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第 13 课辛亥革命 教案 m 第 13 课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辛亥革命 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2 / 16 通过学习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表现,教育学生为实现祖国腾飞大业而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 武昌起义的爆发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临时约法的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难点分析: 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师:同学们,人们对孙中山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毛泽 东说: “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 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晚年有个伟大转变 ” 。 鲁迅说: “ 中山先生,生来 站出世间来 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 ” 在先生诞辰 140 年的时候,社会各界都举办了纪念活动,先生毕生从事民主革命,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 先行者 。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 3 / 16 师:欲学习孙中山先生的革 命精神,缅怀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就必须了解先生的革命事迹。其在 1894-1912 年革命活动主要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今天就以先生这段时间内的重大活动为线索,一起来学习辛亥革命。 推进新课 1.酝酿和爆发 合作探究: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当序幕拉开后,首先登上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舞台的是谁呢? 生:是孙中山和与他志同道合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什么会在 20 世纪初扛起中国民主革命的大旗呢?课 本不是讲到了,清朝在20 世纪初不是实行了 “ 新政 ” 和 “ 预备立宪 ” 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吗?怎么社会形势仍然朝着革命的方向发展呢? (下面结合如下两个材料认识这个问题) 材料一:为了 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 1901 年,清政府宣布实行 “ 新政 ” ,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 新政 ” 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剥削人民。 材料二: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4 / 16 建统治,清政府决定实行 “ 预备立宪 ” 。 1911 年,清政府在立宪派一再要求下,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 13 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 7 人,被称为 “ 皇族内阁 ” 。 “ 预备立宪 ” 实际是一个骗局。 “ 预备立宪 ” 的骗局暴露以后,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 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生 1:材料一表明,清政府在推行新政中,巧立名目,加捐加税,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这只能促使人们反清斗争不断高涨。 生 2:从材料一中可知,清政府 “ 新政 ” 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奖励实业。清政府奖励实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实际上却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使了资产阶级队 伍的壮大,这为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和阶级条件。 生 3:除此之外,清政府在 “ 新政 ” 中还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兴办新式学堂。许多留学生在海外接触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学说,纷纷走上了反清道路,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他们回国后广泛地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有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 生 4:根据材料二可知,清政府实行 “ 预备立宪 ” ,原本是为了抵制革命。但因 “ 预备立宪 ” 的结局是催生了一个 “ 皇5 / 16 族内阁 ” ,致使原来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立宪派也开始分化,投向于革命。清政府 在政治上空前孤立。 师:(小结)通过大家的一番剖析,我们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就清楚了。第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 “ 洋人的朝廷 ” ,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第二,清朝推行的 “ 新政 ” 和 “ 预备立宪 ” ,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第三,革命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学说为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 师: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走上了革命道路。为了有效地开展反清的民主革命活动,革命党 人组建了许多革命团体,这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形成。有哪些革命团体呢?看地图 (结合板书了解) 成立时间名称领导人成立地点 1894 年兴中会孙中山檀香山 1904 年华兴会黄兴、宋教仁长沙 1904 年光复会蔡元培上海 1906 年日知会刘静庵武昌 师:从以上表格中可知,这些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互不统6 / 16 一,各自分散。这种状况不利于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孙中山把各个革命团体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这就是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为什么能把各地革命志士聚合起来呢?请大家想一想。 生: 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亡的共同志向,使他们走在一起。 师:他们的这种共同的革命志向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生 1:首先革命党人主张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意即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这就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由于清朝是 “ 洋人的朝廷 ” ,所以反清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这一思想反映了革命党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要求。 