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1页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2页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3页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4页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第 11 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 11 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工业的出现 1时间: 19 世纪 60、 70 年代,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于东南沿海一带。 2条件: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 3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时间:从甲午战后到 20 世纪初,近代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2原因: ( 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于1903 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社会上兴起实业救 国热潮。 ( 2)为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引发了振兴实业的高潮。 3著名的实业家主要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4发展概况:这一时期创办的民族工业多为轻工业。棉纺织业作为传统工业部门,发展尤为迅速。 19041907 年间,新设的大型纱厂就有 11 家,资本共 663 万余元,装置纱锭18 万余枚。 三、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2 / 7 1时间: 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段时期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2原因: ( 1)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就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首先,曾给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压力的外国商品倾销有所缓和。如:英国对华输出减少了约 1/2,法国减少到不足战前的 1/3,德国货则完全停止了进口。 其次,大战期间,由于交战的帝国主义国家大肆扩军备战,民用工业削减,日用品不足,于是急需进口大量面粉和其他货物,这也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2)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 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3)政府还倡导使用国货。 ( 4)群众性的反帝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3发展概况: 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 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范旭东被3 / 7 称为中国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 四、民族工业发展显著,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1927 1936 年), 1.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概况: 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22 1927 1936 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棉纺集团荣氏申新棉纺织系统共拥有 9 个纱厂,荣氏兄弟由过去的 “ 面粉大王 ” 变成“ 棉纱大王 ” 。 3.地位: 五、遭受沉重打击:抗战时期( 1937 1945 年), 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1原因 ( 1)为适应侵略需要,日本把占领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地,严重破坏了中国沦陷区的经济。 ( 2)经济掠夺是日本侵华的主要目的。日本在经济上实行“ 以战养战 ” 的掠夺政策,妄图把中国变成其进行侵略战争的物质供应地。 2方针的制订 “ 适地适产主义 ” 。 “ 适地适 产主义 ” 意在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的体系之中。 4 / 7 3经济掠夺的方式 ( 1)掠夺工矿业。 “ 军事管理 ” , “ 委托经营 ” ( 2)控制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 ( 3)掠夺劳动力。 请思考:造成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打击的因素有哪些? 一方面由于日伪政权在沦陷区疯狂的经济掠夺 ,另一方面由于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四大家庭官僚资本急剧的膨胀起来,垄断地位空前加强。官僚资本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加强了四大家族对工业的垄断。在此情形下,不少民族资本主义工矿 业倒闭、破产。 六、民族工业的萎缩:解放战争时期( 1945 1949 年) 阅读材料,分析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萎缩的原因? 萎缩原因:( 1)美国经济侵略 ( 2)官僚资本压迫。 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在夹缝中步履维艰 1处境: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2原因: ( 1)鸦片战争后,列强利用他们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 2)清政府征收高昂厘金、各级官吏敲诈勒索等因素,又5 / 7 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使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影响: 处在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夹缝中的地位,决定了民族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 (二)三座大山重压下的民族资本 1外国资本的压迫。 中国的民族工业不仅倍受日本的压迫、排挤,还遭受着英美等国资本的欺压。一战结束后不久,外国资本纷纷卷土重来。它们凭着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2官僚资本的排 挤 ( 1)抗战爆发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官僚资本通过手中的权力,实行 “ 经济统制 ” 政策,把资本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 ( 2)官僚资本还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排挤和打击。 ( 3) 1931 年,以中国银行为首的各财团银行,趁中国棉纺工业出现危机,通过投资、贷款、管理等方式,先后侵占了33 家民族资本纱厂,这些纱厂共拥有 100 余万枚纱锭。 3封建势力的束缚。 无论是在清末,还是民国时期,民族工业都受到封建势力的6 / 7 严重束缚,不仅苛捐杂税难以应付,还遭受到赤裸裸的敲诈和勒索,极大地加重了民族工业 的负担。 小节: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2)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 “ 实业救国 ” 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实业家们 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7 / 7 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 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