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机高低加、给水系统讲义.ppt_第1页
汽机高低加、给水系统讲义.ppt_第2页
汽机高低加、给水系统讲义.ppt_第3页
汽机高低加、给水系统讲义.ppt_第4页
汽机高低加、给水系统讲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机高低加 给水系统 一 低压加热器 1 低加说明1 1 低加的结构与高压加热器大同小异 1 2 低加由凝结段和疏冷段构成 无过热段 1 3 采用凝结水与蒸汽成逆流布置进行传热 蒸汽围绕换热管外表面传热 1 4 低压加热器给水采用串联方式 其中A侧和B侧低加给水为并联方式1 5 本套低压加热器均由壳体 管系 水室等部分组成 管系装在壳体内 由支撑板支撑 并引导蒸汽沿管系流动 管系内的疏水冷却段由包壳密封 以保证凝结水畅通流动 为防止蒸汽直接冲刷换热管 在蒸汽进口处设置冲挡板 1 6 为抽出低加中的不凝结气体 沿整个管系长度方向 设置有抽空气管 在管系下部设置有滑轨或滑轮 便于整个管系的装配与检修 在水室上设置有人孔 2 流程2 1 水侧流程2 1 1 凝结水 高速混床 轴加 除氧器上水调节站 8A 8B低加水侧入口 7A 7B低加水侧出口 6低加 5低加 除氧器 2 1 2 凝结水 水室 管系疏冷段 与管外的疏水进行热交换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管系凝结段 与管外的饱和蒸汽进行凝结传热 吸收大部分热量 温度得到较大提高 凝结水出口 上一级低加水侧2 2汽侧流程蒸汽 低加防冲板 凝结段 换热后变成饱和水 疏冷段 进一步冷却成过冷水 经疏水出口管流出低加 下一级低加汽侧 3 低加投停3 1 低加投入3 1 1 先投水侧 再投汽侧 因为汽侧加热蒸汽的温度要比U形管中 水侧 的温度高 会造成很大的热冲击 3 1 2 低加在机组冲转时随机滑启 3 1 2 必须在加热器各种保护装置及水位计完好的情况下 方可投入加热器运行 3 1 3 严禁泄漏的加热器投入运行 3 1 4 严格控制温度变化率不大于2 分 3 2 低加停运3 2 1 先停汽侧再停水侧 3 2 2 严格控制温度变化率不大于2 分 3 2 3 停运保养 低加汽 水侧须充满凝结水进行保养 如停运2个月以上则须进行充氮保养 维持氮压在0 05 0 15MPa之间 4 低加运行注意事项4 1 严格控制水位在正常范围 40mm左右 4 2 水位过高传热面会被水淹没 使传热面积减少 传热效果下降 蒸汽不能及时凝结 造成加热器汽侧压力升高 水侧温度下降 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4 3 水位过低引起疏水带汽 蒸汽流入下一级加热器放出残热后 排挤下一级低压抽汽 降低了热经济性 4 4 5 6低加保护均为高三120mm 三取二跳闸 4 5 7 8低加保护均为高三130mm 三取二跳闸 4 6 正常应密切监视端差2 8 左右 常下端差 变化 因为许多异常情况都与之有关 如结垢 堵塞 泄漏等 二 高压加热器 1 高加说明1 1 高加除有凝结段和疏冷段构成 还有过热段 1 2 高加过热段布置在给水出口 如此布置因为 一方面可以将较高温度的给水加热到可升高到接近或超过加热蒸汽压力下和饱和温度 另一方面考虑蒸汽在加热给水后 在离开该段时仍会留有一定的热度 防止了湿蒸汽对管束的冲蚀 1 3 与低加一样 为防止蒸汽直接冲刷换热管 在蒸汽进口处也设置有防冲挡板 1 4 凝结段沿加热器长度方向布置 直至加热器尾部 利用蒸汽冷凝时释放的残热加热给水 蒸汽自身也冷凝成饱和水 壳体排气管也在该段布置 1 5 疏冷段位于给水进口 离开凝结段后的疏水利用残热 最后对进入加热器的给水加热 同时疏水本身温度也降至饱和温度以下 2 高加流程2 1 水侧流程给水 水室 管系疏冷段 与管外的疏水进行热交换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管系凝结段 