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李克安化学课件11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ppt_第1页
北京大学李克安化学课件11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ppt_第2页
北京大学李克安化学课件11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ppt_第3页
北京大学李克安化学课件11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ppt_第4页
北京大学李克安化学课件11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 4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 与沉淀分离相似 与萃取方法不同的是 反应速度比较慢 故反应速度对于分离效果影响比较大 当溶液中的M与树脂内离子B发生交换反应时 其整个反应历程将经历五个阶段 1 离子M从外界溶液进入树脂表面 在树脂微粒周围包围着一层静止的液膜 离子必须通过这个膜方能到达树脂的表面 这叫膜扩散过程 这层液膜厚度 与流动相流速F及颗粒半径r有关 表示流速 r 颗粒半径 如r 0 1mm 1cm 秒 则 10 3cm 通常 在10 2 10 3cm 树脂颗粒愈小 对膜过程来说表面积愈大 有更多离子通过膜就加快膜扩散速度 同时粒扩散距离短 粒扩散加快 2 树脂交联度 交联度愈大 则扩散速度愈慢 树脂网孔减小 影响离子在树脂内粒扩散速度 3 温度 升高有利 有利于粒扩散速度4 溶液的浓度 稀溶液 浓度在0 01M以下时 中决定的是膜扩散过程 加大浓度 扩散速度加快 浓度过高则粒扩散速度将逐渐成反应速度决定阶段 反应趋向于一极限值 5 交换离子的大小 半径大的离子扩散更为困难 扩散系数 阳离子245phNMe2Et1phNMe2CH2ph0 06 6 搅拌速度 对于分批操作 搅拌速度加快扩散速度加快 搅拌速度转 min4706607508609901100交换时间 min5 93 82 91 21 01 0 还有一些其它因素 在非极性溶剂中交换速度非常慢 7 5离子交换色谱 1 柱过程 三种形式 3 置换色谱 不是吸附最弱的Z来淋洗 而是用一个吸附力最强的D来置换 带间有明显的界限 而且峰不扩散 适于制备 而不用于痕量元素的分离 2 基本色谱方程 dx为加入dvmL洗脱剂时 M在柱中移动无限小的体积 dx dv即是移动速度 与分配比成反比 分离变量 x上限是柱体积 即加vml洗脱剂 M从柱中出来 V XD 4 速率理论 塔板理论把一个液相连续流动的过程看成一个分批移动的过程 而且完全忽略了动力学因素 现在提出连续塔板模型 可以计算 近似 理论塔板高度 r 颗粒大小 半径 F 淋洗液的线速度cm sd 内扩散系数cm2 s 第一项是颗粒大小对h的贡献 第二项是粒扩散的贡献 分配系数在任何塔板内都是常数 这是理想的条件 如果颗粒小 加入样品量小 且流速慢时 可能接近理想条件 对于分离两个金属离子的柱过程 相同电荷 分离选择性决定于两个分配系数之比 S 分离因数 一般S 100 分离很容易进行 S 10 必须严格控制条件 分配系数绝对值也是重要的 首先被洗脱的离子应小于1 在实际中最好应用以下比例 来确定分离的有效应 当D很大于a时 4 离子交换的平衡处理 色谱过程的结论 都可以用来预测分离的可能性 半定量计算分配系数 淋洗剂体积 理论塔板数 色谱柱的最低高度 均可以给出定量答案 但如用0 1MH2C2O4作淋洗剂 利用NiL2络合物更稳定的性质 NiCo 可以先洗出Ni 使Ni Co分离 为了增加有效性 要控制溶液的pH pH 2 0时 由分析手册查到 差距拉大 计算 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1 pH2 6时 5 离子交换色层分离的典型例子 1 碱金属离子分离 阳离子交换树脂 10ml柱 1 5MHCl淋洗即可分开 2 过渡金属离子分离 阴离子交换树脂 利用Cl 络合物的稳定性不同浓HCl中生成络合物以不同浓度HCl洗 很好分离 3 Nb Ta 30 HCl 20 HF 生成氟络离子强碱性交换树脂 Ti W Zr Nb Ta都被吸附30 HCl 20 HF洗 Ti W Zr洗脱2MHCl 1MNH4Cl 0 14MHF洗脱Nb2MNH4Cl 1MNH4F洗脱Ta 第七章离子色谱 前边讲授的离子交换色谱 是非连续的 特点为高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2 4mmol g大量淋洗剂 自身重力 监测是非连续的 它几经改进仍不是现代的液相色谱 1925年开始离子色谱的建立 主要问题检测困难 从70年代产生离子色谱仪 商品 以后 解决了阴离子分离分析问题 其实用处极多 1 双柱法色谱 电导检出 1975年 H small Analchem 47 1801 1975 首先提出此法 以后成为商品仪器 3 淋洗剂 要求 a 能将阴离子从树脂上交换下来b 能生成电导性很低物质Na2B4O7 NaOH NaHCO3 Na2CO3最理想的叫标准条件 可以满意的作为一系列淋洗体系 对于阳离子情况相似 只是把分离柱换成低容量的阳离子交换树脂 抑制柱为大容量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即可 淋洗液要求同上述 但阳离子有其复杂性 但是经常 M与OH 会生成沉淀金属不能分离 二价金属不易洗脱 应用不如阴离子广泛 我们的组曾经 1986 开始分离分法的研究 也是基于分离方法的需要发展 曾经以硅胶粒作为基体 浸泡在有一种有机试剂的溶液中 饱和后 烘干 这时硅胶作为有官能团的树脂 光电子能谱研究试剂如5 Br PADAP与表面有无键合 装柱时较好的分离效能 以后又进一步研究了键合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