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1 第一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一 要素费用分配概述从本章开始 按照上一章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 循序讲述从分配各种要素费用开始 到算出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并将经营管理费用计入当月损益的具体核算程序和方法 2 由于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即产品成本明细账按产品设立 账内按成本项目登记 因此 在发生材料 动力 工资等各种要素费用时 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 专门设有成本项目的费用 应单独地记入 基本生产成本 账户 3 如果是某种产品的直接费用 应直接记入这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成本项目 如果是几种产品的间接费用 还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 分配记入这几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成本项目 4 所谓分配方法的适当 就是分配所依据的标准与所分配的费用多少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因而分配结果比较合理 而且分配标准的资料比较容易取得 计算比较简便 5 间接费用分配的计算 一 选择分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主要有三类 1 成果类分配标准 以分配对象的产量 重量 体积 产值等作为分配标准 2 消耗类分配标准 以分配对象的生产工时 生产工资 机器工时 原材料消耗量等作为分配标准 3 定额类分配标准 以分配对象的定额消耗量 定额费用等作为分配标准 6 二 计算分配率分配间接费用的计算公式 可以概括为 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 费用分配率的计算结果常以小数表示 计算的精确程度需根据实际工作的要求而定 一般保留小数点后四 五位数字即可 7 三 计算分配额计算结果如无特殊要求 应精确到0 01元 各产品或分配对象应负担的费用之和 应与间接费用总额完全相等 8 如因计算过程中 四舍五入 出现计算尾差 应将尾差挤入某一分配对象 或者最后计算的一个产品或分配对象 或者按间接费用总额减去其他产品或分配对象分配额之和的计算方法 9 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 用于基本生产车间的各项费用 应该分别记入 辅助生产成本 和 制造费用 账户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 然后通过一定的账务处理程序 转入 基本生产成本 账户和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有关的成本项目 10 这样 在 基本生产成本 账户和所属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 就归集了应由本月基本生产各种产品负担的全部生产成本 将这些费用加上月初在产品费用 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就可计算出各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11 对于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 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 以及用于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的费用 则应分别记入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账户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 然后转入 本年利润 账户 直接计入当月损益 12 对于用于固定资产购置和建造等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 则应记入 在建工程 等账户 然后通过一定的账务处理程序转入 固定资产 等账户 13 各种要素费用的分配 都应编制相应的费用分配表 据以编制会计分录 并登记各种成本 费用等明细账和有关账户 14 二 材料费用分配的分配 包括原材料和燃料 15 一 材料费用的分配1 按照材料的用途归类 凡是直接费用 根据领料凭证汇总 直接计入各产品品种的 直接材料 和 燃料及动力 成本项目 也就是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 16 2 凡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 要采用简便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 具体方法主要是 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简称定额比例法 其计算公式见教材第28 29页 17 3 用于辅助生产 基本生产车间 厂行政管理部门的材料 以及修复废品领用的材料 应分别计入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和 废品损失 账户的借方 18 4 对于不是用于产品生产 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费用 则计入 在建工程 账户的借方 19 二 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材料费用的分配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通过 材料费用分配表 来进行 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收发核算 材料费用分配表 的格式见教材第30页 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收发核算 材料费用分配表 的格式如下举例 20 三 举例 某企业采用计划价格进行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20 年8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 1 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领用原材料12000元 乙产品领用原材料8000元 又生产甲 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2250公斤 每公斤2元 该种材料按实际产量的定额耗用量比例在甲 乙两种产品中进行分配 甲产品单位定额耗用量为2公斤 投产1000件 乙产品单位定额耗用量为1公斤 投产500件 2 机修车间耗用原材料800元 3 第一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消耗原材料1000元 第二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消耗1200元 4 行政管理部门修缮领用原材料400元 5 福利部门领用原材料200元 6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 5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 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 并做出有关会计分录 21 22 采用定额比例法进行分配间接费用 分配率 2250 2 2 1000 1 500 1 8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2 1000 1 8 3600 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1 500 1 8 900 元 23 会计分录 借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直接材料15600 乙产品 直接材料8900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车间800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1000 第二车间1200管理费用400应付职工薪酬200贷 原材料28100 24 借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直接材料780 乙产品 直接材料445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50 第二车间60管理费用20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车间40应付职工薪酬10贷 材料成本差异140 25 三 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一 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方法1 有仪表计量的情况下 应根据仪表所示数量进行分配 2 没有仪表计量的情况下 可按生产工时 机器功率时数 或定额耗用量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6 