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第 2 节 器官移植 第 2 节器官移植 【目标聚焦】 知识能力目标: 1.概述器官移植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历史。 2.评述器官移植在一些重大疾病救治中的突出贡献。 3.关注供体器官短缺问题,认同解决这个问题的个人社会责任,以及制订相关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4.描述组织工程技术在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方面的前景。 情感目标: 在求知中知道免疫排斥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碍,增强与激发爱心是解决供体器官来源的重要措施,体验科学家 的优秀素质。 【教学重点】 根据肾移植的实例,对器官移植的必要性以及移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说明。 对目前供体器官短缺问题的讨论与思考。 【教学难点】 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问题。 组织工程技术实施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相结合 2 / 8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教师:教师用课件展示资料介绍 “ 从社会中来 ”2000 年,在我国的 “863 高科技项目 ” 展 览中,一背上长着 “ 人耳 ” 的裸鼠与众人见面,它背上的 “ 人耳 ” 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让牛的软骨细胞在这个支架上生长和增殖。然后再接上表皮细胞。 (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问题 1.为什么 “ 人耳鼠 ” 这么引人关注? 学生回答:它为人体器官移植中从新的途径获得供体器官带来了新的希望。 问题 2.请叙述器官移植的历史? 学生回答:、幻想阶段:相传公元 200 年左右,名医扁鹊曾给两个病人进行心脏移植,并取得好的效果。 2、实验研究阶段: 19 世纪有人开始了器官移植的动物试验,但是移植时并不吻合血管。 1902 年有人开创性的应用血管缝合法进行了心、脾、肾等3 / 8 动物移植试验; 1936 年俄国一位科学家首次进行了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患者死于术后 48 小时。此后十年还有医生进行过类似的肾移植,但病人很难长时间存活,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人体免疫排斥反应缺乏了解。 3、临床早期阶段: 1954 年默里实施同卵双生姐妹间肾移植成功医学史上首次长期有功能存活的移植器官; 现代器官移植经历了 3 个重要的突破才建立起来:、血管吻合技术的发展;、供器官低温保存的成功;、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4、临床发展阶段: 20 世纪 60-70 年代,器官移植手术还存在很大障碍,主要缺乏免疫抑制剂。直到 1978 年新一代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环孢素 A 问世。 器官移植的实例 -肾移植 肾移植是把一个健康的肾脏植入病人右下腹的髂窝内。因为右侧髂窝的血管较浅,手术时容易与新肾脏血管接驳。一般多选择髂内动脉进行吻合,如果右髂内动脉管腔内出现动脉硬化、管腔狭小,术 后恐血流量不足,亦可以与病人髂外动脉作吻合,血管吻合后,放开全部阻断血管的血管钳,待新的肾脏供血良好,便逐层缝合腹壁,完成手术。肾移植并非4 / 8 新肾与旧肾的交换。(二)器官移植的现状 至今人体几乎全部的器官、细胞和组织均能移植,移植已成为现代医学中极为重要的常规治疗方法。肾、肝、心、肺、骨髓等器官移植已成为公认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十年来多器官联合移植也进入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我国自 1962 年吴阶平教授开展首例临床肾移植以来,器官移植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介绍我国器官移植的现状,我国供 体器官严重短缺的现实问题,提出问题, 问题一:如何解决器官移植过程中出现免疫排斥反应? mHc产物在人类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自 1956 年由 Snell首先提出 mHc 概念, 1958 年 Dausset 发现第一个 HLA,至今已发现了几千个不同的 HLA 抗原。人类供、受者之间 HLA 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免疫抑制剂的问世解决了这一问题, 环孢素 A。 免疫抑制剂作用机理。 问题二:怎么样解决供体器官不足的问题? 学生查找资料讨论总结回答: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制造相应的替代器官。如组织工程鼻软骨 5 / 8 组织工程技术是将细胞三维支架和细胞因子应用于外科组织的再生或体内的组织构建。 【随堂练习】 1、 2000 年,在我国的 “863 高科技项目 ” 展览中,一背上长着 “ 人耳 “ 的裸鼠与众人见面,它背上的 “ 人耳 ” 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培植 “ 人耳鼠 ”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A.细胞和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答案: A 2、肾移植手术是否能成功,其影响因素中最关键的是() A.手术技巧 B.供体器官质量 c.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D.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 答案: D 3、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形状、大小很像人的心脏,有可能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但人体会强烈排斥,这主要6 / 8 是因为该动物有一对纯合的基因( AA)能表达 GT 酶,从而使细胞表面具有一种多糖类物质。人体能够识别该多糖类物质,从而确定该心脏是外来的异种器官。经过 科学家多年努力,目前得到了编码 GT 酶的一对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的一些新型个体( Aa)。 请回答: ( 1)人体对该动物心脏的排斥,是人类系统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人体的与该动物的相互作用。 ( 2)上述新型个体能否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来源?为什么? ( 3)今后用常规的杂交方法能否获得 GT 酶一对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的个体?说明理由。 答案:( 1)免疫抗体抗原 ( 2)不能。因为该新型个体控制 GT 酶的一对基因中仍有一个具有表达功能。 ( 3)能。因为现有新型个体的一对 GT 酶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所以杂交的后代会出现一对 GT 酶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的个体 【板书设计】 人体的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历史档案幻想阶段实验研究阶段进入临床阶段临床发展阶段免疫排斥反应器官移植的实例 肾移植器官移植的相关难题 7 / 8 供体器官短缺问题 供体器官来源展望 【布置作业】 做思考与探究 【教学反思】 人体的器官移植这一节内容是比较前沿的知识,许多知识都是闻所未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感兴趣,再加上本节课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也很有兴趣。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比较高,加上采取了合作教学,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调货架转让合同范本
- 海外投资业务合同范本
- 空调机组拆除合同范本
- 港内拖船买卖合同范本
- 煤矿顶木回收合同范本
- 渔船装货配送合同范本
- 种植土壤购买合同范本
- 混凝土安全环保协议书
- 洁版钢材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计算机类综合能力测试真题
- 农交会营销方案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无答案)
- 普通心理学动机新
- 国网基建各专业考试题库大全-安全专业-上(单选题汇总)
- TZHUSA 001-2023 水面智能 救生机器人
- 干部履历表(1999年版)
- 2021国开 人文英语3 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 徕卡Leica-TS30-TM30用户手册
- 中国金币总公司招聘考试题
- 中宫格练字模板
- 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