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诗歌鉴赏C卷.doc_第1页
河大版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诗歌鉴赏C卷.doc_第2页
河大版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诗歌鉴赏C卷.doc_第3页
河大版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诗歌鉴赏C卷.doc_第4页
河大版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诗歌鉴赏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诗歌鉴赏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诗歌鉴赏 (共8题;共42分)1. (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登楼(韦应物)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 , 秋山红树多。【注】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身居官场,常怀归隐之心。守,担七任太守。红树,只是满树红叶。(1)“坐厌淮南守”一句直接抒情,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山中一诗中也属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_”。 (2)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流岁暗蹉跎”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 (3)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情绪与“秋山红树多”表达的情绪不相近的一项是( ) A .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B .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C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D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2. (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水调歌头 中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1)_,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_。 (2)苏轼,字_,号_,与水调歌头一词的小序中提到的“子由”及父亲并称“三苏”,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_,中秋是_。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C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D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 . 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C . 全词最后两句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D . 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3. (5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的画面,并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颈联“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4. (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笔,写出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令他上下追寻。B . 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有一唱三叹、回环反复的美感,还有深化意境的作用。C . “宛在”一词在诗中反复出现,形象地写出美好事物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缥缈之感。D . 诗歌每章开头以景起兴,利用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2)“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已”的变化在诗中有什么寓意? 5. (6分)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 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_”字为线索,以“_”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6. (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乙】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这两首诗都注重炼字。甲诗首联中的“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景象雄伟;乙诗首联中的“_”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_”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共同构成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乙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各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7. (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最能表达本词主旨的诗句是:_。 (2)结合全词,简要赏析“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 8. (5分)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写乡愁,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