生 2:在推翻清政府后,革命党人主张 “ 创立民国 ” ,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民权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权利的政治愿望。 生 3:革命党人在经济上主张 “ 平均地权 ” ,此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 平均地权 ” 具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意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师:(小结)正是由于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所以它才成为革命党人都接受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三民主义的历史局限性:第一,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第二,它没有完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 7 / 16 师:尽管三民主义有历史局限性,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同盟会对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人们常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说法有何根据?请大家探讨。 学生探究路 径参考: 生 1:从地域上讲,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统一的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它地方性革命团体都联合起来,有利于革命力量的进一步发展。 生 2:从革命领导机构的角度讲,中国同盟会选举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从而增强了对全国民主革命的统一领导,增强了革命胜利的可靠性。 生 3:从革命纲领上讲,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革命思想,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人拥有了一个明确的革命奋斗目标,这有利于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师:刚才同学们从三个角度对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方法对头,思 路清晰。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尽管都失败了,但他们仍然不屈不挠地坚持斗争。多少次挫折,多少次磨难,最终换来了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的成功。请问,武昌起义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组织准备 8 / 16 革命前,武汉地区,洋务企业和外资企业很多,资本主义经济成长很快;有一个强大的知识分子群体,革命思想传播的很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天津条约开放的十口中最西边的一个就汉口,这说明这里也是资本主义入侵最早的地区,人民反抗也早,群众基础好;此外更重要的是 由 于革命党人在此做了长期组织准备,尤其是在湖北新军中做革命宣传工作,说服了许多士兵参加革命,成为革命的主力,从而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提供了条件。 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长期在武昌策划起义,尽管领导机构后来遭到清军的破坏,但长期形成的良好起义基础仍在。这也是武昌起义成功的条件之一。 此外一个客观因数就是此时湖北防务空虚,清军入川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去了。 革命的到来是这样的,革命党人在俄国租界内研制炸弹,不慎爆炸,引来了外国巡扑,搜查去了革命党人的花名册,交给当局,于是当局按图索骥去抓人,形势紧张。于是, 1911、10、 10,新军工程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明枪起义,新军工程营士兵攻占了楚望台军械库,当天占了武昌,两天后,武汉三镇全部解放。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武昌起义就被称为辛亥革命。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是辛亥革命的狭义概念;广义概念是指这一时期以孙为首革命党人为建立共和国,推翻清朝所进行的一系列努力。 9 / 16 师:武昌起义的成功,成立了湖北军政府,黎元洪被推为都督。事实是当时群龙无首不成,孙和黄兴不在国内,孙还在美国旅行途中。革命党人用枪逼着黎元洪当都督,黎元洪说“ 莫害我! ” 。此后,像星星之火,点燃了全国各地革命烈火,各地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到 11 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独立。这一形势表明,一方面,清政府的统治已处于土崩瓦解之中;另一方面,大多数省份政权落入旧官僚和立宪派手中,革命从一开始就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2.中华民国的成立 讨论交流: 师:随着清政府统治的瓦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任务也就摆上了革命党人的议事日程。听说革命成功后,孙中山立马回国, 12 底到了南京,受到了各方面的热烈欢迎,此时,他威望高。 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项最重要的法令,这就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项法律文件的内容和意义。 (历史剧表演)剧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大家谈。扮演者:一名同学扮演进步的读书人;两名同学分别扮演平民甲与平民乙;一名同学扮演清朝遗少。背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后,人们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一日上午,某茶馆来了一位读书人和一位蓄着辫子的清朝遗少,把他们二位10 / 16 拉来的黄包车夫平民甲与平民乙在一边候着。 读书人:咦,我说这位先生,你怎么还留着辫子呢?你不知道中华民国禁止蓄辫吗? 清朝 遗少:你管得着吗?我高兴留辫子,怎么样?要是在大清时期,你,还有你们(两个黄包车夫),都得叫我 “ 老爷 ” ,都得给我规矩一点。 读书人:哟,你还在怀念过去的生活,这能成吗?现在是中华民国了,一切都变了。临时政府不是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吗?我劝你回去好好看看,弄明白现在社会与以前不同了。 平民甲、平民乙:是呀,我们也听说有这么一部法律。据说,以后再也没有皇帝了,当官的要通过什么选举来产生。 清朝遗少:你们放屁,不要皇帝不就乱套了吗?这么大的国家,谁来管理? 读书人:你对人家放尊重一点。我告诉你,人人 平等,言论自由,这也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没有皇帝就乱了套吗?我看不会。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没有皇帝,国家富强,老百姓安居乐业。如美利坚、法兰西、英吉利等。 平民甲、平民乙:先生(读书人),你懂得真多。你讲讲,现在与以前有哪些区别? 读书人:简单讲,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同:第一,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的,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是皇帝一个人的;大家都11 / 16 一律平等;不管你干什么职业,只要是国民,都可以选举别人做官,别人也可以选举你做官,这也与以前 “ 老爷 ” 们才有当官资格不同。