1 用于生产产品的动力 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单的 燃料及动力 成本项目 2 有于辅助生产的动力 以及车间和管理部门的照明等用途的动力 则分别计入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账户的借方 3 已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总额 应计入 应付账款 或 银行存款 账户的贷方 27 二 实际工作中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方法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通过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进行 外购动力分配表 的格式见教材第35页 28 三 举例见教材第35页 29 四 职工薪酬分配的分配 一 工资费用的计算见教材第36 40页 30 二 工资费用的分配1 各基本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 直接人工 成本项目 采用计件工资制度时 计件工资属于直接费用 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31 采用计时工资制度时 生产工人工资 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 仍然是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 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一般是采用按产品的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 32 其计算公式 某产品应分配的工资 某种产品的实际工时 或定额工时 小时工资率 33 2 辅助生产车间职工的工资 各基本生产车间 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应分别计入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账户的借方 34 3 修复废品耗用的工资应计入 废品损失 账户的借方 35 三 实际工作中工资费用的分配工资费用的分配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通过编制 工资费用分配表 来进行 工资费用分配表 的格式见教材第41页 36 四 其他职工薪酬的分配工人除了享受工资待遇以外 还要享受福利待遇 职工福利费 各种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等 为此 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 并根据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 37 其他职工薪酬的分配方法与工资费用的分配方法基本相同 38 五 实际工作中其他职工薪酬的分配方法一般通过编制 其他职工薪酬分配表 来进行 其他职工薪酬分配表 的格式见教材第42 43页 39 五 举例见教材第41 42页 40 四 折旧费用分配的分配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和分配由财会部门在每月月末 根据各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和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进行计算和分配的 41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分配 一般是通过编制 折旧费用分配表 来进行的 折旧费用分配表 的格式见教材第44页 42 五 利息费用的核算利息支出 不单独设立成本项目 如果金额不大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 可以在发生利息支出时 先计入管理费用 然后随同其他费用一起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如果利息金额较大 为了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 应按 应付利息 处理 43 六 税金的核算工业企业要素费用中的税金 包括房产税 车船使用税 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等 这些税金先计入 管理费用 账户 然后随同其他费用一起计入成本费用 44 七 其他费用的核算工业企业各种要素中的其他费用 是指除以上各项费用以外的费用 包括邮电费 差旅费 办公费等 这些费用一般都不单独设立成本项目 而是在费用发生时 按照发生的车间 部门和用途 分别计入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账户的借方 然后再计入产品成本 45 通过上述的分配 已经按照费用的用途 将生产费用分别计入 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 等账户的借方 46 第二节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见教材第47 49页 47 第三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和经营管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通常把他分为二类 48 一是生产一种产品或劳务的 如供电 供水 供汽等辅助生产车间 二是生产多种产品或劳务的 如从事工具 模具的制造以及机器设备的修理等 49 一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 一是称简化核算程序 就是将企业辅助生产发生的所有费用一律计入 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的借方 账页见教材第52页 50 二是称非简化核算程序 就是将用于企业辅助生产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的费用 直接计入 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 而将用于管理 组织生产发生的费用先计入 制造费用 账户 然后再分配计入 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 账页见教材第50 51页 51 不论采取哪一种程序归集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的完工产品和劳务成本 都必须从 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的贷方转出 52 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归集在 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的生产费用 月末按一定的分配方法 结转到受益的产品 车间和部门负担 如果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有互相提供产品劳务的情况 那么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分配 53 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分配方法有 直接分配法 一次交互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 54 一 直接分配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 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55 其计算公式如下 56 举例 某企业有供电 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 本月发生的费用 供电车间2400元 供水车间1600元 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和劳务量如下 57 采用 直接分配法 进行计算 第一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的水费 28000 0 05 1400 元 厂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水费 4000 0 05 200 元 58 甲产品应负担的电费 4000 0 26667 1066 67 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电费 3250 0 26667 866 67 元 第一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的电费 250 0 26667 66 66 元 厂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电费 2400 1066 67 866 67 66 66 400 元 59 根据上述资料 编制 辅助生产分配表 60 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编制会计分录 借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燃料及动力1066 67 乙产品 燃料及动力866 