹。却被烧掉了,很可惜。 生 2:我觉得英法联军他们太坏了,他们把能拿走的都拿走,不能拿走的就烧掉。 生 3:我恨透了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圆明园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名胜古迹,却被他们破坏了,太可惜了。 生 4:我感到很惋惜,因为圆明园是两代皇帝的心血,可就在三天之内就被英法联军化为灰烬。 生 5:我想用一个词来代替,就是毁于一旦。 师:听出来了,同学们读书读出了 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说明同学们会读书,说明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已经走近了圆明园。有的时候我们读书不能只停留在感受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这种恨、惋惜、毁于一旦的这个滋味沉淀在我们心中的应该是一份思考。这可能是我们读书、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目的。比如同学们刚才说的那种感受,我们可能会想,圆明园被毁灭了,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3 / 37 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要是这样的去思考,我们就会把我们的情感沉淀在我们心中,变成一种最理性的姿态。 所以我愿意用两堂课领着同学们再次走进圆明园。 ( 课件:走近圆明园 走进圆明园) 师:同学们看。这个 “ 进 ” 和刚才的 “ 近 ” 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 “ 近 ” 是离圆明园不远了,另一个 “ 进 ” 是已经到达了圆明园。 师:你准备怎样走进去? 生:用心走进去。 师:听他的,用我们的心,带着咱们的感受和体会我们一起走进去,走一趟,体会一次,看看两堂课后我们又有怎样新的体会和思考? 师:我们打开文章,先看圆明园的毁灭,相信刚升入高年级的同学有这个自学能力,老师要和你们做一个测试,实话实说,你觉得自己能否流利、通顺地读一遍课文吗?如果行,你 就用个动作、眼神告诉老师。 (生示意会读) 师:不读了,相信你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段。 (生齐读) 师:既然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读词并板书:不可估4 / 37 量)我们走进圆明园,先走进这片废墟,(多媒体出示废墟图片)。 师:圆明园有多大呢? 生: 347 公顷。 师:一公顷相当于多少平方米? 生: 10000 平方米。 师:你算一下有多少万平方米? 生: 3470000 平方米。 师:估算一下我们听课的教室有多大? 生: 200 多平方米。 师:你说这么 大一个圆明园相当于多大一个教室? 生:大约 10000 多个。 师:圆明园大不大?可我们刚才看到的废墟只是几处啊,可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呀! 师:孩子们,这么大的一片废墟,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看的感受和估算的感受送到教材里,再读这段话。 师:再体会它就不一样了。现在请同学们看这句话: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用上了一个连接词叫 “ 是 也是 ” ,把两个意思连起来了。既然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必然有不估量的价值。 请同学们挑战自己,也用这 个句式,说它有不可估量的5 / 37 价值。 (小组讨论) 交流,得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师:互相学习、互相提醒多好呀!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这属于你们的创造。 (生齐读) 师:既然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必须先要走进去看看,它究竟有些什么? 细读课文的 2、 3、 4 自然段,读读、说说圆明园里有些什么? (生自读) (生交流圆明园中曾有的景物) 课堂实录( 2) 师:亲爱的同学们,看来圆明园里有的可真多呀,想看一 处吗?比如刚才同学们说到的 “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清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大概多少年? 生:大概是 2000 年。 师: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啊,要是准确的说是 2400 年。 师:同学们都说完了,你再强调一遍也可以,亲爱的同6 / 37 学们,看来圆明园里有的是真多呀,你们用了这么多这么多,还有刚才同学们说的,写不下了,我们不写了,想看一处吗? 生:想! 师:比如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个地方 “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 画,各种奇珍异宝。算一下,还得用数学,学习就是要运用这些千军万马变成自己的力量。