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第 15 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第 15 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朗读背诵诗歌。 二、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2.以多种形式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观沧海。汉献帝建安十二年 (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 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二朗读整体感知: 解题: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现在来看诗的正文。 读两遍后,指导学生划分层次。要先提出问题: 全诗 14行,除开头结尾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 2 / 11 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 虚景。 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然后归纳如下:第一层 (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这 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第二层 (“ 水何澹澹 ” 至 “ 洪波涌起 ”) 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 “ 洪波 ” ,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 (最后四行 )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 “ 若 ” 字看出来的。问: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 ?(虚景和实景配合得好,有实景才能使人产生身临 其境的感觉;有虚景,才有新奇感,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 ) 三总结。古人说: “ 诗言志。 ” 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 “ 志 ” 来统帅的。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能写出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这样的诗句呢 ?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从此中国就进入了 “ 天下三分 ” 的局3 / 11 面。 一导入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 人以诗传 ” 呀。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二朗读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 2听老师范读。 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次 /北固山下 客路 /青山外,行舟 /绿水前。首联 潮平 /两岸 /阔,风 正 /一帆 /悬。颔联 海日 /生 /残夜,江春 /入 /旧年。颈联 乡书 /何处达?归雁 /洛阳边。尾联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客路,当投影: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 “ 客路 ” 与 “ 舟行 ” 相对应。 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4 / 11 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 江春入旧年 ” 。 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 (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 三领悟理解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明确:第四句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3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设想:分小组交流各 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 参考理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青山 ” 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此处加了 “ 外 ”“ 前 ” 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5 / 11 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 两岸 ”“ 一帆 ” 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辛的,而走得越 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 “ 青山 ” 和 “ 绿水 ” 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色彩明亮,意境优美。 潮 平 两 岸 阔 , 风 正 一 帆 悬 : 完 全 是 写 景 , 其 中“ 平 ”“ 阔 ”“ 正 ”“ 悬 ” 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参照物的切入,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 有这 “ 风正一帆悬 ” ,句内的因果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 “ 潮平两岸阔。 ” 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 6 / 1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海日 ” 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 生 ” 和 “ 入 ” 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 “ 生 ” 和 “ 入 ” 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与 “ 一江春水向东流 ” 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 生 ” 和 “ 入 ” 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 “ 海日、江春 ” 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 “ 生 ” 和“ 入 ” 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 “ 海日 ” 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 “ 江春 ” 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整首诗才浑然一体,让人感到此二联去掉那一个,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负载诗人此时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这一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用,诗题为 “ 次北固山下 ” , “ 次 ” 当 “ 停驻、停泊 ” 讲,此联刚好写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赶路, “ 海日 ” 承上联 “ 潮平两岸阔 ” 而来, “ 生残夜 ” 从将尽未尽的夜色中升起, “ 江春入旧年 ” 一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色使作者乡情陡生,尾联 “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 的无奈情绪便7 / 11 很自然的产生。 4最后一句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用了雁的意象,乡愁人人有,人的情感归宿) 一导入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 823 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二朗读本诗二遍。理解此诗的意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 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 初平 ” 写春水漾满湖堤。 “ 云脚低 ” 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 “ 诗眼 ” 在“ 早 ”“ 新 ” 两个字上: “ 几处 ” 而不是 “ 处处 ” , “ 争暖树 ” 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 “ 早莺 ” 。“ 谁家 ” 而不是 “ 家家 ” , “ 啄春泥 ” 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 “ 新燕 ” 。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8 / 11 景色情动于衷 的喜悦。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 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三。小结: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一导入新课: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 秋思。 我们说说马致远,谁来? 马致远 (1250?一 1321? ):字千里,号东篱,大都 (今北京市 )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 “ 曲状元 ” 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 秋思,它的体裁的9 / 11 “ 曲 ” 。 下面说说 “ 曲 ” 这种文体: 在 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二朗读理解( 1)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放第 4 框) 枯藤 /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 /人家,古道 /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 /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 “a” ,二、四句押尾韵“ia” ,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10 / 11 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 2)感受它的意境美 师:下面我们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 :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 “ 我仿佛看到了 ” 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 “ 枯藤 ” 、单说 “ 藤 ” 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 “ 枯藤 ” ,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 点寒鸦,声声哀鸣 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 (j)而行。 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 11 / 11 师: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物心血管健康套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园林智能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红时尚杂志电子订阅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测试卷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有源光网络接入(AON)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银行用户体验提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母婴营养咨询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训练试卷详解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河北省曲阳县一中2025-2026学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 储能技术在太阳能热发电消纳中的系统优化与成本控制报告
- 2025年公证员助理招聘考试题库及模拟题答案
-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能试题(附答案)
- 文创市集限定摊位协议
- 2025版旅游景区导游及服务人员派遣合同模板
- 2025年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试行)
- 人教鄂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每课教学反思
- 川教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名誉顾问聘任管理办法
- 五子棋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