67制造费用1466 66管理费用600贷 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1600 供电车间2400 61 直接分配法最为简便 但只宜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不多 不进行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62 二 一次交互分配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 是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两次 第一次只限于各辅助生产之间交互分配费用 第二次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再采用直接分配法 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63 其计算公式如下 交互分配 64 对外分配 65 举例 仍以前举资料以例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计算 交互分配 供水车间分配率 1600 40000 0 04供电车间应分配的水费 8000 0 04 320 元 供电车间分配率 2400 12000 0 20供水车间应分配的电费 3000 0 20 600 元 66 会计分录 借 辅助生产成本 供电车间320贷 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320借 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600贷 辅助生产成本 供电车间600 67 对外分配 供水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额 1600 320 600 1880 元 供水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分配率 1880 32000 0 05875第一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的水费 28000 0 05875 1645 元 厂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水费 4000 0 05875 235 元 68 会计分录 借 制造费用1645管理费用235贷 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1880 69 供电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 2400 600 320 2120 元 供电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分配率 2120 9000 0 23556甲产品应负担的电费 4000 0 23556 942 24 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费用 3250 0 23556 765 57 元 第一车间应负担的电费 250 0 23556 58 89 元 厂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电费 2120 942 24 765 57 58 89 353 30 元 70 会计分录 借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燃料及动力942 24 乙产品 燃料及动力765 57制造费用58 89管理费用353 30贷 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2120 71 根据上述资料 编制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72 一次交互分配法的分配结果比较合理 符合实际情况 且比直接分配法准确一些 但核算工作量稍大 为了弥补局限性 可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73 三 计划成本分配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 就是指辅助生产车间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产品和劳务 一律按产品和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实际耗用的劳务数量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至于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发生的费用 包括辅助生产按计划成本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在内 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费用之间的差额 可计入 管理费用 账户 74 举例 仍以前举资料为例 补充资料 计划每度电费0 24元 计划每吨水0 06元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计算 计算分配水费 供电车间应负担的水费 8000 0 06 480 元 第一车间应负担的水费 28000 0 06 1680 元 厂部应负担的水费 4000 0 06 240 元 总计2400元 75 计算分配电费 供水应负担的电费 3000 0 24 720 元 甲产品应负担的电费 4000 0 24 960 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电费 3250 0 24 780 元 第一车间应负担的电费 250 0 24 60 元 厂部应负担的电费 1500 0 24 360 元 总计2880元 76 供水车间水费差异 实际额 1600 720 计划额 2400 80 元 节约 供电车间电费差异 实际额 2400 480 计划额 2880 0 77 会计分录 借 辅助生产成本 供电车间480制造费用1680管理费用240贷 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2400 78 借 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720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燃料及动力960 乙产品 燃料及动力780制造费用60管理费用360贷 辅助生产成本 供电车间2880 79 借 管理费用 80贷 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 80 80 根据上述资料 编制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81 计划成本分配法简化了核算工作 能够反映和考核辅助生产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由于受益单位所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 都不包括辅助生产的成本差异 因而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 82 四 顺序分配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 就是各种辅助生产之间的分配应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 受益少排列在前 将费用分配出去 受益多的排列在后 后将费用分配出去 83 五 代数分配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 就是先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 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 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间接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84 第四节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 应该计入产品成本 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包括 职工薪酬 折旧费 修理费 保险费 水电费 运输费 劳动保护费 差旅费 办公费等 85 制造费用大部分不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而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如车间厂房折旧费 差旅费 办公费等 也有一小部分直接用于产品生产 但管理上不要求单独核算 也不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等 86 一 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的归集程序有两种 一是称为简化核算程序 就是 制造费用 归集的是基本生产车间的各项生产费用 见教材第63页 87 二是称为非简化核算程序 就是 制造费用 归集的费用包括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各项生产费用 这时应先将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分配计入 辅助生产成本 参加 