清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估计一下,是多少年? 生:大概是两千年。 师:看你会说话。 “ 大概是 ” 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呀!大概是两千年,要是准确的说是 2400 年,大家算 2400 年这段历史,一个年,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 2400 多件,那哪能一年就 是呀!所以说,圆明园里这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 生:数不胜数 师:再换个成语。应有 生:应有尽有。 师:再换个成语。 生: 琳琅满目。 师:可以,再换个成语。 生:美不胜收。 师:也行,总之,同学们,咱要是用眼睛看,像你说的:7 / 37 琳琅满目、什么美不胜收、眼花缭乱,看不清,这样就看几处吧!(出示图片) 师:十二属相里我们就看三 太大了,再看几幅名人字画吧!就这几幅,你可要想想这几千年里的,这几幅 总之哟,课文里就有一句话,概括圆明园里有的所拥有的奇珍异宝,所拥有的这些这些这些,一句话,不愧是 ,哦,举手了,说吧!不愧是当时世界上 生接: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真好呀!这回呀,请同 学们读课文了,端好,刚才你是讲出来的圆明园有什么,这回你要读读圆明园里,怎么就说人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 ,注意,我可不讲 “ 最大 ” ,你得用读来告诉大家,怎么是 “ 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 ?你要让你的读来体会出来。让我们大家感觉到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可以选择读一句也行,读一段也行。你愿意读哪就读哪!想读吗? 生 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师:我知道你读的,你看 “ 不但 还 ” ,当然我性格和她不一样,窦老师性格可能外向一点,我就非得瞪着眼睛告诉人家,你 得听进去, “ 那是世界上最大的 ” ,可能我会这样读。 “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哇! ” 把我的 “ 哇 ” 去掉就行!不信,你再来试试看,8 / 37 我知道你的性格比我内向一些。来! 生 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哇! 师笑着说: “ 哇 ” 就不用了!既然是朗读,咱就不用“ 哇 ” 了!那是自己的随意!请坐!这样讲,谁再来读! 生 2: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生 3: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师:你怎么这么会读呀!和刚才的同学呀, “ 下至唐、宋、元、明、清 ” 虽然用了顿号,可是人家听进去,就不像我班学生这样读,有时候:(快速读) “ 下至唐、宋、元、明、清 ” 。别人一听,诶!诶!所以她这一读,(仿生 3 读)“ 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怪不得是博物馆、艺术馆哪!会读,还有吗?再读。 生 4: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庭台楼阁。 师:你不要激动,刚才你读得稍快了一点。是什么样的“ 殿堂 ” 、什么样的 “ 庭台楼 阁 ” ?那可是不一样的哦! 生 4 再读。 师:看,多自豪呀!这有底气,对不对呀,所以,这样9 / 37 一介绍一讲,我们就感觉到这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生齐接)博物馆、艺术馆!那同学的头都扬起来了!所以全班同学再读这句话!课文里的这句话再读!把刚才那些感受送到这里,来! 生齐读: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诶!圆明园里有 40 个景点,叫圆明园四十景,有没有同学知道,诶,(有一生举手)真了不起!你能知道几处也行,说说他们的名字? 生:有海内安澜园 ,和 ,还有 师:我明白了。他也了不起,他刚才看到这里了,他说的 “ 安澜园 ” ,那是一个地点。我说的是四十景,是我们的古人呐,文人墨客,给他起的名字。叫 “ 四十景 ” 。这样。我先给大家推荐二十景,行不行? 生(齐说):行! (出示) 师:我们放开声音读一读这二十景,出示四十景中的二十景:正大光明 开始! 生齐读。 师:你看你读就读这么长时间,这才是二十景,真要让你去游览的话,咱哪儿也不去,就游览这四十景,你打算住多少天?你打算游多少天? 生 1:打算住上四十天,每天游一个景! 10 / 37 师:不想回 来了! 生 2:我打算住四个月。平均每三天去一个地方。 生 3:我打算永远不回来了。 全班哄堂大笑。 师:因为什么原因呢?用一个词。 生 3:因为它太美了。 师:哦!一个字。 生齐说:美! 师归纳板书:有 也有 有 也有 还有 不仅有 还有 课堂实录( 3) 师:那也得 “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 呀!这样吧,反正这景我们一个个也看不完,那我们去三处行不行? 生齐说:行! 师:准备出发!准备了 啊!同学们,第一站来到 (出示图片) 生齐说:蓬莱瑶台! 师:第二站 (出示图片) 生齐说:平湖秋月! 师:最后来到 (出示图片) 11 / 37 生齐说:雷峰夕照! 