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4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食或尽粟一石”“半匹红纱一义绫”中“石”“匹”“义”都是古代计量单位。B . “矜”指老而无妻,“寡”指老而无夫,“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子。C . 古时“黄发”指小孩,“垂髫”指老人;“甫”是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D .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分别是各地的民歌、宫廷乐歌和祭祀乐歌。2. (2分)请你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增长了不少新的知识。B . 有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关键。C . 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D . 既然天气很冷,你也要多穿点衣服。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默写。 (1)牧人驱犊返,_。(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3)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4)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吴均与朱元思书中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富春江水清澈见底的句子是“_,_”。 (6)王维使至塞上中“_,_”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 (7)西湖之景,美不胜收,饱览湖光山色,总是令人余兴未阑,流连忘返,正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所说“_,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的温州,降水丰pi_,河流密布,水网交织,有着丰富的淡水资源,还有各水系的支流似绸缎般地chn_绕。温州是水乡,而且多丘陵。温州的山俊秀挺拔,wi_峨壮观,层峦叠嶂,连绵不绝。我们每一个漂泊在外、客居异乡的温州游子,都难忘温州的山水,感怀她给故乡带来的富sh_,留恋她的美。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5.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n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 , 随时采撷,收获希望。(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希j(_) 沉n(_) 喧嚣(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3)“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_。“采撷”的意思是_。 (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甲】口技全文。【乙】乔山人善琴清徐珂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 , 相和悲鸣。后游郢楚 , 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 , 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注】鹘():一种凶猛的鸟。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媪(o):老妇人。阕:止息,终了。款扉:款,敲;扉,门。(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_几欲先走 _今客鼓此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3)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第一个场面:_第二个场面:_第三个场面:_(4)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5)【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题目。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 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 , 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选自新序杂事一)【注】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楚庄王时为楚令尹。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积有阴德的人,上天就会降福于他。仁:仁慈。(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恐去母而死也 归而泣 蛇今安在 及长,为楚令尹(2)下列各句中的“之”和“杀而埋之”中的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 . 久之 , 目似瞑B . 至之市C . 齐之习辞者也D . 吾欲辱之(3)用“/”标出下边句子的两处朗读节奏。闻 见 两 头 之 蛇 者 死(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5)结合故事内容,说说孙叔敖身上的优秀品质。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 (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讲故事的人莫言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B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的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1)给下列词语的加下划线字注音 炫耀_沉默寡言_显露_谆谆教导_(2)选文回忆了成长中作者与母亲的哪三个故事? 故事一:_故事二:_故事三:_(3)文中画线的A、B两处句子分别描写了母亲和“我”的流泪,请分析其原因及表达的感情。 A处原因,及表达的感情:_B处原因,及表达的感情:_(4)选文、段中,母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请写出能够体现母亲态度变化过程的关键词语。 (_)(_)(_)(5)有人认为莫言是因为“会讲故事”而成为著名的作家,进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谈一谈,莫言会讲故事能力的形成,对你学习语文的启发。 (6)我们在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有关母爱的篇章请写出一篇。 9. (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济南的冬天老舍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下面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 .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B .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C .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点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D .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2)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从地理环境、人们的表情与幻想和对小山、小雪、绿水的描写几个角度来写,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美景。B . 这篇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无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C . 第段写济南冬天的水,着力渲染济南冬天水的温暖。D . 作者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收束全文,点题,又扣住标题“济南的冬天”,还体现了语言的变化美。(3)对第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及加点的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描写黄白相间的山坡,春风化雪,不久人们就会见到山坡原有的颜色。B . 表现济南冬天的温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动;“山的肌肤”指山坡的草地。C . 描写济南冬天的温和,有水蒸气蒸发升腾的美景,不久雪就会全化了,山坡上原有的颜色比雪色更美。D . “秀气”这里的含义是玲珑秀美,用“秀气”一词写济南山的小巧秀美,是为了突出济南雪小的特点,使山的“秀气”与雪的“小”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 (1分)夏日傍晚,沉寂多时的蛙声突然在你耳边响起;售书现场,敬仰已久的作家终于在你面前出现;语文课堂,默默无闻的你因一次精彩的展示而获得掌声;潜心沉思,绞尽脑汁的你因一个偶然的契机而豁然开朗那一刻,相信你的心会像小鸟一样跳跃不止。这些景、人、事给我们快乐,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以“我心雀跃”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在“说水浒故事”活动中,小明出示了以下思维导图。请你根据这份思维导图,分析吴用“智取生辰纲”取得成功的原因。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