辅助生产成本 的分配 然后再将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进行分配 88 二 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主要有 生产工时比例法 生产工资比例法 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这里着重介绍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89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就是按照年度开始前确定的全年适用的计划分配率分配费用的方法 假定以定额工时作为分配标准 90 91 采用这种分配方法 不管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 每月各种产品中的制造费用都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 因此 制造费用 账户不仅可能有月末余额 而且既可能有借方余额 也可能有贷方余额 但年末不能有余额 92 如果计划分配率与实际有较大差别时 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 93 举例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计划为234000元 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 甲产品为名19000件 乙产品6000件 丙产品8000件 单件产品工时定额 甲产品5小时 乙产品7小时 丙产品7 25小时 本月份实际产量 甲产品1800件 乙产品700件 丙产品500件 本月份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20600元 94 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 年度计划分配率 234000 19000 5 6000 7 8000 7 25 1 2甲产品该月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1800 5 1 2 10800 元 乙产品该月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700 7 1 2 5880 元 丙产品该月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500 7 25 1 2 4350 元 95 会计分录 借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制造费用10800 乙产品 制造费用5880 丙产品 制造费用4350贷 制造费用21030 96 第五节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一 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一 废品及废品损失的概念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 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产品 半成品 或产成品 不论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 还是在入库后发现的 97 废品按能否修复可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 98 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复可以使用 而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具备两个条件 不可修复废品 则是指不能修复 或者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 具备一个条件 99 废品按废品原因可分为工废 料废 100 工废是由于工人操作上的原因造成的废品 属于操作工人的责任 料废是由于送来的加工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废品 不属于操作工人的责任 101 废品损失是指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按实际成本或定额成本计算 减去残值 如有过失人赔款应予扣除 102 为了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在会计科目中要设置 废品损失 科目 在成本项目中要设置 废品损失 项目 103 废品损失 账户是为了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的 该账户借方登记 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贷方登记 废品残值 过失人赔款 结转到 基本生产成本 账户的废品净损失 月末没用余额 废品损失 账户一般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 账内按成本项目反映 104 二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不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不能修理或技术上可修复 但经济上不合算 加工改造的费用总额超过重新制造的支出 核算方法有二种 按实际费用计算 按定额费用计算 105 1 按实际费用计算在采用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的方法时 由于废品报废以前发生的各项费用是与合格产品一起计算的 因而要将废品报废以前与合格品计算在一起的各项费用 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 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 计算出废品的实际成本 从 基本生产成本 账户的贷方转入 废品损失 账户的借方 106 举例 某企业月初投产甲产品10件 月末全部完工 经检验合格品9件 不可修复废品1件 废品残值270元 已交库作原材料使用 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原材料18000元 直接人工3600元 制造费用5400元 要求 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损失及完工产品成本 107 108 109 会计分录 结转废品成本 借 废品损失 甲产品 原材料1800 直接人工360 制造费用540贷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原材料1800 直接人工360 制造费用540 110 残值收入 借 原材料270贷 废品损失 甲产品 原材料270将废品损失转入产品成本 借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废品损失2430贷 废品损失 甲产品 原材料1530 直接人工360 制造费用540 111 结转产品成本 借 库存商品26730贷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原材料16200 直接人工3240 制造费用4680 废品损失2430 112 2 按定额费用计算 见教材第69页 在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时 废品的生产成本系按废品的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 而不考虑废品实际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心脏病课件
- CN120209726A 一种用于电子封装的柔性高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水工监测工-水工建筑物的基本知识考试题库
-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专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解析版)
- 题型06 科学探究题-中考化学考前重点题型分类突破(原卷版)
- 老年人出游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与患儿安全实践指南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重点语法过关:动词不定式(含答案)
- CN120198516A 一种基于多模态学习的纱线颜色预测方法和系统
- CN120197457A 一种输电线路二三维联动排位设计方法
- 2025中国中煤华东分公司附其所属企业第一批社会招聘52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塑料海洋污染课件
- 校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商业保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北京酒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陕西省评标专家考试题库及答案
- 低压电动机检修培训课件
- GB/T 45947-2025家用电器用废旧锂电池拆解及回收规范
- 【《混凝土搅拌机的传动系统计算设计》13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