师:选择一处,谈谈感受! 生 1:那个蓬莱瑶台很好的,好象住在天上,好像是神仙。 师笑着说:看给你美的呀! 生 2:我这是在哪呀? 师:你在什么地方有这样的感慨? 生 2:就是在那个平湖秋月。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生 2:因为我觉得这个亭台,还有那个湖,还有那些灯,觉得就是美 死了! 师:美死了,不用他的 “ 美 ” ,你再换一个字或一个词。 生 2:(想了一下)还是美。 师:我给你建议一下,加个 “ 妙 ” ,连起来! 生 2:美妙! 师:可以不! 生 2:可以! 师:所以你才说 “ 我这是在哪呀? ” 生 3:我觉得 “ 平湖秋月 ” 很好!在那个楼阁里面,赏着月夜,吃上什么东西,观赏还很好。 师:说个词,你就被 生 3:被陶醉了。 12 / 37 师:还有吗?别的呀!不可以聊一聊呀?谁没有发过言? 生 4:我觉得雷峰夕照有一些美,因为背景有一点夕阳,我站在 楼顶的话,就可以看到 师:楼顶、峰顶、雷峰塔顶 生 4:如果我在峰顶的话,就可以看见远处的夕阳,所以这个 “ 雷峰夕照 ” 觉得很美。 师:你在塔上看,你在塔下又看,这傍晚的云霞,和这雷峰塔整体感觉那真是 生 4 接:舒服! 师:你是舒服,哈哈!我可能和你感觉不一样。不过,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我尊重大家,总之,一句话,这里的景色,那个同学说 “ 美 ” ,咱再换,说吧! 生 1:美不胜收。 师:可以。还想说什么。 生 2:看得让我,目不暇接。 师:目不暇接。这可以再需要斟酌。 这是把你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生 3:妙。 师:哟!你看他,人家说一个 “ 美 ” ,他就说一个 “ 妙 ” 。用一个字,再换一个字。 “ 美 ” 、 “ 妙 ” ! 生 4:棒。 13 / 37 师:棒!还有一个字,诶,这个同学说出来了,什么?一起说! 生齐答:奇! 师:哎呀呀,同学们哪!怎一个 “ 美 ” ,怎一个 “ 妙 ” ,怎一个 “ 奇 ” 了得呀!难怪呀,课文里这样赞叹!读!(出示) 生齐读: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因为这里是建筑艺术的 生接:精华。 师:园林艺术的 生接:瑰宝 。 师:我可不讲什么叫 “ 瑰宝 ” ,你寻思去吧?刚才你们体会的,这回再端起课文,再读 2、 4 自然段,这回再读我可问同学们了,你可不是说你要介绍这里是博物馆、艺术馆了。你要想让大家感受这里是 “ 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 哟!领着大家去读,感受要慢慢地品哟!让大家和真的你一起陶醉进去,发出你刚才 “ 妙 ”“ 美 ”“ 奇 ” 的赞叹!看,谁来?读哪都行!来,你领着大家走! 生 1:我读第四自然段。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生读 “ 雄伟 ” ,师纠正),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 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14 / 37 师:我要是你的话,我会读:各种奇 珍 异 宝。再来读,你读哪? 生 2:我读第 2 自然段。 师:来! 生 2:读。 师:你这样的圆明园、那万春园、那长春园,你说你这样一读,多快呀!别人还没想呢?眼前还没有电影呢?你就过去了,再来试试看! 生 2:再读。 师:这个词语运用得多好呀, “ 众星 ” 生齐接:拱月。 师:再听他读这块。同学们跟着他的体会、陶醉,你要是没有领着大家走进去可就是你的责任了。此外,就从这 生 2:再读。 师 :你陶醉进去没有? 生 2 不好意思地说:我已经陶醉了。 师:哦!看来你就这性格,即便再怎么陶醉,我会说 “ 众星拱月般的 ” (仿生语气)。当然,我要陶醉,就和你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师范读)其实你比我读的好多了。谁再领着大家走。 生 3:漫步园内 境界里。 15 / 37 师:那是因为,在圆明园中 生 3 接:有金碧辉煌 山乡村野。 师:这块没有看够。也有着象征着田园风光的 生 3 接:山乡村野。 师:同学们都比你陶醉了,山 乡 村 野。继续! 生 4:园中许多景物 武陵春色。 师:所以我们大家会和刚才大家的感受一样的。(师引读)漫步园内 师: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是怎么感受圆明园的呢?快,拿出这篇文章(学生拿出雨果致巴特莱的信),我们一起在圆明园里,在雨果的眼中感受的那样去表达一番。谁来? 生读:请您用大理石 那就是这座名园。 师:这座名园就是 生齐答:圆明园。 师:所以雨果这样深深地感慨到,读!(出示雨果的一段文字) 生齐读。 师:这座圆明园简直是用言语无法形容呀!所以,亲爱的同学们呀,你们通过读书,获得了圆明园这样 的感受。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话变成一句话,也用上刚才的 “ 是 也是 ” ,会吗?一个词,一段话就概括出来,举手的同学快开始。 16 / 37 生齐答。 师:你们多会概括呀,看来,通过同学们的 “ 走进 ” ,我们透过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我们概括出来了。圆明园里原来拥有的那是 “ 博物馆、艺术馆 ” ,那是 “ 瑰宝 ” 也是 “ 精华 ” 。诶!那我还要问问同学们,你说这 “ 瑰宝 ” ,你说这“ 精华 ” 都是源于谁的创造?一起说,谁的创造? 