第二,大家可以自由地说话,自由居住,自由 集会,只要不违反规定,没有人干涉你们的生活。第三,国家不再要皇帝,以前由皇帝一个人统管大权,现在分给三个部门去管理,叫三权分立。第四,国家最高长官叫总统,但他不是皇帝,他要受到各方面限制。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有内阁及内阁总理,内阁总理也不是原来的宰相。 清朝遗少:变了,一切都变了。 师:同学们,从以上历史短剧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 1:中国的国体和政体都变了。民主共和与三权分立,给中国的政治带来巨大变化。 生 2:中国的平民百姓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如言论自由和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生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愿望,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生 4: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的诸如禁止蓄辫等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进步。 师:(小结)综合大家的意见,我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的进步作用。第二,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12 / 16 法令和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三,尽管南京临时政府内部混进了一些立宪派和旧官僚,但它仍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3.辛亥革命的结局 师:就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辛亥革命正经历着最严峻的考验,中国的政局错综复杂。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示意图,了解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 (多媒体课件播放示意图) 清政府 -任命 -袁世凯 -支持 -列强 革命党人 -施压 -立宪派和旧官僚 袁 -进攻汉口和汉阳 -政治讹诈 帝国主义 -军事威胁 -政治孤立 -经济封锁 师:通过以上示意图,大家想一想,革命阵营承受着哪些压力? 学生探究路径参考: 生 1:从外部 来讲,革命阵营受到来自于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方面的强大压力。 生 2:从内部来讲,混进革命阵营内的立宪派和旧官僚趁机13 / 16 向革命党人发动政治进攻。 生 3:从受压途径讲,革命阵营直接遭受到袁世凯北洋军的军事进攻和列强的军事威胁、外交孤立与经济封锁。 生 4:除此之外,革命阵营还受到袁世凯的政治讹诈。 师: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孙中山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 生:孙中山在内外的压力下,放弃了军事抵抗北洋军的主张,同意袁世凯提出的谈判条件:袁世凯赞成共和,孙中山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师:孙中山的这一承诺,对当时中国政 治形势产生了一正一负的效应。大家知道这一正一负的效应是什么吗? 生 1:正面的效应是指袁世凯在得到孙中山的保证后,逼清帝退位。 1912 年 2 月,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帝退位,清王朝统治中国的历史结束了。 生 2:负面的效应是指在清帝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这样,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袁世凯篡夺了。袁氏篡果了。 师:根据这一正一负的效应和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状况,人们对辛亥革命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另一种说法则坚持辛亥革命失败了。 (辩论 赛) 正方 1:辛亥革命是一场成功的革命。 反方 1: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 14 / 16 说成功,是指直接结果上说的,政体变化 -思想上解放 -经济上发展 -及国际影响 说失败,是指最终结果,袁氏篡果了,共和国此后在中国名存实亡;没改变社会性质 双半 ;没改变双反的革命任务。事实上,辛亥革命对中国广大农村影响不大,这从鲁迅先生写的关于这时前后的小说就能反映出来。他的小说就在不断揭露着这时国民的劣根性,人物典型就是华老栓、阿 Q 等人。 正方 2:我方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 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可以说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的目标。因此说它是成功的。 反方 2:我方认为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是挽救民族危亡,使中国走上独立、民主和富强的道路。尽管辛亥革命赶跑了清朝的皇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因此说它是失败的。 正方 3:这里面要弄清楚一个问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呢?列宁曾说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一切桎梏。从这个标准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还扫除了清王朝在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 生活上的一些陈规陋习,颁布了许多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难道这不足以证明辛亥革命的成功吗? 15 / 16 反方 3:我方则认为衡量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功与否是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是否完成。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落于袁世凯之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本科html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京高中数学考试卷子及答案
- N6-Allylamino-carbonothioyl-lysine-13C6-15N2-生命科学试剂-MCE
- 电焊工焊接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hu3S193-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险金融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解读《GB-T 2999-2016耐火材料 颗粒体积密度试验方法》
- 高楼居民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电炉操作知识培训课件
- 电源线缆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管理
- 瑞雪迎春春节家宴主题说明书
- 军用车修理知识培训课件
- 乘客遗失物品处理课件
- 2025年云南省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
- 医院保卫科岗位竞聘工作汇报
- 医院科室停电应急预案
- 2025年教育学家教学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中级专业能力试卷:就业指导实务操作技能
- 保健公司客户服务流程规定
- 项目初步验收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