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1页
冀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2页
冀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3页
冀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4页
冀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1. (3分)(2015浙江绍兴)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水乡的人最懂水。沐浴众生,泽及万物,水最仁慈;扬清激浊,d(1)_荡污垢,水最义气;柔而难犯,弱而克gng(2)_,水最勇猛;自戒盈满,而流于qin(3)_卑,水最智慧。水的德行如此,能不向水学习?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2017深圳)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绿树村边合,_。(孟浩然过故人庄)(2)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何处望神州,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5)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其五)(6)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7)共看明月应垂泪,_。(杜甫望月有感)(8)山水历来是文人墨客笔下之常物,如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描绘了山水的灵动之貌;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展现了山水的壮阔之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_”,则蕴含了山水的怡情之趣。三、 其他 (共1题;共4分)3. (4分)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撒盐空中差可拟_未若柳絮因风起_下车引之_元方入门不顾_四、 外国名著 (共1题;共5分)4. (5分)(2011芜湖)走进安徒生童话。“小人鱼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出眼泪。在那条船上,人声和活动又开始了。她看到王子和他美丽的新娘在寻找她。他们悲悼地望着那翻腾的泡沫,好像他们知道她已经跳到浪涛里去了似的。在冥冥中她吻着这位新嫁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于是她就跟其他的空气中的孩子们一道,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入天空里去了”上面语段出自_(国家)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_其中的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能和王子在一起,她用自己的_交换巫婆的药物,让巫婆帮她变成了_ , 但最终她还是没能得到王子的爱情,只能变成了_。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5. (15分)(2013北京)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工而成的影视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能反映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的主要信息。【材料一】【材料二】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用中英文面向全球开播,它是我国首个覆盖国内外的纪录片专业频道。近三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美丽中国辛亥舌尖上的中国归途列车等多部电视纪录片精品,涉及自然地球、历史人文、社会现实等题材。近几年,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仅有20部左右,这与电影故事片每年数百部的产量相比还很不协调。(2)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3)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走近中国纪录片”。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走近中国纪录片”意义的副标题。(不超过15字)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7分)6. (27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最后的母爱很长时间了,我一直无法忘记她。她曾经是我的病人,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她的一双儿女将她送来时,她虽然已经非常憔悴,但依然保持着一个女人并未随时光老去的优雅头发没有白,梳理的非常整齐;黑色开衫毛衣套在一件墨绿色的衬衣上,黑色短裙,方口皮鞋;她人略瘦。习惯性地先微笑再开口,笑容苍白但很真诚。她的女儿说她刚退下来,之前是大学教授,曾经在国外呆过几年。但检查的结果很无情,脑瘤,已经晚期。职业本能告诉我,她的时间不多了,甚至已经没有手术价值即使手术,也无法延长她的生命,只能让她白白承受手术的痛苦。看得出来,她的儿女很孝顺,目光里满是焦灼和忧虑,但在她面前,还是努力保持着一份轻松。她的儿子偷偷告诉我,若检查结果不太好,不要告诉她实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母亲。在我想如何婉转地告诉她的儿女这样的情况时,她却敲开了我的门。“我不是来询问检查结果的,我的身体状况我很清楚。”她微笑着说。我愣了一下 , 决定不再隐瞒,便点点头说:“是的,情况不太好。”她依然微笑着说:“我想请求您帮我安排手术。”我再次愣住 , 这样的要求并不理智,停顿了一下,我说:“也许保守治疗会更好一些。”“不!”她果断地说:“我要手术,可以做手术的是吗?况且,保守治疗的费用并不比手术少。”她忽然握住我的手说:“能够手术我还可以给他们一份希望,让他们相信我还有康复的可能;若连手术都无法做了,他们一定会很绝望,我不想他们现在就绝望。”这是我做医生的第十三个年头,在此之前,我不记得自己遇见过多少病人,给多少病人做过手术,又给过多少病人无药可救的绝望答案,也不记得邂逅过多少相互疼爱和不舍的亲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因为经历太多,我已经不再随同他们悲伤和感动,可眼前这个平静而憔悴的老人,还是让我难以抑制地有流泪的冲动一切都在走向结束,那是她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她心知肚明,但她还要用枯树上的最后一片绿叶给孩子们最后一线希望。儿女们一直努力地计划怎样瞒她,却不知道,母亲为了给他们短暂的希望,不惜额外承受一份身体的痛苦和折磨。十天后,她在儿女的注视下被推上了手术台。手术很顺利,但已毫无意义,转回病房的一个月里,每次去查房,我都会看到她的儿女在哪里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这个在女儿口中一辈子都不愿意麻烦人的女人,在最后的时间里,尽情地麻烦着她的孩子们,耍小脾气,要求他们帮她翻身,给她唱歌、读报纸、做各种饭菜背着孩子,她偷偷对我说:“让他们尽心尽力吧,这样,以后我不在了,他们会因为这些付出而得到安慰,就不会太痛苦了。”半年后,她去世了。她的儿女没有太过悲伤,如她所说,他们付出了能够付出的一切,在母亲最后的时间里,用尽力气去爱了一场,虽然母亲的离开依然让他们难过,但他们已经没有遗憾因为尽力了。在对母爱的诠释中,她的表达方式让我震撼。那是她生命dio零之前的最后一次盛开,以母亲的名义,开的那样饱满、绚烂。(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dio零( )(2)第段划线句运用了的修辞,表达效果是 。(3)第段中,“我愣了一下”是因为;“我再次愣住”是因为 。(4)文中这位母亲以她独特的方式来表达母爱,具体表现为:(5)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全文共有四处破折号,他们的作用是相同的,都表示解释说明。B . 第段独句成段,旨在强调那位已故母亲给“我”心灵带来的震撼。C . 第段意在说明文中的母亲尽管善解人意,但有时也难免矫情。D . 作者在文末以抒情的笔调给予母亲高度的评价,与首段遥相呼应。(6)请就描写及其作用两个方面谈谈你对第段划线内容的理解。(80字左右)。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观沧海回答下列问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8. (19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诗夜游)(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 , 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 , 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苏轼记游松风亭)【注释】木末:树梢。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前进的话,会被敌人杀死;后退的话,会被军法处死。熟歇:好好歇息一番。(1)解释下列句加下划线的词。 相与步于中庭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_虽兵阵相接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3)甲文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 (4)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和地点都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任选其中一题作文。题目一: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规定,刘禹锡应住衙门内的三间三厅之房。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就安排他在城南面江的三间小房居住。刘禹锡看轻名利,毫无怨言,还随意写下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贴在门上。策知县知道后很恼火,马上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撰写一联“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策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在悲愤之中,他一气呵成,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题目二:请以“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1-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