生:都是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师:人的创造。我记得雨果有这样一番这样的话(出示)。一起来读读吧! 课堂实录( 4)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生齐读。 师,原来,不管刚才那个同学讲的是属于皇家园林,岁月沉淀,最终的结果,他是属于人类的。透过这些我们明白了,在圆明园里拥有的是人的 生:心血 师:还可以说是 生:结晶。 师:还可以说是 生:智慧。 师:还可以说是 17 / 37 生:劳动 师:等等,等等。把这些都用加法,你看到的这些,你概括出的这些,得出人类智慧、汗水、劳动、结晶,所有的这些加上之后,最 后可以浓缩成一个词,圆明园里拥有的究竟是什么呢?就藏在课文里边,圆明园里拥有的是祖国的,乃至世界上的什么? 生 1:奇迹。 师:奇迹,送进去,再送进去。 生 2:艺术。 师:艺术,送进去。祖国的 ,第一段里边的再读这一段话里边。拥有的是 生 3:损失。 师惊讶状:啊!不要太激动!再读读这句话里。 生 4:是幻想。 师:再送进去。怎么一个幻想还有这么多的现实。祖国的 生 5:祖国不可估量的奇迹。 师:奇迹不行,刚才说送进去。怎么?一起说。祖国的 一生说:文化。 师请她大声说一遍,再说一遍:我们都平时说 “ 文化文化 ” ,现在我们终于透过这些过程的体会,我们终于明白了18 / 37 圆明园里原来拥有的是 生齐接:文化。 师:祖国的 生接:文化。 师:世界的 生接:文化。 师:但是不是一个阶段的,是上自先秦到清朝,是中国的还有西洋的,所有的这一代一代,我们还可以在文化后边再加上一个字。 生:史。 师:原来圆明园里拥有的是 生接:文化史。 师:祖国的 生接:文化史。 师:世 界的 生接:文化史。 师:哎呀!这回,我亲爱的同学们,你再读这句话你该怎么读呀?恩!谁来?(出示) 生 1 读。: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师:理直 生 1 接:气壮。 19 / 37 师:谁再来,注意,这句话不要为了朗读而朗读,你把它告诉别人,你该怎么读? 生 2 读。 师:虽然后边是个叹号,但是你不像我似的喊,你没有,“ 不可估量的 ” ,情也是深的。今天下午我们一会咱们中午就要分手了,回家要告诉妈妈, “ 妈妈呀,圆明园拥有的那是 ” 你该怎 样告诉妈妈? 生 3 读。 师:你妈妈肯定是个老师,你这样说你妈还能听进去,要不然妈妈要是别的职业的或者是生活中的,我女儿今天真吓人。那么,你要是把这句话告诉妈妈,你该怎么说,还得让妈妈听进去。 生 4 读。 师:你想把这句话告诉谁? 生 4:告诉我妈妈。 师:妈妈一听,我的孩子语文学得就是好。当然我的性格又是和同学们不一样的体会,可能回到家里我会 (范读)。行不行? 生齐说:行。 师:对,其实,心里有,感情有,不在于用怎么样的语气。重要的是能送到对方的心里去。好!我亲爱的同学们,你想怎么读你就怎么读,我相信,我相信你们不是傻读,不20 / 37 是呆读,不是装模做样地读,现在这样,你愿意送给后边听课的老师,愿意送给同学们,愿意送给谁,你觉得你应该怎样的向别人传递这样的信息。你就怎么说,开始! 生自由读。 师:然而,读 生:读 “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师:这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样的文化史变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那是因为,读 生:读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 10 月 18 日和 19 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圆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 师:我听刚才同学们说,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生:统统拿走 师:真会用词,说的是统统拿走,那是怎么拿走,你能举个例子,或者用个比方,自己的理解,说说怎么是 “ 统统拿走 ” ? 生:我认为 “ 统统拿走 ” 就是把能拿走得就像抢的一样全部拿走。 21 / 37 师:抢走,一点也 生 1:就是一点也不留下 生 2:全部夺走,一点都不留。 师:全部夺走 生:只要是手拿得动的就要拿走 师:拿不动的 生:拿得动的就要拿走 师:拿不动的 生:叫牲口来搬运 师:用大车也得 生:运走 师:用一个成语 生:片甲不留 师:啊呀,就像同学们说的,你还想说 生:我还想说他们是将所有的能拿走的东西全部掠走 师:你真会 用词。 “ 夺 ”“ 抢 ”“ 掠 ” ,所有说的这些就叫做 “ 统统 ” 师生: “ 拿走 ” 师:你们刚才还说,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 生:毁掉 师:注意,任意破坏、毁掉是怎么破坏、毁掉?任意破坏毁掉,你能举个例子,用事实,打比方都可以。 22 / 37 生:用脚踢,还有用棍子去打 师:踢、打,还有吗? 