与管外的饱和蒸汽进行凝结传热 吸收大部分热量 温度得到较大提高 给水出口 上一级高加水侧 2 2 汽侧流程蒸汽 防冲板 过热段 给水加热接近加热蒸汽压力下和饱和温度 凝结段 换热后变成饱和水 疏冷段 进一步冷却成过冷水 经疏水出口管流出 下一级高加汽侧 3 高加投停3 1 高加投入3 1 1 加热器投运时 应先投水侧 再投汽侧 3 1 2高压加热器在机组负荷达25 150MW 时 除氧器倒至本机四抽供汽后投入 根据实际调整 3 1 3 投高加时从低压到高压 3 1 4 严格控制温度变化率不大于2 分 3 1 5 必须保护装置及水位计完好的情况下 方可投入加热器运行 3 1 6 严禁泄漏的加热器投入运行 3 1 7 给水由高加旁路切至水侧运行时 必须先开启高加出水电动门 后开启高加进水电动门3 2 高加停运3 2 1 先停汽侧再停水侧 3 2 2 严格控制温度变化率不大于2 分 3 2 3 停机时在25 负荷左右退出高加运行 滑停机时 可随机组滑停 根据实际调整 3 2 4 停高加先从高压再低压 3 2 5 停运高加前 应联系热工解除事故疏水自动开关逻辑 以允许手操 3 2 6 高加由水侧切至旁路时 先关闭高加进水电动门 后关闭高加出水电动门 3 2 7 抽汽电动阀关至较小开度时 一般在15 以下 每操作一次待水位稳定后方可继续操作直至全关 水位维持在 100mm左右较低水平 3 2 8 停运保养 根据停运时间长短 汽侧充压缩空气或充氮保养 水侧应充水或充氮保养 4 高加运行注意事项4 1 严格控制水位再正常范围 4 2 高加高三 188mm 三取二跳闸 4 3 高加运行方式 1 2 3高加运行 2 3高加运行 3高加单独运行 4 4 高加在锅炉上水时可注水投入水侧 三 异常分析 1 2009 9 06 1机 2高加泄漏 1 1现象 1 1 1 2 3高加水位波动较大 1 1 2 3高加正常疏水几乎全开 事故疏水频繁动作 1 1 3 2高加几乎没有端差 尤其退 2高加后 端差为零 水位还在涨 四 除氧器 1 除氧原理热力除氧原理是以亨利定律和道尔顿定律作为理论基础 当除氧器中某气体的实际分压力小于水中溶解气体所对应的平衡压力 即产生不平衡压差 气体即从水中析出 析出后又达到新的平衡 直至全部析出 这个过程不断进行就是靠蒸汽直接与给水混合 不断提高蒸汽的分压力 在除氧器总压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除氧器中某气体的分压力不断减小 2 运行说明2 1 根据锅炉对上水温度的要求来加热除氧器 控制汽包进水温度与汽包内壁金属温差在50 以内 锅炉上水前即投入除氧器加热 约经5h左右将汽包壁温加热至95 左右 2 2 当机组负荷大于30 除氧器用汽由辅汽倒至四段抽汽带 除氧器由定压运行变为滑压运行 反之 停机时机组负荷小于30 除氧器用汽倒至辅汽带 2 3 正常运行时 应投入至凝汽器运行排汽 五 给水系统 1 机组启动阶段1 1 现锅炉上水常采用电泵上水 如只为锅炉上水冲洗且不赶时间时 可用凝输送泵上水 1 2 锅炉上水也可采用汽前泵上水 密封水回地沟 节省了厂用电 但因上水流量小 长时间会引起窜轴 振动大 1 2 如果要提高汽包壁温时 可采用电泵不断上水换水 上水初期可快点 见水后可放慢速度 一般初次2 5h左右能见到水 1 3 现锅炉上水常走旁路 但应确认主路关断门可用 如果直接走主路时 采用电泵为间断上水 控制转速和出口门 再循环门 不上水时 省煤器再循环及时开启 汽包升压后 可用电泵再循环控制给水压力 但电泵长时间低转速会存在隐患 引起涡轮工作不正常 1 4 大机中速暖机时 保持连续上水 并冲一台小机 1 5 机组负荷达150MW以上 可一台小机 电泵并列运行 也可小机单独带 1 6 机组负荷达180MW以上时 将锅炉上水旁路倒至主路带 1 7 启动阶段机组负荷小于300MW时 两小机会出现抢水 可手动干预 1 8 启动阶段 调水位 调气温 调燃烧三人应密切配合 尤其调燃烧应稳定燃烧 初期投粉燃烧不好可多投油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