生:就是如果那些名画的话,也可以撕掉 师:撕 生:我觉得那些英法联军自己的心里想的就是,我得不到的,别人也甭想得到,然后就任意摧毁 师:毁 生:就是用榔头捶 师:捶,啊哟,捶的 是那么一个,什么,可能就是精致的 生:青铜 师:青铜器呀,一下子 生:陶瓷 师:对,陶瓷,就会给他捶烂了 生:拿不掉的就用斧子砍 师:啊哟,砍 生:用砖头砸 师:砸 生:把那东西摔地上,然后用脚踩 师:踩 生:用大火烧 师:同学们哪,我这有两份真实的资料,记录了当时他23 / 37 们是怎么样像你们形容的,说明的 “ 统统拿走 ”“ 任意破坏 ” 毁掉的叙述这是当年曾经参与抢劫的一位记者写的一段回忆录里的,我把它摘录给大家,谁来读读这段话,他们是怎么抢的,怎么拿的 、掠的,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介绍,来,你读给大家听(出示这段话) 生: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器,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副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棉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师:织锦 生:织锦绸缎 师:后面还有省略号,他们就是这样。再看一段。来,你来读,你离得近 生: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抢劫外,被他 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 10 月 9 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 24 / 37 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和你们刚才看的读的这段资料有没有感受,有吗?哦,这么多同学举手,不用说,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想要说的感受,送到句子里去,来读,谁来读? 生: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侵入 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课堂实录( 5) 师:此时,你的心里什么滋味儿 生:不高兴 师:哦,就一个不高兴,就像你说的,课前,他们真坏 生:还有是十分的难过 师:哦,你难过,我听出这个词了,不高兴,坏,最后落脚在你心里难过,我听你读了,你没让人家能听出来你的心里是这样的难过,你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你一读我就知道你真难过 生:再读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谁还想读,你什么滋味儿 生:我是心疼 师:哦,你是心疼,那你就心疼地表达吧 25 / 37 生: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啊哟,这毁掉的太轻松了,要是我的话,多心疼啊,刚才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每一幕幕文化史哦,所以,我要是告诉人家,我可能会这样:他们把里面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了,拿不动的就 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啊呀,她心疼,你呢? 生:我火冒三丈 师:那你就火冒三丈地读 生: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实在运不走的就 生:任意破坏毁掉 师:毁掉。你呢? 生:我的感觉就是跟那个相媛差不多,不过比她还要厉害点,想把他们全部杀掉 师:那意思就是恨吧 生:嗯 师:恨,你就恨着读 生: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26 / 37 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这还没完,像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还得烧,烧几天呀,那个火着的 生:三天三夜 师:一天多少小时 生: 24 小时 师:我们还得学数学,三天多少小时 生: 72 小时 师:三天就是 72 小时,哈哈,一小时多少分钟 生: 60 分钟 师: 72 小时多少分钟 生: 4320 分钟 师: 4320 分钟, 4320 分钟相当于多少 个半分钟 生: 8640 个半分钟 师: 8640 个半分钟,我亲爱的同学们,一个半分钟就刚才你们体会的平湖秋月瞬间就化为灰烬,一幅字画不用几秒钟就变为一片灰烬,那么,这 8600 个这样长的时间里,你想想,烧掉的 所以现在请同学们抬头,让我们静静地去体会,这 8640 个半分钟里的一个半分钟会烧掉些什么呀? 生看火烧圆明园图像(半分钟) 师:同学们,轻易地过去半分钟你不觉得什么,当你静27 / 37 静地去体会它的时候,像着这样的圆明园被烧掉的时候,我想同学们是怎么样的心情。是这样 8640 个这样长的时间哪,烧掉 的,烧掉的,烧掉的,而且是在我们所说的将近一万多个这样大的面积的地方,火呀,熊熊的烧,烧了 8640 个这么长的半分钟,所以,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同学们哪,就这样 ,所以,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 (边说边在原有板书关联词上添加 “ 没有 ” 两字) 生:殿堂 师: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 生:亭台楼阁 师:没有了象征着 生:热闹街市的 “ 买卖街 ” 师:也没有了 生: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建造的景观,比如 生: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 师:还没有了民族建筑 生:西洋景观 师:没有了上自先秦时代的 生:青铜礼器 师:下至 28 / 37 生: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都没有了 师:什么都没有了,有的,没了,谁来也用上他们再说一说这些话,谁来 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师:你那个 “ 了 ” 说得太快了, “ 没有 ” 和 “ 没有了 ”是完全不一样的,再来 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 yi)透的亭台楼阁 师:(师正音)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谁再说 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师:好,收了,现在来看下一句 生:圆明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师:第三句,谁来,好,这么多举手的,举手的说 生齐:圆明园中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 “ 买卖街 ” ,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说,我来问,你来答,圆明园中金碧辉煌的殿堂 生:没有了 师:玲珑剔透的楼阁 29 / 37 生:也没有了 师:园中,民族建筑不仅 生:没有了。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课堂实录( 6) 师:西洋景观 生:也没有了 师:还可以说是,换一个字儿 生:还没有了,都可以 师:再来,象征着热闹街市的 “ 买卖街 ” 生:没有了 师: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生:也没有了 师: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景观 生:还没有了 师:还可以说成是 生:都没有了 师:都没有了。我亲爱的同学们哪,总之一句话, 圆明园就是一片 生:灰烬,废墟 师:难怪,我们的先驱面对圆明园的毁灭这样感慨,读 30 / 37 (出示诗句) 生: 圆明两度昆明劫, 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 残灰犹共挽烟飞。 李大钊 师:一曲悲笳怎么吹也吹不尽我心中的 生:悲 师:那圆明园的上空只有那废墟上的残烟笼罩在我们的心里,这是我们的国人,我们自己面对圆明园的感慨,那么,法国人的雨果他是怎样看待他们国家军队的行为的呢?我们来看一下,读(出 示句子) 生:法兰西帝国 被掠夺的中国。 师:还有吗?好,读 生: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 另一个叫英吉利。 师:同学们,记住这两个强盗吧,读 生: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 另一个叫英吉利。 师:现在,让我们从头至尾的再渎一遍课文,端好,我和同学们一起来读 (引读全文) 就这样被化为灰烬,(边说边擦黑板)我们再也看不到31 / 37 那大园套小园,众星拱月的园中之园了,我们再也不能到那我们刚才去过的 40 景去住上一辈子了,我们再也不能去欣赏那劳动人民智慧的 心血创造的青铜器,那名人字画,我们再也看不到这磅礴雄伟的亭台楼阁,还有那迷人的山乡村野了,总之,(除 “ 圆明园 ” 三个字外,其他都擦掉了)圆明园什么都 生:没有了 师:同学们,那么现在圆明园留在你的心里剩下的是什么呢?留给你心里的是什么? 生:留在我心底里的只是无限的思考 师:什么思考 生:沉甸甸的 师:什么沉甸甸的 生:让我难过,痛恨那些侵略者的罪行 师:你站着,好,你站着,孩子,你说你痛恨,你难过呀,那就请你难过地表达 出示 “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 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生读,师正音。 师:留给你的是什么? 生:难过 师:那也请你难过地读吧 32 / 37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这个难过是无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我要是也要难过,会多难过呀(师示范读) 师:就如同学们刚才说的,把这份无奈,这份难过,这份痛恨,一直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一百四十五年了!那圆明园里荒野的风浪,依然在呜咽的讲述着这个故事,我想,我们今天走进了圆明园之后我们获得这样的体会可能还有许许多多,我通过同学们的表 情和你的眼神,已经看出来了,但作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我们走进去还不完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走出来,这才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主要目的。因此,让我们走出圆明园。 出示:(走出圆明园) 师:走出圆明园,我们就要把刚才的感情化为理性,现在我们做一个小小的体验,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一百四十五年前,现在,你回到那个时候,面对圆明园的毁灭,假如你是一位把握国家前途命运的皇帝;假如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政的大臣;假如你是保卫圆明园或者保卫祖国疆域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士兵;假如你就是生活在圆明园附近或者就是生活在北京城的一位 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面对这样的毁灭,要是你的话,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你要是他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样的体验是属于你自己的,请你33 / 37 冷静的琢磨琢磨,选择一种,谈谈看。 师:你是谁? 生: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我会想,这么好的建筑物,就在三天之内毁于一旦,实在是太可惜了,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会再去好好留恋一下,然后再慢慢的回想以前的壮观。 生:假如时间可以倒流的话,我一定会去那边守卫圆明园。 师:你为什么那么去做? 生:因为圆明园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心血,智慧的结晶。 师: 这是皇家园林,烧不烧跟我有什么关系。 生:因为它属于祖国。 师:不管怎样的结局,经过岁月的沉淀,它始终是属于人类的。 师:你这位老百姓已经上升到一份历史的责任感和民族的尊严上去了。 生: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士兵,我会想,你们销毁了罪证,不过罪证是铁证如山的,我会去学习武功向他们讨回东西。因为他们抢去的东西并不是他们的,是我国人民自己用心血创造出来的。 生:我想当一名百姓。我总结出来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强大。 34 / 37 生:假如我是一名皇帝,我会为自己的平庸而感到耻辱,我会默 默的努力,找机会向英国和法国把他们 1860 年 10 月6 日夺走的东西给夺回来。 师:重要的不是去夺回来,而是要懂得中国必须强大。 生:假如我是士兵,我会想,为什么火药是我们中国发明的,而它却被帝国主义用来当作轰击我们祖国大门的工具,为什么?为什么?那些侵略者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我要守住这一片废墟,给人们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掌声) 师:沉甸甸的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中心卫生院见习公开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福建医科大学安全保卫人员招聘2人(四)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加密技术应用研究-第9篇-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音乐吉他行业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广西临桂农村商业银行劳务派遣人员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东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周建新教授博士后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选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广东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高建平特聘教授博士后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江苏连云港农业农村局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生产风险管理
- 钛镁合金合同协议
- 2025年人保车险考试题及答案
- 《茉莉花》音乐课件
- 2025年云南省职教高考电工技术类《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工厂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协议书(2篇)
- 外墙真石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环境保护体系和保证措施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产科联合多部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
- 矿井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课件
- 【MOOC】生命的教育-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中国非遗文化鱼灯介绍介绍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